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陈桥兵变(下)

bookmark

待获得众将的效忠后,赵匡胤立即派人赴开封,先与守卫京城的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联络。

这些人早就知道了内情,哪有不理会的道理,于是纷纷答应下来。

得到确实的回应后,赵匡胤便放下了心,开始整军,将自己的亲信都提拔到高位,而将那些忠于周国的将领,都贬为闲职。

在这之后,他又强调了一番军纪,这便自陈桥驿回师开封。

北去的路上不慌不忙,待回京时,确实风驰电掣,大军昂扬向上,骑兵率先在前开路。

待骑兵来到东京城门,却早就开了,原来是守卫城门的石守信、王审琦正在城门外迎接。

“见过陛下——”两人单膝跪地,一脸喜色。

“两位都是我兄弟,不是外人,用不着如此客气,哈哈哈……”

赵匡胤别看人黑腿短,但双臂有力,拍了拍这两位大将,再瞅瞅这高大的东京城,赵匡胤将两人搀起,来不及叙旧,骑上马就进了城。

还是大事要紧。

大军进了城,虽是白日,但大街小巷却是一片寂静,一个人影都没有。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紧紧地堵死了门,关紧了窗,听着踢哒踢哒的马蹄声,心里就跟打了鼓似的,大军入城,免不了又是一场劫掠。

也不怪他们如此紧张,在五代时期,凡有兵乱都要大肆抢劫一番,谓之“夯市”,东京也是倒霉,自后晋迁都至汴梁,每逢改朝换代,都会被劫掠一番。

比如,后周建立者郭威,家人被杀后,带领大军南下东京,攻克后劫掠了三日。

劫掠之后,立了一个刘氏小皇帝,突然就契丹人来犯了,虽说实在奇怪冬天马瘦的季节,契丹人为何不顾惜马力,但郭威还是北上了,到了澶州(南下东京的要道)就被迫黄袍加身(没错,天下一大抄的赵匡胤,连这也是抄的),然后就建立了后周。

所以,东京百姓才如何胆战心惊,携老扶幼出走者不知凡几,只有皇宫内,还是一无所知。

可是,那群在门缝中巴望了多时的百姓们,却仍未等到破门而入的消息,一时间,开窗明望者不在少数。

也不怪乎这些禁军们愿意听从,泰半的禁军家小都在东京,自己打劫自己,实在强人所难,凡事劫掠东京的,没几个都是本地兵。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尤其是赵匡胤带队,守城的后周军将,都不敢轻举妄动,唯有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闻讯,不由得目眦尽裂,心中气急:

“好一个红孩儿,竟然是欺主之人,枉费先帝一心的栽培提拔——”

心中想着,连忙骑马径自皇宫内廷疾驰而出,欲集结部众负隅顽抗。

当其行至街上,被王彦升察觉,遂紧随其后,追而不舍,无奈,被直追至家中,连同自己在内,一家人全部杀死。

其他的禁军哪敢放肆,瑟瑟发抖,不再言语。

赵匡胤入城后,登上明德门,命令兵士各返回所属军营驻地,防止有乱兵出来搅乱自己的计划,随后,自己也回到原来的官署。

他倒是安心了,其他的高官们却被牵连起来,被那群大兵们挨家挨户的进行押出,来到他的官署。

不多时,诸将领簇拥着范质等后周朝廷要员来到赵匡胤官署,赵匡胤一见,皆是自己往日的同僚,再仔细一瞧,有权有势者皆在,这才放下心,连忙上前,将绳索解下,顿时痛哭流涕。

呜咽道:“违负天地,今至于此!”

一张大黑脸,此时却满是通红,不知晓是激动还是真的伤心,鼻涕肆流。

立在一旁的宰相范质等人脸皮扯了扯,还不及回应,军校罗彦环却手按利剑,厉声说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

范质等人面面相觑,无计可施,只好屈身退至阶下,列队朝拜。

君臣名份既定,赵匡胤这才放下心,对待这群文臣,他客气的很。

随即,赵匡胤于官署堂上召集文武百官,依据每人功劳高下确定入朝列班次序。

翰林承旨陶其不毂自袖中取出事先写好的禅位制书,当众宣读,称柴宗训退位,由赵匡胤即皇帝位。

众人不由默然,瞪大了双眼,瞧着这场表演,回首相望,心中悲叹之声连绵不绝。

随后,宣徽使引导赵匡胤下堂,来到庭院中,面向北方行拜礼。又引他出官署入宫中,进崇元殿,更换朝服,头戴衮冕,正式登基称帝,是为宋太祖。

另又将柴宗训及符后等人迁至西宫,去其帝号改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

五代之一的后周,至此结束。

赵匡胤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建隆,仍定都于开封。因他曾于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出任过归德军节度使,故以“宋”为国号,史称北宋。

其后,赵匡胤对有功官吏将士,分别封官授爵,给予赏赐。

以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其余禁军诸将领亦分授官职,并兼领节度使。朝廷各重要官署机构均重新任命长官,从而建立起宋朝的统治秩序。

大宋的天下并不稳妥,主要有占据上党(今属山西)的李筠,盘据淮南的李重进,此两人乃是实力最雄厚的藩镇。

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经营上党长达8年之久。他在自己的统辖区域内,擅自征收赋税,召集亡命之徒。颇具一定实力,以至于后周朝廷亦曾感到李筠“倔强难制”。

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为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权势显赫。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曾一度与赵匡胤分掌朝廷内外兵权,所以他的不服,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六百九十二章第1165章第三百九十二章州县合并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一百章自由贸易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钱第十九章另寻他处第三百三十三章军队番外3——震雷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329章契丹突袭第1256章罢都护、设新府第六百六十五配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进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镇番禺(下)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订阅)第1373章两胜一败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百零九章疲军第五百八十章荆国公薨第1280章那曲盟会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两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四百七十章党争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贡举第1198章乌梁素海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九百八十九章第1312章余热第九百九十二章大决战(上)第八百七十六章献女第四百五十九章幸进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两百四十一章欣喜万分第四百二十九章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两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讳陋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1103章捷报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动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1249章想法第八百五十五章影响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九十八章干柴烈火第1143章柔情第三百四十五章为难第七百六十四章教头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八百零二章贱户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国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四百一十一章权力第七百二十六章应对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开府第1305章谈话第三百零一章尽皆欢喜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两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两百六十五章不见欢喜第六百二十六章两千万贯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一千零三十章无题第1240章兴复陇右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编、整训第七百章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惧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订阅)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1257章安南府第一百一十三章风波不平(上)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174章消磨第1340章落下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贡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国第1213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一千零三十章无题第1281章当家做主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归(上)第八百六十七章鸿之舞金矿第两百三十四章大兴科举(下)第两百零六章大兴科举(上)第1287章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一千零三十章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