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二章 渑池会之五,次日

夜,楚营。

项籍黑着脸坐在帅帐,每忆起今早李恪甩脸的那一幕,就恨得咬牙切齿。

楚人好盛名,而六国合纵正是项籍一生之巅峰,超越乃祖,使芈项氏终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姓氏之一,再不是往昔纯粹的人臣。

但李恪把他的脸面剥得一干二净,且是当着六国群英之面,没有半分犹豫。

他能感觉到,这不止是礼节之争。

李恪看不起他……背倚着两百万雄兵临关,李恪依旧看不起他,那一声朕似在昭告,这世上唯有李恪认可才是天选,余者,皆蚍蜉耳。

可笑的是,说好的六国合纵,说好的七国谋恪,当李恪今早真的做出这种挑衅之举时,居然没有一国敢言行刺。

刘季事不关己,二韩低头伏小,赵柏跟着李恪扭头就走,田巿……这个没主见的小子倒是不想走,可被田荣低声一喝,连声都不吱就下了盟台。

楚为长耶?雍为长耶?

想到这儿,项籍的心火又一次燎起来,他捧起酒坛大口地灌,直灌到酒液全无,才狠狠一掷,把酒坛砸得稀烂!

“何时行事!”

堂下英布、桓楚、龙且、吕臣四大将齐齐出班,单膝于地:“但有令下,必斩其头!”

项籍恶狠狠盯向范增:“亚父,孤的心在烧!”

范增苦笑了一声:“王上,谋恪之事,事在必行。然您不曾见今日诸国之反应么?他们在犹豫……”

“有甚可犹豫的!区区一个不通武艺的废物,如其当面,我便是背缚双手,亦可斩他!”

“想来武关之下,刘季也是这般想的。”

此言一出,项籍怒喷出一口酒气:“假父何以长他人志气!”

“志气?”范增看着项籍,恨铁不成钢,“若武信君尚在,必不会如此无智。”

“伯父?”

“二十七万健勇,俱是南阳、陈地的好汉,刘季谋有萧何、张良,武有周勃、樊哙,军有曹参、灌婴,便不如楚,亦是人才济济,如雨如云,可结果呢?”

“武关一战早已传之于世。东拼西凑的两万四千卒,凭一死关杀伤十万,全无花哨。商县原野万五机关,半个时辰斩六万,两万骑,八千车,折损殆尽。还有陈平的夜袭……六千杂骑俘虏四万,刘季仅有万人逃汉。”

“何也?被打怕了,打毁了!王上可知虫达死了?死于乱军,是生生被跑散的骑卒踏死的,草芥虫豸一般!王上还道在他面前勇武有用?王上还道与他当面,势众可依?”

“李恪!不能敌!”

项籍生咽了一口唾沫:“当真……不能敌?”

范增惨笑:“战,不能敌,政,不能夺。若其不是一个血肉活人,我等早该自缚去咸阳,还能免一场生灵涂炭,这世上总还能有几人夜来梦醒,为我等垂两滴干泪,如此而已。”

“那他们为何还要犹豫?今夜!今夜孤便聚齐子弟,破其营,斩其首,如何?”

范增疲惫地站起来:“若王上今夜斩成了李恪,臣为大楚备棺。若王上今夜不成,臣为王上备棺。臣,告辞。”

项籍呆呆地望着范增出帐,头也不回,一时间,怅然若失。

汉营。

刘季于营中,聚张良、萧何、曹参、周勃四人谋事,他人皆不知。

“诸卿皆孤肱骨,不知对今日李恪之言如何看?他可有意称帝?”

张良摇摇头:“若李恪要称帝,早称了。他的朕乃摄政领国之意,待端月雍王扶苏称二世,便不会再用了。”

刘季长舒了一口气:“今日之见,怕六国难同心,李恪难谋。”

萧何拱手曰:“王上,六国之心不必虑,概因除斩其人,别无胜法,谁也不会坐以待毙,便是赵王柏亦同。唯今之首要,王上需沉住气才是。最好有一两国谋成,我等能隐于事后,待雍、墨复仇之际,再以附翼之势谋下几郡,才于国有长远。”

“投扶苏?”

“国争无正邪,何不可呢?”

刘季大笑三声:“老成谋国!卿看项籍可还能忍?孤是否要再添几把干柴下去?”

张良淡笑道:“过尤不及,王上今日便有些过,还是得谨守着些,免得那匹夫警觉,坏我等算计。”

“可也。”

赵营,齐营,燕营,韩营……人人都打着自己的算盘,人人都在担忧明日,亦忧明年。

月落日升。

诸王早早来到盟台,见今日之盟台大变,正席两分,左属楚,旗帜翻飞,右空置,旗杆亦无。

其下右赵与汉对,左燕与齐对,韩独列,居左之末,右三空。

韩王信脸色登时涨红,可惜国微言轻,唯有闷不吭气入席垂首。

其余几王一一就坐,刘季淡淡瞥了赵柏一眼,在入席之前轻声问道:“赵王与武安君相亲,不知今日坐序,武安君可能满意?”

