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蠲免

见施世纶祸水东引,贞武不由暗笑,朕岂有不知道扬州那帮徽商富有之理?两淮盐场先是富了山西的晋商,接着才是徽州的徽商,他是早有心敲剥盐商了,却是一直没有好的借口,这次旱灾,倒是个很好的机会,盐商可不是什么正当的商人,敲剥他们,不会引起恐慌,只会让人拍手称快。

对于现在沿用的纲盐法,贞武早就有意革新了,不过在革新之前,必须让他们吐出一点银子来,革新之后,再对他们下手,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天津的长芦盐场不仅是北方最大的盐场,也是首创日光晒盐法的盐场,盐产量丝毫不逊色两淮的盐场,虽无扬州豪富,却也相差不大,不过要他们输捐几百万两银子,一众盐商怕是会倾家荡产了,那样的话,会引起所有盐商的恐慌,可谓是得不偿失了。

见贞武沉吟不语,施世纶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贞武若是刻意要从天津的盐商身上搜刮数百万两,对天津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但他身为直隶总督,贞武的意思又是要他参与敲剥,却是不好再开口劝说,不由微微偏头瞥了张鹏翮一眼,希望他能帮着说话。

张鹏翮却是低着头用心思忖着贞武的用意,根本就没留意到施世纶求助的眼色,这几年朝廷的岁入是年年增加,堪称富足,贞武的内帑保守一点估计也在三千万两以上,赈灾根本就毫不费力,他何以要向盐商输捐?而且数额还如此巨大,难道是对盐政有想法?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跳,盐政虽有弊端,却是跟地方官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各级地方官员都在利用盐政营私,即便要动。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动。

稍一沉吟,他便开口道:“皇上,盐商乃是世业,实则已非是纯粹商人。而是半官半商之身,历来有重大灾荒或是战事,盐商皆是踊跃输捐,天津、扬州盐商虽富,然则一次输捐数百万两,恐有伤皇上圣明,微臣祈恳皇上三思。”

富宁安亦是紧跟着道:“皇上。盐商之所以富足皆得之于朝廷盐政,报效朝廷乃是大义所在,数十年来,但逢灾荒战事,都少不了盐商输捐,因此,盐商输捐亦形成定例,此次旱荒。贸然课以巨额输捐,奴才担忧引起南北盐商群起抵制。再则,奴才亦担心盐商提高盐价以嫁祸于百姓。如此,恐有伤皇上爱民之心。”

王项龄亦是猜到贞武有革新盐政的念头,也跟着说道:“禀皇上,除了正赋之外,盐税乃是朝廷的最大收入,每年的税额都在四百万两以上,贸然课以巨额输捐,恐引起盐政混乱,望皇上慎虑。”

听的三人这话,施世纶不由暗自心喜。敲剥盐商他是乐意之极,但却不能过度,毕竟盐业是天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若是竭泽而渔,天津的繁华必受影响。

见三人一致反对,贞武端起茶盅啜了口茶。略一沉吟,才缓缓说道:“盐商之所以巨富,既得利于盐政,又得益于不法之举,你们皆曾历任地方要务,你们扪心想想,也帮朕算算这笔帐,循规蹈矩之盐商,要几代人才能如此豪富?若不夹带私盐,他们能如此巨富?非法所得,输捐乃理所应当,若是善财难舍,朕不介意查查他们的家底。”

张鹏翮四人听的都是神色一变,贞武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大小盐商无一不私自夹带,甚至有一千官引夹带私盐引一万的,但所得利润,却是与地方各层官吏层层私分,若是贞武真让刑部彻查,整个官场都会为之震动。

贞武扫了四人一眼,接着道:“朕也不竭泽为渔,着天津盐商输捐一百二十万两,扬州盐商输捐二百万两。”微微一顿,他又道:“朝廷其实并不缺钱,为什么要盐商输捐?此举意在倡导商人的风气,如今商贸昌隆,有钱的商人日益增多,朝廷必须着意引导他们乐善好施,赈荒救灾、铺路架桥,资助贫困、改善民生。

象晋商那样将银子埋于地窖,徽商大肆修筑园林,穷奢极侈,于朝廷无分点益处,于百姓亦无丝毫益处,既不利于银钱的流通,亦不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反而引起百姓的仇视,应景的时候,首先遭难的便是他们。

盐商身份特殊,必须起到表率作用,天津的劝输着施世纶负责,扬州的劝输着两江总督郎廷极和苏州巡抚完颜海锋两人负责,若有不识时务者,朕亲自上门去劝输。”

听的贞武言明着盐商输捐竟是包含这么层意思,张鹏翮几人都不由暗松了口气,倡导慈善也是桩大功德,虽然输捐的数目仍有点大,大不了又打贞武登基改元的幌子,这些借口,不用教他们也知道。

施世纶亦是长舒了一口气,天津盐商输捐一百二十万两,虽然数目大了点,但也不会太为难,至少不会让盐商们伤筋动骨,他忙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倡化王道,体恤子民,微臣谨尊谕旨,即便有铁公鸡,微臣亦要拔下他几根毛来。”

听他回奏的不伦不类,贞武不由微微一笑,微微思忖,才敛了笑容,道:“凡输捐数目在五万两以上之盐商姓名、籍贯、输捐数目皆在京报刊载,其他商人输捐数目在一万两一以上者,亦按此例,不让他们白出钱,朕给他们扬名。”

说到这里,他马上就联想到了京报的广告,这可是个好机会,因此,他马上又接着道:“凡办有实体者,如药铺、酒楼、茶楼、成衣店、银号、金器店、绢织作坊等等皆允许在京报上以字号代替姓名,不过,输捐数目必须在二万两以上,所有输捐商号,按输捐数目可在京报副刊醒目位置连续刊登几日或者是一月数月。

朕在这里替‘四大恒’表态,输捐一百万两,大清远洋贸易船队输捐六十万两,上海沙船协会输捐二十万两,广州万利隆茶行输捐二十万两。”

几人听的都是一楞,仅仅这四家字号就输捐了二百万两!更让他们奇怪的是,前面三家字号他们都知道,可广州万利隆茶行是哪里冒出来的?从来就没听说过,也输捐二十万,是十三行的?

