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回 诸葛颖再谏怒龙颜,来护儿中计折水军

隋炀帝、萧皇后坐在高岗上正看的惊心动魄,渐渐的东岸的混乱稀疏散去,高句丽的旗帜又频繁挥动,不见了隋军的喊杀声。过了片刻,只见樊子盖匆匆赶来,作揖奏道:“启禀陛下,麦铁杖将军他……”

“他怎么样?”

看着隋炀帝急切的眼神,樊子盖压低声音说道:“他阵亡了。”

“啊?”

樊子盖转身一挥手,几个兵士抬着一俱尸体来到山岗,隋炀帝、萧皇后赶忙站起身来,注目观瞧,正是先锋官麦铁杖,几处铠甲已才乱战中开裂,水滴和鲜血浸透的衣装,麦铁杖战死。

隋炀帝勃然大怒,“小小高句丽未免太猖狂,杀我大隋先锋官,此仇不报,何时为了?”

樊子盖、诸葛颖在一旁互看一眼,诸葛颖谏言道:“麦铁杖连战三阵,均不能渡河,使得高句丽士气大振,陛下还需从长计议。”

“朕等不急了,传令屈突通、屈突盖、鱼俱罗、鱼具瓒把所部兵马一字排开,强渡辽河!”

樊子盖觉得诸葛颖说的有道理,心里正犯嘀咕,隋炀帝一看二人发呆,又厉声怒喝:“还等什么?快去!”

“遵……遵旨!”

樊子盖不敢触犯龙颜,只得硬着头皮下去传令,诸葛颖看樊子盖带着一脸不情愿离去,又作揖谏言道:“陛下,若能仿造五牙战船,就地取材,打造高大战船,渡河轻而易举,强攻伤亡太大,得不偿失啊。”

隋炀帝一脸的不耐烦,鼻子冒着粗气,不愿理会,萧皇后在身旁劝道:“诸葛大人说的不无道理,还先打造高大战船吧。”

萧皇后也开口劝说,这让隋炀帝脸上有些难堪,说道:“百万大军,气势如虹,成大事者,岂能为战死几个兵士瞻前顾后?”言罢,甩袖而去。

萧皇后一个站在观战棚,半晌不语,看着一旁人到暮年,已经有些驼背的诸葛颖,萧珺问道:“以大人之见,讨伐高句丽成败如何?”

诸葛颖脸上略带几分沮丧,漠然说道:“虽说能过辽河,胜负却不能妄言。”

虽然诸葛颖说话含糊其辞,但萧珺心里却明白,诸葛颖身为忠臣,说胜负难测其实就是预料到了此战凶多吉少。

想到东征的诸多不利,萧珺倍感脑子里絮乱如麻,正在混混僵僵之时,忽然号角长鸣,战鼓擂动,萧珺、诸葛颖沿着河岸望去,只见成千上万的轻船搭载着隋军将士,强渡辽河,猛攻东岸,两岸乱箭如雨,杀声震天,令人惊骇。

隋军大将屈突通、屈突盖、鱼俱罗、鱼具瓒统率四路精兵,沿着辽河沿岸,全线出击,河面之上血流成河,尸首浸泡,数万隋兵浩浩荡荡,踏着前面战死将士的尸体,冲过辽河,击溃东岸高句丽守军,以沉重代价获取辽河大捷。真可谓:

鲁莽出兵强渡河,不问代价求磅礴。

莫赞天子意志高,应知激战死伤多。

滔滔辽水泛血腥,累累尸骨垫长河。

铁蹄铮铮平敌寨,步步足印沾血泊。

辽河天险失守,高句丽兵马无险可守,一溃千里,退守到鸭绿江东岸,死守不出。隋炀帝杨广在观风行殿的大殿上,正与几个大臣商议军情,只见兵部尚书段文振赶忙来到宫帐,拜见了皇上,杨广问道:“段爱卿有何要事?”

段文振言道:“高丽兵节节败退,鱼具罗将军所部已合围辽东城,薛世雄将军已率兵追到鸭绿江西岸。”

“好!”隋炀帝大喜:“取笔墨来,今日大捷,朕要一展豪情!”

众官员一看隋炀帝要挥毫泼墨,个个称道不已,大赞天子的文治武功。太监准备了笔墨,隋炀帝不假思索,带着满心喜悦,写下一首《白马篇》: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徹,地迥角声长。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进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尘飞戏鼓急。风交征旆扬,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大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曾令千载后,流誉满旂常。”

众人一看隋炀帝的诗词,个个是赞不绝口,捧誉非常,正在众人称赞之时,只见正议大夫诸葛颖来到观风行殿,表情严肃,脸面无光,双手作揖道:“陛下,此时不可渡江啊。”

“嗯?”

