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灰头土脑

上官婉儿的学识不需要说的,非常了得,是唐朝著名的才女,她称之为“奇葩”的东西必然是出人意表,见都没有见过的。

武则天更不用说了,开一代先河,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没有女皇的先例。她的眼界非常高,她承认“奇葩”,同样让人好奇。

狄仁杰很得武则天敬重,被尊为“国老”,其修养学识令人信服,他看了武则天的圣旨,一个劲的叫嚷是“奇葩圣旨”,这话太勾人了,勾得众人个个好奇心大起,恨不得立时看个明白。

“是甚样的奇葩?”

“圣旨上写的甚,被称为奇葩?”

众人在心里一个劲的道。

然而,武则天没有满足他们愿望的意思,冲贾铭招手。

贾铭忙上前几步,挺直身子,等待武则天吩咐。

“贾铭,你年岁大了,本不该让你受苦。只是,此战干系极大,这次去北方宣旨,需一个镇得住的人,非你莫属,就有劳你辛苦一趟了。”武则天冲贾铭道。

贾铭的年岁不小了,去北方宣旨的话,会让他吃很多苦,他未必受得了。只是,这次宣旨干系极大,非一个能镇得住的人不可。贾铭是武则天身边的老人,有威望,他去很合适,他能镇得住。

可以想想一下,若是派一个不太重要的人去宣旨,武三思知道了这道奇葩圣旨后,肯定会不服气,会闹腾。贾铭去,他就不敢闹腾了。

“陛下请放心,贾铭愿去宣旨。”贾铭忙道。

“嗯。”武则天颇为欣慰,拿起圣旨,递给贾铭,道:“记住,这道圣旨务必要召集众将,当着众将的面宣读。”

“这……”上官婉儿不住摇头,为武三思惋惜:“如此奇葩的圣旨,当着众将的面宣读,这是一点也不给武三思留脸面了。这个武三思也真是的,甚时间闹腾不好,偏偏在这大战的节骨眼上闹腾,真是不长眼!”

“丝毫不留情面啊!”狄仁杰听在耳里,大为欣慰:“武三思这次有得受了。”

“遵旨。”贾铭领旨。

“昔年,大非川之役,之所以失败,不是薛仁贵之过,而是郭待封不听从号令,擅自行动所致。大非川之役,影响深远,吐蕃得到大非川之地,实力大涨不说,更是虎视眈眈河西之地。”武则天眉头一挑,道:“如今这一战,干系极大,干系北方数十上百年的安危,比起大非川之役更加重要,朕决不容有失!”

大非川就是现在的青海湖一带,那里比起西藏更加温暖,气候宜人,是青藏高原上极为重要的经济区。吐蕃打败唐军后,占据了大非川,其实力大涨,对唐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wWW●тtκan●c o

同时,也使得吐蕃更加靠近河西走廊,能够对河西走廊构成直接威胁,迫使唐朝不得不在西北派驻大军防守。

直到哥舒翰打下石堡城,唐军对大非川构成直接威胁,这才迫使吐蕃后退。

从大非川失败到唐朝拿回石堡城,那是上百年了,这对唐朝的威胁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眼下正在进行的这一场战事,其影响比起大非川更大,大得多。若是唐朝失败的话,突厥就会一举复国,对北方构成巨大的威胁,很可能北方会落入突厥之手,那就麻烦大了。

“将令必一,将令必行,为了让王孝杰更好的号令诸军,朕决定……”武则天眼中精光闪闪,道:“取朕的宝剑来。”

立时有太监送来武则天的宝剑。

武则天接过,一手持剑鞘,一手握住剑柄,拔剑出鞘,在清脆的摩擦声中,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出鞘。

“此剑跟随朕多年,从未赐人,今儿朕就赐予王孝杰。”武则天的眉头一挑,如同利剑似的,道:“任何人若不听从号令,若不能力战,胆敢怯敌不进者,王孝杰凭此剑皆可斩之!”

