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王翦带着集结好的六十万大军开始南下。

秦王嬴政带着尉缭和李斯等一干重臣,车马辚辚的赶来为王翦送行。践行宴上,王翦当着众臣的面对嬴政说道:“承蒙大王厚爱,将长公主下嫁给次子王贲。不过美原千顷不足行猎,咸阳府池不足行舟,频阳良田亦不足子孙耕耘,还望君上能再多多赐臣田泽园池。”

嬴政看了王翦一眼很痛快点说道:“赏。”

去王翦祖宅游历过的嬴政知道王翦的为人,能在过去几十年里安贫乐道的王翦不会一夜之间的成贪得无厌。此次南下灭楚秦国可谓是将国内所有能征召的士卒都招来了,而手握秦国举国之兵的王翦临行前索要钱货田地无非是为了安自己的心,安朝中众臣之心。

“王老将军还有什么要求,一并说出来吧!”想明白这一切的嬴政豪迈道。

“楚国地广纵深,所以灭楚绝非一日之事!此次伐楚大军无论进退,大王都不得干涉!”王翦郑重声明。

嬴政闻言笑道:“老将军放心,赵国是如何败的寡人心知肚明,寡人可不是赵王不会对你指手画脚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尽管放开手脚去做,寡人在后方为你做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向来都是远征的将军违抗王命的借口,而如今秦王嬴政当着众臣的面用这句话来安抚王翦的心,王翦怎能不感动!

王翦闻言端起身前的酒杯承诺道:“如此,老臣当攻灭荆楚,为大王擒来楚王负刍!”

“老将军豪爽,当饮一杯!”说这嬴政也拿起自己身前的酒杯,与王翦相视一笑后,一饮而尽。

酒宴过后,王翦带着大军开始南下。

大军行至函谷关夜宿扎营,王翦与蒙武会商罢军务,又吩咐戴罪立功重任中军司马的李信为其拟一上书,向秦王再请赏赐足够五辈分耕的田产。李信听罢皱着眉头说道:“将军临行之前已经像秦王要过赏赐,如今复请,不觉的太过了吗?”一旁的老将蒙武闻言也劝道:“是啊,老将军。待攻成归来,大王还能少了赏赐!这上书不送也罢。”王翦闻言却摇摇手道:“不,要送。不仅现在要送,今后到了战场还要送。”蒙武李信同声道:“这是为何?难道老将军不信大王?”

王翦摇头道:“无关信与不信也。老夫手握举国之兵南下远征,朝野议论必有,天下议论必有,此事非秦王一人所能左右。老夫屡屡上书,索要田产赏赐,乃是为了提醒秦王,万不能因些许议论而掣肘大军。”

如是上书送达咸阳,几日后军使归来禀报说:“秦王已经下令朝野:灭楚期间胆敢有擅议灭楚诸将军者,视同乱国治罪!”

旬日之后各路人马俱抵达南阳大营,王翦第一次升帐聚将。各路大军已经汇聚南阳一月有余,兵将统属等诸般军务已经全部就绪,除了粮草辎重大型器械与候补兵器正在源源不断运来囤积,六十万大军已经大体整肃了。

大将们禀报完各军情形,王翦从帅案前站起,第一次对大将们正面部署灭楚方略。王翦的剑鞘指点着楚国地图,中气十足的浑厚嗓音在幕府大厅嗡嗡回荡:“楚为天下大国,灭楚之根本,在于戒骄戒躁,用以面对赵国强敌那般冷静之心对楚决战。灭楚方略:不出轻兵,不求奇兵,全军正面推进,一城一地的下之,直至完全占据楚国都城、全歼楚国主力、俘获楚国王室!楚军若与我一城一地争夺,则我军求之不得。楚军若再度放弃陈地诸城,而南撤平舆地带固守,则我军兵分两部:主力进逼平舆与楚军主力相持,既不立即开战,亦不能使其脱离;另分一军在后,一城一城接手整肃城防,巩固我军后方,一俟陈地诸城稳固,立即南下合军,寻机与楚军决战!明白否?”

“明白!”

“可有异议?”

“没有异议!”大将们整齐一声,无一人有犹豫之相。

三月初,诸般后援到位,大军亦休整就绪。在一个晴朗无云的日子里,王翦下令命大军开出了南阳大营,从安陵直入鸿沟大道,隆隆进逼陈城。王翦在发兵前申明,除了不分兵不奔袭,南下进军依旧走李信上次的老路,王翦此举就是要教天下人知道:秦军首攻败北并非李信进兵之错!

