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

bookmark

五京制形成,创造了两个先河。

五京制,总共四个陪都,一个京城,汉人王朝中,从未有过这般的玩法,当然,辽国才是开创这个先河,

第二个,则是唯一开国,陪都就陷落在他国的朝代,很是稀奇古怪。

大家都觉得很没面子,甚至北京在晋阳都成,幽州从未当过国都,很不合适。

不过,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众人也不想违抗。

“陛下,北伐之战,战果累累,除了定都以安人心外,微臣以为,处置那些归降的兵卒,才是至关重要的。”

孙钊连忙岔开话题,拱手说道:“宋军淮南五万之众,河南道高怀德三万,洛阳六万,汴梁三万,关中降卒三万,共计二十来万,这些兵马中虽然不乏精锐,但却不过三成左右,余者都是一些**,兵油,与其禁锢与军中,不如发些钱粮解散。”

“民间正好精壮短缺,好让其成家立业,增加户口。”

“目前不急。”

皇帝轻声道:“洛阳的宋军,如今正在疏通洛水,汴梁的在疏通汴河,黄河泥沙俱下,也得疏通一二,与其徭役百姓,不如用其磨砺一下宋军的脾气,也能省却不少的粮草。”

“陛下,此言虽然有理,但却名不副实啊!”

孙钊一脸心痛地说道:“这些禁军,高约六尺,吃食极多,普通的嚼食抵得上两三个民夫,其又久习军阵,干活却懒散,事倍功半。”

“与其这般,还不如雇佣流民,一来让其有个稳定的吃食,二来,民夫干活麻利,腿脚利索,吃苦耐劳数倍与宋卒。”

“钱粮虽然重要,但要以稳定为先。”

李嘉摆摆手,说道:“目前来说,让这群宋兵不能偷闲,疏通河渠,已经算是一石二鸟之策了。”

孙钊欲言又止。

他这个财相当了多年,已经抠搜惯了,见到这般浪费的举措,实在是忍受不住。

“陛下,宋卒虽然战败,但也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让他们操持河工之事,怕是太过于浪费,不如汲取其精锐并入御营,以强干弱枝。”

王溥抬起头,终于发出了自己的言语。

“不行——”宰相邓斌连忙否决道:“宋卒沿袭乱世陋习,绝不能让他们污秽了御营的操守,尤其是其以下克上之习,绝不能传下。”

赵诚等人也微微点头,表情严肃,显然是默认了。

王溥闻言,气涌上头,但一想到赵匡胤的行径,瞬间就憋住了,这是在打脸啊!

魏仁浦一向老沉持重,见识广泛,见到王溥被噎住,他笑了笑,轻声解围道:

“微臣听闻,大唐御营之所以百战不殆,有了个妙方,乃是设立练兵大营,如同熔炉一般,将兵卒重新操练培训,什么样的人物,进去两三月,就会变样。”

“不如,朝廷在汴梁再设练兵大营,将前宋之精锐回炉重造,假使时日,岂不是变废为宝?”

“哈哈哈,没错——”李嘉大笑,很是赞赏道:“变废为宝,此句着实很妙。”

随即,其对着这些老臣们说道:“如今咱们统一天下,无论是南人,北人,俱为一体,是为唐人,其虽然有所陋习,但也不可尽弃,淘汰老幼,练兵重造,数月后,也是咱们大唐的精锐了。”

“除了兵卒外,将校也是至关重要。”

孙光宪沉声说道:“宋将乱世以生,不适太平,更是不畏皇威,其上行下效,以致于兵为将有,闻将而不知上,其行可鄙。”

“陛下早有先见之明,设立演武堂,与将校识军令,知忠义,显军策,两三载光景,就可脱胎换骨,虽然不至于成为名将,但可成为中庸之将。”

“所以,可将那些宋军中下将校,入得演武堂,一来解除威胁,二来也能培训良将,两全其美。”

众人闻之,纷纷表示认可,让那些武将们读书认字,深受儒家教化之礼,知晓忠义之理,文武双全,这才是至理名言啊!

李嘉也微微颔首,这番道理,着实不错,兵将分离数月,甚至上年,再多的畏惧,也会消散。

将宋军拆的支离破碎,才能好好的成为精锐。

演武堂的作用,不就是这般吗?

“陛下,微臣有一言不得不言语。”

赵普也连忙发声,刷存在感。

“哦?尽管说来。”李嘉笑了笑,说道:“如今正是群策群力之时,莫要拘束。”

“淘汰老弱,微臣并没有意见,反而极其赞成,但这些老弱,也不能轻易地放纵。”

赵普脸色凝重,深鞠一躬,看样子很是要紧。

“说来——”

“前宋禁军,本就是藩镇筛选而入,又经过千挑万选而出,其即便是老弱,也强与地方藩镇,亦或者相比拟,若是轻言解散,且不提他们老无所依,聚而为匪盗,哪怕被藩镇,或者地方招募,也是一件祸事。”

“恩?”李嘉闻言,倒是眉头一皱,他倒是没想过这一茬,如今一想,倒是颇为后怕。

这些禁军们,虽然年老体弱,但大半辈子都在军旅中度过,杀戮与操练已经习以为常,比普通人却是强上不止一筹。

而且好多人只知道杀人,打仗,甚至许多人无儿无女,一旦出了军营,就等于是失业,种田不会,技艺不会,要么饿死,要么为匪盗,或被他人利用。

总而言之,绝对不能随便的一裁了之,更不能以为发点钱财就好了,这样反而是害人。

“卿家可有良策?”

“微臣以为,北方残破,荒田无数,可并其为地方屯田。”赵普提了个循规蹈矩的意见。

“屯田?”李嘉微微点头,算是认可这个建议,不过,他又摇摇头,说道:“中原虽然残破,土地荒芜的也多,但料想修养生息数载,就可恢复,到时候屯田反而成了与民争田,成为弊政。”

说到这,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双目发亮,笑道:

“不过,中原虽然不可以,但关中却是可行。”

“偌大的关中,沃土千里,百姓十不存一,正好可以屯田养民,顺便也能抵御蛮夷,一举两得。”

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五十九章幸进第八十八章宿铁刀太上皇李维特别编——越南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布局(下)第三百八十章纰漏第一千零五章谥号第五百五十章离去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强第1161章胜之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订阅)第八百一十四章东京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军府第七百八十章后续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与盐第1374章大喜第六百零四章行动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镇番禺(上)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六百七十四章吴哥王朝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进第二十章富饶贫瘠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五百七十章自荐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九百一十六章第八章家长里短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两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动第一千零二章条件第五百九十章惊美第两百二十四章国家多难第1330章支援第八百六十章万寿节第1202章钱粮耗费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应对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贵戚第五百五十章离去第1371章三路第两百五十八章独断专行第1325章黑水都护第1391章藩王第一百七十八章徐闻盐场第两百五十九章湘江汹涌(上)求票,求订阅第三百五十六章处理第九百一十二章扬州城下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九百七十八章无题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七百六十八章东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戏第九百章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布局(上)第四百四十三章余波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宫第两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295章门槛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两百五十二章窟说岛?库页岛第1376章无名第五十一章收获安排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四百六十九传播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三百四十三章灯灭第1252章无题第九百五十六章第八百五十五章影响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两百八十六章又来不及了,先发一张待会再替补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202章钱粮耗费第1122章于阗第1358章第六百九十六章为难第七十六章称霸海峡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继勋第1121章沙州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四百四十五章头重脚轻第一百七十四章征收夏税第四百六十九传播第九百四十九章军心第九百四十一章灵月庵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语中的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1178章高丽来使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138章尊老第三百八十章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