大将冯孝慈眨了眨眼,看着诸葛颖问道:“诸葛大夫,您老是不是睡醒了再说话,辽河大捷,乘胜追击,这怎么啦?”

冯孝慈这一讽刺,其他众人哈哈大笑,笑话诸葛颖老糊涂。诸葛颖二眉紧皱,双目圆瞪,丝毫不理会冯孝慈等人,对隋炀帝奏道:“辽河以东的树木,全被高句丽砍伐使用,我军没有木材造船,若是紧急退兵,人多船少,必会生乱。”

隋炀帝看着诸葛颖,脸上露出一丝轻蔑:“诸葛颖,朕看你真是老糊涂了,用不了十五天,百万铁骑就将高句丽踏平,哪里会有紧急撤兵的道理?”

诸葛颖作揖道:“老臣是以防万一……”

“放肆!”

隋炀帝怒道:“朕率百万雄师,御驾亲征,其能有万一发生?若不看你是老臣,早问你诽议朝政之罪!”

诸葛颖一看隋炀帝已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丝毫不纳谏言,顿时气得急血攻心,两眼一黑,昏厥殿上。

一旁的虞世基、樊子盖等几个武将赶紧过来搀扶,安排人把诸葛颖抬了下去,樊子盖觉得诸葛颖言之有理,作揖道:“陛下,诸葛大夫所言……”

“这个老糊涂,真是晦气,坏了朕的雅兴。”

樊子盖一看隋炀帝龙颜动怒,说到一半的话也咽了回去,隋炀帝对樊子盖挥了挥手:“你去看看诸葛颖,一把年纪别有个好歹。”

“遵旨。”

……

迎着瑟瑟的凉风,皇后萧珺和陈贵人一直在辽河岸边,观望东去的人马。高句丽兵马在辽河失守,陆续败退,退向辽东城(今辽宁黑山),隋军大举追击,二十四路大军纷纷开拔。

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让萧皇后眼前一亮,正是五国舅萧玚,在先锋麦铁杖阵亡之后,大将薛世雄改任先锋官,萧玚奉命接管麦铁杖所部兵马,萧玚被封为左骁卫将军,随军参战。

此时的萧玚头戴亮银麒麟盔,身着亮银鱼鳞甲,胯下一匹獾红马,腰挎宝剑,一改文弱之气,大展威武英姿。

萧玚来到近前,下马叩拜萧皇后,萧珺走近两步,姐弟二人莫名有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心境。萧玚脸上露出一副自信,开怀道:“娘娘不必为小弟牵挂,天威所向,必胜无疑。”

“但愿如此,七弟保重。”萧珺愁容稍展,但依旧满怀顾虑,萧玚看出姐姐心思,又对萧珺言道:“娘娘尽可放心,小弟自会照顾自己。”萧玚告别萧珺,随着大队兵马东去。

看着七弟萧玚隋军远去的身影,这时凤辇的左千牛独孤武都,来到萧皇后身侧,作揖道:“启禀娘娘,诸葛颖大夫病了。”

“哦?”

诸葛颖是萧皇后的师傅,又足智多谋,为皇后所器重,萧皇后问道:“昨日诸葛大夫身子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独孤武都道:“听说诸葛大夫进谏皇上,被皇上训斥,忧愤生疾。”

“快带我去见皇上。”

萧皇后急匆匆跟着独孤武都去见隋炀帝,此时隋炀帝正在观风行殿之中,一个人看着自己所写的《白马篇》,孤芳自赏。

一看是萧珺的身影,隋炀帝道:“皇后来的正是时候,快来看看朕的这首《白马篇》,比三国曹植的那首《白马篇》如何?”

“陛下,今日是不是拒了诸葛颖的谏言?”

“不错,是朕拒绝了诸葛颖,他老糊涂了,不中用了。”

萧皇后道:“诸葛颖身为帝师,胸怀奇谋,皇上不可不信。”

“朕的百万大军乘胜追击,士气正盛,岂能因为少几艘船只,就贻误战机,他还是老了。”

夫妻两人正在说话,只见裴蕴匆匆来到,作揖道:“启奏陛下,宇文述、薛世雄等各部已东渡鸭绿江,来护儿将军已率水军跨海直逼柳京,接应陆路大军。”

“好!”隋炀帝一副自命不凡的表情,笑着说道:“皇后听到没有,朕的天兵水陆并进,已逼近柳京,数日之内,就可灭高句丽。”真可谓:

