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人哑口无言,骂骂咧咧走了。

赵子瑜心情稍稍有点失落,叹口气:“这人不是77级的,是工农兵学员,北大五四文学社的部长,他直接来找你,看来知道这是你策划的。”

林晓光有些郁闷。

他明明把潘虹推上去了,一个社长,获得利益最大的人,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她当社长,当然背黑锅也是由她来,他一个编辑部部长,没理由找他算账啊。

事实证明,工农兵学员中有好同志,也有坏分子。

相当大一部分工农兵学员,都对青年文摘很喜欢,就比如士兵学员,他们从军营而来,就很喜欢青年文摘的军营岁月这个栏目,栏目里有很多涉及到军营生活的文章,比如小说《大校的女儿》。

工人学员也不例外,他们喜欢生产时代栏目,里面很多工厂生产建设的文章,比如小说《工人大院》。

农民学员也有喜欢的,比如小说《上门女婿》。

77级和78级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很多人都是知青,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对青年文摘中的知青生活栏目很喜欢,比如兵团知青喜欢栏目里的小说《北大荒》,比如插队知青喜欢的《北风那个吹》,等等。

栏目很多,文章更多。

文学之所以被人推崇,是因为言语间蕴含的审美意识形态,表现的内心情感。

林晓光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它首先要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触动人心,感人肺腑,其他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其次才发挥作用,达不到感动人心,便没法进一步触及社会功能。

只要是一个人,无关好坏,他都有人性的闪光点,区别只在于多还是少。

就拿工农兵学员的坏分子来说,他们通过关系进入大学,学习能力上又不打标,在学校里也是浑水摸鱼,甚至拉帮结派欺男霸女。

这些人就算再差,没有谈过恋爱的,对爱情诗歌也不乏喜欢。

有些人很长时间没有回家,没见过父母,看到青年文摘上的思乡和乡愁,也不免为之触动。

总之,林晓光没想讨好全部人。

他的口号是,总有一款适合你,打动一部分好人就行了。

事实也是这样的,当青年文摘发行几天后,寻常时间因为在上课,来的学生还算不多,一到周末放假,很早就有人寻上门。

在周末,学生们都想放松一下,清华文学社的社员们也不例外,可总得有人值班。

值班的人,见到这些读者寻过来,也是很无奈,后来人更多,他一个人接待不了,只好去向上面请示。

于是,两位社长做出决定,今天全部加班,接待读者。

读者接待工作很简单,他们有的人因为看了文章很感动,一个人感动也就罢了,非要找人倾诉,找人倾诉也就罢了,偏偏要找上青年文摘编辑部,说他们做的好,说到感动处,一把鼻涕一把泪,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你们不知道啊,我们在北大荒,那叫一个辛苦。”

“那是六九年,我刚刚从高中毕业,还没缓口气,就钻进去东北的闷罐车,两天两夜,北平转了躺车,再往东北,等到了北大荒,天南海北的知青聚在一块,刚下车,倾盆大雨,连遮雨的地方都没有……”

没有上山下乡的人,听到这些,感觉很新奇,却体会不到其中的五味杂陈。

林晓光虽然没当过知青,但对这些事情知道的不少,体会也有一些,但比不上亲身经历的人,不过数量大。

每一个知青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但别的知青的故事,他们却不知道。

而林晓光是知道的。

他写关于知青的小说,目的很明确,打动这些人。

隔一天,在学习班结束之后,清华文学社召开扩大会议的时候,他就说起这件事。

“一本读物要有个定位,它的受众,也就是读者,是一个什么群体,为什么九月刊的青年文摘很受欢迎,因为我们打动读者,准确地说,是打动读者中的知青。”

参加会议的人若有所思,他继续说着。

“读者都来自天南海北,龙江的有,南云的有,胡建的有,西疆的有,工农兵子弟有,这里面绝大一部分人,都是知青,远的有老三届,中间的有新五届,近的有后五界,我们只要抓住这部分人,青年文摘就意味着成功了。”

“可是看九月刊,关于知青生活栏目占比重比较小,我们是要扩大吗?”刘燕追问。

她就是知青,不过没有去北大荒,而是去的南云边疆,青年文摘里关于知青的文章,对她的触动很大。

其他人听到这个问题,齐刷刷盯着林晓光,包括重新履职的朱建军。

“不用。”

林晓光摇头:“内容上扩大一些就可以了,栏目不用,就拿现在的知青故事、军营岁月、农村天地来说,前者全部都是面向知青的文章,军营岁月栏目中生产建设兵团占很大一部分,农村天地中也有不少插队知青的。”

