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千年书

赵莘咦了一声,没有想到辽邦蛮夷之地竟然能将孔夫子的话理解的如此顺畅。

欧阳修和梅尧臣对视一眼,心道这耶律良理解的虽然稍微一点偏差,但总得来讲还说得过去,基本上反应了孔圣人的意思。

香香微微摇头,不知道是对孔夫子的话不以为然还是对耶律良的解释不以为然。

丁首宁却竖起了大拇指:“耶律大人果然博学多才,对孔圣人之语发微见义,实在是我辈望尘莫及啊。”

这下子连王汝城都面露鄙夷之色,即使要讨好番邦大员,只要也要给老祖宗留一点气节啊。

江逐流将众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果然不出所料,除了香香,其他人的反应大体还在他把握之中。

“呵呵,耶律大人,辽国就是如此理解孔孟之道的吗?怪不得贵邦凋敝如斯。!”江逐流掸了掸衣袍,坐回到座位上去。

耶律良不愠不怒,他拿着茶杯盖轻轻敲击着杯沿,漫不经心地说道:“请问江公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江逐流笑道:“孔孟之道至深至博,要想真正理解清楚没有其他办法,唯有‘与时俱进’四字真言。”

“哦?”众人皆都感到新奇,与时俱进这四个字还是第一次听说。

梅尧臣开口道:“请问江公子,何为与时俱进。”

众人皆盯着江逐流,香香的俏目更是一眨不眨,看他如何解释与时俱进。

江逐流一笑,道:“所谓与时俱进,指的是人的观念和行动要随时代一起进步,正所谓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则,则理解不同。”

好险,江逐流差点顺嘴把“情变则法不同”说出来,那么不是煽动变法吗?

欧阳修站起来拱手问道:“江公子,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时代变了,形势就不一样了?形势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理解孔圣人的话也要不一样?”

江逐流点头笑道:“对,我们的思维必须跟着时代一起进步,才能真正理解孔圣人话语中所包含的意思。”

众人皆点头,若有所思。香香饶有兴趣地盯着江逐流,期待他继续讲下去。

丁首宁见香香目光全放在江逐流身上,眼中怨毒之光大盛。

赵莘插言道:“江二哥,你说的意思我都明白,可是我还是没有想明白我们该如何‘与时俱进’的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啊。”

“其实很简单,只要结合到当时的具体情况具体环境来理解孔圣人这句话就没问题了。”江逐流说道:“上古时期,混沌初开,民皆愚昧,唯圣人先知先觉。在这个时候,究竟什么对的,什么是错的,怎么做是好,怎么做又是坏的,基本上只有圣人清楚。故伏羲教先民结网而渔,神农制耒、耜教先民耕种。如果先知先觉的伏羲、神农不是果断采取做了再讲的办法,而是先向大家讲为什么要编网、为什么要制作耒、耜,编网、制作耒、耜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想等所有的人都弄明白了,先民也都饿死了!”

江逐流的比喻虽然粗浅通俗,但是却很形象的让所有人都理解了他所要表达清楚的意思。

“对的,对的。”西夏王族李元江就非常赞同江逐流的意见,“有的事情的就是要先做了再说的。比如俺打仗时的布置命令,绝对的不会跟每个的士兵解释清楚的,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的要绝对服从!否则,等给的他们解释清楚了,肥的羊也早就逃跑了!”