百万大军东渡江,高丽危及更仓惶。

水陆共进临城下,看谁决战遇遭殃。

隋炀帝传下军令,各路隋军挺进高句丽。此时,来护儿、周法尚率水军由涀水而进,登陆上岸,一路前行,忽然前方传来快报,探马言道:“启禀都督,先锋官来整,大破高丽兵,在柳京城西60里安营扎寨。”

高句丽都城名叫柳京(今平壤),来护儿得了战报大喜,对副将周法尚言道:“一路前行,我水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今高句丽国都就在眼前,当取头功,攻陷柳京。”

周法尚道:“皇上有旨,先至柳京,须接应诸路兵马,同时进军。”

“哼,百万大军臃肿笨拙,至今还未过鸭绿江,我部水军却已到柳京城前,首功近在眼前,岂能坐等他人争功。”

周法尚道:“都督若是一定要攻柳京,末将愿领一军,作为后应,以防万一。”“好,就依将军。”来护儿点起四万马步军,直奔柳京,把大部人马交予周法尚统率。

杀到柳京城下,只见高句丽大将高建武率兵列阵城下,来护儿道:“谁可出战。”

“孩儿愿往。”只见六公子来整,拍马提枪,直取高建武,高建武挥舞手中大刀迎战,二人交战,不过十个回合,高建武招架不住,便败退而回,麾下高丽兵马一个个狼狈逃回城内。

来护儿大喜,传令击鼓攻城,只见云梯、撞车、冲车,一齐涌上,攻城的将士还未攀上城头,只见下面城门松弛,几下便被隋军的撞车顶开。六公子来整大喜,率领一队兵马杀进柳京城。

等杀进城内,来整沿街而进,却不见慌乱百姓,忽然城中楼阁之中,冒出高丽兵,拉弓上箭,乱射如雨,来整一看大事不好,叫喊道:“中计也!”立刻调转马头,待要撤走,只闻锣鼓大作,喊杀生气,庙堂之中,府院之内,大街小巷,涌出众多高丽兵马,一起杀出,与城内隋军展开巷战。

一个偏将杀出城内,报知来护儿:“启禀都督,大事不好,六公子中计,城内有伏兵。”来护儿大惊,即刻率兵入城接应。来氏父子,奋力厮杀,折了不少兵马,才逃出城内。

来护儿父子大败而逃,高丽大将高建武带兵再次杀出,之路追击,杀至涀水,遥见大隋水军战船,高建武欣喜若狂,大声喝道:“快随我焚烧隋军战船,以夺头功!”高丽兵奋勇杀出。

忽然岸边山坡之上,只见百辆冲车,顺势而下,打散追击的高丽兵,周法尚早已严阵以待,杀的高丽兵溃不成军。来整一看追兵大乱,调转马头,搭弓上箭,“嗖”的一声,射中高建武胳膊,高建武自知不能久战,只得传令撤兵,退回柳京城内。

来护儿父子这才松了口气,一见周法尚,来护儿抱拳言道:“多谢周将军相助,悔不听将军规劝,来某才有此惨败。”

见来护儿羞愧难当,周法尚安慰道:“今日之战,足见高句丽早已防备,不可冒进。”

一番商议,只好引兵驻扎海边,不敢轻进柳京。这才是:

三百战船逞威风,跨海出兵相呼应。

可怜高丽枉流血,柳京城下不能平。

隋军二十四路大军,有九路兵马三十五万人渡过鸭绿江,军粮补给步履维艰,许国公宇文述督领前军,查看军粮,心中十分顾虑,召集各路都督,齐聚中军大帐,宇文述道:“如今粮草不济,不如暂且退兵,原地待援。”

众人七嘴八舌,商议不定,只见都督于仲文言道:“九路大军、三十万众,不能破贼,何颜去见皇上?”

坐在一旁的慕容三藏、薛世雄、鱼俱罗、鱼俱瓒等人相互商议,踌躇不决,于仲文高声言道:“仲文此行,固知无功,古之良将能成功者,交兵之事,决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胜敌?”

宇文述问道:“军粮有限,即便杀到柳京城下,吃喝都成问题。”

“到时自有来护儿水军接应,战船运粮,胜过马匹,到时何愁军粮不济。”于仲文如此一说,这些个追随杨广南征北战的将军,一个个为之动容,其中数宇文述年长资深,又是杨广的宠臣,众人仰望。

宇文述一心想退兵,自己又被于仲文说的没了面子,碍于面子也只得答应,信誓旦旦对众将说道:“虽然粮草吃紧,不过老夫见于将军深明大义,深感惭愧,即便日后有皇上怪罪,老夫一人担当。”

