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到底有多少人?

今天是贞观五年最后一天上朝。

之后,大部分官员就可以迎来一个长假了。

不过,作为户部尚书,唐俭的轻松日子可没有那么快来临呢。

“陛下,这是贞观十五年的赋税统计结果,相比去年有百分之十八的增长;我们大唐如今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赋税增加,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唐俭脸上露出笑容,将户部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简要的进行了说明。

自从当年戴胄担任户部尚书的时候,跟李宽打赌输了,进入户部的胥吏就需要通过观狮山书院组织的算学测试,这个事情,最开始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不过经过几年的发酵,大家就会发现户部统计数据的效率有了质的提升,再也不用担心天天被李世民追着问数据出来了没有。

“又增加了百分之十八?太好了!我大唐明年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至于李世民这个大腹黑,则是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的样子,实际上心中却是乐开了花。

这几年,可不仅仅是户部的赋税在增加,李世民的内帑收入的增幅更加厉害。

家中有钱,心中不慌啊。

“唐尚书,大唐最新的人口统计结果有吗?”

赋税收入的变化在李宽的预料之中,他倒是没有感到有什么好奇的,

不过大唐的人口变化,却是他关心的,

有的时候,李宽都忘记了那个破系统还给自己一个人口增加一千万的任务没有完成呢。

也不知道进度到底怎么样了。

“对啊,大唐这几年风调雨顺,各州府的人口数量有什么增加呢?”

房玄龄也很是好奇的问了一句,

一直以来,朝廷是很重视户籍统计的。

但是这种统计往往都是形容多少多少户,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一个人一户的算一户,十个人一户的也算一户。

这一万户到底有多少人,谁也搞不懂啊。

这年头的流通人口是比较少的,真要统计一个相对准确的人口数量,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不过需要花费一些人力物力就是了。

“这……如今南洋水稻在山南道和江南道得到了大规模的种植,岭南道也有人在种植南洋水稻,粮食价格已经比贞观初年下降了三成,想来许多百姓都不用担心饿死,所以各州的户数肯定是在增加的,但是具体增加了多少,还需要再确认。”

唐俭的祖父唐邕,曾经担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是隋朝的戎州刺史,妥妥的世家子弟。

再加上他自幼就跟李渊和李世民相熟,所以仕途算是非常顺利。

不过,这也导致一个毛病,就是他对基层的东西,相对缺乏了解。

“不用担心饿死?唐尚书,户部对百姓的期待,就是不饿死吗?”

李宽听了心里觉得有点不舒服,忍不住刺了唐俭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许多官员潜移默化之下的想法。

虽然李世民也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的观点,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唐的这种观念,还是非常难的,

在他们看来,百姓都不用担心饿死,不用担心冻死,这就是圣人描绘的理想世界了啊。

怎么?

你们还想着百姓能够天天吃肉吗?

“楚王殿下,你是没有见过百姓易子而食的惨景,如今大唐的百姓能够不用担心饿死,这已经是千年来稍有的富足场景。陛下雄才大略,有无人可敌的经世之才,这才有了大唐如今的局面。怎么,楚王殿下是觉得还不满意?”

唐俭跟李宽没有特别多的交集,以唐家在大唐的地位,也不怕李宽。

再加上刚刚李宽明明有讽刺他的意思,所以直接就怼了回来。

“陛下雄才大略,风采绝顶,这一点,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但是不用担心饿死,大家就满足了吗?说实在话,我觉得大家的要求也太低了一点吧?”

李宽有点无奈,本来是讨论人口数量问题的,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饿不饿了呢?

“哦,宽儿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满足?”

李世民也忍不住问了一句。

很显然,他刚才应该也是认可唐俭说的话的。

“陛下,微臣前阵子刚刚提出来的贞观十六年的施政纲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您还记得吧?”

这话,也就是李宽敢这么问。

换个人,李世民估计直接就发飙了。

“不说大唐各个州府,单单长安城里就有超过一百万的百姓。我们随便找几个人询问一下,就知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不仅仅是不饿死呢。街道上跑的四轮马车不好吗?正流行的自行车它不方便吗?百姓不希望自己桌上隔三差五的能够有羊肉、猪肉、鱼肉出现吗?他们不想要漂亮暖和的棉衣穿吗?他们不想住大房子吗?”

