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筚路蓝缕

从赵高,换成孙叔通,从法家,换成儒家。

觐见之路似短实长,漫漫然,不知其岸在何方。

李恪谨慎地应对着一切。

从心而论,他只想非法,甚至在非法上他也不愿挑战整个法家,而是把挑战的目标局限在秦晋和韩非两大法系上。

但墨儒之争是始皇帝挑起来的,李恪不知其用意,只知道墨家若想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就不可能向一个混得不咋地的在野党低头。

归秦有如逆水行舟,不胜进,则败退,一但败退,他便再也无法向法家发起冲击了。

想到这儿,李恪向始皇帝施礼,忍着浑身针扎的痛楚起身,神色平静,又向前迈了一步。

“陛下,墨家自相里子时事秦,至腹?师徒,背秦而走,至今四十余载。四十余载不长,想必陛下与诸公应当记得,墨褐,墨之袍服也。草民无官无爵,以墨褐面君,乃敬也,非示贫也。再说这件墨褐是新的,草履亦是新的,大秦博士不识墨褐,竟孤陋寡闻至斯,陛下,该换换了。”

他冷冷瞥了孙叔通一眼,孙叔通面色涨得通红:“那你在身上挂甚荆麻,岂非是哗众取宠!”

李恪从身上挑起一根染着血的荆条,皱了皱眉:“陛下见此物喜么?”

始皇帝不明就理,答:“有何可喜?”

李恪又问众臣:“诸位臣公,见此物可喜么?”

无人应答。

“既然诸公皆不以为喜,试问我又该如何以此物哗众取宠?”

始皇帝点头:“虽如此,朕亦好奇,钜子因何披荆而来。”

李恪拱了拱手,朗声言道:“有禀陛下,荆者,道阻也。秦墨之分,因由难数,四十年间,双方有识奔走呼号,为墨家归秦,一日也不曾懈怠。公子扶苏贵为天胄,为与师姊完婚,二十有四不曾取亲,至今无子。我师老迈,一世奔行于人间,及至身死也不曾在一地逗留过一岁之期。”

“赵墨三子葛婴,程郑,邢三姑,将假钜子试与胡陵民生相合,齐墨三子田荣,伍廉,应曜,以剿匪为试,平靖地方。楚之何仲道,世人称机关师,缷爵自请,为陛下督造骊山之物,起行前,他便许下了一世不出的血誓!”

李恪深吸了一口气:“今日归秦,非我之功,诸贤之功。今日归秦,非陛下之功,大秦之功!草民跪坐在宫外,闭目时忽思及这些点滴,便恳求往来民众,于各自家中为我取来这些荆条,负于身上。”

他看着始皇帝,一字一顿,诚恳而言:“诸君为墨家归秦,筚路蓝缕!褴褛者于上不敬,草民不可为,唯有以荆麻负体,以现诸君……筚路之姿!”

孙叔通气得发抖,手指李恪,咬牙切齿:“巧言令色之徒!陛下……”

“通卿,退下。”

孙叔通愣了一下。

“朕说,退下!”始皇帝冷声喝退孙叔通,抬起手指着李恪,“高,扶苏,代朕为钜子解开荆麻!今日墨家业已归秦,这筚路蓝缕之途,亦当终了!”

扶苏与赵高急急领命,小心翼翼为李恪解开缠在身上的染血荆麻,扶苏还笑着偷偷拍了李恪一下,轻声说:“你师姊有孕了,以后无子只说,不可再提。”

李恪疼得呲牙咧嘴,恶狠狠答:“有孕就有孕,甚了不起么?我还有三位贤妻呢!”

作为第三位上场挑战的不自量力之徒,扶苏掩面败退。

解开了那些恼人的刺物,始皇帝抬手虚请,庄正说道:“钜子请坐。”

当即有侍者搬来竹席,在李恪面前摆正,李恪土揖,展袖而坐。

始皇帝亦坐正。

“今日请钜子来,其实是朕听了一件趣事。朕听闻,钜子本意以学室考入仕,结果不成,还为此补了戍役,这才在定襄关与恬卿偶遇,可有此事?”

李恪笑对:“确有此事。”

始皇帝也笑:“大秦的学室考想来是及不上墨家钜子试的,钜子连钜子试上都博得来彩,却为何会败在学室考?”

李恪故作认真地想了半天,轻声答:“照理来说,我该说学艺不精才是。可是如此却又对亡师不尊,故草民只能说,术业有专攻。”

“何为专攻?”

李恪挠了挠头,无奈说:“譬如学室考第十七题,考官问我,商君大婚时,以何肉同牢。”

始皇帝的眼角颤了颤:“还有呢?”

