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

在白厅工作多年的爱德华·布里奇斯,对走马观花的首相们已经免疫,天纵奇才是根本不存在的,张伯伦首相养大了德国是错误,难道丘吉尔首相卖血抵抗都是正确的了?

“爱德华爵士,就算是出于正确性的原因,我们也只能认可丘吉尔首相的想法。”亚历山大卡多根苦笑一声,他心里承认爱德华·布里奇斯的想法正确,但不能说出来。

“是的,这就是我们事务官的局限性,我们只是执行,就算是反对也不能公开反对。”爱德华·布里奇斯无奈的道,“我并不是没有提醒过首相,目前大英帝国的情况真的很糟糕,可你也知道,首相是一个固执的人。”

如果不是丘吉尔的固执,在战争时期可能也不会让英国公民们团结一致,抵抗到底。可一直死硬到底下去也不行,爱德华·布里奇斯眼中,丘吉尔就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人。

采茨利恩霍夫宫,已经被定为波茨坦会议举行的宫殿,虽然整栋建筑拥有一百七十六个房间,但是由外而观,几乎看不出来,确实像是一座乡村别墅,

进入塞西琳霍夫宫大拱门之后,首先见到的是地铺绿茵,中间有一外为白环五芒星形的大圆圈草地,右边屋顶上有五根红砖串联烟囱特别显眼,看起来巨大沉重,是塞西琳霍夫宫的建筑标志。正面有三角形结构屋墙的主体建筑就是被定为波茨坦的会议所在处。

看起来是稍微简陋了一些,但是在腓特烈大帝时期,这和柏林同等重要,夏宫,办公场所,朝廷驻地一应俱全。地位类似法国的凡尔赛或者枫丹白露。

宫殿规模确实和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不太合适,可这也没有办法,现在大柏林市市区被苏联红军重炮犁地,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用来阅兵式还行,但真的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宫殿,来让三国领导人安静的畅谈了。

六月二十六日中午柏林机场,带着英国标志的飞机降落在跑道上,首相丘吉尔,以及现任英国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联袂而来。

日前还对丘吉尔本人颇有微词的爱德华·布里奇斯,也在下方的队伍当中,带着标志性的斗牛犬表情,转行做黑帮分子可能大有建树的丘吉尔,以大英帝国首相的身份走了下来,一眼就见到了人群前方的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

“爱德华爵士,都已经准备好了么?”丘吉尔带着刻意表露出来的强势发问道。

“是,首相!”爱德华·布里奇斯和之前同外交部秘书在一起的时候判若两人,带着温和的笑容介绍柏林现在的情况,以及多日以来的准备。

“那我们就和大英帝国的对手们,进行一次真正的谈判。”丘吉尔叙说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带着爱德华·布里奇斯和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一起离开了机场。

艾伦威尔逊在负责波茨坦会议的外交官团队当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也跟在众人的身后,不过比起丘吉尔的经典形象,他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的身上,不出意外的话,自己接下来在会议期间,将会和这个保守党的二号人物常常见面。

“他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当中,被美苏羞辱的当事人?”艾伦威尔逊心中念叨着。

苏伊士运河战争,是权力棒交接的一个关键性事件,英法两国组成联军,联合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埃及大打出手,却最终被逼让步,从此在全世界眼中,不配再和美国和苏联相提并论。

就是从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英国一步一步的放任殖民地独立,最终完全退回了英伦三岛,成了美国的跟屁虫。

因为柏林已经不负之前的繁华,为了避免耽误首相和外交大臣的好心情,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安排的车队,没有从柏林市区经过,绕道到达了波茨坦。

进入采茨利恩霍夫宫,爱德华·布里奇斯在丘吉尔面前诉说着现在的消息,“苏联方面已经发来电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本人以及莫洛托夫已经启程,苏联人是从陆上通道过来。”

“至于美国方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将预计在明天到达,目前的消息国务卿应该是不会陪同!好像最近美国政府的人事方面经常出现调动。”

“杜鲁门明天到,这样也好,在斯大林到达之前,我要和我们的盟友先交流一番,这样在共同面对苏联人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容易一些。”丘吉尔点点头,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这是艾伦,会议期间,他会跟随外交大臣。”爱德华·布里奇斯挥手让艾伦威尔逊过来,冲着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介绍道,“艾伦有着海外工作的经验,在东方学院学习过,对远东、印度以及中东的风土人情都十分了解,对苏联也有一定的认识,是一个少见的年轻人才。”

罗伯特·艾登微微额首道,“海外工作的外交官,这和亚历山大倒是很像。”

外交部常任秘书亚历山大卡多根,曾经是驻中国大使,罗伯特·艾登对外交部的常任秘书履历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些就是在会议期间,进行谈判工作的外交官们。”爱德华·布里奇斯面面俱到的介绍着其他人。

“我们一起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丘吉尔昂着头,面带一丝强硬开口道。

“是,首相!”进行波茨坦会议的外交官们,开口向丘吉尔做出保证。

六月二十七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专机到达柏林,比起他声名卓著的前任罗斯福总统,这是杜鲁门首次出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对手还是苏联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说是不紧张是假的。

但是马上,到达波茨坦的杜鲁门,就被丘吉尔表达的热烈欢迎冲散了紧张情绪。对于丘吉尔口中话里话外的英美特殊关系,杜鲁门点头附和,却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们稳赢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达伦敦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四百四十七章 声东击西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1689章 搞定苏联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亚消息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团结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强硬和绥靖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险也是机遇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忧参半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国南波湾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无上权威的指点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货币战争前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义第八百七十三章 来自苏联的好消息第二十七章 孟买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儿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万维网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天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报委员会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1556章 摆明车马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质危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坚持半年第1618章 休克疗法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离开白宫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们是专业的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东方的国际巨星第1731章 没人喜欢他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险也是机遇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军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1759章 私人聚会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评估报告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铁晚点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达伦敦第1713章 乱有乱的办法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尔逊首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挨揍不长记性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马来亚运动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1590章 罢工和质询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击战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联邦德国成立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军统帅蒙巴顿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终报价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锡建交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国考虑躺平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头等大事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请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敌在白宫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绑北非法军第1667章 小日子到头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双话事人喽第八百四十八章 马来亚需要我第1609章 化学武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联名担保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补牢的美国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将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国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1554章 不给,你不能抢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归上帝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第七十五章 关键的问题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国核战略第六百二十四章 苏联全都要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导弹危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决战之果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团结的法国第1720章 父爱如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副秘书长第1671章 不存在什么盟友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伦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烦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国通婚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