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

全在意料之外的一次调令……

李恪郁闷地看着传令的谒者,想了想,在一张绢上书下憨夫,田荣两个人名。

他说:“憨夫乃我同门师哥,现任道路主章一职。其人厚重,稳健,且多有主持经验,可使直道按期保质,不使陛下忧扰。田荣现任阳周县丞,自我离任,暂主县事,乃县长不二人选。”

谒者把李恪的话一一录在绢上,吹干,递给李恪确认落印。

李恪最后一次用完自己限量版的祭酒印信,合手一交,换了块同是黑绶的量产版校尉官印,就算是完成了职责交接和身份转变。

啧!大秦校尉……

这块破印前缀后缀一应全无,看着就像是路人甲用的便宜道具,用印时还得配着爵印一起用,才能证明是李恪戳的章。

天差地别啊!

李恪满心不自在,倒不是觉得自己被缷墨杀驴了,而是突然之间成了军士,让他不由担心,自己的下一站是被蒙恬发去修长城。

修长城是兵工事,和直道不同,缺少了政的标签。一旦履任,他身上就会打上重重的工程官标签,一辈子也难走出来。

或许这还算不上大事……

更紧要的是,大秦的长城漫山遍野,若是依着墨家的标准修建,可能十年都无法修得周全。

这要是陷进去,他就得以工头的身份来迎接乱世,那就完球了……

不能去长城!

李恪突然觉得自己成了万喜良们,浑身上下都弥散着对命运的抗争。

得给自己这个路人校尉找事做!立足库不齐,放眼全北境。

有什么兵事和库不齐沾边呢……

五月下旬,憨夫和田荣先后履任,且依着秦律传统,先试为官,为假祭酒,假县长。

试用是秦官晋级的标准传统,每次拔秩理论上都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课考中上才可转“真”,李恪不假是特例。

只是他身上特例太多,比如十一月转任的传统,先假后真的传统,不可指定继任的传统……此许称谓之事,已经连李斯都懒得讲究了。

李恪拖延了将近一个月才去九原的上将军莫府报道,随身除了沧海、陆衍和陈平,还有墨卫二百,少年营五百,一路上授课游学,行得分外悠哉。

区区三天的路走了半月,好容易进到九原辖境,距大河旁的九原城还有一日半的路程。

墨家终于传来了他要的消息。

库不齐马匪千余突垄第三标段丁庚仓,为戍卫所退。此战造成士卒七死,民夫十四人亡,伤者七十有九。

直道总指以保卫处名义文告匈奴上将军莫府,请平匪患!

虽说和递过去的计划有些差异,不过……乌鹤敖和吕奔的办事能力果然还是不错的。

李恪咂巴一下嘴,心满意足地把简丢进书箱,掀帘号令,全速进发!

……

九原城。

作为一个极富有进攻意识的将军,蒙恬历来是不喜欢将莫府固定在某一座城中的。只是在半个月前,他接到李恪往来赴任的消息后,他就把自己的莫府暂定在了九原。

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戍边校尉,但李恪与寻常不同,这一点如今的秦人都不会有反对意见。

也因为此,蒙恬手下大将齐聚九原,旧识的是为了粗表礼仪,不认识的则打算寻个认识。

上郡将军王离,雁门将军杨奉子,北地将军涉间,九原将军苏角,以及云中将军司马欣,北军的五位两千石齐聚而至,然后一等就是十五天……

李恪急于把事情拉回到正轨,结果一不小心,还没有报道就得罪了新公司全部股东。

大帐饮宴,歌舞欢声。

亲兵校尉蒙聃大步而入,手上举着一枚信笺,上书【恪行速,下市至】。

蒙恬沉默着看了三四遍,轻轻把信笺丢进烤羊的火堆,高声说:“今夜,九原自日失起宵禁,诸君不醉不归!”

“嗨!”

在大秦抑商的背景下,吕不韦当年打下的兴盛底子还远未抹灭,各城夜市多较日市兴旺,除却临治、白羽这样的巨型市亭,宵禁往往会引起城中混乱。

但九原城却是个例外。

九原是兵城,一县左近扎着苏角的四万强兵,就连城中也有万卒驻留,眼下诸位将军又都在这儿,驻卒加上亲兵,全城上下几乎全是兵将。

蒙恬治军,令行禁止,他说几时宵禁,只需要一声令下,城门立闭!

于是乎李恪就被关在了城外。

下市时分,全天下城门楼子最热闹的两个时段之一,李恪眯着眼在紧闭的城门下站了许久,命墨卫后退五里扎营。

看起来,蒙恬很不高兴啊……

过了一夜,李恪平旦起身,着轻甲,扎武冠,腰佩启夏,日出抵城。他在城外站了半刻,果然听到鼓声隆隆,城门打开!

