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测量之法

端月就是一月,秦朝以颛顼为历,定下十月作为岁首,却又将一月视作发端,故以端月称之。

时入端月,便代表真正地入春,天地之中万物复苏,原野之上一片嫩绿。

春耕开始了,乡里们将发了月余的粮种取出,翻松土壤,栽下禾苗。

秦时最主流的耕作方式是犁耕,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有一牛独挽,两牛抬杠与两牛并耕三种方式,其中又以两牛抬杠最为常见。

所谓两牛抬杠,就是让两头牛分开七八尺的间距,并将杠状的犁衡架在牛颈,绳套拴固。

犁衡正中,连接着与之垂直的犁辕,犁辕末端又连接着铁犁。耕作时,因为两牛以合力拉动铁犁,所以在出力上远强于一牛独挽和两牛并耕的原始犁耕方法,不仅效率更高,而且适合深耕。

然而秦朝牛价高企,耕牛基本属于官府,苦酒里真正有私牛的仅有辛府和田吏全的汜府,剩下的便是如李恪、里典服这般,也只能排队使用租牛。

租牛有限,人人有需,所以田亩之地可见的耕牛并不太多,更多的,还是那些扛着耒耜,栽种菽、荅的乡里百姓。

李恪家是第一批使用耕牛的人群。倒不是说上造爵位在苦酒里有多高端,而是因为田典妨和旦出门践更,旦家缺乏劳力,便和李恪家共享了轮租的耕牛。

此时此刻,李恪正陪着田啬夫囿站在阡陌之上,沉默地看着乡里劳作的景象。

“农时日紧,耕牛不备,北境之地,农人何苦!”田啬夫囿感慨说道。

“啬夫,听我家隶臣说,以两牛犁耕,一人牵牛,一人架犁,两人碎土,则一日可有一顷。较之以耒耜耕作,已经不知快了多少了。”

田啬夫囿摇了摇头:“苦酒乃是句注最富的里,一里之中,可见耕牛也不过二十余头,还有四头是学耕的小牛,无甚大用。耕牛还是少了……”

“您也太高看苦酒里了。”李恪苦笑道,“苦酒里富庶不假,但田地百二十二顷,官有耕牛也不过就十四头,这其中还包括了那四头小牛。租牛便是一日不歇,每日也不过就是五顷,不可能再多了。”

“那剩余的?”

“辛府……就是童贾老丈有四头牛,他允诺耕完自家田地,便交由里中作官牛操使。田吏也自备两头,按了汜家一贯的做派,想来是不会顾及乡里们的。”

“汜家……”田啬夫囿咀嚼了两声,突然问道,“恪君,如今你可知晓自家田地所在了?”

李恪翻了个白眼,抬手指向治水河边:“无人那处,家中隶臣正在邻田驾牛,明日就该耕我家田地了。”

田啬夫囿顺着李恪的手指去看,只见田亩之中,劳戾扶辕,莽牵着牛,而旦家新领的隶妾则和她的主母一道,提着耒耜拍碎翻出来的大块硬土,以方便后几日插禾栽苗。

几人都是手脚麻利的人,租来的耕牛也是官牛中最好的两头,不一会儿就翻过一亩。劳戾高唱一声,抬起犁辕,莽这才引导着耕牛转向,准备耕作下一亩地。

田啬夫囿不由点了点头,说:“你选的隶臣不错,善耕,勤勉,可为依托。”

“不想想我平素给他们吃什么……”李恪轻声嘟囔了一嘴,“啬夫,左近正有一处便桥,我方才看了一下,恰巧是辛阿姊与憨夫君,我们这便过去吧?”

田啬夫囿振奋道:“便去看看,你们欲如何测出山河之势!”

……

便桥是李恪设计的多种测绘工具之一,主要用来测绘水面与地面落差,以及配合探棒,测量出河道的深度。

它的造型近似一个Z型,携带时折叠,使用时展开。展开后其上架于河岸,可选取重物按压固定,也可以通过将青铜插栓凿入地面来固定。其下则探至水面,起到为测量人提供稳定立足空间的作用。

在这两者之间,连接有复数的齿状直杆,直杆可以通过转动两侧的轮盘来调整高度,连杆上的尺寸标识也可以在调整的同时,测量出水面与地面的实际落差。

所以便桥并不是一座完整的桥,它并不能连接到河的对岸,从造型上来说,也更像后世的简易升降平台。

李恪之所以会设计出这样一个怪胎来,是因为按照规程,治水深度需要一步一测,而船却很难把每次行进的距离控制到这种程度,况且在平稳上,晃动的船体也远逊于拥有地面固定的便桥。

