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去不返

始皇三十七年。

赵政依然将大部分朝政交由左相李斯打理,甚至连诸多诏书都开始由刀笔文法出众的符玺令赵高代笔。

梁儿虽然觉得这与几十年来都十分勤政又专于亲力亲为的他多有出入,但一想到这已是他始皇纪年的最后一年,她便也不愿再思虑过多,只想单纯的陪他安乐的度过他最后的日子。

春暖花开之时,赵政与梁儿在骊山之顶的天然温泉度过了又一个缠绵浪漫的上巳佳节。

他们笑对彼此,紧紧相拥,互诉爱慕,可心中却全都明了,他们此生在一起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骊山宫中,笼罩着沐梨园的水雾似乎较从前更加缥缈如烟、似梦似幻,大朵大朵的梨花也仿佛开得更盛于往年。

整整二十天,园中每日都是朝懽暮乐、妙舞清歌,羡煞了一大群不得入内的宫中之人。

回到咸阳宫时,凤凰池的并蒂红莲已然红似明火、娇艳欲滴。

他二人便又时常腻在梧木亭中赏莲品酒,抚琴弄箫。

——直至秋日来临,莲花不再。

昭阳殿的平台之上,赵政身形立得笔直,定定遥望天边那金红的旭日缓缓升起,普照渭河,普照咸阳。

自从去年“荧惑守心”现于天穹、他决定借占卜之言出巡护梁儿出宫起,他已用心与梁儿在咸阳境内度过了一轮完整的秋冬春夏,看遍了这其中的每一处惊奇美景,留下了他们在大秦帝都最后的美好回忆。

再过几日,他就要带着梁儿离开了。

出巡的路线已定。

此次巡游他安排得很是漫长,他亦打算将自己余下的时光全部消耗于此。

这一走将是一去不返,而这咸阳的每一寸景致,他也都再无机会见到了……

“政,晨议的时辰到了。”

梁儿见他对着日出之象发呆许久,完全没有准备要走的意思,以为他是忘了时辰,便忍不住出言提醒。

而赵政仍是未动,只淡淡道:

“今日就稍晚一些吧。”

梁儿微怔,平日他最是重视晨议,几十年来就算遇到再大的事,他都极少迟到。

“你有心事?”

见她担心,赵政面露优柔,展臂将她揽在身侧。

“没什么,就是突然觉得,咸阳很美。”

闻言,梁儿鼻间一酸,伸长手臂紧紧拥住了赵政的腰身。

是啊,咸阳好美。

光阴如梭……

转眼间,她已在这度过了长长的几十年,这里的每一处都载满了她与赵政的回忆。

或甜蜜,或忧伤,或并肩迎战,或相依相偎……

这,是她的家,是他二人携手缔造出的家,她怎舍得离开?……

可秦始皇帝注定会在第五次巡游的途中离世。

到那时,赵政不在了,她又活着作何?

这咸阳美景,她已然无缘再能看上几眼……

然而人生最是欺负人。

你越是害怕来临的,它到来的速度就会越快。

仿佛只在瞬息,出巡就已万事俱备。

胡亥突然跑来觐见,自请随同上路。

而与以往不同,此次赵政毫不犹豫便应下了他的请求。

胡亥大喜,只道是父皇今日心情甚悦,使得他如此轻松就得到了能与母亲同行出游的机会。

他亦不禁暗念,果然没了艾儿,没了扶苏,他便能诸事皆顺,成为皇嗣之中最得宠的一人。

此番出巡预计绕南北之路,是行程最远,历时最久的一次,但阵仗却是极简。

除了负责车马和执掌玺印的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之外,臣子之中仅左相李斯、廷尉蒙毅、加上公子胡亥三人随行。

右相冯去疾则负责带领众臣留守都城。

十月癸丑,巡游的队伍正式自咸阳出发,玄旗招展,蜿蜒前行,浩浩荡荡向东南方向驶去。

一处县城中,皇帝的车马已经渐渐远去,可围观的人群仍是久久不肯散去,议论之声四起。

“诶呀!大丈夫就应当如此啊!”

一个四十几岁,穿着寒酸的深灰色细麻布衣,蓄须偏瘦的男子,眼神炯炯的望向前方车队中那驾专属于皇帝的奢华车辇,喟然感慨着。

却很快被另外几个激动的声音给淹没了去。更是无人留意他其实一直立在角落细细聆听着众人的每一句话。

“你们注意到了吗?方才那女子的歌声可真是好听。她所唱的可是去年曾流传一时的?”

“没错,正是那首当初皇帝自梦中所得的诗歌!”

