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机会

听到这里,胤祯心里倒是明白康熙的意图了,康熙的这番布局,乃是为他的秘密建储做准备,把老三老四顶出来,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让一众王公大臣认为他心中还没有中意的太子人选而已。

给老八一点甜头,既是为了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给老八一点希望,让他继续顽强的进取而已。只是不知道康熙心中究竟有没有属意的太子人选?若有,又会是谁呢?

稍稍想了想,胤祯就放弃了这无谓的想法,争就争吧,看他们能折腾出什么局面来?胤祯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总的来说,康熙对他的扶持力度还是最大的,朝中有李光地和张鹏翮给他撑着,又有康熙在上面玩着平衡,他倒也不用太担心,完全可以放心的去江南建造远洋舰队。

散朝后,胤祯不敢耽搁,急忙赶往正阳门附近的西江米巷,郑世昌花高价盘下了碾儿胡同的一处院子,做为京报的办公地点。第一份京报出刊,胤祯还真有点不放心,毕竟郑世昌的品秩低了点,怕他压不住那些个六科的给事中。

进入大院,胤祯就发觉稍微有点忙乱,穿官服、便服的,长随打扮的等等各色人等都有,见他进来,满院子的人都忙跪下请安,郑世昌闻报也迎了出来。

胤祯摆手叫一众人等免礼,快步走进了大厅,结果,又是一群人磕头请安,他只好赶紧的进了房间,一落座,他就开口道:“多开几道门,另外把工种分细一点,各自隔开,否则一天见礼就要浪费不少时间。”

郑世昌躬身道:“王爷训诲的是,昨日才盘下,连夜搬了过来,有些忙乱,明日就叫人整改。”

祯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按衙门的规格改,京报迟早要纳入朝廷的正规体制。”

闻听此言,郑世昌心头大喜,立即躬身道:“下官谨尊王爷钧旨。”

胤祯这才问道:“京报准备的如何?”

“回王爷,时间紧,下官是雇了一家刻书局代为印刷,其他版面皆已准备好了,只差首版的谕旨奏章。”郑世昌说着,对外招了招手,一个长随急忙拿了封密封的信封过来。

郑世昌看了看封口,才折开,抽出一张半成品的京报来,双手呈了上来,胤祯见他保密意识还不错,亦是甚为满意,接过京报仔细看了看。

这张京报约摸四开大小,纸张厚而洁白,字迹清楚整齐,看起来极为的清爽,胤祯看的极为满意,笑问道:“一张报纸的成本是多少?”

郑世昌陪着笑道:“回王爷,下官还真没来得及细算,不过,总在二十五文至三十文间。”

按一万份算,一年亏损就在二万两以上,足够吓退所有想打主意的人了,胤祯点了点头,道:“就按这标准办。”

养心殿,西暖房。

康熙在下朝后并未歇着,凝神冥想了一阵,提笔写道:“朕今春秋已高,听政年久,众亦谓朕事事经历,无不周知,但不闻不见之事甚多,虽有言官,却多是瞻顾缄默之辈,是以噶礼、梁世勋、托合齐等辈小人,乃敢上下勾结,构结党羽,贪赃枉法,胆大妄为,令人发指。尔等皆朕所信任,至任大臣,于请安折内将应奏之事,各罄所见,开列陈奏。

朕于诸事谨慎,举朝无不知之,凡有密奏,无或泄漏,一概奏折,不迟时刻,皆不留稿,阅后即手批发还。尔等果能凡事据实密陈,则大奸大贪之辈,自知畏惧,或有宵小诳主,窃卖恩威者,亦自此顾忌收敛。”

写完之后,他吩咐张廷玉道:“给在京及各省有密折之权的官员每人眷抄一份,用印之后寄发。”

张廷玉双手捧着密谕回到案桌,看了一遍,便开始抄了起来,他是天份极高之人,联想到今日朝堂上的情形,立时就明白过来,康熙这是不放心一众皇子,要京师、地方的大员随时随地密奏一众皇子的动静。

京城一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散朝回到各自衙门、府邸,都在心里细心的揣摩康熙今日朝会上说的那几道谕旨,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雍亲王府。

四阿哥胤禛做梦也没想到康熙竟然让他出任宗人府宗令,在这个位置上,可是有大把的机会拉拢宗室亲贵,历来就没皇子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位,真不知康熙此举有何目的?而且他同时还大力的提拔老三的门人、心腹,老八也是获益不少,惟独老十四这次没得彩头。

琢磨不透康熙的想法,胤禛自然而然的来到了邬思道所在的南院。

邬思道正在看书,见胤禛微蹙着眉头进来,拱手揖了一礼,便微笑道:“今日逢五大朝,圣上可是有了异常的举动?”

胤禛点了点头,道:“非是一般异常,我一路回来,亦未琢磨透皇上此举是何意图。”说着,他便将朝堂上的详细情形细细的述说了一遍。

邬思道思忖了半晌,才道:“圣上这是放鹿于野。”

放鹿于野?胤禛一楞,脱口道:“皇上心中还未有中意的太子人选?”

“那倒未必。”邬思道摇了摇头道:“圣上此举,有两种可能,一是心目中还未确定太子。二是已经有属意的太子,以此办法来保全。”

“那究竟是哪种可能大一些?”胤禛急切的问道。

邬思道含笑道:“思道亦不清楚,不过——,不管是哪种可能,对四爷来说,都是机会。”

机会?如果康熙心目中已经有了属意的太子人选,还有什么机会可言?胤禛疑惑的瞅着邬思道。

“呵呵,人心是会变的。”邬思道笑

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245章 朝堂激辩第441章 启用年羹尧第663章 出巡陕甘?第330章 龙虎斗第620章 下血本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571章 试探第650章 酝酿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616章 江南第708章 空头支票第351章 试探第140章 朝堂暗争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703章 劳务输出第576章 李卫当官第732章 天意难测第686章 贞武的态度第352章 借刀杀人第696章 顾虑第137章 流寇第604章 晾几天第518章 蹊跷第422章 家务事第709章 失控第51章 海关制度第79章 食色性也第94章 陈鹏年第680章 民富国弱第57章 战功封爵第358章 封赏争议第330章 龙虎斗第592章 收兵权第530章 顺水人情第501章 征日(十)第144章 福建布局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盘第687章 清理亏空第215章 海军扩招第703章 劳务输出第7章 分府第119章 机会第514章 打了再讲第191章 大喜第706章 割辫子第130章 刺杀下第266章 特权待遇第538章 公示第164章 方苞第429章 打出威风第382章 康熙的忧虑第60章 下马威第21 圈钱第699章 自做孽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556章 心结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142章 巨额亏空第309章 聚积人心第482章 海军反应第513章 俄罗斯馆第324章 攻心第671章 老辣第512章 意外反应第367章 欧洲威胁论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121章 西洋战舰第425章 推广西学第231章 上海青楼第704章 钱法第191章 大喜第349章 开禁采金第145章 移民入台第590章 彻查第357章 回上海第503章 征日(十二)第389章 旗民生计第581章 返京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280章 海军陆战队第663章 出巡陕甘?第270章 康熙发飙第356章 清官之论第143章 手铳第199章 风云变幻第723章 生财有道的太监第267章 八党危机第104章 沙船协会第303章 转移战场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564章 发作第395章 事态升级第667章 微服私访?第321章 善后第74章 海军招兵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656章 联姻孔府第524章 豆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