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王神仙

第77章 王神仙

最荒唐的是,钱棨居然来索要“维格堂”的牌匾。

说这是他的题字,原来是挂善堂无所谓,现在李郁鱼肉乡里,他愿意归还润笔银子,前提是拿回他的字。

李郁当然不愿意了。

干玩笑,这位姓钱的仁兄,马上要连中三元了。

到时候,这牌匾可值钱了。

休想和我撇清关系!

凡是拿我银子的人,日后都得十倍奉还,或者拿命还。

一顿撕扯骂街,钱棨悻悻而归,到处骂骂咧咧。

因为李郁提出了一个条件。

想索要牌匾可以,赔我1万两名誉损失费。

我维格堂的名声,何止万把两银子。

不服,你可以武力诉讼啊。

……

“我前些天突然回忆起来,还有一法可制硝,设硝田。”五叔突然开口了。

李郁狂喜,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硝田?莫非硝石还能种植不成?”

“我也没亲手做过,只是我父亲在世时候的一个设想,听起来还有些荒唐。”

“无妨,试试就知道了。”

上方山,一处谷地。

因为山体,和树木的遮挡,这里几乎晒不到阳光。

按照五叔的吩咐,先是挖坑。

四四方方,在深坑底部和四周用三合土粘合砖头铺设一层,和土壤隔绝。

像个游泳池。

然后,在池子里铺洒了一层细沙黏土,干草,还有一层草木灰。

李郁是美术生,懂艺术,不懂化学。

五叔也讲不出为何,其实是营造一种弱碱环境。

之后就比较重口味了。

捞起来的鱼虾,人畜尿液,全部洒下去。

正好靠着石湖,靠水吃水,捞鱼虾方便的很。

数天后,此处的气味就让人作呕。

五叔说,他父亲曾经强调过几点,硝田不能照射阳光,不能干燥,还要通风,也不能太冷。

偶尔洒一层草木灰,还有洒水。

接下来,就是交给时间!

坑壁,还有草木灰上,慢慢形成了青白色的硝土。

【注,硝田法,实际上需要挺久时间,才能最终形成硝土。小说情节需要,淡化了时间过程,请理解。】

刮下来收集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提纯。

就成了可以用于制造黑火药的硝石了。

……

李郁欣喜若狂,在看到成品的那一刹那。

他觉得,又打开了一扇大门。

而且,他还创造性的把硝田和盐碱地结合了起来。

为了不被人当成疯子,引起太多注意。

他只是把一两亩隐蔽的撒了盐的田,做了实验。

把麦秸稻草切碎,埋入土层。

在表面挖坑,不深,隔几十厘米挖一个,灌入石灰水。

把硝田那边的土洒下去,再灌入人畜尿液。

最后一步,在土壤表面盖上一层稻草。

目的是遮蔽阳光的直射。

实验的结果,让他大喜。

从坑壁上刮出了薄薄的一层青白色晶体硝土。

某种意义上说,硝田其实是茅厕墙壁刮硝土的人工升级版。

李郁郑重的在本子上记下了几行字:

硝田制备的几个条件,避紫外线,潮湿,弱碱,植物纤维和尿液。

最后,把硝土和草木灰,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泡水。

架起大锅,三次熬煮后形成的锅底结晶体,就是纯正的硝石了。

……

“尝一口?”

“啥味?”

“有点辣,属于硝石的上品。是这味儿就对了。”

五叔咂了咂,意犹未尽,陶醉在科学的世界里。

旁边的几人,有点反胃,但是忍住了。

“别光听我说啊,都尝尝。”

“上品是辣味,中品为苦味,如果是其他味儿,就是劣质品。”

硝石在黑火药中,占比超过7成,所以李郁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这玩意,消耗量太大。

能自制,省去了多大麻烦。

多次试验后,他发现,一亩地大概能出一千斤硝土。

这个产量,倒是比粮食高。

回到堡内,李郁就召开了骨干分子会议。

参会者有杜仁,范京,林淮生,刘千,张铁匠父子,赖二,小五,杨云娇。

众人奇怪的瞅了一眼杨云娇,觉得她一个女人出现在这里,有些古怪。

不过,她掌管了劳动队数百人,也算有不小权力了。

更何况,三合土的制备,也是她负责的。

“诸位大兄弟,五叔的硝田试验成功了。”

“我准备推广开来,但是这事需要保密,不许闲杂人等靠近咱们的硝田。”

“军师,咱们准备搞多少亩硝田?”

