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军中训练

第29章 军中训练

“陈将军是回长安高升?”

柳锡疑惑,这和传闻有些不一样。

如果陈回光升职,那士兵就不该怨恨李瑄。募兵制度下,士兵从军,都是为了博取前程,封侯拜将。

“你们就等着长安传回消息吧!不过士兵们对我的误会,还请柳判官疏导一下。我在长安得罪有人,那人想方设法败坏我名声。”

李瑄说出留下柳锡的主要目的。

“将军放心,这是判官该做的事情。”

柳锡在心中微惊。李瑄的父亲是左相,他能得罪谁?

不言而喻!

随后,李瑄询问柳锡出身,得知他还是开元进士后,与他交流文学。

这里远离长安,又处于边塞,李瑄的诗没有传过来。

李瑄将自己作的诗,念给柳锡听。

这让柳锡更感惊艳绝伦。

特别是李瑄当着皇帝和玉环娘子的面,所作的《牡丹》。

想来一定很讨皇帝和玉环娘子喜欢。

李瑄故意放出这样的信息给柳锡。

他明显能看出,柳锡想与他亲近。

当然,柳锡看重的是李瑄身后的宰相,只要李瑄一封举荐信,柳锡就能登上更高的舞台。

追求上进,这无可厚非。

这个时代的大诗人们,不都是四处环谒?

“将军的才华,可以与王维比肩。今能不畏艰苦,投笔从戎。相信一定做出一番功绩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初杨炯这句诗对文人影响很大,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是像柳锡一样文人的愿望。

“还需要你们的支持啊!”

李瑄拉住柳锡的手。

“若有需求,将军尽管吩咐。”

柳锡被李瑄的气度打动。但他是冷静的人,没有把话说死。毕竟李瑄是副使,还不是正使。

如果卢瑜有军令,他若不听,必然会被王忠嗣免职。

李瑄不强求柳锡彻底倒向他。

他让柳锡向他介绍军中的一些事宜,如训练、各兵种衙将、仓库,以及军城附近的风俗人情。

柳锡一一向李瑄回答,直到亥时才离开李瑄住所。

“咚咚……”

清晨,李瑄刚吃完奴仆送来的胡饼,停停顿顿的军鼓声响起。

士兵们要进行训练,但卢瑜并没有通知李瑄这个副将。

这就是主将和副将的差距,主将不放权,副将什么都干不了。

按理说,日常的训练,应该由副将监督。

而操练的时候,才是主将主持。

丰安军是纯粹的军塞,士兵们不需要屯田。

在王忠嗣的严格要求下,士兵隔日一训,五日一操,每过十日,就要对盔甲、兵器进行一次保养。

整个军城八千士兵,随时都可以出塞战斗。

训是日常训练,操就是演习。

卢瑜虽没有叫李瑄,但李瑄也不能干坐着。

他穿戴甲胄,准备进一步了解军城。

李瑄的将甲非明光甲,而是一种叫山文甲的铠甲。

山文甲的制作更为繁琐,由于其甲片多为山字形金属片组合而成,所以称之为山文。

盔甲的胸口,也有如明光甲一样的护心镜,但总体来说,更为轻便。

“七郎着将甲,更显英武了。”

罗兴向李瑄佩戴护臂的时候由衷夸赞。

“我会让司胄为你配备一套铁甲,以后出战的时候,伱伴我左右,怕死吗?”

李瑄整理好仪表,问罗兴。

“当然怕死!不过七郎都能上战场,贱奴又何惜性命?”

罗兴实话实话,李瑄是他的主人,不论如何,他都会和主人一起。

“开元初,王毛仲本身一个胡人奴隶,却能位极人臣。你多努力吧!”

李瑄拍了拍罗兴的肩膀,勉励道。 这是告诉他,只要立下功勋,不仅能摆脱贱籍,还有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贱奴只想常伴七郎左右,不求其他。”罗兴坚定地说道。

李瑄笑着摇头,离开住所向其中一个校场而去。

普通士兵,最重要的是体能训练,其次才是列阵、兵器训练。

如最精锐的跳荡军,每一个都材力骁壮,可披重甲奔驰,是破阵摧锋的主力。

如果士兵的耐力和力量不足,披重甲,持大枪,必然会成阵型的缺口。

两军一旦陷入鏖战,士兵的素质和意志,是胜负的关键。

李瑄来到的校场,正是跳荡军的训练场。

他们有以负沙子的方式,打熬耐力。

有舞动石锁,训练力量。

有舞动长枪,磨砺兵器技巧。

还有排列阵型,合合分分。

李瑄到来后,几名士兵窃窃私语。

“贵公子驾到!”

“最小的石锁,他能挪动吗?”

“看这身材应该可以。不过能不能负沙袋走十步就不好说了。”

他们的声音不大,李瑄却听得一清二楚。

一夜之间,李瑄多了个“贵公子”的外号。

军中这样称呼,十足的贬义。

“末将高锴,拜见将军!”

