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虎符……

李恪摇摇摆摆行出郡治,汇合了沧海、田横,出城回到墨卫驻地,在自己的军帐内慢条斯理把玩着手上的虎符。

胡杨制,浆黑色,虎符通体巴掌大小,模样就像一只正在伸懒腰的野猫,就是雕功丢人了些。

李恪心里腹诽着,格外想知道始皇帝和蒙恬一人一半的上将军虎符是不是也雕得这么难看。

听说那是黑玉制的。

大秦以虎符调兵,一分两半,一半在主,一半在将。

虎符共有三级,第一级黑玉制成,主为皇帝,将为上将军。

第二级青铜制成,主属上将军,将就是挂着防区郡名的各个裨将和副将。裨将又称裨将军,地位比副将略高一些,比如蒙恬军中,王离就是唯一的裨将军,剩余四将皆为副将,但没有隶属关系。

第三级就是李恪手中这种,材质很随意,多为木质,浆染成黑,将主是上将军麾下各级将官,从佐就是如李恪这般的校尉。

这说明,李恪终于不再是路人甲校尉了。他现在的身份是匈奴上将军恬麾下,裨将九原将军角麾下,朔方校尉恪。

校尉历来是大秦最基础的战役单位,本部兵马号位部,以攻守兼备,配置齐全著称。

依照大秦的军制,一部之下设两曲,曲长官为军侯,每曲配有战车一队(八偏六十四乘),车骑五队(九列百单八骑,另属战车六乘),强弩两千(轻甲、强弩),甲士两千(重甲、长兵),不计将作亲卫,每曲兵卒五千挂零。

此外,曲部还有军师军侯一人,所属刀笔吏若干;亲卫军侯一人,所属亲卫千人;轻兵军侯一人,主管辎重、勤杂,所属轻兵五千,文吏十人;将作军侯一人,所属大弩二十,每弩配备马车两驾,士卒二十人。

总计起来,一个满编的战部应该配有校尉一人,军侯六人,步卒八千,战车两队,车骑十队。再加上大弩二十,轻兵五千,各级亲卫又五千,文吏、刀笔、车夫若干,总人数超过两万。

李恪本部的战部番号就是朔方部。

他言明只要五千兵卒,所以朔方部并非满编,战兵配置仅有一曲,但其他的附属苏角一样没有苛责,皆是齐装满员的状态。而所属六位军侯之中,除了随曲而来的甲曲军侯丘寿人选早定,其他也依常例,变作五枚印章任由李恪自行任命。

这就是李恪用来平靖库不齐的资本了……

当天下午,丘寿领本曲兵马来到李恪营中报道,李恪看着这个孔武有力,看面相就不是非常聪明的军侯,轻声说:“寿君,我问你一个问题。”

丘寿抱拳施礼,瓮声瓮气回答:“请上尉示下!”

“假设,假设哈。假设你有朝一日升作校尉,被将军派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还好心地派给你两位不认识的军侯,而且自带曲部,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丘寿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敢问上尉,第一反应是甚意思?”

李恪张了张嘴:“第一反应,就是你最先想做什么事?”

“自然是建功立业!”

李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言不由衷道:“不想寿君竟与我所见略同!甚佳,甚佳,退下吧。”

丘寿挺着胸叠着肚离帐而去,李恪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帐外,突然轻唤了一声:“布。”

季布默不作声,从屏风后头闪了出来。

“布,你说他是真憨还是假憨?”

季布一脸苦笑:“说真的,我看不出来。”

“我也看不出来。”李恪无奈地耸了耸肩,“朔方部暂缺一曲,我要你以求教的名义任乙曲军侯,为他附属。我分你一百墨卫为亲卫,你去以后,一要和他搞好关系,二要控制好麾下兵马。”

季布郑重点头:“嗨!”

选定了乙曲的军侯,李恪连下数道将令,任命陈平为军师军侯,田横为亲卫军侯,并召史禄为轻兵军侯,泰为将作军侯。

他要史禄和泰各选墨者二百作为亲卫,赴任之时,还要携带机关、辎重若干,具体要求全在召令中清列仔细。

十五日后,军旗、印信尽皆到位,朔方部渡河驻扎到大河分指附近原野,军营中第一次升起了【朔方校尉李】的帅帐大旗。

又十日,霸下带着震天的轰鸣,领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辎重车队出现在目极之处,李恪领着麾下文武前去迎接,却在碑楼的露台上见到了完全意外的一道身影……

“雉儿?你怎么跑到九原来了?”

吕雉穿着雪白的深衣,含羞带怯一脸狐媚样子:“君郎,灵姬生了。”

李恪满脸都是古怪:“灵姬生了,你们好似该跟由养通报,和我有甚好说的……”

“灵姬生了,蛤蜊的婆姨也怀了第三胎,姑看着心里烦闷,就从苍居搬出来,回了獏川居住,谁知道……”

“谁知道?”

吕雉绞着衣袖,满脸通红:“巿黎才十三呢,也有喜了。”

李恪听得目瞪口呆:“小穗儿……遵那个牲口!”

才骂出口,他突然反应过来,一脸震惊地看着吕雉:“等等,左一个有喜,又一个有孕,你此次来,莫非是……”

“姑说李家兴旺,不仅要光耀门庭,还得开枝散叶……”吕雉的声音越说越低,说到最后,几乎只剩下若有若无的呼吸。

李恪张大了个嘴:“亲娘诶,我正要去险地打战,您却给我送个媳妇过来开枝散叶?这不是捣乱么!”

