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回 献骆驼举兵征西域,平响马老臣病淮南

虽说启民可汗对大隋王朝又敬又畏,毕竟是现在大隋强大,突厥暗弱,况且自己又迎娶了隋炀帝的妹妹,所以才敬隋炀帝三分。国与国之间,哪能不心存戒备。

如今皇后萧珺开口借驼队,启民可汗眼珠子一转,心中暗想,当着义成公主的面,我若不出驼队相助,公主定要埋怨,若是相助,说不定哪天杨广翻脸,就要北伐突厥。

一时间启民可汗计上心头,答道:“娘娘放心,本汗是大隋的女婿,大隋敌国便是我突厥之敌。娘娘可稍作歇息,待我凑齐五百头骆驼,组成驼队,定要相助陛下踏平西域。”萧珺闻听此言,与阴世师互看一眼,心中大喜,对启民可汗连声称赞。

皇后萧珺在突厥宫帐住了两日,虽说骆驼还没凑齐,但毕竟十五万隋军要在玉门关等候,所以萧皇后决定先行返回。

大将阴世师准备了车驾凤辇。启民可汗与义成公主也前来送行,启民可汗问道:“皇后娘娘何必急着返回,不如在留宿两日,凑齐了骆驼,再走不迟。”

萧皇后问道:“哀家住久了,必耽误皇上大事,不知可汗的驼队筹备如何?”

启民可汗道:“娘娘放心,五百头骆驼,我已征召到三百,再过两日便可送往玉门关外。”

“既然如此,哀家静候佳音。”众人相互道别,萧珺登上御撵,车马远去。

送走了萧皇后的御撵,谁没多在意,惟有二王子处罗对萧皇后着迷万分,巴不得能凑近萧珺,对启民可汗言道:“父汗何时派遣驼队,孩儿愿亲自前往。”

“胡涂!”启民可汗见义成公主已回宫帐,对处罗言道:“你还真以为本汗会相助杨广?我本当拒绝,只不过为了糊弄义成公主,才答应萧皇后罢了。”

“父汗之意是?”

“坐山观虎斗。”启民可汗背手而去,二王子处罗却一心对萧皇后怀有暧昧之心,得知启民可汗本意,才恍然大悟。这才是:

邦国之间多芥蒂,河蚌相争谁得利。

只因座山观虎斗,才有口心总不一。

萧珺的御撵一路前行,阴世师骑马护卫在一侧,走了整整一天的路萧珺心中总觉忐忑,便掀开布帘问道:“阴将军以为启民可汗两日之内,能否筹集全五百头骆驼?”

阴世师道:“五百驼队,并非难事,娘娘大可不必担心。

萧皇后心理还是对启民可汗有几分顾忌,皇后车队又行一路,忽然后队有校尉来报:“启禀娘娘,突厥部二王子处罗赶来求见。”

闻听此言,阴世师马上言道:“一日有余,处罗便来,莫非筹齐骆驼。”

这时,二王子处罗匆忙忙来到皇后凤辇跟前,下拜行礼。萧珺坐了凤辇外侧,问道:“二王子前来,莫非是押送驼队。”

处罗言道:“娘娘上了父汗的当。”

“啊?”

处罗又道:“我父汗口不应心,处罗深感羞耻,今已募得骆驼六十五头,赠与娘娘,足以助大隋天子过沙漠。”

萧珺气上心头,问道阴世师:“哀家正欲找启民可汗理论,但处罗带来的骆驼收是不收。”

阴世师思量一番,暗想启民可汗言而无信,如果此时与突厥部反目,反倒使隋军腹背受敌,不如见好就收,言道:“二王子既然有意相助,不如先收了六十五头骆驼,也不枉一番美意。再说往返一趟,又要耽搁数日,战事吃紧,还是收下为宜。”

萧珺听着有理,对处罗言道:“二王子今日相助骆驼,待皇上得胜凯旋,定当答谢。”

处罗壮着胆子问道:“娘娘所说答谢,何以为信?”

“大胆!”阴世师怒道:“皇后娘娘金口玉言,焉能反悔?”

处罗心中暗恋萧皇后,低头不语,萧珺言道:“好个胆大的处罗,竟然还信不过哀家,哀家就以玉簪为信物,日后定当厚谢。”说着萧珺摘下头上一根玉簪,让陈婤交予处罗。

处罗千恩万谢,阴世师点齐处罗带来的六十五头骆驼,护送凤辇远去,处罗手捧玉簪,亲闻玉簪上留的秀发香味,暗叹萧珺人称美娘果然名不虚传。真可谓:

世间佳人本无双,奈何皇后是美娘。

玉簪终是寄情物,一世风韵存余芳。

萧珺、阴世师带着驼队来到玉门关,此时杨广大军已在关前驻扎了两日,众人重逢大喜不已。隋炀帝遍观驼队,甚为恼火,怒道:“启民可汗言而无信,空凭六十五头骆驼,怎能度过沙漠?”