统领跳荡军的衙将,不得不向李瑄拜礼。他正在监督部下训练。

衙将是最低级的将领。

唐代的将领,虽多有文官出身,但衙将,必然精通武艺,勇猛过人。

冲锋陷阵的时候,一般以衙将为首。

是以衙将经常倒在战场之上,百战余生的衙将,有机会身居高位。

“军营之中,不必有繁文缛节。比我还高大的人,可不多见。”

李瑄目视比他还高一截的男子,笑着说道。

浓眉大眼,粗壮的手臂,加上是跳荡军的统领,必然是一名猛将。

“请将军检验士卒们训练。”

高锴向李瑄直言,不卑不亢。

“军中上一次战斗,是什么时候?”

李瑄在校场上转一圈后,向高锴询问。

“回将军,上一次大战为去年攻杀突厥右厢的时候,我丰安军受令出兵六千,凯旋而归。”高锴回答李瑄。

“小战呢?”

李瑄又问这一点。

“丰安军镇守黄河边塞,直面突厥左厢部落,小战十天半月就会发生一次,多是骑兵与探马,同突厥骑兵交锋。”

现在朔方军与突厥左厢水火不容,双方骑兵巡逻时见面,都想斩下对方的头颅,回去邀功。

从高锴的话语和表情中,李瑄能听出他思战之心。

可惜他不是骑兵,没有节度使的军令,无法出军城作战。

“建功立业,不必急于一时。”

李瑄记得后突厥是天宝三年,被彻底覆灭。

不过今年突厥、怒皆等部,还会对边塞进行侵扰。

具体是哪一地,李瑄也不清楚。

李瑄说完,来到摆放石锁的地方。

这里有校场上最大的两个石锁,平时为士兵测试力气之用。

跳荡军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瞅向李瑄。

难道李瑄也想试一试石锁?

但这两个石锁都有一百五十斤。

如果此时李瑄没有拿起石锁,一定会被士兵们看不起。

第335章 天将军的战场之威,败局已定第161章 杨玉环的舞蹈,朕亲自迎接第230章 二十万骑兵的大战第348章 新的龟兹,小别胜新婚第206章 收复杨慎矜,我能杀死猛虎第256章 千秋节上,李瑄的礼物第252章 与圣人论国事,出将入相第265章 携千牛卫巡查河东,廖峥嵘的疑问第444章 宰相犯错,一分不改第330章 换将,改城第173章 全军覆没,丰厚的战利品第94章 真正的大盗第22章 宁远将军第66章 血战高坡第177章 床弩的威力,鸡心谷的血战第72章 心在动第327章 大食倾国来援,怛罗斯之战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226章 大非川之战开启,焚烧草原,日夜不息第309章 算计高仙芝,西域之路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47章 大战将起第132章 天寒地冻,就是苍天助我第210章 四镇节度,控地万里,劲兵重镇,皆第260章 与裴灵溪游东市,定情信物第49章 卖马人第153章 天水郡公,实封五百户,韦坚罢相第410章 三辞三让,收集年号第235章 杨玉环的白月光,突袭乌海城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贺知章第473章 斩杀豪强,问罪县令,捉拿太守第232章 连斩十八猛将第391章 攻破陕郡,直逼洛阳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第124章 决战第189章 吐蕃赞普请求为大唐附属国第98章 父亲举荐儿子第37章 拒绝赠送第174章 授柱国,诸将的封赏第299章 安禄山的火焰跳动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第252章 与圣人论国事,出将入相第187章 收复九曲,设立九曲郡 洮阳郡第438章 真理问世第10章 咏柳第233章 骑兵大战落幕,吐蕃赞普的心灰意冷第328章 更深的谋划,旷野大战第383章 安禄山穷途末路,一战定乾坤第392章 全军覆没,秦赵会盟台,骁将安守忠之死第106章 积石军第397章 万岁,范阳城破,安史之乱结束第256章 千秋节上,李瑄的礼物第377章 天策上将,秦王,尚书令第475章 金陵,再见李白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336章 大食元帅阵亡,河中之战大胜第112章 拜为上将,左龙武卫大将军第278章 结婚前的幻境第42章 把柄第3章 李适之第440章 萨彦岭上的不甘,回纥大可汗死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乱,二十四都督府第388章 潼关难攻,黄河难渡第11章 押官薛错第143章 凉州城发展规划,回到长安第34章 神勇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势的一战第76章 李瑄亦是第448章 东部打响,俱伦泊之战第325章 大唐西进,骠骑大将军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420章 布局天下,开始出击第285章 新科举的题目第360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第113章 组建四万匹战马的临洮军第442章 叶护太子的决定,草原变成都护府第412章 登基大典,变革的时代,李隆基与李适之第149章 杨玉环封贵妃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杨玉环的失落第394章 安禄山的最后一搏,李瑄到来第341章 占领呼罗珊地区,萨珊波斯复国第284章 李瑄纳妾,裴灵溪的感动第448章 东部打响,俱伦泊之战第105章 角力,吐蕃麦庄第212章 安抚杨玉环,欲长镇河陇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 五杨第209章 圣人赏赐诸葛亮剑,入相之势第132章 天寒地冻,就是苍天助我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第356章 安禄山的哭泣,鼓角声前奏,天宝十四载第3章 李适之第92章 蹊跷的海贼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医第215章 画圣吴道子,非有诏不得画第436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第139章 节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职第207章 圣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机第437章 智慧宫,至尊亲送崔汉衡第208章 太子李亨认罪,施展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