而得知这一将令的李信痛哭流涕,虽然当初兵败回到咸阳后嬴政并没有责罚与他,但是他心中还是内疚无比的,李信曾一次次的怀疑自己当初灭楚的方略。一个名将不仅要有武功谋略,更需要一颗自信的内心。而之前的兵败让李信彻底的失去了自信,若没有王翦这次的帮助,李信此生恐怕也再无成为名将的可能。

相较起秦国君臣的上下一心,楚将项燕现在是头疼不已。

自去岁大败秦军后,楚国朝野大为振奋。楚国各世族纷纷派出了自己的私兵去前线抢占土地,争夺功勋。后来这些私兵在王翦的强制要求下进入耗费了两三个月才将这群各自为战的士卒收拢到楚军大营中,项燕命手下去统计人数。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世族的私军在数量上居然不比他统领的正规楚军少,两者加起来,居然达到了六十万之巨。

项燕见状,便想因势利导整肃出一支真正具有抗秦战力的大军,不需说六十万,只要手中能有精兵四十万,项燕便有再败秦军的雄心。项燕料想的很美,然而不久之后残酷的现实就将他从美梦中扇醒。

没等项燕开始整兵,军营中各大世族的在军大将时不时被族命召回,一来为了贺功,一来则是密商扩展壮大各世族领地的对策,派私军前来的世族都是延续了几百年的老世族,纵是项燕也惹不起,项燕不能不放。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光是私军难以统御,项燕自己也是疲于奔命。楚王一连几次召他回郢寿,漫无边际地会商种种合纵攻秦与重振楚国昔日霸权的计策,一次朝会至少要耗费旬日时光。就是回到前线的军营,项燕也不得安生,营地中各方势力的军队大小纠纷不断,背后都牵涉世家大族的利害,每一桩都得项燕亲自拍案决断。若是这两者只是让项燕疲于奔命,那么第三者就让项燕有点心寒了。自从项燕大败秦军后,项氏一族的名望一时间如日中天。俗话说得好,不遭人妒是庸才。而庸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楚国不少世家都对项氏一族的壮大议论纷纭,这个时候楚国分治的影响便出来了,每有世家对项氏一族提出异议,楚王负刍就要召回项燕澄清一回,项燕便得放下军务奔波都城一回。如此多方斡旋奔波,数月之间项燕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往返奔波上了,哪里还有时间整治军队。

直到秦军再度整军南下的消息传来,项燕才能借助敌人的威名喘息片刻。对于一代名将项燕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第三百八十六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九十四章 宝宝你个头第三百八十八章 姜太公钓鱼第二百八十三张 墨家禁地的真实面目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四百六十二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二百零四章 天道在秦不在赵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好一个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讨好他喜欢的女人第三十四章 新妇嫁衣压缟素第九十四章 假公济私?不,我这只能算假公济公第二百零二章 赵嘉的最后一丝生机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平越容易安越难第二百二十七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虎添翼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禄移水第四百零二章 设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食物中毒第二百七十八章 胜者通吃,败者食尘第三十章 阴差第三百六十二章 理越辩越明,道越辩越清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四十五章 万全之策第九十四章 假公济私?不,我这只能算假公济公第四百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三百八十九章 愿者上钩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杀身灭族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饵,鱼怎么上钩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一百零四章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第三百七十八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烟直第四百六十五章 突如起来的背叛第六十五章 一朵珠花引发的血案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发现第二百五十六章 龙生龙,凤生凤,大哥的儿子会冲动第二百五十五章 耳边听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命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权利是这世上最浸蚀人心的毒药第三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一百零三章 终嬴政之世,绝不妄杀一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国不以山河之险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步飞剑,我也会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回长乐侍君王第四百六十章 不曾赢但也不曾输第二百八十章 百分百闪避技能:驴打滚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榜题名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气口,邦国之血脉!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分价钱一分货第九十二章 价高者得第一百四十三章 昌平君反秦的心路历程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生没有白受的苦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子,请来殿内一叙第四百三十六章 死马当活马医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怒不形于色,悲欢不溢于面第二十章 宫廷奏对第三十三章 葬身北邙第三百七十六章 每一个吃货都是一支潜力股第五十三章 乌白头,马生角第四百一十七章 千机第二百五十八章 情场小白荆天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食物中毒第三百九十二章 马术是颠出来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擦肩而过的五百万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在屋檐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愿者上钩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神壮士第三百七十章 路见不平第二百八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步错第四百一十一章 撞着撞着就习惯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下三十六郡第四百三十八章 口是心非第三章 濮阳祭祖第二百五十二章 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四十章 秦国路政(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姜太公钓鱼第三百章 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第五十八章 想知道?打赢我再说!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意在秦第三百八十二章民贵君轻第四百零三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第一百五十四张 亡命天涯第二十六章 问政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禄移水第二百二十二章 谁动了我的奶酪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见恨晚的两大文盲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国疆域之内,都是我大秦的子民第一百五十八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百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二百八十三张 墨家禁地的真实面目第五百零一章 背后伤人,最为致命第四百九十一章 酒无好酒,筵无好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