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饮茗雅事

冬去,春来,端月初二,李家竹亭。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

朗朗的书声自西厢传出,那是小穗儿和小巿黎在读《礼记》,月令孟春,恰和天时。

李恪正襟跪坐在竹亭正中,以手端勺,提臀跽坐。

隔着案,他的对面坐着田啬夫囿。贴着案,两人身边则摆着只精巧的红泥小炉。

炉中碳火烧得正旺,青黄色火苗争相而起,舔舐在一只阔口的瓦盆底部。那盆中原本盛着半盆清水,眼下白雾缭绕,早已是彻底沸了。

李恪舀起一勺沸水,均匀地浇在两只浅口的小碗上,只是轻轻一涮,便取了竹夹,夹住碗壁将水倒尽。

田啬夫囿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恪施为。

李恪轻声说:“饮茗之道,起于巴蜀。司马错为国拓边,始得茶树,其后这天下才有了饮茗雅事。攀谈之时配上香茗一盏,提神,清火,益气,养生。”

田啬夫囿摇头笑道:“我听闻,雅士喜好饮茗,常取蜀茶半斤置于釜中,烧煮之后,浅酌豪饮,与饮酒无异,雅则雅矣,却与清火益气沾不上边吧?”

“那是他们暴殄天物。茶之一物始于巴蜀,茶之一道却出自中原。若学着夷人豪饮,岂可称道?”

李恪忙活完洗茶,便将碗放回原位。他取来一方巴掌大小的竹篓,打开篓,用木夹夹出几朵黄白相间的鲜嫩小花,铺满碗底。

“啬夫乃是有福之人。前几日我出里闲游,见得道边忍冬花开,便采了些许试做花茶,其味甚佳,从那以后,我叫隶臣日日去采,今日这些乃是食时采就,新鲜得紧。”

“忍冬?此花随处可见,亦可用来泡茶?”

李恪笑而不答,端起勺,勺起水,一冲而下。

沸水顺着碗壁倾泻,顷刻间便涮透了碗底的黄白小花,它们飘在碗里浮浮沉沉,随着蒸腾的热气,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

田啬夫囿颇为陶醉地嗅了一口:“花型如掌,色似金银,不想这随处可见的忍冬竟是妙物,经由一番冲泡,便能泛出绕梁的香韵。”

“天生地养之物本就各有奇妙,譬如这忍冬,甘寒清热,不伤脾胃,佐以沸水,则阴阳两调,色香味美。啬夫,请。”

“恪君也请。”

茶汤清甜,齿颊留香,虽不似后世的炒茶那样回味深重,却另有一番浅酌清谈的风雅。

田啬夫囿感慨着放下茶碗,由衷说道:“总觉得恪君不似凡俗人家。一碗茶汤,一片竹林,却真如恪君所言,能叫人品出道的意味。”

“借以天地,拾以牙慧,便是有道也是小道,当不得啬夫如此夸赞。”李恪谦虚地给田啬夫囿添水,轻声说道,“啬夫,如你方才所言,县府已正式颁令,准许句注试制獏行了?”

“资材皆由乡仓自备,不动县仓一分一毫。更别说我已签下令书,成则诸君献宝于上,败则我一人束手成囚,他们岂有不肯之理?”

李恪疑惑道:“如此一来,似乎与啬夫先前之策不同?诸位县官不沾因果,如何会在句注之后,于全县广推獏行?”

“恪君多虑了。”田啬夫囿又啜了一口花茶,笑盈盈道,“此事若败,一切自不必说,我既主持此事,一人担之分所应当。关键在于事成之后,有谕令明文在此,我必会让天下知晓诸君之贤。届时全县上下殷殷期盼,他们又岂能厚此薄彼?”

李恪看着田啬夫囿那张刻痕深重的老脸,不由地叹了口气。

为了水车能够广推,这位大农学家算是把一切都赌进去了。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水车成事,百姓安享。

“啬夫,恪必当竭尽全力,以全您为民之情。”

田啬夫囿苦笑一声,说:“恪君,我是有自知之明的。獏行之事,我能做的便是这些,机关一道还要仰赖你与墨家。如今,可否与我说说你的打算?”

“唯!”李恪拱手,拾起枚箸,在案台空处蘸水而画,“我将制作獏行分作四步,测绘,沙盘,截流,搭建。”

他在案上画了一条曲折的线,以此来代表治水,又取了几只空碗,一东一西,代指苦酒里和田亩。

“治水自西而东,水道曲折,水势多变,獏行制成后重达数十万斤,若是水势不够平直,其运转必受影响。”

“有理。”

“故我等首要之事,在于选址定案!”

田啬夫囿沉思片刻,试探说道:“你所谓测绘,沙盘,便是为了选址之事?”

