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放贷

一听胤祯这淡淡语气,郑世昌心里登时就是一惊,十四爷这是对他严重的不满了,想到刚刚筹备银票的发行时,十四爷就命他建立印刷作坊和造纸作坊,以改进印刷和造纸技术,现在二年多了,却无丝毫进展,他心里登时有点发慌,十四爷不是想抛弃郑家吧?

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立时就跪了下来,磕了个头才道:“属下该死,回去立刻就将印刷和造纸的技术改进做为首务来抓,立即谴人到各地去聘请印刷和造纸的技术工匠,大力促进技术改进。”

见郑世昌感到到恐慌,胤祯也不为已甚,微微点了点头,才语重心长的说道:“京报的纸张改进,倒不是很迫切,但银票就不同了,不要看现在‘四大恒’独霸银号票号市场,风光不可一世,但这背后得罪了多少人,你心里应该比我更清楚,一旦被人伪造银票成功,几天就能让‘四大恒’倒闭。

所以,银票的纸张和印刷必须随时的推陈出新,而且,本王还预备推出纸钞以取代现在流通的白银和铜钱,现有的印刷技术和纸张根本无法满足发行纸钞的条件,本王对你,对郑家,可是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不要让本王失望。”

一听胤祯竟然是打算发行纸钞,郑世昌顿觉冤的慌,您不早说清楚,我那里知道你还有这么大的雄心壮志,不过一想到发行纸钞,他又激动起来,那可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他忙回道:“属下明白,绝不敢让王爷失望。”

胤祯这才道:“起来吧。”随后又接着说道:“印刷和纸张的技术改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这两年,没给你施加压力,亦是此故,但两年时间,极少见你给本王汇报此方面情况,便知你并不重视,不得不敲打你一番。

现在‘四大恒’不缺钱,在技术改进方面要舍得花钱,网罗人才方面更要不遗余力,现有的人才也要大力培养,年轻人脑子活,要注意发掘,敢于提拔。

另外,技术改进,要给工匠提出明确的方向,比如京报的纸张,要稍厚实,能双面印刷,粗糙点倒无妨,因为销量大,要以大宗的材料为主。

纸钞的要求则严苛的多,纸张方面,要耐折叠,耐磨损,要不怕水浸,要有凹凸感,最好采用小宗材料制造,印刷方面,不仅要精美,要复杂,色彩亦要鲜艳,诸如水印、嵌丝之类的防伪技术更是重中之重。

有了明确的方向,一应工匠才有明确的目标,方能事半功倍,再有,对作出重大改进的工匠要重奖,不要怕花钱,千金买马骨的典故,你该知道吧。”

一听胤祯把要求说的如此仔细,郑世昌连忙暗记下来,心里却是暗想,这纸钞,不知道十四爷盘算多长时间了,否则岂能说的如此细致?

待郑世昌记得差不多了,胤祯才接着道:“前年‘四大恒’截留了一六十万,去年又是一百二十万,近三百万的流动资金,放在仓库,也不是办法,先拿出来用于放贷吧,‘四大恒’作为银号,不放贷也说不过去,三百万少了点,把本王的四成本银,一起放出去。

‘四大恒’皇室占了不少股份,不能落下与民争利的名声,这利息就不要高了,就按月息一分放吧。”

听说开发放贷的业务,郑世昌正暗自高兴,一听月息只是一分,登时就是一楞,即便是要顾及皇家的名声,也不能放以如此低的利息放贷啊,他迟疑着问道:“王爷可是说的一两银子,月息只收一分?”

胤祯瞅了他一眼,含笑道:“你的意思是低了?”