张鹏翮长于经济之道,又任过户部尚书,一下就听出了贞武这个在京报上刊登商家字号的妙处,京报可是全国刊发,在京报刊登商号、字号,无异于在整个大清打出招牌,一些有实力的商会、商号绝对会趋之若骛,此次赈灾,朝廷可能一个大子儿都不要花,这主子,可真是生财有道!这四家商号纯粹就是抛砖引玉,而且无形中将价钱也定了下来。

稍一沉吟,他便躬身道:“皇上点石成金,实乃冠绝古今,令臣等大开眼界,不仅旱荒无忧,京报至此亦将财源滚滚,实乃朝廷之福、灾民之福。”

经张鹏翮这一说,几人都马上反应过来,立时便是一阵称颂。

贞武颇为赞赏的看了张鹏翮一眼,微微一笑,道:“既是不愁赈灾之银,北方各省受灾之地,就以朕登基改元的名义,实行全免,这只是蠲免。”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四大恒’有专项的救灾低息放贷,借贷一事,朝廷无须再为此操心,除害、安辑、抚恤乃是灾后之事,日后再议,调粟,朕已下令从南洋、江南调运一百万石稻米北上,但天津如今尚未解冻,远水难解近渴。你们先就赈济一事议议。”

听的这话众人心里都是一松,微微沉吟,张鹏翮便开口道:“赈济与抚恤密不可分,实为一体,赈则分为赈粮、赈款、赈物三种,恤则是施粥、施衣、施药等。具体的赈恤步骤、人员安排,《大清会典》、《户部则例》皆有明确规定,依法办赈即可。

如今赈粮未至,唯有先行令各省府州县镇奏明具体受灾数目,再决定开仓放粮之数额,各地皆有备荒仓储如义仓、常平仓、正仓、太仓等,应付半月之需毫无问题,届时,天津早已解冻,完全能够接济得上。”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奇怪,这些个地方官员为何迟迟不见报灾,沉吟了一阵,他也没想明白,便问道:“如今灾情已经初显,何以不见地方官员上报灾情?”

这事,几人都是心知肚明,贞武去年登基,今年改元,一众地方官员哪有如此不开眼的,自然都是报喜不报忧,不确证灾情,谁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的,稍一斟酌,张鹏翮才沉吟着道:“回皇上,报灾乃是大事,没有确证,谁也不敢妄报,今年又恰逢皇上改元,一般小灾,官员皆不会上报,以防扰了皇上兴致。”

原来是报喜不报忧,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历来赈济灾民,皆有丧尽天良之官吏不顾灾民之死活,借机生财,侵吞赈灾钱粮,仰或是层层克扣,赈济钱粮落入灾民之手不过十之四、五,实乃神人共愤。”

第68章 泼天大案第271章 海军部第136章 不厚道第435章 意外收获第37章 满汉之争?第236章 初步战略第494章 征日(三)第124章 未雨绸缪第722章 解惑第666章 针锋相对第456章 万寿庆典第537章 进退之道第203章 埋刺第165章 胆大包天第80章 十四爷冷灶第63章 老八解冻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391章 毫无价值第475章 册封皇太子第530章 顺水人情第10章 票号(下)弟111章旁观者清第53章 遭弹劾第528章 不卖帐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8章 海关改革第108章 各方反应(下)第101章 奖罚分明第204章 李卫请客第717 章 女工第176章 劝谏康熙第82章 九门提督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376章 一锤定音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7章 分府第689 章 明确兵制第122章 二级战列舰第439章 黄祸威胁论第435章 意外收获第298章 今夜无眠第224章 白银动人心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209章 计谋老四第425章 推广西学第284章 比窦娥冤第394章 黄带子第237章 康熙忧心第478章 入主东宫第301章 各有盘算第349章 开禁采金第474章 掌握主动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339章 再阴老四第456章 万寿庆典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517章 残酷真象第533章 过河拆桥第54章 帝王心术后记九第636章 猜不透第648章 又起波澜第596章 平衡第313章 合流第123章 旱情第644章 畅春园第495章 征日(四)第70章 海盗与海商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490章 以礼立国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493章 征日(二)第441章 启用年羹尧第296章 密谋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340章 唇枪舌箭第641章 吹号,进攻第457章 寿礼第330章 龙虎斗第149章 风云再起第731章 贞武元宝第105章 远洋贸易船队第542章 刺激农业第507章 报喜第189章 京报筹备第578章 蠲免第79章 食色性也第70章 海盗与海商第157章 调将不调兵第657章 反响激烈第14章 调教举子第685章 狗咬狗第492章 征日(一)第10章 票号(下)第62章 狠师爷第45章 邬思道的手段第660章 对比第33章 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450章 旷世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