……

无论如何,吕雉算是留下了。

大秦的军营不驻女眷,但李恪却有霸下随行,碑楼上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更重要是冬暖夏凉,不虞让吕雉吃了苦头。

七月开初,朔方部人员齐聚,总计一万二千七百人零六人,其中重甲战车近百乘,货运马车六百余驾。李恪点齐三个月粮草,大军拔营,以侦骑前出,战车居中,步卒在前,辎重在后的方阵序列,沿着大河逆流而上,以稳健之姿,直趋向依山傍水的朔方地。

这是李恪第一次指挥上万人同时行军,途经的还是道路条件恶劣的松软草原,行军路上的琐事远超想象。

幸好陈平、季布、田横都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造反头目,陆衍虽然名声不显,才华丝毫不弱于陈平。史禄、泰为屠睢打理后勤多年,行军经验也异常丰富。

有他们为辅,各种琐事几乎不需要李恪操心,大军上下井井有条。队伍每日行进五十里,两餐热食,晓行夜宿,一行七日,终踏入到杭锦草原。

深夜,扎营。

朔方部的大营不同于寻常,因为女眷不许入营的规定,大营被排成不常见的凹字型。背靠着一条不大的无名水,前营为战车、骑卒,左右二营弩、甲各半,后营两分,轻兵营帐居于外,辎重物资据于内。

粗大的圆木在营房四周立起寨栏,名义上不入大营的霸下静置在两层寨栏之后,身处于层层防护之中,左右大旗,迎风而展。

所有这些都是初任军师的陈平和他的师哥陆衍一道安排的,真.经验丰富的史?在落实上帮了大忙,其余人等,大抵上只能抓瞎。

经验不足啊……

秋意初寒,叼斗声声,李恪站在霸下的露台,看着营中往来的巡哨,心里头不由感慨。

他的手下,田横、季布是野路子的豪侠,历史上或许牛气冲天,现在能拿的出手的却只有勇毅刚健和人格魅力。泰是技术官员,能够主持攻关,却不能操弄日常。陈平、陆衍天姿出众,匮在实操。

丘寿倒是正经的老秦军侯,然而且不说李恪愿不愿意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一个生人,人家还是个猛将型的老卒,冲阵或可,主持大局?

幸好还有史?。

想当年,屠睢的五十万大军也被他喂得白白胖胖,现在不过一万多人,只要大伙的脑子能想出招来,史?就能落实到位,不使有一点偏差。

李恪对着南面拱了拱手,算是谢过任嚣仗义。听说他最近病了,李恪诚心希望他能熬过这场,至少也等任嚣城落成之后再阖然长逝什么的。

正想着,营中突闻竹哨乍起,左近三伍巡逻士卒急往辕门聚集!

李恪皱了皱眉。这时候,这地方,怎么会有人来拜营呢?

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一八二章 解带为城第八十二章 打虎汉子第一四一章 正厅之争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四一八章 齐王建的亡灵第二一二章 身在瓮中第七二零章 弃卒说些闲话……第一一零章 事关机密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五一四章 非韩非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一一五章 乔迁之喜第八十二章 打虎汉子第七七四章 恶意第七零零章 有去无回第二零八章 吕雉之心第一二五章 句注军市第六四八章 锋锐如剑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五二零章 执法处乱象第十四章 飞龙骑脸第四二五章 狗官无耻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三七零章 贤人居于贤水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七十九章 又见旧识第二六七章 战局抵胜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踪第六三一章 被驱逐的人第一三三章 以法论法第六零四章 萤惑守心第三八六章 百人敌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六一六章 虽死地而上命之第六一零章 斗祖龙,二伐匈奴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一九五章 吊装阶段第五二四章 乡毒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七八三章 渑池会之六,口舌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五六六章 请诸公顺从第三四二章 屠睢没见过世面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个侍女第一一四章 戒严解除第三二四章 目标,楚墨!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访客第六十三章 田啬夫囿第五五八章 有一台华为多好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六一零章 斗祖龙,二伐匈奴第五九六章 三道将令第六七一章 内忧生第八十六章 子贡赎人第六八六章 为朕分忧第二五零章 驰援苦酒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后的战神第六七六章 胡亥来晚了第三八五章 战神英布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戏(国庆七天乐)第七四二章 死战十一,夺魄之阵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五三三章 霸下夺志第七五一章 穷奇毁城第六五一章 李恪与始皇帝奏对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五八五章 五行灵动术之终,朕意坑儒第一二六章 司马军侯第五十二章 九月开初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一零七章 总有意外第一三七章 将相有种第五五一章 沧海君死里逃生第六零八章 风满楼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么组成的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戏(国庆七天乐)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二二七章 车马同轨第四十四章 冻雨降临第一九一章 阿尔善部第二九二章 大戏开锣第三七三章 大秦机关术的天花板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七九七章 咸阳中坂无籍某被刺案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三三二章 天生圣者,雁门恪君第七一九章 愣头青,们第六零二章 农牧之治第二一零章 临街旺铺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一九五章 吊装阶段第三零六章 学有成,世扬名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国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