这是授予王孝杰尚方宝剑,王孝杰的权力就会大增,他的号令将会更加森严,没人敢不遵,即使武三思和李隆基也不敢违抗。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颂扬。

武则天还剑入鞘,递给贾铭,道:“你即时起程,速到边关,宣朕旨意。”

“遵旨。”贾铭接过尚方宝剑,施礼告退。

XXXXXXXXX

丰州,校场,李隆基骑着照夜狮王,正在督促训练。

“冲啊!杀啊!”

虽然天气已经很冷了,但将士们依然是挥汗如雨,刻苦训练。

“咚咚!”就在这时,聚将鼓响,声震长空。

“陈玄礼,这里交给你了。”李隆基眉头一挑,冲陈玄礼道,道:“我要去见大帅。”

聚将鼓响,凡在丰州的将领,都得赶去相见,李隆基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

“楚王请放心,陈玄礼明白。”陈玄礼忙领命。

李隆基一拍马背,直奔王孝杰的帅府。

王孝杰的帅府就是唐休璟的将府,因为王孝杰要在丰州停留一段时间,唐休璟就把自己的将府让了出来,让王孝杰发号施令。

李隆基远远就看见帅府前众将云集,个个顶盔贯甲,精神抖擞,一副随时可以上阵杀敌的样儿。

“见过楚王。”众将冲李隆基见礼,个个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

自从上次他们拜访李隆基后,就有了不错的交情,见到李隆基自然要是见礼的。

“李隆基见过各位将军。”李隆基抱拳回礼,飞身下马。

“楚王,你可知大帅为何聚将?”有将领很不解的冲李隆基问道。

李隆基是皇亲国戚,是武则天的亲孙子,是李旦的儿子,他应该能知道,众将的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李隆基,静等他回答。

“我也不知。”李隆基摇头道。

“楚王也不知?那是为何呢?”

“说打突厥嘛,眼下已经入冬了,大漠上已经冰天雪地了,不宜于用兵呀。”

“是呀。眼下打突厥,那会伤亡惨重。”

冬季天气很冷,冰天雪地,若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一般是不会用兵的。

“莫管那么多,见到大帅就知道了。”李隆基道。

“也对。”众将不再议论,进入帅府。

帅府里已经有不少将领了,他们站得笔直,分列两厢。

李隆基一扫视,没有发现王孝杰,有些惊疑:“大帅擂聚将鼓,为何不见人呢?”

如此惊疑的将领不少,只是这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只得把一腔好奇埋在心里。

“大帅到!”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只见王孝杰和唐休璟簇拥着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来宣旨的贾铭。

“他来做甚?”李隆基有些惊讶。

贾铭的目光在众将身上一扫视,落在李隆基身上,点点头,一脸的赞赏。

“娘嘞,总算苍天开眼了,不一见面就数落我了。”李隆基看在眼里,颇有些不适应。

李隆基来到唐朝后,第一次与贾铭见面,是武承嗣状告李隆基吃牛都不吃的青蒿,丢了皇家脸面,被贾铭好一通数落。

第二次见面是武三思和武承嗣利用张昌宗之事诬告李旦一家子,贾铭一见面又把李隆基好一通数落。

历来只有贾铭数落李隆基的事儿,赞赏李隆基这是头一遭,李隆基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

贾铭的目光移开,在武三思身上停下来,摇了摇头,脸上掠过一抹不快。

“见过大帅。”众将见礼,声音洪亮,如同雷鸣似的。

“免了。”王孝杰一挥手,冲众将介绍,道:“这位是陛下身边的贾大人,奉陛下旨意,前来宣旨。”

贾铭很得武则天赏识,而且,他人还不错,算得上正直了,没有陷害过人。尤其是,他帮过李旦很多回,这令人对他起敬,即使是王孝杰这样的名将,对他也不乏敬意,是以用了“大人”二字。

以贾铭的得宠,他要陷害人很简单的事儿,他却没有这样做,的确是当得起这一称呼。

“大帅过奖了,大人二字不敢当。”能得王孝杰这样的重将称一声“大人”,那是何等难得,贾铭脸上泛起笑容,倍感荣幸。

“宣旨?宣甚旨意?”众将迷糊了。

武则天要给王孝杰下旨很正常,但那用不着当众宣读,只要让王孝杰知道就行了,要知道军机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如此当众宣读的旨意,会是什么呢?这还真是让众将好奇。

“梁王状告王大帅里通突厥,意欲恢复李唐江山……”贾铭的话才开了个头,就被一片轰鸣声打断了。

“甚么?”