“先上50亩吧。少了不够用,多了怕守不住秘密。”

……

众人议论纷纷,心算了一下。

一亩地产硝土1000斤,再提纯后就仅剩了50斤硝石结晶体。

但是好在可反复出产,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

“军师,这倒是个好方法。咱们有地有人,可以源源不断获得硝石。”

“是啊,还能节约不少银子。”范京掌管采买,对节流非常敏感。

“奴家觉得,其实也可以卖出去,硝石是俏货。”杨云娇来了一句。

李郁愣了一下,觉得这有点冒险。

自产硝石,还是得保密。

“接下来,就讨论一下如何保密吧?”

经过半个时辰的激烈讨论,最终拿出了决议。

将硝田选择在西边,远离官道。

周围不靠近河流,防止被经过的船只发现端倪。

将李家堡的恶霸名声,再次发扬光大。

让周围百姓,避而远之,闻李丧胆。

大清朝的百姓胆小怕事,只要把名声打出去,他们就会绕路走。

制备硝田,需要大量人手。

这个人手只能从劳工队里抽调,不能动用李家堡的武装力量。

但是,劳工队的忠诚,还是个问题。

杨云娇说,她不能这些人会不会起告密的心思。

“军师,我有个想法。”一直没发言的小五,突然开口了。

……

“那21个孩子,让他们负责。”

李郁思索了一会,觉得这还真是个办法。

制备硝田不是重体力活儿,这些少年能够应付。

而且李家堡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没理由捣乱。

不过,

“怎么是21个?我明明带回来23个人。”

“死了2个,饿的太狠了。”

“哦。”

李郁默然不语,虽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没事,军师别伤心。”

“嗯。”

“厨房看他俩撑不住了,临死前给他俩各做了一碗肥肉。”

“吃了?”

“都吃光了,一口汤也没剩。饱死鬼到了下面,也高人一等。”

“哦对了,他们还说对不住老爷您,浪费了您的银子和肉。下辈子再给你做牛做马。”

小五说的很平静,李郁差点泪奔。

本以为自己的心肠已经够硬了,原来还不够呐。

江南的风沙,有点大。

……

商议完了,就照办。

赖二匆匆去府城采购了十几口大锅,用作煮硝。

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刘阿坤带着几个纹身大汉,骑着马开始了表演。

赤膊,手持棍棒。

在距离李家堡最近的几个村庄寻人滋事。

看到大姑娘小媳妇,就凑过去拉人家喝酒。

看到年轻汉子,就吹胡子瞪眼,表示你瞅啥?

看到闲聊天的大妈,就凑过去问人家姑娘嫁人没,女婿死了没。

往李家堡方向遛弯割猪草的村民,被骑着马的刘阿坤追着打。 非得说人家是偷东西的。

必须自证,证明不了就拉去见官。

吓得几个村民,回去后大病了一场。

很快,李家堡迎风臭三里。

附近村的人,不敢往李家堡方向多走一步。

李家堡就好比阎王殿,刘阿坤就是小鬼。

李郁,自然就是阎王本尊了。

“李阎王”的名号,竟是传遍了府城。

大嫂听了,都直皱眉头。

本想上门劝阻人要向善,却被乌鸦极力阻拦了。

……

不过,李郁在一府三县的官吏当中,口碑愈发的好了。

大官人仗义疏财的名声,如雷贯耳。

他到府城办事,衙役们马上自发的在前面清路。

派头竟和知县一般。

一桩心心念念的事,终于有眉目了。

眠月楼老鸨派人送信,她已联络好了一位中间人士,还有一位府教授。

李郁看了信,喊来范京:

“走,去给伱买个功名。”

二人赶到眠月楼,摆了一桌酒席。

中午时分,客人才姗姗来迟。

一个肥头大耳,长得如弥勒佛一般,竟是位相术大师,身后跟着一个小书童。

另外一个骨瘦如柴,穿着文士服,就是府教授了。

老鸨像个花蝴蝶,居间介绍。

“这位是本府有名的大善人李爷,就爱把银子当土坷垃花。”

“这位是王神仙,能掐会算,神通广大。”

“二位,好好聊。”

老鸨很有眼力见的走了,把门掩上。

大佬们谈机密事,外人不能在场。

就连姑娘们,也得在正事谈完后,才能进去提供情绪价值。

……

“王神仙,不知卦资几何?”

“本座算卦,只算心诚者。每算一人,卦金10两。”王胖子转着手里的戒指,说的很是平淡。

“好叫客人知道,乃是黄金10两!”书童在一旁介绍道。

李郁拿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轻轻推过去。

“自然是诚心诚意的。王神仙,帮在下算一卦?”