诸葛颖在一旁劝道:“突厥部必是坐山观虎斗,陛下若胜,突厥必然臣服,倘若不胜,突厥反倒看了热闹。”

“启民可汗在试探大隋的实力。”隋炀帝道:“传旨,召集众将官到中军帐议事。”

旨意传下,众人齐聚中军大帐,隋炀帝端坐上位,文武大臣分裂两旁,隋炀帝说道:“这次皇后出使突厥借骆驼,朕以为皇后亲自出使,会万无一失突厥无信,没想到突厥人真想坐山观虎斗,只借来了六十五头骆驼。”

大臣们一听,交头接耳,十分意外,谁也没想到突厥如此驳隋炀帝的面子,隋炀帝说道:“各位爱卿,驼队稀少,大战在即,谁敢为先锋入大漠?”

薛世雄作揖道:“末将愿为先锋,先入沙漠。”

隋炀帝欣慰的点了点头,拿出一道令牌交予薛世雄,薛世雄得了军令,命薛万均、薛万彻点其本部兵马先行,十五万大军相继开拔,陆续西出玉门关。

风沙漫天,烈日炎炎,遥望四野,清僻无人,一关之隔,便是西域。隋炀帝临行前,在御辇的小桌上,写下一首诗,名曰《山塞》,交与萧皇后:“皇后不必牵挂,朕必征服西域,得胜凯旋。”

隋炀帝笑着摆了摆手道别,随即登上御辇随军西去,贵人陈婤扶着皇后萧珺登上玉门关远望大军西行,展开隋炀帝所写的这首《山塞》,感受着大隋将士西征的心境: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度陇阪,勒骑上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赉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懔懔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隋炀帝率十五万出了玉门关,直逼伊吾国(今新疆哈密),而留下了阴湿世师、诸葛颖陪同萧皇后,署理后方事物。萧皇后等人只在玉门关逗留了一日,便返回张掖行宫。

刚到了张掖行宫,萧皇后和贵人陈婤还没等喝碗茶,小太监便有急事求见。一看小太监那幅慌张样,陈婤说道:“娘娘回来,还没来得及歇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河间王之子杨庆,有急事求见。”

陈婤一楞:“杨庆不是陪着老王爷回淮南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正在卸妆的萧皇后在屏风后面听到对话,打断说道:“速命杨庆来见哀家。”

说到此处,这里要交代一番。相比隋炀帝的一路艰难险阻,河间王杨弘返回淮南则一路通途,陆路船运皆可,水陆并行,赶了数日的路便出了汜水关。

河间王杨弘虽说伤势未愈,但是回到中原,自然要比西海适应许多。河间王的王驾行至一条山路,正逢山中小雨之后,虽然人烟稀少,但气息清爽宜人,让人倍感舒适。

稀疏的枝叶忽闪着柔和的日光,几声清脆的鸟儿叫后,忽闻锣鼓大作,护送河间王的一行护卫,顿时惊觉。

“当啷啷啷——!”一顿锣响,只见山坡两侧冒出不少山民,洞主那牙还从未见过这种事,惊慌问道杨庆:“公子,这是何时。”

杨庆脸露一副惊异:“这定是山贼响马。”

一群山民堵在大道之上,手中各有刀枪棍棒,为首一人喝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倘若不听话,一刀一个拿命来!”

果然不出所料,“好一群不识相的响马!”杨庆拔出腰刀,手下几十侍卫也拔刀迎战。

那群山民一看是朝廷的官军,不仅无所畏惧,反到怒从心生,挥舞迎战。一通厮杀,这些个山贼响马,哪是官军的对手,死伤二十多人,剩余的也慌乱逃去。

河间王在车辇之中,稳坐不惊,倾听着麾下护卫和响马的激战。杨庆见贼众纷纷逃走,来到车辇前言道:“启禀父王,方才有百余名响马。已被打退。”

杨弘掀开车帘,言道:“自从出了汜水,一路之上百姓稀少,却有响马出没,孩儿以为是何道理?”

“父王所言极是,百姓稀少,却是响马丛生,定有缘故。孩儿听说工部尚书宇文恺正在淮北各地征调民夫,加速开挖永济渠,莫非与开挖运河有关?”

“嗯。”杨弘点了点头,立刻传令,前往淮河北岸渡口而去。

又走一段路程,沿途多有山贼,三五成群在山间小路,若隐若现,护送王驾的众侍卫,一路提防,警觉万分,好不容易来到淮河北岸渡口。

运河边上人烟鼎沸,热闹喧杂,出了沿岸的交易互市的渔民,还有不少被官军押解着向成群结队的壮丁。这些壮丁无需多问,都是要送到山东、河北去开挖运河的人。

淮河岸北有座大营,正是当朝工部尚书宇文恺在此坐镇,调度征调来的民夫壮丁。宇文恺得知河间王杨弘路径此地,赶忙前来迎接王驾。

河间王杨弘此时箭伤未愈,身子还是有些不适,杨庆搀扶着下了车辇,宇文恺施礼迎驾。来到宇文恺的开河行营。各自就坐,说明来意,河间王杨弘问道:“孤王自从出了汜水关,沿途不见百姓,却几遇山贼响马,可是与征调壮丁有关?”