宇文述这么一卖乖,于忠文等众将大为感动,纷纷言道:“我等与国公共同担当罪责!”众人一团和气,各自回营传令开拔。

唯有宇文述回到寝帐,满面愁容,两个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一看父亲焦虑,便问缘故,宇文述说了今日之事,不禁言道:“皇上若是真怪罪,可让老夫该如何推脱罪责呀?”真可谓:

人前好话自说尽,背后坏事必做绝。

做官做人分两面,才有奸臣祸殃国。

宇文述口心不一,两个儿子哪有正义可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73回 宇文述赌博行贿赂,两兄弟猜字拥晋王第17回 会五王塞北起雄兵,袭少帅突厥换将旗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归长安御驾迎萧珺第37回 晋王妃省亲返江陵,张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58回 宣文殿群赏有功臣,御书房同议南征帅第174回 会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亲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61回 诸葛颖反间悬咒诗,鄱阳王自戕围帅帐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92回 宣文殿请旨斩杨谅,斟茗楼品茶邀尚书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45回 伐陈国三军进淮南,谋换帅密奏入关中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125回 访汉儒火烧花草阵,吞琉求收复夷州岛第47回 江总赋诗遣书励兵,杨素盼雪铁骑过江第74回 萧美娘献图说宫宇,封德彝定计掩罪过第27回 高宝宁三将袭隋营,赵修罗糊涂被放生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98回 大黄山纵火驱毒蛇,阇黎江深坑陷战象第68回 重兴佛院三请智顗,木舍访贤潘徽献计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181回 连环计牛羊烧雁门,折勇将突厥围马邑第177回 李仲文献城投唐军,刘武周异志谋汗王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80回 五皇子请兵雁门关,独孤后命终宁安殿第186回 康苏密急报求援兵,李世勣迂回白道城第150回 宴江都萧皇后动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92回 宣文殿请旨斩杨谅,斟茗楼品茶邀尚书第9回 游春苑伏兵起杀机,胭脂门闹婚扫晦气第185回 萧太后临阵换主将,隋唐军激战恶阳山第178回 二度南征图谋复辟,三服毒丸可汗归天第133回 诸葛颖遗计救败军,鱼俱瓒虐俘犯皇后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173回 枕边风挑唆窦建德,鸩毒酒冤杀王伏宝第20回 调三军燕荣两拒宴,拦王驾父女跪喊冤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176回 聚汉民萧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晋阳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67回 战丹阳棒杀许飞雄,访高僧二进光宅寺第53回 德教殿淫词戏臣妻,白土岗放烟阻顽敌第47回 江总赋诗遣书励兵,杨素盼雪铁骑过江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63回 送犀杖两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访冼夫人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45回 伐陈国三军进淮南,谋换帅密奏入关中第60回 陈叔宣惊艳入隋宫,水上蛟摆阵战鄱阳第51回 韩擒虎俘敌收南豫,来护儿斩将震丹阳第64回 哭南朝女豪杰归顺,诉东宫太子妃告状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第73回 宇文述赌博行贿赂,两兄弟猜字拥晋王第65回 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139回 萧皇后巧谏乾阳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11回 苦肉计诈取晋王心,特色礼谋划宛城游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74回 萧美娘献图说宫宇,封德彝定计掩罪过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争功收复建康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营,收雁门险计降奇兵第45回 伐陈国三军进淮南,谋换帅密奏入关中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124回 斩小王踏平台窝寨,收旧部重回陀螺洞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106回 探东海何蛮返洛阳,游扬州一下江都宫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第30回 起哗变赵修罗降隋,荐贤能司天监举才第151回 贾闰甫探亲定反计,张须陀追击丧敌阵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节义,萧皇后妙笔写风华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59回 午朝门缚杀来护儿,成象殿缢死隋炀帝第163回 诈降策老臣投汜水,缓兵谋义军调童山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15回 宋嬷嬷戒尺兴家法,宇文述献策请北伐第49回 寄兵诗孔范再遣书,战延州五牙破水寨第35回 游访关中萧玚报忧,王府家宴公主传情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61回 诸葛颖反间悬咒诗,鄱阳王自戕围帅帐第43回 御书房皇子争帅印,茗竹阁储君逢佳人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62回 梅嘴山枭首吴世华,横浦关计收麦铁杖第111回 高句丽扩疆惊隋主,河间王回京求战船第148回 出伪证冤案斩李浑,进谏言暴君杀忠臣第31回 攀林涧太子邀神算,宁安殿萧妃二进宫第133回 诸葛颖遗计救败军,鱼俱瓒虐俘犯皇后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78回 探禁地杨广演情亲,改年号文帝换储君第116回 入京师易服邀洞主,讨西海亲征比汉武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182回 灭反王刘武周兵败,访唐营慕容遐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