“嗯,大概是第四十二题?考官问我,丞相以酒赠韩非子,用得是铜爵,还是银爵。”

始皇帝重重喘了口粗气:“扶苏,你当年历学室考,考了几题?”

扶苏正色道:“前后三题!”

始皇帝又问蒙毅:“毅卿?”

蒙毅笑答:“臣当年求学,不曾隐瞒身份,令史不敢考,后我师亲来,前后出了九题,以至于连县令都觉得我师在刻意刁难。”

始皇帝冷笑起来:“九题便是刁难了?钜子,你那日一共考了几题?”

“五十题吧,臣对了四十九题,直到最后一题,考官问我,辕门立木之时,拔木的力士姓甚名谁,哪里人士,草民才不小心猜错了。”

始皇帝如夜枭似笑了起来:“五十试题,错了一题,原来这便是大秦素以公正著称的学室考核……去疾,去查!各郡,各县,一个也不许遗漏,都给朕查!凡徇私舞弊,作奸犯科,因私废公者,发云中,发长沙,朕要他们在蛮荒赎罪,至死不许埋骨中原!”

冯去疾急急出班,一揖到底:“臣并天下御使,领命!”

事已至此,所谓始皇帝亲自试钜子的戏码肯定是进行不下去了。事实上前有赵高与孙叔通帮忙,大秦诸公多少也了解了李恪的学养,始皇帝再行考核,也会给人不给法家颜面的感觉。

法家毕竟是大秦的国学,该给的脸面还是要给的。

始皇帝拂袖而去,蒙毅朗声宣布散朝,大朝会结束,诸公散去。

李恪闭目跪坐于人群当中,直到众人退场才缓缓起身,还未走出大殿门,忽有内宦奔行而来,高声喊道:“钜子,钜子!”

“不知公有何事唤我?”

内宦跑近前,喘了好几口粗气:“钜子,小人姓韩名谈,为陛下宫中侍臣,阉竖之人,当不得钜子尊公。”

“无妨的。”李恪笑若春风,浅身作揖,“不知韩公此来,所为何事?”

韩谈感激,回以深揖。

“钜子,陛下在书房等您,丞相斯,匈奴将军恬,陇西侯信,公子扶苏皆在。”他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车府令高,瀛洲君贞宝亦在列。”

看来那才是正经的觐见啊。

李恪笑了笑:“有劳韩公引见。”

“钜子客气了。”韩谈又是一揖,弓着身子转身,“钜子,请。”

第二三零章 勋贵之尊第七四九章 弃暗投明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论第七二一章 修罗第六五零章 圣躬安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礼第七三五章 死战之四,赵过楚受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九十章 临治市亭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一三零章 奴隶之思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三二六章 儒与墨的进食之辨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于西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三七六章 执法需公正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六九八章 群雄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三,鹤光第四二五章 狗官无耻第一一五章 乔迁之喜第二九五章 祖龙第一八四章 竹酿珍馐第六九四章 母仪天下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败第四六七章 墨家归秦第二三二章 开门见山第三零八章 胡陵见闻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酿第七五三章 马耶?鹿耶?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七五零章 暮气第六九二章 舆论导向战第三八三章 安阳君历险记第六七零章 师出有名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四六章 小组作战才是山地战的精髓第四零八章 进击的项籍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七四九章 弃暗投明第五一零章 小人长戚戚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请第四一二章 韩信葬母第七十八章 长夜正酣第一零七章 总有意外第五九九章 人总要有点追求第八章 退礼风波第四十四章 冻雨降临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七十章 天使来了第七五三章 马耶?鹿耶?第六零五章 祖龙死而地分第二一零章 临街旺铺第六八八章 独裁之辩第五五七章 九原坚冰第十五章 强势辟谣第二四四章 人尽皆知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七一九章 愣头青,们第二九五章 祖龙第七八九章 渑池会十二,砥柱第七十九章 又见旧识第四十二章 福祸两依第三八三章 安阳君历险记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八四章 狱掾办案,闲人退避第五四九章 秩!两千石!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三三章 霸下夺志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七八三章 渑池会之六,口舌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七十八章 长夜正酣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时候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远第一三七章 将相有种第七七六章 阴谋始动第一八零章 明耻教战第七八七章 渑池会之十,舞剑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显学体系第四七一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四二九章 与我死来第三九四章 沛县无赖子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五九九章 人总要有点追求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五九六章 三道将令第二七八章 豪杰末路第六八七章 咸阳腥风第四九五章 无为而治第七十六章 两世为人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七八二章 渑池会之五,次日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