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洛阳纸贵

心理学上,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以及超自我实现。

这六大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排列,就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而言。

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解决,学校发着生活费和助学金,条件不是很好,但比以前上山下乡的知青时代,已经好很多,也没有人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生活稳定,没有处于内外交困中。

因而,他们较低层次基本满足,开始中间层次。

比如社交需要。

社交需要又名情感和归属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情感上的需要比胜利上的需要更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信仰都有关系。

大学生在教室里,获取知识,在教室外,加入社团,就是社交需要的提现。

与枯燥沉闷压抑的氛围相比,从十年动乱中苏醒,从混沌迷茫中回归人性,迎来百花齐放的八十年代,虽然无法比较先秦诸子与大师辈出的民国,虽然短暂如昙花,但八十年代的纯真和美好,却让经历过的人永远怀念。

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激情的年代,一个思想自由奔放百花争艳的年代。

而现在,是八十年代前夜。

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唯二两界学员,学生们刚刚从天南海北的农村农场而来,十多年的封闭与停滞,他们渴望着知识,憧憬着文学。

知识在课堂上可以获取,文学在图书馆可以拿到,但还是太少太少。

就这样,《青年文摘》,进入学生们的视线。

一个学校少则几百人,如正式在原校址恢复办学的人大,多则数千,如北理,数千人的大院校,一到放学,密密麻麻的,就图书馆那么点书,根本不够学生借。

图书馆的书不够,只好另寻他法,《青年文摘》来的很及时。

整个北平,有好几万大学生,500份刊物,根本不够,更别说还是免费,等到全部发放完毕,闻讯而来的读者都追上门。

“青年文摘,还有吗?”

各大高校读者协会,不断有学生上门,一开始还是三两成群过来,他们在教室听到读者协会免费发放文学书刊,激动得不行,便过来看,没料到已就发放完毕。

“没了,全都发放完了,你们来迟了。”

读协社员们都很理解,你们都说青年文摘不要钱,真以为印书不要成本啊,社团经费就那么点,能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

高高兴兴地来,垂头丧气而去。

等到中午下课之后,众人都在食堂准备吃饭,不知道谁传了消息,说读者协会有免费文学书刊发放,一听是免费的,顿时都不打饭了,一个个拿着饭盒就往读者协会跑。

正是中午吃饭时间,读协的社员们都去吃饭了,只有一个值班的拿着青年文摘在看,这么一大帮人进来,顿时吓一跳。

“同学,青年文摘还有没有?”

“没,没,没了,都发完了。”学生吓得说话都结巴了。

“你们不是说很多吗?”

“对啊,是不是被你藏起来了,快拿出来,哪有你这样的。”

“看,他手里还拿着一本。”

这边学生围成一团,问读者协会要青年文摘,那边,拿到书刊的学生们,表现具是不同。

有的藏起来一个人偷偷看,看到伤心处,泪流不已,有的被宿舍舍友看到后艳羡不已,纷纷围上来,按摩的按摩,讨好的讨好,就为一探究竟。

比如北大法律系,在宿舍里,一个人大声念着:“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旁边,几个女生聆听着这句话,不由得,脑海里冒出这么一幅画面,崎岖不平的官道上,邮差赶着马车笃笃前行,男人在边关厮杀,女人在田间劳作,便感动不已,想想都痴了。

“太感人了,这个佚名写得真好。”吴倩捂住胸口。

杨蓝闻言窃笑不已。

林晓光在学习班上完课后,刚好得到500分全部分发完毕,很多学生都要求追加的消息。

“洛阳纸贵啊,下一步怎么办?”赵子瑜现在完全把他当成胸有成竹的诸葛亮,一有事就过来找。

“没钱了,还能怎么办?”林晓光无奈摊开手。

“就这样什么都不做?”

“读者反馈部可以开始工作了,依托各大高校的读者协会,做调研,针对青年文摘继续改进,比如我们哪些栏目设计的不好,文章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可以撤销或者改进。”

“其他部门呢?”

