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

扬州王府的院子里,三三两两站了不少文武官员,一个个低声私语,无人敢嬉笑风声,话语间不时张望着北面的卧房。

河间王杨弘已经病重数日,六七个医官站在外屋,愁眉不展,一股苦楚的中药的味道依然还在屋中回荡着。

长子杨庆、洞主那牙、海师何蛮、水军主将朱宽四人在里间屋,围坐在河间王的病榻旁边,时刻听候着杨弘的差遣吩咐。

病榻上卧病的河间王杨弘已经无力坐起,外伤不愈,内疾复发,泛紫的嘴唇、深陷的眼窝,苍黄的脸庞,让所有人都倍感担忧。

杨弘环视着身边的四个人,先对那牙说道:“洞主……”

“老王爷……”那牙探过身子,靠近床前,等候吩咐。

杨弘道:“孤王把洞主带到中原,教之文字,传之礼仪,只为将来开化岛民,宏大皇恩,如今洞主与我等无二,等收复夷州诸岛,洞主务必劝农修学,教化百姓。”

“老王爷训喻,那牙永记不忘!”

杨弘点了点头,眼神又落在何蛮身上,何蛮也探过身子倾听,杨弘道:“老弟呀,这里也就你能和孤王称兄道弟了。”

“老王爷……”何蛮忍不住老泪纵横,深深握住了杨弘的双手。

“你虽是陈国降将,但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收复夷州,统一之功在众人之上。孤王知命,我死之后,你为东征主帅,节制江东、岭南两路水师,勿负君恩!”

“老王爷…….”何蛮脸胀得通红,忍不住哭了起来。

何蛮回到凳子上,杨弘又召唤大将朱宽,“欢斯曾狂言,没有三万人马登岸,休谈收复夷州。如今三万人马凑齐了,你兑现不了承诺,休在返回大陆。”

“千岁放心,末将肝脑涂地,也要荡平夷州!”

“嗯……”

看着朱宽咬碎牙根,志如磐石的决心,杨弘苍白的脸上泛起了一丝欣慰。最后,杨弘命长子杨庆去取笔墨。

朱宽道:“千岁起身不便,就让人代写吧。”

“不,孤王亲笔拟奏章,请旨开战。庆儿给为父举纸。”

杨庆双手举着一张纸,朱宽润好笔墨,将毛笔交于躺在床上的杨弘,杨弘抬笔憋足力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道奏疏。

写罢之后,杨弘长谈一口气,说道:“快去交与皇上,孤王熬不过这个年了,但收复夷州的大事不能拖延。”

杨庆两眼迸泪,哭泣道:“父王病重,还是留下孩儿尽孝吧。”

“你混账,”杨弘剧烈的咳了几声,指着杨庆斥道:“孤王是两朝忠臣,几时有人这么个逆子,快快去送!”

“是……”杨庆刚转身要走,又转身回来,哭着说道:“父王,您可一定要等到皇上的诏书啊!”言罢,奔跑着出了卧房。

就是这样,杨庆带着几个侍卫,由运河北上东都,又换乘八百里快马,日夜兼程,过嘉峪关,直奔河西走廊,到达张掖府,这才面见到萧皇后。

在张掖行宫,杨庆诉说完河间王杨弘的病情,便拿出那份亲笔奏章,此时诸葛颖、阴世师也奉命赶到行宫。

萧皇后细细看了一番,便交与阴世师,眼神中带着一丝沉重,说道:“哀家看不下去,还是将军读吧。”

阴世师展开奏疏,二眉紧皱,细细读道:

“自吾皇登基以来,抵御突厥进犯、剿灭北齐残部、伐陈统一南北、招安岭南六郡、收复南越交趾、营建东都、贯通运河、重兴佛教、开科取士、南下江都、西征西域,此功德无量,秦皇汉武也不能比拟。而今讨伐琉求,收复夷州,大战在即,奈何老臣箭疮难愈,旧病缠身,只恐再难出征。弱水三千,只差横舟一渡;孤岛回归,惟有跨海动武。老臣深知,弥留之际,战机方来,故而请旨开战!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见中原百姓徭役沉重,苦不堪言,老臣冒死进言,收复夷州之后,统一大业已成,皇上功盖千古,无人能及。望陛下偃武兴文,修生养民,广施恩惠,永保社稷,成就千古一帝,陛下神武英明,必能独步古今。老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萧珺听罢这道奏疏,看着阴世师双手抖颤,不觉泪水已夺目而出,感慨万千,叹道:“老千岁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忠心可鉴。”

杨庆“扑通”跪到,眼含热泪说道:“父王知想在临终之前,等到陛下传旨决战的诏书。”

阴世师赶忙扶起杨庆,萧皇后二眉紧锁,难言道:“陛下已出玉门关,这可如何是好?”

