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夔

戎州东接沪水、西联大峨、南通六诏、北接三荣,扼川、黔津衙之咽喉,是四川南部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因其地处长江之首,故自古便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此刻我们的目的地便是这个天下闻名的城市,由于深知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在出发之前,我与王坚、李庭芝就商议决定由我与王坚带领一万人在此防守。因为我们都知道,只要守住了戎州,那么也就等于守住了大半个西川。同时此处离成都也近,万一成都遭到蒙古人的攻击,也可以从这里调兵前去增援。而我更重要的,还是戎州处于长江上游的这个优势。

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占据河流的上游这个优势十分重要,在宋朝更是如此。不为别的,就因为宋朝缺马,缺马也就意味着宋军的机动性奇差,后勤补给十分困难。但是若有了长江上游这个优势,机动性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要守得住戎州,那么根据地——成都的粮食、军器,就可以通过岷江源源不断地送至戎州。长江防线下游的任何一个城池受到攻击,戎州都可以在五日之内提供军器、粮食、人员的增援。可是若戎州在敌人手中……我苦笑着摇了摇头,那种情形我都不敢想像下去了。

正当我神游太虚之际,船身一阵异乎寻常的振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扭头望去,只见船头正有一艘小船在江水的荡漾之下,若即若离地与船身碰撞着,王坚与李庭芝二人相继从小船上往大船上跃来。而两人匆忙的神色,则明显的告诉我必定有什么事发生。

“统制大人,情况有变。”一阵叫声很快就验证了我的忧虑。

王坚摇摇晃晃地走到我跟前,从未坐过船的他,已被两日来的水上生活折腾得面色苍白,双腿无力。但此时的他却已顾不上这许多,只见他面带愁容地对我抱拳说道:“统制大人,据探子回报,戎州已有一只五千余人的部队驻守。”

“哦,可有打探到是何人的部队?”闻言我心中暗惊,难道是赵彦呐的川军回防了?不可能,我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川军回防不可能会在戎州如此重要的地方只留五千人防守。

“据岸上的探子回报,驻戎州的守将叫王夔,正是赵彦呐手下的一位统领。”王坚说道:“据说他随赵彦呐逃跑时,由于沿途忙于劫掠财物,所以才会被蒙军所围。不过此人倒也有些本事,只用火牛阵便冲出了包围圈。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落在赵彦呐的后面驻于戎州。”

“此人属下知晓。”李庭芝对我一躬身道:“王夔原驻巴州府,绰号王夜叉,此人素性强悍不受节制,所至之处必残破。蜀人闻得王夜叉来,莫不畏惧,在西川素有恶名。”

“王夔?”听到了这个名字我不禁觉得有些耳熟,猛然想起余玠正是因为杀了一个叫王夔的恶霸,才被王夔在临安的后台进谗而被收兵权,最后自尽而死的。想不到今天叫我在这里碰到了他,却倒正好为民除此一害,说不定余玠也会因此而不用这么早死了呢。

“呵呵……”想到这里,我冷笑一声道:“既然此人是个恶霸,我等何不取其项上人头?难道戎州坚固到三万人也攻不下他五千余人吗?”

“非也,大人有所不知。”李庭芝皱眉说道:“我军此行因为船只紧张,是以所带攻城器械不足,再者若三万人在码头登岸,攻城后复又登船,少说也得三两日,到时只怕……”

“哦。”闻言我很快就明白过来,两、三天的时间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实在耗费不起。也许就差这两、三天,我的计划便会全面崩溃。但是以戎州的重要性,我们又不可能绕过此处继续东下。

“那么。”我皱着眉头沉呤半晌道:“我等便照原计划行事,我与王统领带领一万人在此登岸,李统领带领其余人继续东行。”

“可是统制大人。”李庭芝急道:“以一万人攻打五千余人防守的坚城戎州并无胜算,即使能攻下也是惨胜,大人又如何以惨胜之兵防守戎州……”