“啬夫高见!”李恪斩钉截铁说道,“测绘已开始半月有余,以我之思,当将田亩东西各十五里治水并两岸原野尽收于沙盘,模拟治水流向,待选出最优之处,截湍流,架机关!”

田啬夫囿呆住了,嘴唇啜喏,声音颤抖:“田亩东西各十五里治水……并两岸原野?此事能成?”

“如今漫野皆是测绘的队伍,啬夫若有疑虑,为何不与我一道去看看呢?”

茶会告停,二人出里,车马、随从一概不需。

原野上如今到处都是测绘的队伍,善武艺者掌弓佩剑,不擅拳脚的也大多配了武师猎人,专门用来保证精匠们的安全。

他们大肆压缩着野兽的活动空间,自苦酒里建成至今,这半个多月,或许是里外原野最安全的时段。

只是李恪能估算到野兽的行踪,却估算不到有心人的关注。

里典服的私宅,正堂大内。

自李恪二人出里,监门厉便从哨所疾出,几个转向,已经进到了里典服的府内。

这是里典服的要求,时刻汇报田啬夫囿的行踪。

监门厉在堂下大咧咧地做着汇报,说李恪带着田啬夫出去了,目的地大概是原野里那些个测绘队伍,至于测绘是干什么用的,李恪倒是和他说起过,只是他听不太懂。

三言两语,监门厉汇报完毕,当即就拱手下堂,心安理得地准备下班,只留下里典服一人骤自苦思。

“田啬夫囿……此人上次来里也未与我等少吏照面。这次在辛府盘桓整整五日,却仍未知会我等,在全君看来,其中可有蹊跷?”

田吏全摇着头从屏墙背后走出来,言语当中全是猜测:“啬夫乃是我之上吏,两次来里,也未招我见上一面。以我思之,或真如恪君所说,辛府欲搭建那名为獏行的机关,啬夫为其奔走,恪君为其设计……”

“你信那小子所说?”

“獏行高十丈,重数十万斤,又搭建于治水……我倒是不愿信,但细细想来,恪君又全无诓骗我等的理由。辛府请了精匠百人,几乎将雁门一郡搜刮一空,此事人尽皆知,若不是为了某件大事,何须如此大动干戈?”

“如你所言,莫非我一直误会恪君了?”里典服的眉头皱得越发紧,“此事暂且放下不论。全君,你今日寻我是为何事?”

“秉里典,前几日有位族兄来到我处,说族中正在寻找几名隶人,或与苦酒里有关。”

“隶人?莫非……”

“或是为了官奴之事吧……我那位族兄不愿细说。”田吏全苦笑道:“他说此事有高人应付,我等只需知道,近日或有大事发生,若事发于苦酒,我等当小心应对,切不可妄作定夺……”

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四,火起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访客第六九八章 群雄第三零三章 陈平分肉第一三一章 袍泽之情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鸟第一一零章 事关机密第三一五章 机关兽蝎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酿第七六三章 武关之五,胜与败的分水岭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一一章 有条不紊第四零六章 全无胜数的考核第四六五章 蜗居的始皇帝第五八九章 库不齐霸主之战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七二九章 重启沙丘宫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六六五章 约法三章第六六六章 请称孤第五八四章 五行灵动术之五,活牲尝药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六五九章 两封御令第五四九章 秩!两千石!第八十一章 没完没了第一二六章 司马军侯第三三七章 又是张良第七八四章 渑池会之七,相王第一四三章 胡思乱想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四八三章 阳周规划,三农一贾第七三三章 死战之二,北军威武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后的战神第一三六章 炊烟起时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价值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五二三章 请驭机关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争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四二七章 路人脸的三当家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二,捕牢第三二四章 目标,楚墨!第七七六章 阴谋始动第二三零章 勋贵之尊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八零七章 新芽绽放【尾声】第二三六章 覆灭之局第八十六章 子贡赎人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一三六章 炊烟起时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四章 助我做镰第二九五章 祖龙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七,长书第三章 思维导图第四零零章 苍居人人会仙法第一二六章 司马军侯第七七四章 恶意第三八六章 百人敌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三五五章 楚墨来客第二九一章 三轮车与藏匿处第七八七章 渑池会之十,舞剑第一八七章 卫星产量第七四零章 死战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一零九章 悉听尊便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戏(国庆七天乐)第七二六章 舞台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五四五章 三块飞地第九十九章 被歧视者第五四九章 秩!两千石!第四七八章 为吏之道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书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赵高第七三五章 死战之四,赵过楚受第七五九章 武关之一,死气沉沉第一八二章 解带为城第六五四章 人之将死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阙之战第八十一章 没完没了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四八八章 朝辩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裆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三一九章 叙离愁第七三六章 死战之五,破釜沉舟第四一零章 沧海才是真豪杰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价第四九二章 群英汇聚第三零五章 莫为与或使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