只见诸葛颖作揖说道:“眼下十万火急,只能请娘娘降懿旨训示。”

萧皇后有些迟疑,看了看几个人眼神,众人都望着萧皇后表态,萧皇后问道:“军政大事,让哀家传旨,是否欠妥?”

诸葛颖道:“事出紧急,皇上不在,臣等惟娘娘懿旨是尊。”

“臣也同意。”阴世师说。

杨庆作揖道:“父王恐怕也不能再等了。”

萧珺望龙书案踱了几步,又停住言道:“收复收复夷州诸岛,乃是陛下夙愿,哀家自当代笔拟旨。”遂唤过来陈婤,命准备笔墨,草拟懿旨。

萧珺思量片刻,提笔写下一道懿旨,交予杨庆,并叮嘱道:“哀家再发一道懿旨,同时送往岭南水师,旨到令行。”

“末将明白!”

杨庆封好懿旨,片刻不留,拜别萧皇后,立刻返回江东。真可谓:

万里折返不停蹄,只为东海战火急。

三载苦心盼今朝,千日养兵待奔袭。

浩浩东海难平复,袅袅狼烟欲东移。

收复台湾非是梦,诸岛遍插大隋旗。

东海枕戈待战,西域的隋军也依旧马不停蹄,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原以为有高山荒漠,险要阻隔,可以做屏障,万没想到,薛世雄依靠六十五头骆驼突过大漠,进兵神速,势如天降。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一月,薛世雄率孤军渡过沙漠,兵临伊吾城下,伊吾人闻风丧胆,惊恐万分,不战而降,伊吾随即纳入大隋版图,西域各国相继畏惧,纷纷纳表称臣。

坐在伊吾国带有异域风情的宫殿里,隋炀帝左顾右盼还有些不习惯。随行将官分列两侧,交头接耳,品评着这西域宫廷。

隋炀帝悠闲的拍了拍宝座扶手,问道众人:“如今伊吾收复,西域诸国早已是人人自危,他们彻底怕了朕。”

虞世基赞道:“陛下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伊吾国从西域版图上勾掉,这功绩胜过汉武帝十倍呐。”

宇文述也作揖道:“吾皇雄才大略,臣等自愧不如啊。”

虞世基、宇文述一边一个,奉承着拍马屁,令隋炀帝十分得意,便问道:“各位爱卿,眼下之计,是进是退?”

大将军麦铁杖言道:“依末将之见,不如一鼓作气,打到高昌国,收复整个西域。”

众武将个个摩拳擦掌,请兵出战,杨广沉思一番言道:“剿灭吐谷浑是为肃清河西走廊,讨伐伊吾是为打通丝绸之路。如今两件事都做到了,朕还指望着和西域诸国通商互市,富国富民呢。”

宇文述赞道:“陛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臣等万分仰慕。”后面虞世基等文武众臣也跟着交口称赞。

众人正为隋炀帝的远大蓝图,说得起兴,兵部尚书段文振,急匆匆来到殿前,作揖奏道:“启奏陛下,皇后娘娘派人急报,河间王病危。”

“哦?”隋炀帝一惊,站起身来,说道:“朕的半壁江山不能没有皇叔,讨伐琉求在即,朕不能不顾后院。”

隋炀帝有了休战收兵的心情,这可难得一见,宇文述趁机言道:“陛下打通西域,应恩威并济,吐谷浑、伊吾先后剿平,西域小国已知厉害,不如朝会各国,让他们纳贡称臣,永奉天子。”

宇文述一席话,正合心意,隋炀帝道:“传谕西域诸国,天子为蕃人交易悬远,故而设置城郡,这才打通西域。”遂传下旨意,设置西海(今青海湖西岸)、河源(今青海湖南岸)、鄯善(今新疆罗布泊)、且末(今新疆且末县)四郡,调发戍卒,大兴屯田,以捍卫西域商路。这才是;

大隋恩威震西壤,收复青海拓新疆。

隆隆铁蹄至此驻,丝绸之路复通商。

西域大捷,隋军收兵,不做细说。单讲杨庆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回了淮南扬州府。刚到府门便看到白幡高挑,素缟悬挂,若非丧事,岂能如此?

“不好!”

