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回 话统一孝明帝归天,动刀兵梁后主登基

此时住在别宫的萧珺等人,也接到梁世宗萧岿病重消息,萧珺带着萧瑀也准备前往,姐弟二人正要出宫,只见杨素走来,拦住萧珺,作揖劝道:“既然是天子欲立遗照,必将关系皇位继承,非常时刻难免会有发生变故,王妃不可不防。”

萧珺从未经历过宫变,哪有这般经验,听杨素一说,心中迟疑:“宫里皆是我萧家子弟,骨肉亲人,大人之意要防何人?”

杨素道:“微臣听闻,晋王迎亲之时,与娘娘偷渡棚船,才得脱身。娘娘还是早作提防。”

这一叮嘱到是提醒了萧珺,想到萧瓛那不怀善意的眼神,萧珺微微点了点头:“大人放心,我自有数”。

杨素进一步劝道:“我与刘仁恩现在立刻去找萧玚借兵,以防不测;可令太仆赵才准备渡江棚船;主事张衡跟随娘娘,可保此去万无一失。”杨素盘算周密,萧珺立刻准许,杨素、刘仁恩、赵才便分头行事,各自准备,不尽细说。

单说带着萧瑀、张衡一同入内宫去见梁世宗萧岿,到了后宫,几位太医跪在门外,脸色无奈,相必已经束手无策。此时萧岿已经奄奄一息,诸位皇子也先后到来,安平王萧岩与二皇子萧瓛也紧随而来。

萧岿看了看皇室众人,觉得人已到齐,这才缓缓说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朕还有最后一件心事未能如愿,趁着皇儿们今日全在,早早说下。”

太子萧琮知道这便是梁世宗萧岿的临终遗言,便率皇室众人一起跪倒,听候遗训。萧岿说道:“西梁乃是小国,土地不过三百里,国小民弱,不堪一击,终不能长久。”

众人均低头不语,萧岿又说:“长久以来,陈国在南,隋朝在北,我梁国夹缝求生,左右逢源,才得保全。而今陈主陈叔宝任用奸佞,昏庸无能,早晚不能成器。而隋主杨坚励精图治,德才非凡,又是朕的儿女亲家,朕久怀归顺之意,欲助杨坚一统天下。”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皆是惊讶,暗想萧岿已对西梁小国不抱前途,却对实现九州统一的抱有幻想。萧岿看无人敢言,又说道:“太子听诏。”

太子萧琮答道:“儿臣在此。”

“朕死之后,你为太子即承皇位,国家大事,慎思而行。若陈国来犯,可差遣次子萧瓛、安平王萧岩游说;若隋朝来犯,可由王妃萧珺、萧瑀调和。隋主是开明之君,即便归顺,也可保我萧家世代富贵。”

太子萧琮迟疑了一下,问道:“虽说大隋强盛,但我萧梁皇室……”

太子话未说完,只见萧岿两眼发木,仰望说道:“若能九州统一,免去百姓战乱之苦,不为国君也罢。”话音未落,只见梁世宗萧岿,两唇微张,睁目而亡。萧岿断了气息,众人伏地痛哭,宣诏驾崩。

西梁天保二十四年,隋开皇五年五月,梁中主萧岿驾崩,萧岿在位二十三载,时年四十四岁。后葬之于显陵,谥曰孝明皇帝,庙号世宗。萧岿孝悌慈仁,有君子之度,秉性勤俭,爱民如子,治世有方,乃是南北朝末期的一代明君。

君王驾崩是朝廷大丧,正在众人涕零哭泣之时,安平王萧岩假装拭去泪水,偷偷离殿,在殿外候着的主事张衡,一见萧岩只身而出,深知可能生变,也随之离开后宫。

张衡虽是来过一次梁宫,毕竟时隔三年,路径多有不熟,绕了半天,才走出内宫,往外还没多远,便见一支步兵,右刀左盾,小跑而来,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意在绑架杨广的皇庭侍卫赵行内。当年旧事历历在目,值此千钧一发,危机关头,真可谓:

先下手者欲逞强,后出招式恐遭殃。

皇权交接多伴险,子嗣从来争锋忙。

你欲北归我南去,他盼拥兵立家邦。

斑斑血迹千载史,多是内讧起自戕。

张衡看见二皇子萧瓛的亲兵侍卫赵行内带领一标人马向内宫而来,张横心想莫非这是要政变逼宫,情急之下,张衡觉得王妃萧珺要紧,赶紧回去告知,设法先躲避再说。

想到此时,张衡转身往内宫跑去,三走两走又在宫院中迷了路,情急之下,恰巧一个小太监往外走去。张衡赶忙上去言道:“小公公,在下是隋朝使节,方才找茅房迷了路,劳驾小公公领个路。”张衡顺手掏出一锭元宝,赠与小太监,小太监得了好处,自然欣喜,便领着张衡转回内宫。

