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bookmark

唐朝国度在哪?

长安。

唐朝列祖列宗的皇陵,都在长安。

走了长安,才算是大一统王朝。

你看中原,定都汴梁开封,这几十年,就没长久的。

虽然大家心头不说,但国都定在长沙,所有人心里头总有一种草头王,不长久的味道。

哪怕是定在金陵,虽然寓意不好,短命了些,但好歹也是百年国运啊!

但,如今若是回复旧都于长安,大家瞬间就心气足了:咱们肯定是个数百年国运的帝国,统一天下不是梦。

仿佛拿下了长安,就取得了天下一般。

“咳咳——”见到大家思绪被这句话打乱,神游物外,心驰神往之时,皇帝不由得咳嗽一声,言语道:

“某晓得旧都事大,你继续说,其二呢?”

“其二,就是关中残破,兴元府距离东京上千里之遥,用兵艰难,而咱们三峡而过,数日即到,方便迅捷,无论是增兵,还是指挥,皆很方便!”

孙光宪尴尬地笑了笑,继续说道:“其三,潘将军都督八万兵马,养军劳费颇多,蜀地乱了一阵子,大半钱粮都在用与养兵,若是解决了兴元府,到时候朝廷定然积蓄更广一些,日后的度田,也更容易!”

“此话在理!”孙钊不由得赞同道:“西川养兵八万,东川也有两三万,国朝三成的兵力,都在蜀地,一日不解决兴元府,忧患一日难平!”

李嘉又看向其他人,大家似乎还沉浸在恢复旧都的想法中不可自拔。

“你们觉得如何?”

“臣等赞成!”

“微臣思虑不周,还是孙相公更加周到一些!”赵诚一脸惭愧地说道。

“议事就是大家一起讨论,一人智短,众人智长,查缺补漏,哪怕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有更加适宜的罢了!”

皇帝语重心长地说道,众人纷纷赞叹,认同。

他看了一眼孙光宪,轻声说道:“孙相公的谋划,倒是恰当的!”

“兴元府之地,古为汉中,汉太祖因之成有帝业,汉昭烈因之而三分天下,无有汉中,巴蜀之地就是不完整。”

“如果将大唐比喻成一个用木板箍成的木桶,那么蜀地,就是最短的一张板子,无论木桶的水灌注再多,也会从短板那里源源不断的漏出,待到不漏时,朝廷也就是没了!”

皇帝神色严肃,郑重其事地说道:“况且,屯重兵与巴蜀,钱粮耗费,俗话说的好,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天长日久,怕是有不谐之事发生,咱们要防患于未然!”

“荆襄虽重,但不及巴蜀,吴越虽富,手到擒来,接下来,朝廷全力以赴,定要在北国战休之前,拿下兴元府!”

“臣等谨遵圣谕!”诸多宰相无论心中怎么想,如今皇帝一锤定音,将出兵的方向定在了兴元府,那再多的算计也就打水漂。

朝廷重战,功勋爵位皆由战出,如此提前得之,那么安排一些亲朋好友去西川赚取功劳,也是正常的。

“陛下,凡战事,皆虚实结合,臣以为,咱们可以学习一下北宋的突袭之策,先假攻襄州,吸引其注意,然后让潘将军兵出兴元,到时候定然能成!”

李淮连忙献策。

“这主意倒是好!”李嘉点点头,赞同道。

“陛下,李学士此策甚好!”

赵诚连忙出声说道:“但战事变幻莫测,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从江陵出兵北上,若是兵力少了,宋人则不信之,但多了,朝廷的耗费就太大了一些!”

“不如咱们两面皆实,若是山南道兵力虚弱,有机可乘,到时候咱们不仅能夺取兴元,还能将荆襄全括!”

“就算无所收获,也能测试一番其虚实,稍有难为将来用兵,多作一些谋算!”

“好,这主意不错!”