杨庆扔掉马鞭,跑进府内,只见正院的客厅已经布置成灵堂,王府家眷一个个跪地痛哭,何满、朱宽、那牙以及所属将官都头带着白练,一举棺椁摆放正中,堂上灵位写的正是“大隋河间王杨弘之位”。

“父王——!”

杨庆一声喊叫,传来阵阵哭泣,何蛮、那牙、朱宽等人,俱已戴孝守灵,杨庆一头扑倒河间王杨弘灵柩前,跪地哀鸣,失声痛哭。

何蛮、朱宽赶忙拉起杨庆,搀扶安慰道:“公子节哀,公子节哀。”

“我父王何时病故?”

“昨夜二更,老千岁晏驾。”

杨庆解下身上包袱,捧在眼前,哭诉道:“父王,孩儿请来旨意,你为何不等到今天,就撒手人寰了......”

何蛮扶起来杨庆,一旁接过包袱,问道:“皇上怎么说?”

杨庆擦拭了眼泪,说道:“皇上已出玉门关西征,皇后娘娘坐朝,留守大臣唯皇后懿旨是遵。”

何蛮打开懿旨细细看了看,朱宽问道:“娘娘怎么说?”

何蛮把懿旨交给朱宽,说道:“传令三军,两日后起锚出海!”

两日之后,河间王杨弘入殓埋葬,江东水师,三军戴孝,为老王爷送葬。祭奠之后,何蛮拿出萧皇后懿旨,对众将士喊道:“皇上远征西域,三军当以皇后懿旨是遵:

走马出江游,浩淼付东流,皇威隔海望,东吴有夷州。

开基西北境,列勋东南候。文治赖仆射,武功有千牛。

提剑兴纵起,止戈方自羞。久怀凌霄志,而今讨琉求。

旌鼓遥万里,功业传千秋。若为男儿身,跃马踏海沟。”

读罢此懿旨,众人心生感慨,将士群情激昂。海师何蛮传下将令,全军登船,宣战琉求国。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正月,大将何蛮、朱宽统率江东水师,共计两万出兵马,由长江口东征,沿高华岛(今*)奔赴夷州。开始了历史上第二次收复台湾。

五日之后,皇后懿旨也传到岭南,岭南水师随即发兵,陈棱、张镇周率一万水军,战船百艘,出兵义安(广东潮州),两路舟师南北夹击对夷州诸岛形成合围之势。

陈棱、张镇周统率岭南水军出海,海上劈波斩浪,不见尽头,行驶了两日,众将官站在船头观瞧,陈棱颇有些焦虑,问道张镇周:“我们已经航行了两天,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夷州岛。”

张镇周道:“从航图和风向来看,前方应到一鲲身岛。”

“一鲲身岛?”

“是啊,一鲲身岛在大陆和夷州岛之间,两岸的渔民为方便交易,习惯在一鲲身岛做买卖。此番东征,必先取一鲲身岛。”

“嗯。”陈棱立刻传下军令,命船队加速前行,直奔一鲲身岛。

穿过一阵阵巨浪,一个小小的岛屿呈现在众人眼前,似乎还有一些小渔船在岛屿周围来来往往,张镇周打眼望去,指着小岛方向说道:“陈将军,前面便是一鲲身岛。”

“传令各船,速在一鲲身岛登陆。”

旗舰战船的桅杆上旗手一阵旗语,众多战船一字排开,直逼一鲲身岛。渐渐迫近,一阵喧嚣声传来,岛上百姓还不知是大隋的水军杀来,竟以为是大陆来做交易的商船,诸多百姓纷纷拿着货物云集岛边期待交易。

战船纷纷靠岸,巨大的船板搭到岸边,隋军将士刀枪林立,蜂拥而出,渴望交易的岛民,吓得四散而乱,岛上有一队琉求国的兵士,见岛民大乱,一群官军登岸,分别拔出弯刀,堵截上来。

陈棱、张镇周站在船头,远远望去,看见一群散乱的守岛兵士,前来应战。张镇周大声喝道:“鸣炮开战!”

