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飞马射缨

第31章 飞马射缨

“虽此弓只有一石,但不失为大丈夫!”

李瑄手握雕弓,手指勾动弓弦,轻而易举张开满月。

众人又看着他缓缓将弓弦放下。

李瑄绝非妄言,此弓必有一石。

“阿史那将军,你愿意与我一较高下吗?”

李瑄单手举弓,向阿史那扶汶发出邀请。

身为统领骑兵衙将,必然精通骑射。

一个人射靶子,太没意思!

“将军要如何比试!”

阿史那扶汶深吸一口气,向李瑄询问。

窥一斑而见全豹,只是这张弓,谁再敢轻视?

“你我穿铁甲,各骑一马,立于校场南北,看谁先射中对方!”

李瑄语出惊人。

“将军是认真的吗?”阿史那扶汶面部肌肉一动。

强弓能射穿铁甲,这是拿性命开玩笑!

李瑄是宰相的儿子,如果死在这样比试之中,他吃不了兜着走。

“如若不便,换一个勇士与我比试!”

李瑄激将道。

“怎会不敢?”

阿史那扶汶脸红脖子粗的大喝一声。

他是阿史那社尔的子孙,追逐先祖一样的功绩,他流动着英勇善战的血液,不会懦弱。

军士们彻底沸腾。

他们没有欢呼,只是心惊这样的比试。

这个被军中戏称“贵公子”的少年,竟有这样的勇气。

一旦失败,遗恨千古。

阿史那扶汶的箭术,军中无人不知。

“将军,请您批准我与阿史那将军比箭。”李瑄忽然向卢瑜请示。

他一直用余光留意卢瑜,本以为他说出这句话时,卢瑜一定会制止。

身为丰安军主将,他必须去制止。

如果李瑄伤残死亡,虽是自找,但卢瑜也脱不了干系。

可偏偏他没有制止。

当李瑄请示的话说出后,卢瑜才恍若反应,怒道:“胡闹,军中怎能自伤?”

“这是猛士的交锋,请将军准许。”

阿史那扶汶最先提出让李瑄露一手,现在李瑄的提议虽然激进,但如果他打退堂鼓,必然会被军中取笑。

“不准!”

卢瑜淡淡说道:“你只是衙将,如何与宁远将军比较?”

“文官为将,穿得是铠甲,还是华丽的衣裳?猛士追求勇敢而战,懦夫就该把头低下。箭射在我的胸膛,而不是伱的身上。”

阿史那扶汶本就不服卢瑜,他拍着自己的胸脯,口出狂言。

这暴躁的脾气,犀利的言语,让旁边的李瑄心惊。

卢瑜一定知道阿史那扶汶的秉性,却还在激怒他。

“放肆!胆敢不听本将命令。军中伤人者,一律军法处置。”

卢瑜看起来更加生气,他沉声一喝,拂袖离去。

李瑄看着卢瑜的背影,眼眸微变。

他有问题啊!

“李将军,我们比试开始!”

阿史那扶汶也很懵逼,堂堂主将,怎么撂句狠话就走了。

既然卢瑜离开,他与李瑄的斗箭要继续。

冷静后,阿史那扶汶有自己的想法。

射中李瑄的马,也算胜出。

“可以!”

李瑄胜券在握。

他手握一石强弓,有百步穿杨的箭术,意味着他必胜。

他不会射马,更不会射人。

李瑄要与阿史那扶汶斗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军城。

这种血性,最英勇的胡将,都少有具备。

军城中大部分士兵,都来到骑兵校场周围。

即便许多士兵因陈回光事件,不服李瑄,但此刻都收敛这种心迹。

之前他们认为的“贵公子”李瑄,是一个不敢跃马扬弓,凭借门荫镀金的纨绔子弟。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在跳荡军校场上,李瑄一手一个将最大的石锁举起,也在士兵中传开。 “将军何故如此?”

判官柳锡得到消息后,立刻赶来劝阻。

他心中李瑄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怎么能做出这么不智的举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与阿史那将军切磋一番而已。”

李瑄已经携带箭囊,跨上一匹战马来到校场的最北端。

阿史那也全副武装,骑马在校场最南端。

两人远远对视,较量一触即发。

“阿史那善射,将军年少,万不可意气之争。”

柳锡以为李瑄年少轻狂,劝阻李瑄取消比试。他心中疑惑,这么大的事情,为何卢瑜不来制止。

如果出事,谁能担待得起?

“柳判官不需要多言,十个呼吸,决胜负矣!”

“驾!”