府教授的眼睛亮了。

然而王神仙眼神平淡,视金子为空气。这大约就是神仙和人的区别吧。

他点点头,身后书童立刻取走黄金。

李郁忍不住多瞅了几眼,这个扛着卦幡的小书童。

长相清秀,五官稚嫩,竟是不辨雌雄。

小书童,可不仅仅是字面意思。

也属于一类文具,安神静心。

古人在这方面,还是蛮有创意的。

李郁肆无忌惮的上下打量,却是挨了书童的一个白眼。

再打量卦幡上的字,口气很大:

相天下士!

字迹苍劲,笔锋如刀,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好字。

王神仙这是直钩钓鱼,只钩自己爬上来的鱼。

龙飞凤舞一番后,

“这张卦纸,你收好,待离开后方可打开。”

王神仙笑呵呵的递过一张折叠整齐的粉色笺纸。

李郁也没当回事,收入袖中。

只当是装神弄鬼,一道前菜。

“当着真人面,不说假话。我想给这位兄弟买个本府的九品巡检,价钱你尽管开?”

“官爵乃朝廷名器,岂能公开讨价还价?”府教授突然开口道。

看着他一脸气愤的模样,李郁竟不知他是真迂腐还是假道学?

不过,我大清应该没有这样正直的官。

“既是名器,就一定有价格。王神仙,您说呢?”

“本座觉得,只要是一心为民,买官也未尝不可。不过,李先生未免太过急切了些。”

漕,差一点被你们俩蒙住了。

……

李郁觉得,和大清这帮人打交道实在是浪费时间。

一个个都是太极高手,不打个三连鞭怕是镇不住场子。

他朝范京点点头。

范京从桌下拿出一个木匣子。

从里面拿出一张银票。

1000两!

王神仙和府教授,不动如山。

再加1张。

依旧是不为所动,府教授还哼了一下(你拿这考验领/导?)。

再加1张。

王神仙依旧云淡风轻,府教授不安的瞅了他一眼(我承认,这可能是我的一个弱点)。

再加1张。

王神仙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再加1张。

王神仙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府教授已经是两眼放光,仿佛凳子上有刺(见好就收吧)。

再加1张。

王神仙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问道:

“施主,你想谋个什么官?”

“石湖巡检司,九品巡检,急。立刻,马上,赶紧的上任。”

“朝廷有法度,总有个办事章程,不要急。”府教授赶紧打边鼓。

李郁看了一眼范京,他又拿出了一张。

轻轻的放在这一叠银票上。

“哎,罢了罢了。本座承认,看走了眼。下个月,走马上任。”

“吾观这位仁兄,也是饱读诗书之辈,只是一时科场缘分不到,和那些铜臭商贾买官之徒不同。”府教授也立即自圆其说。

“哎呀,我辈读书人的事,哪能叫买官呢。”范京也就坡下驴。

妥了!

接下来,就是娱乐时间了。

……

李郁打开门,拍拍手。

一群莺莺燕燕的涌了进来。

“七仙女,今天全下凡了。”

“教授,刚才你说在下太急。我问你,你这会就不急吗?”

府教授搂着花枝,眉开眼笑。

一连声的附和:

“急,急,本官今日才知,什么叫急不可耐。”

【注:急不可耐这一成语出自,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时间线差距请忽略。】

一番金戈铁马之后,照例是索然无味。

抽烟喝茶,

不过,李郁和府教授找到了共同语言。

男人的友谊那几大铁,自然是有道理的。

李郁向他介绍了好多本经典:

比如《如意君传》、《痴X子传》、《素娥篇》、《姑妄言》、《天地阴阳XX大乐赋》。

虽不如四书五经,可也是书生写的。

都是正经的评判文学,你们千万别去搜。

读书人的快乐,一般人他不懂。

李郁将二人送至城外,已经是傍晚时分。

王神仙半醉,还是问道:

“你和其他人不一样。”

“是吗?”

“其他人嘴上叫我王神仙,心里是不信的。多方打听,挖空心思,套我的话,打听我背后是哪一尊神仙。而你,却从不好奇,把我当真神仙。为何?”

李郁笑笑,指着远处的佛塔说道:

“世人去寺庙烧香,是拜的佛祖,还是僧人?”

“自然是佛祖。”

“不,我却是拜僧人。”

“为何?”

“佛祖在九霄云外,哪会看的到地上趴着的是人是狗。还不是听僧人转述。”

“妙,解的妙。”

王神仙一改世外高人的清高,忍不住抚掌大笑。

目送着小船离开,范京忍不住问道:

“军师,7000两买一个巡检,是不是太亏了?”

“从经济效益来看,亏大了。从政治收益了,赚麻了。”

李郁心情大好,目送着远方那艘小船。

转头盯着范京问道:

“跟着我做一番大事业,暂不说从龙出关,割据一方做个诸侯却是不难。范兄,你意下如何?”