田啬夫囿和李恪走过去的时候,辛凌和憨夫正在调整桥面高度。

辛凌一人站在平台末端,背靠着湍急的治水,从腰畔摘下枚宽底的木架,小心放置在桥面上。等木架稳固,她又从腰上摘下一个木瓜大小,面上满是圆孔的古怪陶器,摆放在木架顶端。

待到把这一切做完,她蹲下身,从桥面捡起个大大的水囊,从陶器顶端开始注水。

很快便有水顺着陶器表面的孔洞留了出来,辛凌抿着嘴认真地看,看了一会儿,高声喊道:“右下二。”

憨夫立刻转动起右侧轮盘,仅两下而止。

等憨夫固定好轮盘,辛凌再次为陶器注水,水流溢出孔洞,淅沥沥不停地流,她看了半晌,这才满意地对憨夫点头。

田啬夫囿在岸上看得茫然不解,轻声问李恪:“恪君,她面前那型似埙的陶器作何用处?为何要待注水之后,才想起高低调节?”

李恪解释道:“那陶器名为水平仪,单侧共有六排三十六枚孔洞。注水之后,只需观察每排的六枚孔洞是否能同时停水,便可知桥面是否水平。”

“水平有何用?”

“一则,桥面水平才可测出水面与地面的实际落差。二则,水平的桥面可以为探棒提供比对,测量水深的时候,才不会因为一时不查,导致探棒倾斜而不自知。”

“你等……”田啬夫囿听得目瞪口呆,心里只觉得匪夷所思。

测量精确到这个地步,李恪是真的想把治水两岸的地貌囫囵搬到沙盘上去吗?

说话间,憨夫已经采完了落差的数据,他对着岸上高喊一声,转身便去帮助辛凌架设探棒。

探棒的结构格外简单,每截长五尺,上下设卯孔,使用时上下对连,插入榫头,直到探到河底,再根据桥面确定垂直与否,最后记下最后一截的长度数据,加上已经完全没入水下的那部分长度,得出水深。

李恪叹了口气,他倒是挺想把水下环境也一起复制到沙盘上的,奈何想破了脑袋也无计可施,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三处深度折中取数。

这样虽说会对复原水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至少可以选出水情相对简单的河道来。而恰好,那也正是架设水车最适合的地段……

第六九四章 母仪天下第七一零章 低调的刘季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三零七章 知北游第七八八章 渑池会十一,沧海第三四一章 恪与熊掌不可兼得第七十三章 准备饮宴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一一零章 事关机密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猎第一一零章 事关机密第三八七章 寿春尾声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论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七六七章 武关之九,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九十章 临治市亭第三四二章 屠睢没见过世面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线溃败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一七一章 收拢人心第二四零章 恪回来了第九章 糙汉不糙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六四九章 事无不可对人言第五五七章 九原坚冰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五五五章 焚书制的真面目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画第五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一六六章 久远回忆第七六零章 武关之二,平平无奇第一七一章 收拢人心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八十七章 农学大师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举制度第一三四章 不战屈人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书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现第六二六章 头曼抵冰塞第五八八章 来河间参军,发田发房发老婆第七三五章 死战之四,赵过楚受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一八四章 竹酿珍馐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五九六章 三道将令第七八三章 渑池会之六,口舌第五零九章 赵高不爱财第二九八章 大隐隐于市第六一八章 养婿如儿第四五九章 好心办坏事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七十三章 准备饮宴第二十一章 偰字纹心第七八四章 渑池会之七,相王第一一八章 红毯精神第三零八章 胡陵见闻第五八三章 五行灵动术之四,烈火销金第七十五章 举贤荐能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会打仗第二零八章 吕雉之心第二二四章 长平之战第五四四章 华夏重义而轻生第四二六章 夜伏于林第六七八章 陈涉、吴广第三九八章 仙境?还是蒸朋?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国情在此第七六三章 武关之五,胜与败的分水岭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败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七九三章 渑池会十六,会战第七四一章 死战之十,王令进兵第七十五章 举贤荐能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一一四章 戒严解除第六十七章 穗儿禁足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四零五章 载人飞行第二零九章 伏日浇灌第一五五章 国尉辅臣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二八三章 鹤鸣九皋第五二八章 金银二册,李恪从军第七一二章 名将与独臣第四一零章 沧海才是真豪杰第二六六章 殷红秦魂第四十五章 贫贱难离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难题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一一八章 红毯精神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十四章 飞龙骑脸第三三一章 侠之大者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二十二章 谁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