等回到内宫,此时宫人们正把萧岿的尸体放入棺椁,张衡赶忙走到萧珺身旁,低声说道:“已有亲兵入宫。”萧珺一听,便往前凑几步去叮嘱太子萧琮,忽然一阵脚步声,便见一队兵士持刀而入,为首之人,正是亲兵侍卫赵行内。

太子一看,便问道:“尔等何人?谁准你们持刀入宫。”

赵行内言道:“回禀陛下,末将奉二皇子之命,入宫护驾。”

这话音未落,只听宫殿侧门也是一阵哄乱,也有一队兵马进入,为首之人,乃是大将军戴僧朔,众人又是一惊,戴僧朔言道:“末将奉七皇子密令入宫护驾!”

两路兵马意外在先帝灵前相遇,萧家宗室都慌得不知所措,这时张衡一看七皇子萧玚调来了兵马,到是放心了不少,附耳对萧珺说道:“娘娘无忧矣。”

这时太子萧琮慢慢看出端倪,二皇子萧瓛力主亲陈,七皇子萧玚力主亲隋,两下政见不一,才借先帝驾崩之时,逼宫进谏。

太子萧琮言道:“先帝遗旨,太子灵前登基,尔等若要护驾,就随我一起祭拜!”

赵行内一看戴僧朔也带兵而来,不敢动手,只是看了看二皇子萧瓛的眼神,戴僧朔也未敢妄动,尴尬之时,太子萧琮在两下威逼之下,只得在刀枪之间,率领萧家宗室祭拜先皇,在灵前登基,继承皇位。这便是西梁历史上的梁后主,谥号梁靖帝,庙号惠宗。

刀枪之下,灵柩之前,萧琮惊险登上西梁皇位,举国大丧,满城缟素,万民哀哭。

旧主入殓,新主萧琮亲自为先帝守灵一夜,让所有宫人退出灵堂外守候。萧琮是个仁孝之子,对梁世宗萧岿哀思不断,夜到二更,只见堂外有人影晃动。片刻一妇人身影走进灵堂。

灵堂之中,白绫白幡、悠然悬飘,萧琮揉了揉朦胧睡眼,定睛一看,来者正是晋王妃萧珺,一个小太监打着灯笼,把萧珺引到灵堂门口。萧琮问道:“美娘不在宫里休息,来此枉费心神。”

萧珺道:“看皇兄一人寂寞,不如说说话,也好打发天明。”

萧琮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说道:“我在此想了半宿,先帝临终遗愿便是九州统一,免生战乱。不知大隋天朝,可归不可归?”

萧珺坐到灵台一旁的太师椅上,,一个胳膊搭在台角,言道:“大隋修生养民,连年丰收,听说皇上编修《开皇律》以正律法;重兴科举以取人才,翻修长城以拒突厥,国势强盛,如日中天,何止我梁国千百倍。”

“嗯”萧琮点了点头,叹道:“难怪先帝生前一味称赞隋主,遗恨今生不能北上,一观大隋中兴。”

“皇兄的意思是?

萧琮言:“美娘返京之后,可试探隋主心意,朕希望有生之年,了却先帝遗愿,归顺大隋,早成一统。”

萧珺听了,欣然默许。兄妹二人,难得长谈,一叙熬到天明时分。这才是:

刀下登基社稷艰,政见分歧两重天。

合久必分分必合,多少纷争存世间。

大梁国葬,诵经法事,繁琐有序,晋王妃萧珺戴孝守丧,一连多日,不尽细说。眼看七天法事已过,梁主萧琮命人准备些礼物特产,让萧珺带回京城。

宫人里外忙活,却惊动了二王爷萧瓛和安平王萧岩,叔侄二人知道隋朝使团即将返回,立刻赶到宫中求见天子。

梁后主萧琮一看是这对叔侄求见,不问也猜到了十有八九,萧岩奏道:“陛下,老臣听说晋王妃将要返回大隋?”

“是啊,朕已经准了。”

萧岩二眉紧皱,神态凝重劝慰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萧珺是妖女,如今做了隋朝的女人,将来必定会祸患我梁国。”

梁后主有些不屑一顾,反问道:“皇叔口口声声说是妖女,我若将萧珺扣留,有何好处?”

“扣留萧珺等人,作为人质,联合陈国抵抗大隋。”

“不行!”梁后主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一副机不认同的神态:“陈国国君陈叔宝是个酒色之辈,岂能与隋主杨坚同日而语?万不可与陈国联盟。”

“陛下……”

梁后主摆摆手,萧瓛一看劝说无用,也上前奏道:“陛下,皇叔说的有理,不能让萧珺离开江陵,一失足可是千古遗恨呐!”