“呵呵,李王爷说的不错。”江逐流道:“这个时期按照孔圣人的说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阶段,就是可以让老百姓跟着走,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说道这里,江逐流冲耶律良一笑,“耶律大人,这也是贵邦目前所处的阶段。”

耶律良正听得津津有味,见江逐流忽然间提到他,不由得冷哼了一声。但是他却不远发作出来,生怕江逐流一怒不继续往下说。江逐流的理论新鲜而有趣,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

江逐流不为已甚,轻微刺激一下耶律良,就继续说下去。

“第二个阶段,就是孔圣人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阶段,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传播时期,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传,收养门徒,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百家争鸣运动。这个时候,文化知识由贵族逐渐向平民传播,老百姓的文化素养比起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大有提高。”

“在这个时期,孔圣人的话其实已经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众人都咦了一声,这样的断句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按照江逐流这种断句方式,似乎并无不可。

香香美目中更是异彩连连。

江逐流继续道:“这时候,很多事情已经不能象远古洪荒时期的采用一味的要求老百姓去做而不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去做那种简单的手段了。为什么呢?前面说过,‘时移则事异’,情况跟当初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个变化是,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事情已经越来越复杂了。假如简简单单的让老百姓照着死板的命令去做,很可能做不好这个事情。另一个变化,老百姓的文化知识素养的提高,已经去理解命令背后的含义。”

“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说,老百姓认可了,就让他跟着走,跟着做,假如不认可,就要耐心地解释让他知道。”

众人皆叹服,孔圣人的话经江逐流这么一解释,果然可以“与时俱进”。

赵莘似有所悟。

耶律良却摇头冷笑:“江公子,耶律良以为,对于那些老百姓只需要让他们闷头干活,不需要让他们知道太多。假如他们知道过多,难免每日里想东想西的,怎么会有心思去干活?一旦想入非非,走火入魔,焉知肖小们不会用来生事?这样做只会徒惹事端而已。”

在座其余人等一想,耶律良此话似乎也有道理。

江逐流微笑着摇头,脸上有种悲天悯人的神色,耶律良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是思想意识,假如江逐流不是来自现代社会,而是和耶律良同一时代人,说不定他的思想意识连耶律良也不如呢!再说,奉行愚民政策在中国有数千年的传统,即使在三十年前的动乱中,不是也有人叫嚣“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江逐流又一笑,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耶律大人,你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吗?你知道蜀国是如何灭亡的吗?”

耶律良一愣,江逐流思维真是如天马行空,自由来去,怎么忽然从孔圣人扯到诸葛亮身上了?

众人也大是好奇,他们全都盯着江逐流,完全忘记了今日之会的主角香香姑娘。

香香似乎没有一点被抢了风头的不悦,相反,她似乎很开心呢!

耶律良想了一想道:“诸葛亮最后一次兵出祁山时在五丈原吐血而亡。诸葛亮死后,蜀国靠姜维苦苦支撑,最终还是被魏军所灭。”

江逐流点头道:“耶律大人可曾记得诸葛亮死的时候年庚几何?”

耶律良熟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生平所知甚详,对于这个问题,他想也没想的回答道:“时年五十四岁。”

“那么耶律大人,你可曾思考过为什么诸葛亮会在五十四岁便英年早逝了吗?为什么诸葛亮去世后不到三十年蜀国就灭亡了吗?”

不待耶律良回答,江逐流接着说道:“那是因为,诸葛亮事必亲躬。蜀国上上下下大小之事诸葛亮都不放心别人去做,都要亲自做了才会放心。所以纵使诸葛亮的天纵之才,也只能在繁缛的军国事务当中支撑到五十四岁。”

“诸葛亮这样做不但提前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也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因为他事亲躬,所以下属就得不到锻炼的机会。等诸葛亮撒手西寰,蜀国就再也没可用之材了。其实诸葛亮在晚期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所以才收了姜维,培养做接班人。可是为时已晚,单靠一个姜维,又怎么能挽回蜀国的颓势?”

“反观魏国,司马懿死后,尚有司马炎、司马昭、钟会、邓艾等每个都可以独挡一方的大将,所以最后三国归晋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大家呆呆地看着江逐流,已经习惯他的震撼性理论,总之,无论从他嘴里再说出什么大家都感到惊讶,因为已经惊讶得麻木了!