“李统领无须多言。”我举手阻止李庭芝道:“戎州之事自有我与王统领合力解决,至于下游的四城,便要李统领小心应付了。若还会出现类似戎州的情况,李统领也可以我此时的方法对之,若敌强不可克,须立时飞报戎州求援。”

“是,属下定不负大人重望。”李庭芝轰然应声道,他虽然对戎州还是心存忧虑,但见我说得如此自信,便以为我已有妙计破敌了。而且他也十分相信我的能力,所以便放下心来转身离去。

看着重又跳上小船离去的李庭芝,我不由苦笑了一声,刚才我表现得那么有信心,只是为了不让李庭芝为戎州分心而已。如今要以一万民兵对付驻守在戎州坚城的五千守军,我心中却是着实没底。虽说我军人数占优,但是以双倍后力攻城本就是五五之数。更何况此次所要面对的,还是能从蒙军包围圈里跑出来的宋军。更重要的,还是此战我必须要打个完胜。若是惨胜,那正如李庭芝所说的,如何以惨胜之兵应付以后的局势?

“郑兄心中想必也没有主意吧。”待李庭芝的船走远了,王坚在一旁笑道。

“还是王兄了解我。”我回头微微一笑,王坚好久没有称我为郑兄了,一股暖意不知不觉地涌上了我的心头,让我舒服得小喘了一口气。

“王兄可有解决的办法吗?”我问道。

“嗷……”王坚夸张地伸了一个懒腰,随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这就不是我要考虑的了,我十分相信郑兄的能力。唉!我还是回舱小睡一会吧,舱外的风浪可大着呢,郑兄就在此慢慢想吧。”

啊……我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地看着就这样把我丢下的王坚,再感受一下迎面吹来的凛烈寒风,心中不由一阵悲叹:做个统制,容易吗我……

第45章 耶律楚材第1章 京师临安第1章 一箭示警第23章 以已之长克敌之短第27章 笼络第8章 楚州攻略(1)第49章 蔡州之战(2)第38章 入川第44章 纽璘军第7章 权相史弥远第5章 脱险第8章 楚州攻略(1)第23章 以已之长克敌之短第44章 奔赴前线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58章 福祸相倚第54章 蔡州之战(7)第24章 讲学第3章 临安的乐观第25章 丁口徭役第41章 打算法第37章 洛阳之战(10)第52章 钓鱼城之战(20)第17章 洛阳之战第9章 脱轨第53章 钓鱼城之战(21)第16章 北伐第54章 钓鱼城之战(22)第35章 钓鱼城之战(3)第25章 去后顾之忧第36章 长城第7章 坚城楚州第14章 新官第36章 下水第46章 奸细第63章 夜观天像第44章 纽璘军第4章 上任第8章 定数第8章 定数第23章 治军之道(2)第31章 人选第36章 茶余饭后第37章 钓鱼城之战(5)第3章 骁骑军第26章 回城第53章 奇袭剑门关(1)第42章 训练第23章 护国公第34章 楚州之战(3)第33章 燕京之战(7)第5章 顺流而下第25章 玩火第40章 狼烟第1章 返回宋朝第33章 楚州之战(2)第51章 朱重九第34章 不辞而别第18章 财有定数第41章 伏击第69章 利州之战(4)第4章 襄阳第13章 内政第14章 老城定计第55章 成都之战(10)第6章 非鄞则婺第21章 北伐第7章 贾似道第19章 逆转民风第6章 非鄞则婺第25章 丁口徭役第6章 战友之歌第1章 返回宋朝第52章 蔡州之战(5)第6章 神箭门第8章 定数第39章 成都第30章 燕京之战(4)第3章 临安的乐观第36章 忠顺军第56章 军心第14章 只羡鸳鸯第45章 勇气第60章 天雄关第19章 淮河之战(3)第8章 湍滩之战(2)第5章 顺流而下第50章 成都之战(5)第10章 军器监第15章 除夕之夜第35章 女直第48章 攻城第3章 定计第39章 下等人第36章 钓鱼城之战(4)第14章 老城定计第44章 成都之战(1)第51章 蔡州之战(4)第18章 火药第20章 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