赵柏冷冷一笑:“楚国范增,空有偌大的名头,其实蠢极。他以为大兄昨日争的是尊卑礼序,却不知大兄真要的东西究竟是甚。”

刘季挑了挑眉:“武安君要甚?”

“渑池之会……啧啧啧,此国之盟耶?亦或是……官匪议耶?”

说完这句,赵柏便闭口入席。

刘季想了一会,失声一笑,也入席,径自就闭了眼睛。

食时过半,陈旦晃晃荡荡独上台来,拿眼角只是一瞥。

“大秦武安君,假国尉兼领国上将军,大雍相国,兼讨逆上将军口谕,朕还是不乐意,你们自便。”

话音一落,旦当着六王的面啐一口在盟台,转身即走。

诸王呆呆看着这一幕,看着看着,猛听到一声暴喝:“李恪!孤誓杀你!”

项籍不出所料地暴走了,赵柏看着笑话,刘季藏着期待,田巿、韩广、韩信噤若寒蝉,唯恐稍有举动,就成了这头暴熊的泄愤目标。

范增皱着眉坐在项籍侧后:“子房,恪那小子究竟是何心意?当真准备些许脸面也不予你我二人?”

张良无所谓耸了耸肩:“他在武关劝我投诚,我未从他,从那时起我二人便是陌路了。如今台上能称与其近者唯三人,荣君是门人,赵王算兄弟,范公乃长者,范公问良,不合适。”

田荣大咧咧起身:“我墨尚同,同取上,不就下,我说不了先生,亦不必问我。”

范增由此望向赵柏:“赵王,明日盟台由赵来摆布,可行?”

赵柏不说话,张耳接口:“合纵长有令,赵自不敢辞。只是我家王上心思之法或与诸盟有不恭之处,若诸盟怪罪,赵何辜也?”

齐、燕、韩皆把眼望向范增,范增轻轻推了推项籍。

项籍咬着牙沉默了良久:“会盟事重,孤……不怪也!”

刘季当即拱手:“劳赵王费心,汉附楚王意。”

田荣笑一声,田巿当即闻弦:“齐不敢罪,听凭安置。”

韩广与韩信对视一眼,皆叹气:“谨从命。”

赵柏这才起身离席,向诸国拱手一环:“待明日,列位会见着大兄的,告辞。”

第五十八章 公审大会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钜子李恪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猎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猎第一九一章 阿尔善部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礼第五十七章 写律于租第七八六章 渑池会之九,多疑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惨案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将军第五九三章 蚕食第七三七章 死战之六,赵将军彭越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赵高第七八八章 渑池会十一,沧海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书第六十章 夜论动力第七三二章 死战之一,鄙视链第二八三章 鹤鸣九皋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五三三章 霸下夺志第二五七章 句注里外第二十九章 有宝天论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二七三章 暗度陈仓第四二三章 一怒灭国的安阳君第二二五章 越野马车第一八五章 军弩乍现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床么第三十八章 灾前抢收第六七七章 捡来的武安君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二一零章 临街旺铺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六六一章 谒杀第七九六章 秦本纪,二世四年第十九章 禽兽不如第一三四章 不战屈人第四六一章 大朝会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么意思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后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三零一章 七星龙渊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四三零章 彭越猪突第七九三章 渑池会十六,会战第一一七章 大宴宾客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四五三章 暗箭难防第十五章 强势辟谣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一七一章 收拢人心第九十二章 游商吕丁第七一零章 低调的刘季第四六四章 筚路蓝缕第二四六章 归秦之愿第五四五章 三块飞地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敌第四六三章 做一门李大炮第四十八章 神兽下凡第二六六章 殷红秦魂第五七六章 中场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四八章 锋锐如剑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一二二章 盖均无贫第一四九章 测量之法第三五一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一八六章 其名飞蝗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六一零章 斗祖龙,二伐匈奴第六四八章 锋锐如剑第四八一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二八六章 夏虫语冰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五五章 焚书制的真面目第六零五章 祖龙死而地分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床么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里第二八三章 鹤鸣九皋第一八五章 军弩乍现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七二五章 内情不济第二七六章 濒临收官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剑第一九零章 视财如命第六八九章 扎营大泽乡第四零零章 苍居人人会仙法第四三五章 瑶池祥瑞第二六零章 灾祸临门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剑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书第二八三章 鹤鸣九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