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大秦纸币

后世钱币的纸张材料其实主要就是纤维较长的棉,麻,纤维丝和彩点,金属线,不透明塑料线,荧光线。

除了塑料线,暂时还无法做出来,其它的对于现今的大秦,还是不难办到的。

棉、麻,大秦皆有,金属线,根据钱币面额,李阳计划分别用铜线、银线、金线。而荧光,其实就是稀土,属于无机类材料。

在李阳的设计下,大秦纸币,直接模仿后世的纸币,也不搞什么五颜六色的丰富色彩了,按美元那种单一的灰色基调搞,因为大秦原本也以黑暗色为尊,所以选淡油墨印刷,配以淡绿图案,显得会比较自然、简约。

至于大秦纸币的货币单位,李阳也在国政院与众人商讨过,决定用秦刀来作为秦币的货币单位。因为在自古以来,华夏货币便是由铲、刀为主,哪怕到了秦时,亦流行刀形货币,直到秦始皇统一以外圆内方的铜钱作为货币,方才没有了刀形货币。

而秦始皇统一后的铜钱,单位为株。

但是,李阳认为,株的单位太小了,所以觉得在株的单位上面,再增加“刀”的单位,比如一秦刀,一百秦刀。

如此一来,不仅让货币有了一个较大的单位,而且甚至可以将旧钱(外圆内方的铜钱)继续使用。十株铜钱,换算为一刀大秦纸币。

用李阳的话来说,这以前的铜钱,差不多就沦为了后世的硬币。

这样一来,大秦就不用印刷小面值的零钱了,也算是节省了财力物力,对百姓来说,也是一种便利。

买菜,直接用铜钱硬币。

买大物品时,则用纸币。

李阳的主意,让众人无不称妙。

当然,李阳当初有想过,直接用“元”的货币单位。

不过,细想却觉得并不太妥。

因为后世货币单位“元”,其原由有两种较流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货币出现“元”是从唐初开始的。唐高祖废五铢钱,改为“开元通宝”。“开元”是开辟新纪元的意思。到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铸造银元的同时,广东开始制造机制铜元,清朝铜元的发行为今天的货币名称“元”打下了基础。由于交换的扩大,人们迫切需要更轻便的货币来代替银元、铜元,这时银行就印制了一种银元、铜元的兑换券,这种兑换券的名义价值和实际的银元、铜元一样,逐渐兑换券演变成了纸币。

另一种说法认为,用“元”作货币单位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那时,欧美流行最广的货币“银圆”开始传入中国,最流行的是墨西哥银圆,钱面有鹰的图案,所以又称鹰洋。因材质为银,形状呈圆形而得名,一枚就称为一圆。这“圆”字既是货币名称,又是单位名称。为了书写方便,后来人们就用圆字的同音字“元”代替了“圆”。

但,不管是哪个时代来的“元”,目前是秦朝,这元怎么样都显得不易被人接受。而“刀”作为从周朝,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乃至秦朝前期的货币,就显得更为适合不过了。

这就是李阳,用“刀”作为货币单位的原因。

货币材料选好了,货币单位也有了,接着就是面值和图案了。

面值,分为1秦刀、2秦刀、5秦刀、10秦刀、20秦刀、50秦刀、100秦刀,共七种面额。

而图案,自然也难不倒李阳。

他直接就在纸上勾画了出来。

正面中心是始皇帝的头像,以示之尊,四角是面值,配上荧光线;而背面的图案,正中心是面值,四角依旧是面值,再配上金属线,如此一张类似后世的钞票的大致设计草图就出来了。

对于这种设计,不仅是扶苏,还是国政院众人,都非常认可的。

笑话,这可是经历过全世界各国认可的一种先进设计,他们又怎么可能挑得出大毛病呢?