“一些热门的文章,可以向作者约稿,冷门的就算了,不过有些地方需要注意,比如红色史诗,光辉岁月,这些必须有,而且还不能少,这是政治正确。”

赵子瑜点头。

见他要走,她又立刻说起一件事:“朱建军去见潘社长了。”

林晓光心中一动,终于站队了,只不过,看来他选择了潘社长。

这样一来,他这个宣传部长,暂时可以继续做下去了,现在的局面,六个部长,宣传部、组织部、外联部都是工农兵学员,其他三个部门的部长都是77级学员,算起来一半一半,再加上两个社长,潘虹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担任社长,赵子瑜以77级学员的身份担任常务副社长,明面上工农兵学员略胜一筹。

“我对得起你们了,别说我心狠手辣。”林晓光暗叹一声。

赵子瑜继续说着,看着他有些担忧:“他也找我谈了,我觉得,就这样吧,社团不能再起大的斗争了,我们现在要一心做事。”

“我是那么好战的人吗?”林晓光自嘲一笑,扪心自问,他做的可以了吧?

因青年文摘卷起的风暴开始袭来,以清华文学社为核心,从各大高校读者协会开始,逐渐向学校扩散,先是一小部分人知道这事,后来爱好文学的青年们都知道了,再后来,不感兴趣的人也知道了。

清华文学社有些猝不及防,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放了一个大卫星,不断有人找上门来,说好的人很多,说坏的人也不是没有。

总之,这样的结果,让他们始料未及。

时隔几天之后,北大中文系有人找到林晓光,很是不满。

“你们清华文学社什么意思?好好在你们清华办你们的清华周刊得了,跑到北大来办青年文摘什么意思,捞过界了吧?”

当他们找来时,林晓光刚上完学习课,被人劈头一顿骂,一脸懵逼。

“同学,这样不对吧?读者喜欢看什么,那是他们的选择,不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他们想看,我们有什么办法?”

……

第八十四章:改革和扩张第三三一章:胆大包天第二九九章:火星撞地球第二十四章:你小子不老实第一一八章:一万六千五百块第二六五章:到此为止第二九七章:战斗开始第二一七章:抗拒从严第三十九章:余主任相邀第三〇八章:费勇哲第二二一章:好事第七十二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二八三章:杀上门来第一四二章:秦淮食品饮料公司第二八二章:资金与利润分成第一八五章:教育第一五五章:广告拍摄进行时第一六八章:圣诞节第一九八章:丑媳妇见公婆第四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三〇三章:磨人的小妖精第六十三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第六十七章:包产到组第三六九章:壬戌六君子第一九五章:除夕夜第二九六章:他是一个混蛋第二三七章:陆佑堂第二八〇章:开局良好第一五九章:日销过万第三一〇章:分钱第一八九章:青年干部储备计划第三〇六章:不会说话就别说话第一百零二章:甜党咸党之争第二一五章:合资公司第二六一章:你要好好的第九十八章:别闹出人命!第三十六章: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第一三一章:大唐双龙传第一八八章:不遭人妒是庸才第三六〇章:三个人与四大社团第一四三章:万事俱备只差东风第八十八章:公安抓人!第二八九章:银行第二四二章:何耀文第二一二章:林晓飞第二九九章:火星撞地球第二六九章:瓜熟蒂落第二七六章:人事变动第三十八章:家和万事兴第二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三五四章:试镜进行时第七十三章:一套四合院四五万?第三〇九章:负责人周国强第一四四章:买断第二三四章:千万别犯错误第六十五章:我的祖国第一〇〇章:分局政工科科长第三十二章:青年文学社之青年文摘第二六〇章:雷猛的野望第四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二七六章:人事变动第三二五章:我的1977第三十六章: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第二五三章:我想离职第二〇〇章:家和万事兴第三三五章:震惊的张淑华第一四七章:深房公司东湖丽苑第十四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第三六九章:壬戌六君子第一八三章:中间商赚差价第一四七章:深房公司东湖丽苑第一一二章:放假回家第三七五章:林副处第二二八章:30道题第六十八章:包产到组第二六九章:瓜熟蒂落第三四七章:纪念逝去的青春第三六九章:壬戌六君子第三一二章:结婚?第四十五章:欺人太甚!第二三八章:港大学生会第二九八章:你怎么来了?第一一六章:三台机器第一四六章:深镇行第一八〇章:没钱了第七十六章:严东明来信第十章: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第一三五章:老家的变化第一七三章:奥迪Quattro第四十章:文艺的政治性第二六五章:到此为止第二六二章:花木兰两点了,明天晚上再把少的一章给补上第一七八章:我对钱不感兴趣第三〇八章:费勇哲第一一五章:你这个小同志啊!第一六四章:冬至日第三六六章:意外之客第一章:1977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