“要是知青比重扩大太多,我们干脆把青年文摘改名叫知青文摘得了。”

教室哄堂大笑,刘燕也不禁脸红。

潘虹摆摆手,咳嗽一声,等教室安静之后,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为期一周的学习班圆满结束,同学们都很不错,顺利通过学习,就深入贯彻落实双百方针达成一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贯彻落实。”

顿一下,潘虹看向场中的林晓光:“就像晓光同学做的那样,在现有九月刊的基础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青年文摘做好,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其余部门围绕编辑部,全力配合这件事。”

社长定下调子,常务副社长更是双手支持,其余五位部长也都知道深浅,更多的副部长和骨干,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反对。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青年文摘现在是很多学生的谈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好评,当然也有不同意见。

就比如刘震云嘴里的一些人。

有一天,林晓光去北大读者协会,路上撞见他,两人还算熟悉,之前他就有对刘震云约稿,经历过青年文摘的火热,后者对前者更是不陌生,因为他是大名鼎鼎的青年文摘,的总编。

“小光,我正有事跟你说。”

“啥事?别是新一期的约稿,被五四文学社截胡了吧。”林晓光随口开玩笑。

闻言,刘震云就有些不好意思。

“是这样,有人跟我说,你们青年文摘是搞大众文学,搞下里巴人,里面的作品,文学性不强,有的太俗,叫我别给你们写稿,我呢,当然没答应,不过《未名湖》那边放不下,我现在只能给你们连载这一部。”

“没事。”林晓光摇头。

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化,从来都是死对头,就像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

林晓光没想到,战争这么快来临。

……

第二九六章:他是一个混蛋第三三八章:终成婚第一三四章:入乡随俗取外名第一百章: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哥第九十八章:别闹出人命!第三七八章:票房出炉第二五一章:来日方长第一五二章:广告策划方案第五十三章:故都的秋第三七四章:凤凰的小算盘第一六九章:不幸的人第一二六章:香江,我来了(求首订!!!)第一三一章:大唐双龙传第二八五章:真心话大冒险第二八三章:杀上门来第一六三章:阮莞第三五〇章:凛冬将至第三四一章:五险一金第二二五章:好消息坏消息第二二三章:华闰营造第二八〇章:开局良好第二一八章:你为什么要这么蠢呢第三三六章:1500万RMB彩礼第二一四章:李主任第一〇四章:十三万第四十三章:那是因为有你啊!第一九七章:你养我啊!第二三二章:战略入股第一三五章:老家的变化第六十四章:不死万万年第三十六章: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第三五八章:田忌赛马第一九九章:父子长谈第三五〇章:凛冬将至第二〇八章: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二〇五章:云台新貌第二六六章:开什么玩笑?第三二〇章:这就变成准爸爸了?第二四八章:少女心事第二二九章:脑壳疼第一五〇章:会谈第一四九章:酒局和房地产第二八六章:愿赌服输第二三六章:信了你的邪第二十七章:香港商报第十章: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第三三三章:少女情怀总是诗第一九六章:恭喜发财第一四六章:深镇行第一〇六章:交易第二九三章:毛晓楠第三〇三章:磨人的小妖精第三一三章:云台中学第一二四章:我想下基层(求首订!!!)第三五五章:秦淮银行第七十七章:买印刷机第三六四章:求上得中第二八九章:银行第三七八章:票房出炉第一一九章:采访和见报第二五一章:来日方长第六十三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第一一六章:三台机器第八章:开开心心过大年第一八二章:地主家也没余粮第一九八章:丑媳妇见公婆第五十一章:那座城那个人第一七三章:奥迪Quattro第五十三章:故都的秋第二九〇章:一个伟大的名字第一五一章:秦淮公司经理级会议第三十章:给重生者前辈丢脸了第二六三章:哥伦比亚号第四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二五一章:来日方长第三一七章:你与我道有缘第五章:初选入围,参加体检第五章:初选入围,参加体检第三二九章:万一成功了呢?第三四五章:上层路线第二三八章:港大学生会第一一五章:你这个小同志啊!第一九九章:父子长谈第三五一章:好久不见,甚是想念第二六七章:永远对你敞开第三二一章:淡泊名利的劳拉第三一四章:全国销售网络第二三九章:清华大学林孝正第二九八章:你怎么来了?第三七六章:端午节第六十四章:不死万万年第一九三章:史密斯夫妇第三一八章:日夜兼程第一六四章:冬至日第一一八章:一万六千五百块第二四一章:那就说定了第一四八章:两千万港元投资第二四四章:我心永恒说说话第二九六章:他是一个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