当然,纸币因为其本身是没价值的,不像铜与银一样,具有价值,所以纸币最要紧的,是防伪,不让别人轻易造假。

而为了防患这一点,这纸币显然也不能太随便、太简单了。

比如,这始皇帝的头像,面值数字都可以做出不同厚薄或凹陷的水印来。

又比如,设置一些编码来。

亦或荧光的调制比例上,以及油墨的调制比例设置好一个标准来,这样其他人便无法轻易的调制出同样色彩的油墨了。

油墨比例不同,印刷出来的东西自然色泽就不一样了,一眼就能给人假钞的感觉。

另外,董翳也提出了许多防止造假钞的意见。

比如,雕板技术工,皆要报备登记,特别是造币厂里的雕板师傅们,一定要审查他们的品行,同时出台造假币相关的法律,加以震慑。

毕竟,印刷假币,第一条件就是雕板的制作。

对于这一点,李阳还是极为认可的。

印刷术,造纸术,将作府都有现成的车间,而且工人技术已经非常的精湛。

所以,造币厂,直接由将作府的相关工人组成。

造纸时在铜丝网上雕刻人像或各种图形,当纸浆经铜丝网抄纸时,按铜丝不同深浅程度,使纸张呈现不同厚薄或凹陷,即形成各种人像图形的水印。这样一来,纸币就不会是一张光滑的纸张,而是密密麻麻的水印,如同人的指纹一般。

同时,水印在钞纸上的位置不尽相同,可分为固定位置水印,即做在钞票上某一个固定位置的水印;半固定位置水印,做在票面上的某一部位,呈连续的水印;还有不固定位置的水印,如整张钞纸上都有水印图案。

另外,在纸张的生产过成中,加以铜线、银线、金线的镶嵌,使得纸张看上去就极有逼格。

最后,配以油墨的印刷,及荧光粉的运用,整张纸币印刷出来,不仅美观,有逼格,且表现了很好的防伪效果。

用李阳的话来讲,这玩意简直代表了秦国当时、乃至全世界的先进技术水平。

毕竟,这结合了印刷术、造纸术、化学、美术、工艺等多种的结合,注定了大秦纸币的现世,必将精艳绝伦。

第一百一十四章 劝降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七十章 新气象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才第三百零八章 秦国重器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庆第二百二十五章 秦军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大事发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这弯有点急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胡右庭第二百二十九章 章邯的妙计第一百三十四章 义务教育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责三问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阵第一百零七章 装逼上瘾第三百二十六章 怎么可以这样?第三十七章 吟诗一首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归第二十二章 神人也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才的寂寞第二百三十五章 丧心病狂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的大秦亡了?第三章 记得按时吃药哦第二百零九章 吐血第二百零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三十二章 倒霉孩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点江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二百四十八章 豪情万丈第二百九十一章 无法无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秦军威第九十二章 大谋者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政之货币政策第二百三十章 可怜的冒顿第二百九十九章 瑟瑟发抖第六十二章 暴殄天物第二百五十五章 飘了第一百零八章 出征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十三章 非我辈能比第五十五章 神物第三十九章 好个锤子第五十六章 彩第三百一十五章 接收少昊第一百九十四章 预谋大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业税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药第二百九十七章 山东海船制造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世界第一百四十四章 恩公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嬴政,不服!(为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三百零九章 民族自豪感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情第六章 神效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文地理学说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业税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后一战第二百八十九章 桃源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药第八十五章 韩信第一百零九章 另有所谋第八十二章 是人是鬼第三百一十七章 炸药第三百二十三章 捷报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归第一百九十章 落叶?巨石?第三百七十五章 制造业的飞跃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国新政第二百零三章 就地格杀第二百零四章 皇权特许第二百一十二章 惊喜第三百四十九章 立场第二百七十九章 扶苏监国第一百零八章 出征第三百八十三章 高招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点江山第三百零五章 少昊城第十六章 公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命护法第一百九十章 落叶?巨石?第八章 学的有点杂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东胡第二百一十一章 郁闷的周勃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远第一百四十章 推广后世数学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年轻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第一百五十九章 实力不允许第三百三十章 纯朴的幸福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朕的皇陵被你们挖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传捷报第二百二十三章 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