“唉!”宇文恺长叹一声,言道:“老千岁,下官正为此事犯愁。”

“细细说来。”

“老千岁容秉,自从陛下营建东都以来,淮南通济渠、淮北永济渠,江北邗沟,扩建汾阳宫、增建临朔宫,重修长城,还要东征西讨,四处征兵,广招劳役,民力枯竭,惹得民怨不止,人心动摇,这么下去可是有误朝廷社稷啊。”宇文恺说。

杨弘摸了一把半白的胡子,感叹道:“孤王随陛下西征,怠慢政事多日,如今看来,确实是对社稷不利。”

“下官所以修生养民,偃武罢兵才能平息民患。”宇文恺说。

“古人云:治大国者若煮小鲜。治世之道,多是如此。”河间王杨弘有感而发。

宇文恺作揖道:“所以还请老王爷早奏一本,规劝皇上。”

“好吧,这事包在孤王身上。不过,皇上已经御驾西征,回京也要等到明年;孤王又要东征琉球,苦心筹备三年,决不能前功尽弃。若想宽政养民,还须时日。”杨弘道。

河间王杨弘嘴上虽然答应,但是心里却十分担忧,年事已高的杨弘带着对大隋朝的殚精竭虑,加上路途颠簸,箭伤难愈,等到了扬州府,忧心忡忡的杨弘竟然一病不起。有道是:

淮北谁人吊民伤,贤王难把国脉抗。

功绩不废千秋在,难平民怨起激昂。

第160回 诛皇室另立傀儡君,拥贼子自封大丞相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111回 高句丽扩疆惊隋主,河间王回京求战船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152回 萧皇后谏言援两京,薛万均救父斗反贼第47回 江总赋诗遣书励兵,杨素盼雪铁骑过江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159回 午朝门缚杀来护儿,成象殿缢死隋炀帝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150回 宴江都萧皇后动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7回 会五王塞北起雄兵,袭少帅突厥换将旗第74回 萧美娘献图说宫宇,封德彝定计掩罪过第151回 贾闰甫探亲定反计,张须陀追击丧敌阵第172回 齐善行巧计助佳缘,萧美娘三封皇贵妃第129回 党争重起张衡入狱,百万征兵举国从役第91回 汉王献城叛军覆灭,萧后祈福华山遇袭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第145回 金光门叛将遭极刑,汾阳宫忠臣进死谏第80回 五皇子请兵雁门关,独孤后命终宁安殿第13回 晋王爷求贤邀诸葛,萧王妃无才惹独孤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82回 弑父皇血渐大宝殿,淫母妃诏赠同心结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77回 做草房巫术咒杨广,抄东宫问罪废太子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荣,仁寿宫萧妃传密信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122回 献骆驼举兵征西域,平响马老臣病淮南第145回 金光门叛将遭极刑,汾阳宫忠臣进死谏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归长安御驾迎萧珺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111回 高句丽扩疆惊隋主,河间王回京求战船第11回 苦肉计诈取晋王心,特色礼谋划宛城游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73回 宇文述赌博行贿赂,两兄弟猜字拥晋王第69回 晋王求贤四请智顗,萧妃追佛五请高僧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25回 送宝甲杨坚斥太子,呈奏折皇后赞晋王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187回 回关内万民随女主,望长城老臣逝归途第105回 乾阳殿贤才对诗篇,云霄堂太子命归天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147回 散流言雁门解重围,说谶语刑房诱口供第74回 萧美娘献图说宫宇,封德彝定计掩罪过第131回 诸葛颖再谏怒龙颜,来护儿中计折水军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121回 宇文述献言征西域,萧贵嫔道别赠陈婤第95回 封尚书新官查东都,探民情杨素添耳目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76回 访城南段达诱故交,别京师杨广哭皇后第65回 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100回 祭铜柱刘方划汉界,开运河恶官吃人肉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38回 话统一孝明帝归天,动刀兵梁后主登基第108回 演百戏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72回 齐善行巧计助佳缘,萧美娘三封皇贵妃第53回 德教殿淫词戏臣妻,白土岗放烟阻顽敌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华,斩妖僧隋军收交趾第173回 枕边风挑唆窦建德,鸩毒酒冤杀王伏宝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风陵渡单骑战唐军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85回 萧太后临阵换主将,隋唐军激战恶阳山第118回 烧妖将烈焰烧湟水,擒秃鹫隋军破丁零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145回 金光门叛将遭极刑,汾阳宫忠臣进死谏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56回 成象殿进谏述志赋 琼花池吟诗献岁宴第3回 东平王临终送孤女,西梁国降旨平凶宅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149回 害忠良刘长恭栽赃,投瓦岗裴仁基献关第96回 卫文升易服返宁陵,隋炀帝赏梅游东园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第125回 访汉儒火烧花草阵,吞琉求收复夷州岛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116回 入京师易服邀洞主,讨西海亲征比汉武第43回 御书房皇子争帅印,茗竹阁储君逢佳人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128回 隋炀帝二下江都宫,王世充行贿藏罪行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第143回 破卑沙挑杀尹靖直,求议和遣返斛斯政第23回 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156回 成象殿进谏述志赋 琼花池吟诗献岁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