范京扑通一下跪地:

“范京潦倒半生,始遇明主,今后愿称您一声主公。”

“且放在心里,不能公开。”

……

(本章完)

第418章 风雪轻骑出!该清盘了第125章 世上最赚钱之生意,无非三样147.第146章 拿小棍测试一下,帝国的中枢神第46章 我劝你纳妾第304章 京师年关难过!旗人难!乾隆更难!第315章 除夕酒宴,吴国殿堂八大派系之争第275章 清廷江北官场的一颗地雷,被自己人第116章 英商:不要撕票,叫张寡妇来翻译!第470章 坚持敌后武装走私的第4军团,遭遇了黑吃黑第268章 大清粮道官:狠起来,我们踏马的连第488章 极度怕死的第4军团,英勇的向襄阳发起了进攻147.第146章 拿小棍测试一下,帝国的中枢神第226章 打爆京师火器营,然后调头向北第531章 吴军唯一的山地步兵营登场,密林蹲杀第38章 转型,做本府大善人第56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结果,双方都慌了第406章 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死在了最安逸的时刻第364章 王亶望上位闽浙总督,和珅为何愤怒第115章 我要你的心干嘛,要你的人就行了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第105章 黄通判的发家史第220章 和两江总督李侍尧的第一次交锋176.第174章 施主若是听不懂大乘佛法,贫僧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152.第151章 京旗战索伦,苏州满城第一仗131.第131章 一人一羊的短暂爱情故事135.第135章 乾隆:没有人比朕更懂这大清第419章 砍下马忠义的头颅,溺毙全部清军第61章 紧急上架感言第415章 两股敌人合流了!第326章 蛰伏一年的海兰察,启动了渡江计划第476章 表现奇差,甚至不如史可法!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174.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义者搭台,投机第234章 成分迥异的第二军团第94章 你怎么可以假定我的性别?第268章 大清粮道官:狠起来,我们踏马的连第397章 西湖画舫上的会议,该向哪个群体加第57章 白莲教要起事第303章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221.第218章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第264章 让你们去个衣都这么难,将来王爷有第11章 结拜,与狼共舞第325章 乾隆空欢喜一场第402章 刑场喊冤,以身入局第551章 绝对国防圈第241章 两方谈判,适度肥对方个人,可损对第64章 玩把大的?第290章 乾隆会为一个工具声张正义吗?第435章 一份划时代的备忘录第246章 主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杭州城理个第345章 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投吴!第353章 扬州盐商集体反水!第331章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第423章 陛下,糊涂啊,如此降价,百姓未必得实惠,朝廷也未必得好处啊第412章 乾隆南巡,袒露心声第385章 忠诚的山东籍干部,大举南下第357章 吴老二单刀匹马,直冲清军大营!184.第182章 这世道如此残忍,你欲如何抗争第343章 亲征江西,督战队枪口下的第1派遣军第355章 关键时刻,先打友军!第402章 刑场喊冤,以身入局第39章 最怂的语气,说最霸气的话第222章 赞美东王,咒骂朱元璋第473章 助老夫拿下五福之最后一福好死第513章 破梧州后,王道派与商道派之争论第8章 出来洗地第27章 胡把总是个老实人第570章 酣畅淋漓的战争艺术,完美的胜利第478章 我方战舰1艘,敌方200艘,但不重要!146.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来了,是好事呐第16章 和大嫂斗嘴第296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347章 死道友莫死贫道!第59章 灵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宝第484章 朕不装了,朕扒了龙袍和你李郁比下三滥第258章 我只想冲锋在前,枪炮开兮轰他娘,221.第218章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第542章 只有嘉亲王才能救大清139.开会,请假一天,明日正常更新第416章 光算计不够,必须掀一次桌子!第326章 蛰伏一年的海兰察,启动了渡江计划第318章 乾隆四十二年的春天,关键词就一个第21章 太湖盐帮166.请假一天第447章 在忠诚和自治之间腾挪转圜的团练大臣第352章 少爷,别开窗,济南府的风穷!第319章 成色可怕的淮西新军!争议巨大的国第223章 误打误撞,识破了乾隆的阴险计划第94章 你怎么可以假定我的性别?第498章 理想主义者之死第569章 解决哗变最好的方式开战!第509章 京旗啃树皮,抽象了第313章 乾隆:自弃化外,在天朝本应正法之第420章 蝴蝶扇动翅膀,广东风云突变156.第155章 清廷失去了这29,会如何?第429章 前车之鉴,吴国的粮食会议!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乡试中额可增,团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