梁后主道:“如果有朝一日,大隋铁骑踏平荆江,朕便是千古罪人。”

话说到这份上,安平王萧岩和二王爷萧瓛也无言相对,只得退出御书房。

叔侄二人一边往外走一边思量,萧瓛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看派人结果了隋朝这群人的性命,逼皇上抗隋吧。”

萧岩道:“萧珺毕竟是个外姓人,对大隋不能伤筋动骨,反而会惹怒大隋。”

“那怎么办?”

“让这个妖女死在江中,就说淹死了,隋主既无法怪到我们头上,皇上也没了联合隋国的理由。”

萧瓛大喜,心想沉尸江中,死无对证,“叔父放心,我定会派遣艨艟战船,截杀萧珺于与江面,大江沉尸,死无对证,让隋主杨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叔侄二人定下绝户计,决定江中刺杀晋王妃萧珺。真可谓:

沉船暗杀江水淹,死无对证查实难。

政敌不惜亲骨血,只为一隅求偏安。

第86回 屈突通递送假遗诏,慕容遐急传真檄文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159回 午朝门缚杀来护儿,成象殿缢死隋炀帝第20回 调三军燕荣两拒宴,拦王驾父女跪喊冤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争功收复建康第82回 弑父皇血渐大宝殿,淫母妃诏赠同心结第175回 鞠球场双射惊魂马,狼牙帐四封萧美人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63回 送犀杖两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访冼夫人第135回 二征高丽隋主催粮,叛军起兵谋反黎阳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28回 假书信青州催兵粮,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42回 畅春园赏菊提联姻,神羽亭比试选驸马第35回 游访关中萧玚报忧,王府家宴公主传情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157回 御书房老臣言密计,骁果营奸党统禁军第131回 诸葛颖再谏怒龙颜,来护儿中计折水军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荣,仁寿宫萧妃传密信第144回 王伏宝误闯高鸡泊,窦建德刺驾马到崮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选奴仆,勤政殿夏王幸新欢第6回 江陵城误撞太子驾,望江楼密谈兴亡策第42回 畅春园赏菊提联姻,神羽亭比试选驸马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47回 江总赋诗遣书励兵,杨素盼雪铁骑过江第181回 连环计牛羊烧雁门,折勇将突厥围马邑第2回 谈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谣传养女走乡下第73回 宇文述赌博行贿赂,两兄弟猜字拥晋王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33回 诸葛颖遗计救败军,鱼俱瓒虐俘犯皇后第174回 会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亲第29回 屈突盖阵前刺先锋,卢昌期献计弃黄龙第92回 宣文殿请旨斩杨谅,斟茗楼品茶邀尚书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120回 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1回 张老六投亲走江陵,东平王沉疾成重病第93回 御书房赋诗励杨广,平阳宫狐锦赠宣华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149回 害忠良刘长恭栽赃,投瓦岗裴仁基献关第58回 宣文殿群赏有功臣,御书房同议南征帅第18回 遇败绩退守双羊山,集残兵空守并州城第185回 萧太后临阵换主将,隋唐军激战恶阳山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营,收雁门险计降奇兵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35回 游访关中萧玚报忧,王府家宴公主传情第147回 散流言雁门解重围,说谶语刑房诱口供第110回 出塞北扬威会部盟,巡长城密议修驰道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第10回 观江景易袍结兄弟,乘夜色巧设脱身计第149回 害忠良刘长恭栽赃,投瓦岗裴仁基献关第108回 演百戏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16回 入京师易服邀洞主,讨西海亲征比汉武第160回 诛皇室另立傀儡君,拥贼子自封大丞相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华,斩妖僧隋军收交趾第88回 裴文安急谏渡黄河,麦铁杖恶战蒲津关第27回 高宝宁三将袭隋营,赵修罗糊涂被放生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187回 回关内万民随女主,望长城老臣逝归途第116回 入京师易服邀洞主,讨西海亲征比汉武第160回 诛皇室另立傀儡君,拥贼子自封大丞相第120回 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144回 王伏宝误闯高鸡泊,窦建德刺驾马到崮第92回 宣文殿请旨斩杨谅,斟茗楼品茶邀尚书第187回 回关内万民随女主,望长城老臣逝归途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77回 做草房巫术咒杨广,抄东宫问罪废太子第91回 汉王献城叛军覆灭,萧后祈福华山遇袭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50回 宴江都萧皇后动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107回 奉国书触怒隋炀帝,跨东海诏安琉求国第107回 奉国书触怒隋炀帝,跨东海诏安琉求国第129回 党争重起张衡入狱,百万征兵举国从役第27回 高宝宁三将袭隋营,赵修罗糊涂被放生第68回 重兴佛院三请智顗,木舍访贤潘徽献计第98回 大黄山纵火驱毒蛇,阇黎江深坑陷战象第151回 贾闰甫探亲定反计,张须陀追击丧敌阵第69回 晋王求贤四请智顗,萧妃追佛五请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