李宽接连几个发问,把大家都搞得有点懵。

楚王殿下,我们现在说的是普通百姓啊。

您是不是搞错了对象啊?

在场的不少人都忍不住在心中吐槽。

不过李世民却是越听眼睛越亮,觉得如果真的能够做到李宽说的这种场面,那自己绝对会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楚王殿下,谁不想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我还想着每一个百姓家中粮仓爆满,衣服成堆,牛羊成群,有用不完的钱财呢。但是这种脱离实际的所谓的美好生活,有意义吗?”

一直没有出声的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很感兴趣的样子,立马就站出来怼李宽。

他的这话,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所以说完之后,在场的不少人都忍不住点头。

是啊,哪怕是圣人在的时代,百姓的生活也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

如果大唐以这种状态作为奋斗目标的话,确实很不实际啊。

“一年两年,肯定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局面的;但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呢?只要大唐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不需要二十年,这种局面就不再是一种幻想。”

“咳咳,要不我们还是回到最初讨论的话题,大唐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口吧?”

房玄龄看李宽跟大家的争论,显然是不可能有结果,干脆把这个话题给跳掉了。

第123章 王爷莫非是海神?第10章 谁是傻瓜第702章 留下了后遗症?第18章 来了个老神医第426章 走,我们去看一看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还有人性吗?第1076章 简单粗暴的对应方法第582章 房遗爱回来了第687章 翰林院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677章 增产,继续增产第352章 三十八文钱一只的登州大虾第1184章 韧性十足的天竺第419章 郎君,您就给老道一条活路吧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万字大章再现)第1051章 便宜的原因是什么?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734章 运筹帷幄之中第1595章 喧嚣的长安城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来凑什么热闹?第1131章 只要我不觉得难受,难受的就是别人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么跟树皮较上劲了?第628章 再翻两番?第422章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第37章 珍宝阁第471怎么白糖还在涨价呢?(五更来了!)第414章 江都县的刁民,怎么变多了?第621章 军服改革第1553章 大唐邮局(习惯性万字大章了)第763章 周二福的意外之喜第48章 愤怒的女人们第622章 在让人意外的地方火起来了第129章 有海怪?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019章 史无前例的销售方法第692章 调查局在行动第976章 观狮山书院的怪物第796章 风波起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1558章 金山港的复杂局面第1329章 好事不断第741章 危和机并存第1268章 博报堂的全程服务第1480章 心结第1338章 政策变动风险第857章 朱铜:你为什么吃素菜呢?第1373章 忌惮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担忧(为月票加更,六更)第42章 踢到了铁板第1095章 旱灾第737章 提前布局的效果第770章 谁能生擒李世民?第1020章 积极的会员们(求月票)第1220章 李世民见闻录第1372章 骚扰第1240章 让人爱恨交加的食物第1143章 郁闷的想吐血第1106章 蝗虫很美味?第859章 横扫倭国第1296章 煤油灯第692章 调查局在行动第506章 大唐皇家专利局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16章 被弹劾第305章 热闹的长安城(求推荐票)第919章 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第805章 幸福的杨本满第862章 不讲武德的杨本满第378章 黑火药的威力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决断了第1291章 果然是收获的季节啊第317章 大喜事啊第333章 不一样的三儿子店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给我送了一封信第203章 延误了?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币作坊第551章 都抢着带兵打仗第497章 寒冬腊月里的训练第1071章 你以为这样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吗?第1347章 充满了信心第1107章 你们闪开!让我来第767章 胜利会师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难防的是什么?第646章 富有商业头脑的小田切第1290章 投资方向第294章 茶叶价格第467章 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最近业绩怎么下降了?第263章 赐婚第467章 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最近业绩怎么下降了?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带来的影响第1207章 罐头的春天来了第1092章 刺杀第428章 闪开!都给我闪开!第896章 领导觉得你行,你就行第458章 是谁再次躺着中枪了?第767章 胜利会师第1251章 又有大动作?第1491章 墙倒众人推(6千字大章来了)第980 李泰的礼物第21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