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番谈论之后,季宗若才得知高俊本姓为高,并不姓温敦,这把金刀也是友人所赠,并不知其来龙去脉,明白这些事之后,集中了才长叹一口气:“小人辜负李郎君甚多呀。”
“来龙去脉,详细说来。”
“郎君手上的这把金刀,俗名‘六合挥’,是前朝太宗李世民所用之物,唐太宗后来将此物赐给爱子李明,李明死后,六合挥就在其子嗣间流传,直到本朝开国之际,传到了安南李公蕴之手。”
“你所说的,可是安南太祖李公蕴?”
“正是此人,神宗年间,安南侵犯天常,被王师所败,因而献宝固好,将金刀献于郭文水公,郭公以此物非人臣当有,献于阙下,自此金刀入内府,直到靖康年间为金人抄检,献于乌木太子。”
“此等事体,你如何能得知?”
季宗若似乎陷入了回忆:“十年前,小人只不过是淮东一农夫,因为善于拳斗而参加义勇,与北虏相战,毕竟不能敌之,遭其擒获,金人欲杀我等,遣一持金刀郎君监斩。”
“此人是温敦杰?”高俊琢磨着岁数不大对。
“非也,老令公乃是温敦杰郎君之父,令公将我们带到一处荒僻地界,就将我们尽数释放。我等讨问恩公名讳,恩公自言姓李,唐室之后,不忍见同胞受戮,才有此举。”
高俊琢磨着:“这把金刀在金人手中辗转,又回到了李氏后人的手中?”
“不错,令公尊上深受金人酋帅之信任,得知令公乃是李唐后人,便将这一把太宗的金刀,并一柄玄宗的玉剑,都回赐了令公。令公虽然事金,然而心怀忠义,在两淮间暗蓄复国,对被俘我等义勇多暗中释放,所全活者无虑数万。那时小郎君年方十三,多在其左右,另有一小千金,时年七岁。”
“那么李郎君如何改姓温敦了?”高俊问。
季宗若深深的叹了口气:“我们雄淮军不幸不幸出了个败类,居然偷偷向金人告知了此事,即刻就有军汉要拿老令公去鞠问,老令公此番不得免,决心将两个孩儿送出去。他将那金刀给了小郎君,把他委托给了自己熟悉的一家朋友,那家人的女儿姐妹俩做了金人亲王的王妃,赐姓温敦,所以小郎君也就改了温敦氏。
那年小郎君不过十三岁,并着一个九岁的潘姓小厮,都被送给了那家人。而小千金则带着玉剑,送到了咱们中国境内,可惜我也与他们没了联系。”
季宗若摇摇头,深感自己对不住老令公。
而高俊面色苍白的站起来,庞姓姐妹嫁给亲王,赐姓温敦,除去当今皇帝完颜珣的王妃还能有谁?
这么说来,温敦杰原来算是皇后一家的人,无怪乎他当年在野狐岭军营时,各级军将都要卖个面子!
至于潘姓小厮,高俊闭着眼都知道是谁!
“我见郎君和李老令公一般,多次义释我军将士,腰间有此金刀,又闻他人唤郎君为‘温敦郎君’,因而有所疑惑,斗胆请将金刀一观,由是知也。”季宗若感慨:“郎君虽然不是李老令公后人,但末将看郎君气概,有过之而无不及,末将愿为郎君效力!”说罢下拜。
高俊很高兴,扶起季宗若:“高某心中志向非可说也,然而黑鞑势强,为抗蒙而委身事金,事后必有决断,季将军愿意相助,诚百姓之幸。”
季宗若好像想起了什么:“其实这把金刀和毕再遇也有些关系,老将军当年防守六合的时候,曾经与李老令公交过战,李老令公还是放过毕老将军的手下,所以毕再遇也知道金刀玉剑的事情。”
两人商议了一阵,楼升求见,禀告高俊:“已经准备好了。”
高俊一挥手:“全军即刻开拔。”
“郎君,咱们这是要去哪?”季宗若奇怪的问。
“既然孙邦佐已经身陷宋营,那么我们现在的布置就全部作废,我们且先后退到利国寨那一带继续堵截。”
“郎君是觉得孙参军会投降,将咱们的布置说出来?”
“我何苦去猜测他的想法,倘若他对毕再遇说了真话,固然对我军不利,而如果他说了假话,三军出击时会被试探出来,被毕再遇所杀。我们不妨撤去一切布置,让毕再遇分不出真假来,全员退往利国寨,准备与敌军再战。”
“郎君真是体恤部下。”季宗若即刻站起来收拾行装,太平军军兵们在军官的指导下,用茅草包裹住自己的盔甲和武器,全部打包整理好,在黑夜中离开了桃源镇,沿着路上小小的路标前往更加靠近边境的利国寨。
天色朦朦亮的时候,高俊也有些惊讶的看到,原来早先到达利国寨的军兵在黑夜中已然动工开始修建营地。
眼前的景象令他非常赞赏,军兵们居然在黑夜中挖出了营地的地基和拒马沟壕,就跟白天作业时一样的精准。
“看样子我率领的军兵也算是百战精锐了。”看着地面上飞速延展的一条条沟好,高俊心下大为宽慰,这是孙庭的手笔,他在不点亮一簇火把的情况下,动用熟练军兵确定了营地的位置,随即开始修建沟壕。当高俊大加夸奖的时候,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这是当年在西北与西羌各路人马交战时必备的技能。
高俊远远望去,这几处都是宋金边境上有名的地望,每次交战必有动静,故而以堠台窥伺,但此时的堠台却并没有点火,应该是还没有拿准高俊等人的身份。高俊缴获的宋军旗帜甚多,即刻命令龚成带两个队的军兵假冒宋军,前去缴械,控制堠台。
这场行动一开始非常成功,旗帜和甲胄骗过了防守的宋军士卒们,但是龚成一开口,山东乡音顿时让这些人心下起疑,关键时刻,龚成亮出刀来,非常温柔的请这帮宋军士卒暂时休息一下,不用再操心堠台的事情了。
太阳完全出来了,淮河上的雾也渐渐散去,高俊命令军兵们轮番休息,在利国寨执勤,此处已经极为靠近淮河岸边,毕再遇只要突破此处,就可以回到淮南。到那个时候,无论高俊怎么劝说都没用了,现在必须把毕再遇留在淮北。
高俊部队撤离的较早,当天后半夜,毕再遇就奇袭了金军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