听闻后,李嘉不由得赞叹道,对于这位首相,倒是有些刮目相看。

“如今朝廷钱粮可曾足够?”

“回禀陛下,朝廷府库充盈,绰绰有余!”孙钊叹了口气,随即言语道:“哪怕是西川,地方也有数十万石粮食,哪怕事有不暇,也能从东川输送,定然不会有钱粮短缺发生!”

“这般就好!”李嘉点头,随即对着李淮说道:“军机谋划,由军机处筹算,兵部、五军都督府、户部,你要统筹兼顾,像拿下江南一般顺利!”

“到时候,记你一功!”

щшш◆tt kan◆¢○ “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李淮连忙激动地跪下,这么多时间,咱终于派上用场了,又得立功了。

“微臣以为,伐兴元之事,一切在于潘将军,是统帅八万大军,若是他心中无有把握,也不好行之!”

李淮连忙泼了一盆冷水,让众人心头一滞。

“没错,你的思虑是正确的!”

李嘉点点头,认真说道:“说句难听的话,咱们远在长沙,对于我来说,巴蜀的一州,不及长沙府一县来的实际,所以咱们在这纸上谈兵,终究没有多大用处,还得问问潘崇彻才是!”

“陛下圣明!”

“陛下,纸上谈兵?这等词语,可是闻所未闻!”随后,赵诚突然发声说道。

“是吗?意思到就行了!”李嘉不置可否,直接说道:“若果真兴元府有所谋划,就按照这个计划来办,钱粮、民夫等,也要尽快的筹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喏!”宰相们这才应下,转身离去。

草率了,成语不能乱用,竟然出了个纰漏。

李嘉心中有些无语。

纸上谈兵指的是赵括,但先秦时期习惯用竹简,不可能用纸,所以这个成语一看就是后世之人因其故事而拟的。

唐朝没有,那就是宋元明清了。

“看来,以后成语这边,还是得小心用之!”

想着,李嘉突然就明悟了:“老子是皇帝,皇帝就算放个屁,也是香的不可能有错,就算乱用了,也有人帮我解释。”

“起居郎,可曾记上纸上谈兵之话?”

皇帝目光一转,对准了书写起居注的瘦弱起居郎。

“回陛下,已经记下了!”起居郎无奈地说道。

“也好!”李嘉心喜道:“咱也是成语发明者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风波不平(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岭南不安(下)第一百二十九章宫中逸事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两百八十七章镇压豪强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六十章新旧交替第两百八十四章倭国变化第八百二十一章应对第两百零五章阴谋进行(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热闹第三十九章名义之下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二十三章军中新政第七百四十章第两百六十五章不见欢喜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1394章巡游与治黄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矿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气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两百一十九章从容自若第三百三十三章军队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台第五百九十章惊美第一千零一十章第1398章喜忧第1282章羁糜?第三百五十六章处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恶日第1376章无名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门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八百一十八章庙堂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九百零四章连云栈道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阳第1412章龙驭宾天第八百二十五章第1388章黄龙府第九百六十九章銮驾第两百二十四章国家多难第一百七十三章准备就绪第九百九十七章胜之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虫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四百四十五章头重脚轻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三百二十一章紧急救援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动荡第六百七十四章吴哥王朝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订阅第两百零七章大兴科举(中)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六百零五章愤怒第一千零一十七章关中藩镇第七百四十四章高丽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1393章高原上的战争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1263章第两百一十五章再复大唐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1197章想法第三百六十三章长沙第1358章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开府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三百一十九章扬州危矣第1240章兴复陇右第1198章乌梁素海第1320章千岁第1263章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三百六十七章见识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1188章空狱第1278章拉萨第1240章兴复陇右第1146章第1327章内轧第五百六十三章壮哉(新一月,求票求订阅)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1187章哼,女人第一千零四十二章盐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镇入京第五百九十一章诗词第六十二章锦衣归乡第三章雄心壮志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风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1349章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