“嗒、嗒……”几声信炮,打响天空,朵朵烟雾如云散开,隋军将士闻炮而进直扑琉求兵。琉求国哪里见过信炮,以为是天公震怒,还未交战,就已经心慌意乱。

隋军将士一鼓作气,把迎战的琉求兵冲得七零八落,双方混战厮杀,一场好斗。真可谓:

大浪兴风不可收,勿将战船当商邮。

三声信炮窜天起,隋军威风扫琉求。

波涛不饮滩头血,孤岛难埋英雄头。

一鼓作气攻台澎,铁骑渡海踏夷州。

第59回 封帅位杨广再复职,赴家宴陈主重团圆第93回 御书房赋诗励杨广,平阳宫狐锦赠宣华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第148回 出伪证冤案斩李浑,进谏言暴君杀忠臣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15回 宋嬷嬷戒尺兴家法,宇文述献策请北伐第149回 害忠良刘长恭栽赃,投瓦岗裴仁基献关第105回 乾阳殿贤才对诗篇,云霄堂太子命归天第110回 出塞北扬威会部盟,巡长城密议修驰道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华,斩妖僧隋军收交趾第55回 张丽华妖媚惑晋王,萧美娘出使见吴主第42回 畅春园赏菊提联姻,神羽亭比试选驸马第92回 宣文殿请旨斩杨谅,斟茗楼品茶邀尚书第110回 出塞北扬威会部盟,巡长城密议修驰道第159回 午朝门缚杀来护儿,成象殿缢死隋炀帝第90回 战高壁赵子开丧师,据并州皇甫诞举义第149回 害忠良刘长恭栽赃,投瓦岗裴仁基献关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15回 宋嬷嬷戒尺兴家法,宇文述献策请北伐第142回 涂血鼓出兵长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荣,仁寿宫萧妃传密信第17回 会五王塞北起雄兵,袭少帅突厥换将旗第125回 访汉儒火烧花草阵,吞琉求收复夷州岛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94回 改元大业旧臣复任,童谣逆耳一语成谶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5回 孝明帝拒收亲骨肉,郭老太粥济苦命女第128回 隋炀帝二下江都宫,王世充行贿藏罪行第141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萧皇后重逢杨伯丑第163回 诈降策老臣投汜水,缓兵谋义军调童山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131回 诸葛颖再谏怒龙颜,来护儿中计折水军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52回 贺若弼潜兵擒黄恪,陈后主迂腐失战机第143回 破卑沙挑杀尹靖直,求议和遣返斛斯政第168回 萧美娘二番封皇后,孙安祖诈败唬许王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47回 江总赋诗遣书励兵,杨素盼雪铁骑过江第1回 张老六投亲走江陵,东平王沉疾成重病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09回 宇文恺进献观风殿,突厥部拓路开草原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39回 凭江雾轻舟躲艨艟,选贤能二次遣使臣第41回 调虎离山萧瓛夺权,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93回 御书房赋诗励杨广,平阳宫狐锦赠宣华第52回 贺若弼潜兵擒黄恪,陈后主迂腐失战机第157回 御书房老臣言密计,骁果营奸党统禁军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49回 寄兵诗孔范再遣书,战延州五牙破水寨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争功收复建康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60回 陈叔宣惊艳入隋宫,水上蛟摆阵战鄱阳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献地图,误军机杨勇失兵权第121回 宇文述献言征西域,萧贵嫔道别赠陈婤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148回 出伪证冤案斩李浑,进谏言暴君杀忠臣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42回 畅春园赏菊提联姻,神羽亭比试选驸马第4回 十里界章大宝纵祸,黄歇口戴僧朔除恶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43回 破卑沙挑杀尹靖直,求议和遣返斛斯政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风陵渡单骑战唐军第150回 宴江都萧皇后动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177回 李仲文献城投唐军,刘武周异志谋汗王第41回 调虎离山萧瓛夺权,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5回 孝明帝拒收亲骨肉,郭老太粥济苦命女第25回 送宝甲杨坚斥太子,呈奏折皇后赞晋王第175回 鞠球场双射惊魂马,狼牙帐四封萧美人第49回 寄兵诗孔范再遣书,战延州五牙破水寨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67回 战丹阳棒杀许飞雄,访高僧二进光宅寺第43回 御书房皇子争帅印,茗竹阁储君逢佳人第39回 凭江雾轻舟躲艨艟,选贤能二次遣使臣第87回 皇甫诞孤身谏汉王,越国公点将御叛军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187回 回关内万民随女主,望长城老臣逝归途第20回 调三军燕荣两拒宴,拦王驾父女跪喊冤第128回 隋炀帝二下江都宫,王世充行贿藏罪行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营,收雁门险计降奇兵第59回 封帅位杨广再复职,赴家宴陈主重团圆第125回 访汉儒火烧花草阵,吞琉求收复夷州岛第112回 虞世基参劾斩忠臣,小县令衙门斗陈棱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