“回王爷。”郑世昌欠身道:“不是低了,而是太低了,市面上商家拆借银子,最低都是五分起息,这才一分放出去。”

“不要只看眼前这点小利。”胤祯淳淳说道:“‘四大恒’初步经营放贷的业务,放贷的规模亦很小,先打出名气再说,要让所有人一借贷就首先想到‘四大恒’。

之所以要‘四大恒’开放借贷业务,便是要逐步的消除高利贷,低息借贷不仅是顾及皇室的脸面,也有扶持中小商人、手工作坊,促进商业发展的作用,当然,最主要的作用还在于促进银钱流通。”

听到这里,郑世昌心中一凛,十四爷的四成本银就是二千万之巨,这还是小规模,那日后的规模会大到什么程度?而且,听他的口气,‘四大恒’的放贷竟然牵扯到政务,而且还是不小的政务,他心里不由有些忐忑。略微思忖,他才问道:“十四爷未提及农民,这放贷业务,是否不针对农民开放?”

这郑世昌倒是精细,胤祯赞许的瞅了他一眼,笑道:“那倒不是,农民的借贷,我须得跟皇上奏请下,准备专门推出针对农民的借贷,因为农民借的少,所以利息届时还要放低,预计在六到八厘之间。不过,这还得推延一段时间。另外,‘四大恒’放贷不存在限制,只是,初步经营,须唯稳至上。”

“王爷,还有个问题。”郑世昌沉吟着道:“咱们利息如此低,会不会予人以错觉,‘四大恒’是以银票的本银在放贷,挤占市场,若是有此风声传出,属下有些担心出现挤兑现象。”

“这问题虑的是。”胤祯点头道:“本王现在是名声在外,倒也无须顾忌,你就对外放出风声,是本王在放贷,相信没人会质疑本王的财力。至于银票的本银,现在不要动,‘四大恒’的招牌来之不易,必须坚持信誉至上。对各地分号的银库,你要严加管理,随时清查,不得有丝毫疏忽。”

既然是以十四爷的名义放贷,郑世昌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现在遍天下,谁不知道十四爷富可敌国,只是想到放贷的业务牵扯到政务,他有些拿捏不定,因试探着问道:“属下谨尊王爷钧令,不过,这放贷业务牵扯甚大,是否让朝廷派员监督?”

“这倒不必。”胤祯轻笑道:“朝廷一插手,不乱也被搅乱了,这事,本王自会进宫禀报皇上,你放开手脚便是,不过,要注意积累经验,放贷的规模将越来越大。”

第314章 太子的转机第621章 反应第593章 祸水西引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707章 满汉有别第426章 担心哗变第597章 监生日记第9章 票号(上)第215章 海军扩招第722章 解惑第682章 纠结的揆叙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577章 劝输第512章 意外反应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552章 布局第399章 微服私访(二)第28章 恂贝勒第40 章 围炉品酒赏美人第676章 诡辩第586章 粮价暴涨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578章 蠲免第300章 胤礽的手笔第179章 坚韧八阿哥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717 章 女工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404章 一捅到底后记七第649章 满汉之争第146章 太子妙计第669章 启程第313章 合流第576章 李卫当官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400章 微服私访(三)第100章 公开审判第49章 白送?第231章 上海青楼第19 忽悠康熙第299章 追杀老八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311章 太子进京第155章 太子的橄榄枝第698章 失控?第483章 十三当家第317章 破城第705章 藩属驻兵第597章 监生日记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后记二第696章 顾虑第571章 试探第365章 抱火锅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514章 打了再讲第703章 劳务输出第277章 雇佣军第396章 插手第483章 十三当家第148章 建军港第187章 王顼龄第81章 上屋抽梯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299章 追杀老八第495章 征日(四)第680章 民富国弱第583章 从谏如流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11章 太子进京第553章 收买人心第338章 分封影响第141章 江宁织造府第728章 又见分封第310章 老四的反应第24撩拨康熙第648章 又起波澜第29章 抽丝剥茧第575章 裁弯取直第9章 票号(上)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384章 请立储君第154章 收曹颥第563章 放纵第7章 分府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189章 京报筹备第693 章 炒房地产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731章 贞武元宝第296章 密谋第292章 大变第137章 流寇第611章 棘手第598章 士子监督第339章 再阴老四第205章 纠结第222章 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