李瑄说着,拍马奔驰。

只留下心急火燎的柳锡站在原地。

事已至此,他只能希望阿史那扶汶会手下留情。

李瑄开始疾驰,阿史那扶汶自然也要飞马迎向李瑄。

周围观看的军士,皆将心提起。

这是不同寻常的比试,没有人大喝,更没有人鼓掌。

他们心情复杂,目不转睛地盯着逐渐靠近的两骑。

数千人围观的校场,此时竟然鸦雀无声,只有“嘚嘚”的马蹄声。

双方的距离越近,士兵们的心神就越紧张。

二百五十步……

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

还不到射程内,两人已经取出羽箭,搭在弦上。

阿史那扶汶拿七斗骑弓,此弓的水平有效射程只有一百步。

但想在一百步内射到目标,难如登天。

必须再靠近一点。

李瑄深知这一点,他手握雕弓,紧紧地盯着阿史那扶汶。

大约一百二十步距离的时候,李瑄抬起雕弓,瞬拉满月。

李瑄只是微微瞄准,马匹又向前十步远。

现在两方的距离是一百一十步。

这一刻,李瑄心静如水,意无杂念。

“嘣!”

松开手指,弓弦震动。

“咻!”

刹那间,箭矢破空飞出,如流星般迅速。

而阿史那扶汶等着再靠近一点射箭。他此时戴着甲片组合式的兜鍪,项顿过肩,顶饰红缨。

他正在准备拉弓,根本来不及反应倏然而至的箭矢。

“铛!”

阿史那扶汶只感觉到头顶大力贯来,兜鍪险些脱落。

这种情况下,他不自觉地回头。

眼前一抹红色。

那是他头顶的红缨,飘落在马后。

再看前方的李瑄,已经勒住战马。

“这是神威!”

阿史那扶汶一时失色。

他自学习骑射二十年来,未见有如此箭术。

简直如神一般。

反应过来后,阿史那扶汶丢掉强弓,甘拜下风。

如果李瑄射他眼睛,此时已经毙命。

“神威,神威!”

校场上经过短暂的寂静后,响起震天大喊。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胡语。

那些信仰骑射的胡人,甚至跪拜在地方,表达对李瑄箭术的崇拜。

飞马射缨,很快就传遍整个朔方军,也是李瑄在边塞扬名的标志。

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头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290章 科举,李瑄的态度第228章 送将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367章 灵宝之战,潼关陷落第456章 回纥大败,汗国崩塌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357章 最后的准备,布置兵马第98章 父亲举荐儿子第366章 活捉颖王,收陇右兵,再至京兆第301章 天宝九载,重要的抉择第103章 对吐蕃的战略第305章 李相的威严,逮捕五杨之一第57章 甲骑冲阵第411章 称帝,改元,华夏历第254章 朝堂的争辩,再兼三使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 五杨第49章 卖马人第332章 定河中之战,围歼大食近卫军第5章 兴庆宫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计韦坚第195章 诸葛亮剑,李林甫的把柄第487章 废除波斯王,接管木鹿城第436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第189章 吐蕃赞普请求为大唐附属国第29章 军中训练第388章 潼关难攻,黄河难渡第219章 获得猛士,灵溪赠梨第336章 大食元帅阵亡,河中之战大胜第369章 圣人去哪了?行至马嵬驿第414章 大唐玄龙旗,税制改革第187章 收复九曲,设立九曲郡 洮阳郡第356章 安禄山的哭泣,鼓角声前奏,天宝十四载第56章 唐军阵形第258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第254章 朝堂的争辩,再兼三使第95章 劫过倭国商船的海贼第28章 新任军使卢瑜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丝绸之路第42章 把柄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442章 叶护太子的决定,草原变成都护府第159章 终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471章 天亮了,淮阴谢氏第158章 裴灵溪第340章 波斯诗人为天将军歌功颂德第145章 李隆基引荐安禄山第213章 与杨玉环的秘密,守护贵妃第355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天宝十三载第468章 除贱为良运动的漏网之鱼第183章 九曲之战开启,南霁云假冒敌军冲阵第52章 期望的功勋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浑和白兰羌叛变第288章 处置李林甫的两个儿子第421章 初扫关中,触目惊心的结果第68章 斩将,当者辟易第348章 新的龟兹,小别胜新婚第206章 收复杨慎矜,我能杀死猛虎第19章 箭术与马战第385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第117章 擒拿监军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隶,迎接百国盛会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第219章 获得猛士,灵溪赠梨第282章 安禄山怒火中烧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间,黑衣者死第64章 大举进攻第19章 箭术与马战第482章 巴格达,哈里发的决心第472章 护驾,新一轮的斗争开始第393章 安禄山出逃洛阳,叛军哗变第385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第228章 送将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105章 角力,吐蕃麦庄第83章 灵翠楼宰相之子再斗殴第110章 李适之罢相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帅的选择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难,终会圆满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第146章 和亲,与韦坚决裂第106章 积石军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对战大食的计策第3章 李适之第400章 密谋登基,杀鸡儆猴第417章 咸阳城外,盛世前的鼓角声第484章 先谋波斯,波斯大都护府第402章 剑履上殿,质问李隆基第11章 押官薛错第128章 你说的是人吗第339章 大食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反应第420章 布局天下,开始出击第383章 安禄山穷途末路,一战定乾坤第220章 上不疑我,勋章制度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丝绸之路第157章 今后必为良相,又兼两使第473章 斩杀豪强,问罪县令,捉拿太守第197章 杀死李瑄,君子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