“由一国丞相推之,需要使下属将领知之;由一州太守退之,则需要使属下幕僚知之;以一县县令退之,则需要治下百姓知。只有所有的人都知道,都理解,都掌握,所以无论那个环节发生变化,国家都可以应对如常,不会因为‘知之’的人离去或者故去而猝不及防。”

“确实有理!”

赵莘首先站出来表示赞同,其余人纷纷附和。耶律良虽然不说话,内心却在思索江逐流的话,虽然有悖他惯常的理解,但是不能不说江逐流这番话很有道理。

“唐太宗曾说‘民水也,能载舟,亦能覆舟’”江逐流继续说:“是老百姓这浩荡之水载君王之船,载着历史的船前进。所以,我们解读古代圣人的语言,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去解读,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即使考虑了‘时移势异’的情况,我们的解读也不一定正确。”

江逐流彻底放开了,既然要说就说个痛快吧。

“还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讲。假如不从黎民百姓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强烈的主宰者的角度出发,很可能解读为‘老百姓如果顺服,就由他去,如果不顺服,就要教导、教训,让他顺服。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江公子,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香香笑语盈盈言道,“今日听江公子一席话,恐怕胜读百年书了!”

江逐流心中道,怕不是百年,而是千年了,我所说的都是一千年来大贤人大学者研究的结果。

第二百八十四章 伐骨洗髓第二百零八章 谁家大臣第五十二章 溜须宰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异人贾宪(求月票)第十九章 恶报第一百五十三章 诱饵第二百零二章 求仁得仁第八十三章 兴国寺第一章 冒牌老公第六十五章 西夏国师(三)第二十四章 仙家技法第四十五章 民可使由之第六章 斗文大赛第一百四十六章 垫背第五十八章 柳永柳三变第二百七十六章 师徒相见第二百七十三章 浴血第二百二十七章 羌玛大会第三百零五章 扰敌以饭第三百一十章 半人半狗第六十六章 西夏国师(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嫉贤妒能第二十章 傲中自有傲中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项异动第三百三十四章 献俘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军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阴魂不散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句话当十万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人之谊偶像皇帝宋仁宗第三章 护花使者第一百六十二章 磁石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一章 宋辽联手第七十章 西夏国师(八)第七章 输也这么帅第三百二十四章 围魏救赵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阳石炭第四十七章 不战之因第一百一十七章 万民伞第二十三章 挂羊头卖狗肉第三百一十四章 渡河第二百三十五章 意外变故第一百九十章 疯狂的县丞第二百一十一章 帝王心术第二百八十四章 伐骨洗髓第一百四十七章 份内之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格物第二百六十三章 说服班谷浑第九章 无粮,鱼也可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石三鸟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魁发入狱第二百三十六章 诱辽攻夏第九十九章 饥渴的乌鸦第三百零六章 饭中有毒第六十六章 西夏国师(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监第一百六十二章 磁石的秘密第七十九章 盘根错节第一百零五章 雄黄酒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峪口之战(二)第二百八十章 人肉盾牌第三百一十三章 同归于尽第三百四十三章 午睡未醒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人之谊第六十八章 西夏国师(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神龙现,契丹兴第一百八十九章 强渡黄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奉旨入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擒贼先擒王第二章 贫贱夫妻第二百零五章 宋辽联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兄弟情分第八十七章 初试啼声第二百三十六章 诱辽攻夏第一百九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野利王上钩第二百七十六章 师徒相见第八十八章 天理国法人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挫敌军(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晏殊驾到第十七章 隔墙有眼?第二百九十章 三万肉盾第九十四章 大买卖第二百七十九章 羚羊挂角第八十八章 天理国法人情第九十五章 三胜六平两负第四十二章 名妓香香第八十章 两月之期第三十八章 伊洛书院(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项异动第二百八十五章 挨打神功第三章 护花使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诱捕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变第二百二十六章 党项寿典第二百七十一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式书院第二百九十章 三万肉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