“真不愧是皇帝陛下身边的人所唱,就是比我们寻常百姓唱得好出千倍。”

正当几个布衣平民满心感叹之际,一旁有锦衣之人揶揄嗤道:

“贱民就是见识浅薄。只听得出歌好,殊不知,那琴抚得才叫一绝。”

布衣惭凫企鹤之时,又有另一个锦衣之人道了一句公道之言:

“你勿要刻薄了,穷苦人家哪学得起琴?更是难以知晓琴在品质上的高低之分啊。”

闻言,先前那人颔首,慨然道:

“琴之高低……是啊,那位乐师非但琴艺精湛,就连所用之琴也是音色超然、绝非凡品。以前就曾听闻皇帝在咸阳宫中藏有古琴绕梁,不知方才那人所抚的是否就是那床相传已毁的周朝名琴?……”

说至此处,二人已是满目艳羡,齐齐望着前方渐行渐远的车队痴痴怔神,喃喃道:

“无论是那绝世之琴、抚琴之师、还是那吟歌之女,都真真让人想要有机会能近前一观啊……!”

华丽宽敞的车辇中,赵政修长的手指秉持着一只精致的小碗,浅浅啜了一口蜜浆,淡笑道:

“梁儿的琴歌宛如,怕是外面那些百姓一生也难以见到技艺更胜于你之人。我倒有些好奇,若是得知在车辇的幕帘之后,如此精粹的琴与歌皆出于你一人,不知他们又会作何反应?”

梁儿微微牵起唇角,素手将“绕梁”的余音抚平。

“那些我全不在意,只要他们能长长久久的记着这首便好。”

她起身至赵政身边盈盈落座,十分娴熟的提起铜壶,为他将浆碗再度斟满。

去年那些居心叵测的歹人编造的“仙鬼”之言对赵政在民间的影响很不好,而赵政用以应对的又只是由人来口口相传于各地的。

像这种被编做民间小调的诗歌往往因为顺口极易流传,但却也极易被人遗忘。

只要一有新的诗歌传出,之前的那首便就不再流行了。

而她此番每路过一城,就会反复弹奏吟唱此诗,就是要以她非凡的琴艺和歌艺令百姓们重温于此,使他们在惊叹之余加深记忆其中的内容。

她要尽自己所能让天下人记得:

始皇赵政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无论是在他活着之时,还是亡故之后……

第一百一十八章 对峙李牧第一百九十章 《聂政刺韩王曲》第二十六章 出逃第一百五十六章 献计破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烟朦朦 雾胧胧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二十四章 海市蜃楼第一百三十六章 雪耻第二百五十五章 功过相抵第二百零六章 张良刺秦(二)第二百六十章 思虑周全第二百二十章 北巡碣石第二百三十七章 由爱转恨(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宫之变(一)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陪伴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陪伴第二百二十章 北巡碣石第二百零五章 张良刺秦(一)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后一夜第一章 活埋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一百八十九章 高渐离入宫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风(终章)第一百零八章 千钧一发第一百章 万事俱备第九十九章 酒宴献艺第一百六十章 张子房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下逐鹿(二)【番外—高、亥、斯篇】第九十一章 美人计第九十七章 燕丹出逃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汉争霸(三)【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一百五十六章 献计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修复长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逐鹿(五)【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五十六章 该死之人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宫之变(一)第四十一章 又见太子丹第八十二章 国尉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环计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朝改制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房的身份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一百一十四章 烽烟又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毒第二百一十五章 兰池遇刺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秦驰道第四十八章 百合诛心第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陪伴第六十八章 铁血无情(二)第一百九十章 《聂政刺韩王曲》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克邯郸第三章 公子政第九十三章 舍不得,怎舍得第一百二十六章 年节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伤未愈第一章 活埋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房的身份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发丧第一百三十八章 燕丹之计第一百五十章 决胜一计第一百九十一章 艾儿与扶苏的承诺第二百一十一章 献策通粮第一百零一章 孤注一掷第八十一章 韩非子第二十一章 才子宋玉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逐鹿(终)【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一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九十三章 东巡封禅第一百二十四章 绝不放手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约第一百九十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百零一章 木樨之祸第一百五十七章 魏公主姬无忧第一百二十七章 唯一的妻第二百三十九章 权相之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恍若隔世第二十七章 秦相吕不韦第二百七十章 徐市再现第八十六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揽方士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遗诏(二)第七十八章 联魏攻楚第一百九十章 《聂政刺韩王曲》第二百二十一章 胡亥之计第一百六十一章 重金寻她第二十六章 出逃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苏之危第一百六十章 张子房第二百五十一章 采莲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后一夜第九十五章 重归邯郸第二百三十章 皇后之位(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天下逐鹿(六)【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三十章 皇后之位(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伤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