一通鼓响,李恪留下田横在外将兵,只带沧海、季布,直驱入城。

二通鼓响,李恪来到郡治之外,看到治所外立起高高两杆大旗,右书【秦】,左书【蒙】,干脆利落,全无赘余。

大旗之间,两辆战车竖起对立,车辕之上捆扎巨木,乃是正正经经的辕门配置。

辕门旁立满了神武的将士,前持戈,后持戟,腰配短剑,背负劲弩。

李恪深吸了一口气,停住脚,静等着二通鼓歇。

二通鼓歇,三通鼓起,李恪正了正武冠,领着沧海季布,迈步跨进辕门。

“哈!”

长戈齐落,最外的恰好把沧海、季布拦在门外,最深的一直连到五十步外。

李恪的脸有些发白,紧攥着剑,纹丝不动。

他深吸了第二口气,抬手让沧海和季布留下,在戈廊之中,重新迈步。

战战兢兢,龙行虎步,李恪以极稳的步伐踩过戈廊,左右双脚恰好各踏了五十步!

就在他迈出戈廊的一瞬间……

“喝!”

同是五十步长的戟队下兵,高度堪堪在李恪眼帘,两戟相交,锋刃对外,李恪想要过去,唯有弯腰。

李恪反而不怕了……

大清早没吃没喝,被吓成这样也不感到尿急,李恪在戈廊出了一身冷汗,看到那些明晃晃的锋刃,心里头反倒踏实了。

如今最炙手可热的墨家钜子跑到蒙恬手下做戍边校尉,蒙恬再得帝宠,还敢伤了自己不成?

李恪嘴角挂起冷笑,冲着锋刃,迈步!

左脚迈,右脚伸,领头的戟兵颤了颤,在李恪行将撞到锋刃的当口急收了兵刃。

李恪不疾不徐,不缓不快,脸上半点表情也无,所过之处,兵刃四避。

仍是五十步交替落下,李恪破开戟林,被一个和田横身形相似的昂扬大汉拦住了去路。

第三通鼓,前七,后八,慢拍终止,急拍起音,那顶盔贯甲的大汉锵一声抽出铜剑,斜指在地面。

“我乃莫府守护,校尉蒙聃,来将通名!”

李恪轻轻拱手抱拳:“匈奴上将军麾下校尉李恪,奉命前来点卯。”

“校尉李恪……”蒙聃张开眼帘,轻蔑地瞥了李恪一眼,“将军有令,校尉李恪,报名进见!”

第二一四章 爰书贼杀第三六六章 重制飞蝗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二五五章 酣畅反击第六九一章 陈胜王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荡第五八七章 归北地第七九四章 渑池会之终,生机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战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六七六章 胡亥来晚了第六七八章 陈涉、吴广第三零七章 知北游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二,捕牢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一七八章 扑朔迷梨第七四八章 龟兔赛跑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六二一章 名将之姿第三四一章 恪与熊掌不可兼得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裆第一一三章 止于合作第四六三章 做一门李大炮第三十二章 风云突变第四一八章 齐王建的亡灵第一一七章 大宴宾客第五零三章 大道启夏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七,长书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场第一八二章 解带为城第一四九章 测量之法第五五九章 张良住在李斯家第三四六章 小组作战才是山地战的精髓第四五四章 大集终,人心聚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败第七八六章 渑池会之九,多疑第二五五章 酣畅反击四十七章 其名为犼第五二二章 国以农本,以工强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咸第七七零章 武关十二,烈士暮年第七章 烈山神镰第七七九章 渑池会之二,请君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胜第六六六章 请称孤第五五七章 九原坚冰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二三六章 覆灭之局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苏第二八五章 苍居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场第五五一章 沧海君死里逃生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为妖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四十二章 福祸两依第四七七章 守时是美德第八十七章 农学大师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这么重么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咸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一六九章 官奴琐事第二十一章 偰字纹心第六十三章 田啬夫囿第五十八章 公审大会第九十七章 生意伙伴第四七零章 钜子的底气第五一九章 谁比谁蠢呢第六五四章 人之将死第六二二章 投鞭断流第二十五章 一觞便倒第一一四章 戒严解除第二七八章 豪杰末路说些闲话……第四七七章 守时是美德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赵高第二九四章 天生炉工第四四九章 热烈庆祝十届一次墨家大集胜利召开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五零一章 大讲,成圣之始!第四五九章 好心办坏事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七五九章 武关之一,死气沉沉第三零四章 陈平家的日常第一九四章 钜子慎行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终,毋常胜第七六零章 武关之二,平平无奇第一四九章 测量之法第四一六章 齐地的祸害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一六二章 利欲熏心第六四四章 鸡鸣,战前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敌第三一九章 叙离愁第四九四章 王离走得很安祥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来第六五零章 圣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