“武三思,你好大的狗胆,竟敢中伤大帅?”

“武三思,你这狗才,竟敢诬告大帅,我要杀了你!”

王孝杰在军中的威信很高,武三思竟敢诬告他,这让众将大是气愤,个个打量着武三思,如同发怒的雄狮似的,杀气腾腾,恨不得把武三思撕着吃了。

“怎么了?怎么了?你们还想吃人了?”武三思得意的一昂脖子,洋洋得意的,道:“本王就诬告王孝杰了,你们能怎样?能把本王怎样?谁叫陛下是我们武家的人呢?”

“你……”众将气愤不已,要是目光可以杀人的话,武三思已经成了鸡零狗碎。

“武三思呀武三思,你个狗东西,真是不长脑子。”李隆基冷笑一声,扯起嗓子嘲笑道:“你要是告准了,陛下派来的就不是贾祖,而是千骑了。如此明显的事儿,你都瞧不明白,真是丢人。”

“有理。”众将恍然。

要是武三思告准了的话,武则天一定会出动千骑前来捉拿王孝杰。要知道,王孝杰是重将,手握重兵,一个太监能擒住他?非得出动千骑不可。

贾铭赞赏的打量一眼李隆基。

“我不信!”武三思一愣,却是头一昂,脖子一梗,嘴硬道。

“好了。听我宣旨。”贾铭尖细的声音响起,从袖里掏出圣旨,展开道:“武三思……”

“听见没?李隆基,你听见没?陛下要夸我呢。”武三思得意的昂起脖子,冲李隆基叫嚷起来:“你等着瞧吧,我要告你。”

“……你这狗东西!”武三思一句叫嚷的话没有说完,只听贾铭的声调陡然转高,扯起嗓子吼得山响。

第57章 无理挑衅第20章 惨无人道第22章 回归故国第35章 阴谋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5章 各自盘算第55章 李旦禅位第7章 英雄归来第66章 首战告捷(上)第24章 大战古尔(上)第36章 滥竽充数第22章 好大的鱼第18章 断敌退路第20章 上当了第36章 武则天的决断第30章 波斯复国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脸第63章 妙解名题(上)第53章 战后总结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43章 疯了!疯了!第7章 大唐战车隆隆启动第9章 盛大庆典第80章 大追击第1章 后突厥汗国第66章 阴的就是你第16章 “传”兵法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21章 大举进攻第85章 上官婉儿第75章 张易之第49章 大败古太白第32章 你算什么东西!第2章 万国来朝第31章 出兵天竺第46章 第一轮交锋第33章 招兵买马第63章 天下瞩目第30章 吐蕃大治第42章 智珠在握第39章 宫变(上)第57章 国号开元第7章 我有妙计第36章 滥竽充数第12章 安插人手第48章 全力出击第15章 信?不信?第33章 招兵买马第32章 首战告捷第62章 战果辉煌第35章 阿罗那很害怕第1章 大食东进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26章 不可能?第70章 杀机第43章 一路向西第71章 设伏第14章 和谈?第60章 开元基调第22章 回归故国第63章 妙解名题(上)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选择第28章 妙计破城(上)第74章 奇袭黑沙城第57章 离间计(上)第24章 狼狈勾结第64章 各有盘算第81章 隆基挡道第25章 增援丰州第22章 回归故国第46章 第一轮交锋第48章 奇葩圣旨第31章 出兵天竺第26章 中央开花(上)第74章 楚王万岁第32章 阿拉伯帝国灭亡第22章 回归故国第28章 妙计破城(上)第8章 李隆基献计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19章 赢得尊重第12章 低调不成就高调第32章 你算什么东西!第29章 王孝杰上书第76章 女皇之怒第10章 大军西征第30章 默啜的愤怒第88章 名满天下第12章 安插人手第8章 妙计破城第70章 杀机第12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16章 告刁状第19章 赢得尊重第48章 全力出击第22章 帝国精锐:千骑第41章 睿宗复位第65章 气象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