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死士

经过十天的激烈战斗后,天启二年9月6日,吕岩终于攻下了杭州。

攻下杭州后,吕岩立刻命令封锁城门,然后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对于那些俘虏的官员吕岩没有任何兴趣,还是武官留下来,文官发放路费,让他们赶紧离开这里。

那些大力资助官军和帮助守城的大户都被挑了出来,然后前十名家产全部抄没,其他的也被抄没了六到九成不等。

那些没有参与守城的大户吕岩最后还是没有抄了他们的家产,毕竟当时是有些气急了,才说出那种话。

做人还是得有原则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杭州是有着最原始的资本主义萌芽,他不想将这点小小的萌芽不小心掐断了。

不过那些恶名昭彰的大户和贩卖私盐的,甚至和任何王府、皇室相关的产业则全部被抄没。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资助官军抵挡勤王大军。

一些人当然是喊冤叫屈,他们明明没有资助官军,为什么要给他们安上这个“罪名”。

对此吕岩倒是没有解释,有些事情真的不宜宣诸于口。

人生来钱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就是抢劫!

不过不是抢*劫银*行,而是抢劫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

**哈赤将整个辽东都抢了过去,所以才有了成就帝业的资本。

而差不多将整个杭州抢了一遍之后,吕岩感觉虽然不算是有了帝业的资本,但是也差不多了。

杭州真不愧是大明非常富庶的城市,这一查抄竟然查抄出了将近八百万两白银,另有田产、宅院、铺子、古董字画等各种资产不计其数。

那些士绅可真比朝廷有钱多了,仅仅那些田产合计起来至少也是千万两左右,要知道江南的田产一向是以昂贵闻名。

抄完后吕岩就知道自己发了,至少暂时来讲,他比朝廷还要有钱。

朝廷可是绝对拿不出八百万两的白银。

至少两年之内,他不用为军费而担心。

他想扩充多少军队就想扩充多少军队。

得到这么一大笔的财产后,吕岩立刻当了一回散财童子。

一方面拿出了将近一百万两银子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赏赐给众将士,以奖励他们这段时间来的英勇表现。

另一方面拿出了一半的田产开始分给贫苦百姓,现在战乱刚刚结束,正值人惶惶之际,分田无疑是收买人心最好的手段。

果然这一分田下去,那些本来对吕岩带着些敌意杭州市民立刻变成了忠实拥护者。

不管分到的地多不多,毕竟是白拣的不是。

甚至民间流传着“秦王来了分田地”的口号,对于这种现象,吕岩没有鼓励,也没有支持。

明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土地兼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特别是那些宗室,每一个宗室都占据着海量的田地。

比如景恭王于嘉靖年间,占田约四万顷。

潞王居京邸时,王庄王店遍布京畿,就藩后多达四万顷。

福王就藩时,疼爱他的万历也是大肆赏田。

河南的田不够分,就将湖广和山东的田地赏给他。

这些田地取自什么地方?

难道是皇庄?

当然不可能,而是全部取自老百姓手里。

每一个亲王的就藩就会有大量的田地从百姓的手中被剥夺。

对于这些藩王,吕岩不会有任何的心软。

他们就趴在大明身上的吸血虫,除了浪费粮食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他打算凡是属于藩王的财产,全部抄没,然后分出一半给那些百姓。

但是吕岩知道,分田地的确可以赢得民心,但是许多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

现在的大明由于长时间的和平,人口不停地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已经初步显现。

虽然现在大明没有后世的人多,但是现在的农业技术远没有后世发达。

而且没有动辄一亩地几千斤的红薯、土豆等农作物,养活一个人需要大量的土地。

最典型的就是福建了。

即使分田,每个人也分不了多少田,几十年后他们的田地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出售给大户,再次返回赤贫的状态。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对外扩张。

唯有不停地对外扩张,将大量的人口外迁,才能缓解大明土地紧张的问题。

如此才能将土地兼并的周期无限期的延长。

等大明的工业发达之后,这些土地兼并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而且分田地会刺激得那些地主士绅疯狂的反扑,土地是他们最看重的命根子,分田地无疑是要他们的命。

事实上地主阶级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他们掌握着大明的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和财富,一旦将他们逼上了绝路,他们的力量也绝对不可小看。

而且将来吕岩治国,还需要这些地主阶级,因此并不想和他们将关系搞得过于僵硬。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工匠了。

杭州的工匠和福建的工匠不同,这里的工匠工艺都是极为高超。

它和松江并列为大明的两大纺织中心,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因此对这些工匠吕岩极为看重。

他命令将和军工相关的匠户集中起来,每人发下五两银子,命令加紧赶造各种武器弹药。

做完这一切后,杭州的局面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很多人对于吕岩的入驻还是很欢迎的,毕竟他们白分了不少东西。

当然有些大户就非常不满意了,他们的全家老小都被抓了起来,然后要发配到台湾种田,等将来占领了南洋后,他们还会被发配到台湾。

用吕岩的话,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罪行,不杀他们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吕岩命令士卒在杭州城进行轮换休整,人不是机器,天天打仗,人会受不了的,性格可能会变得极为残暴嗜杀。

部分士兵则开始攻打周边州府。

杭州周边绝对是整个大明最富庶的地区,这里有绍兴,宁波,无锡,松江府等。

现在这些地区根本没有多少守卫力量,就像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大美女已经脱掉了……就等着和他去……。

吕岩又岂会拒绝。

只要占领了这些地区,那么将来他就不用发愁自己的军费了。

吕岩攻占杭州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了出去,这让周边的州府感到十分的恐惧。

连拥有着高大城墙的杭州都被破了,他们这些州府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他们一边不停地向朝廷派人求救,一边找那些豪强,让那些豪强出人出力帮忙守城。

可惜的是,吕岩的政策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已经传播了开来。

那就是凡是帮忙守城的大户,家产一定会被全部抄掉。

据说很多杭州的大户因为资助官军守城,让吕岩感到极为恼怒。

于是吕岩一声令下,那些大户可是倒了大霉。

不仅他们的家产已经被抄掉,就连全家老小也要被抓去台湾种田。

听说光抄出的白银都快堆成了一坐山,那得抄了多少大户啊?

一想到这里那些大户都很是恐惧。

这些大户也不是白痴笨蛋,朝廷南直隶和浙江大军基本上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到处疯传。

短时间内朝廷哪里可能派来援兵?

面对凶残而又强大的吕岩,他们最好的做法还是做壁上观。

就算是吕岩打下了州府,也没有理由抄他们的家。

而且将来朝廷光复了这里又能把他们怎么样,真当他们在朝中没有关系吗?

于是这些大户资助官军守城的积极性都打了极大的折扣,这样一来,守城的力量大减。

而且吕岩喜欢给贫民分地的消息也传了出去,经常会有贫民主动投靠的现象。

这样一来吕岩攻城的进度也快了许多,周边的州府县城纷纷被攻破。

吕岩的实力也是一天天地膨胀起来,不仅是兵力上的,更是财力上的。

快到十月份的时候,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战斗,除了一些边远的地区外,整个浙江和福建基本上已经落入了他的手里。

而吕岩已经磨刀霍霍,准备拿南直隶和广东开刀。

事实上南直隶的部分州府已经落入了他的手中,比如无锡等地,想必东林党一定在为这件事而感到非常苦恼吧。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人的到来打破了他的宁静。

“你说你是朝廷官员的秘使,你有什么证据?”

吕岩坐在一个奢华的客厅内,对一个衣着平凡的半百老者说道。

这个老人脸上充满了皱纹,身上穿着有些老旧的衣服,看起来就像是乡间的老农一样。

“没错,不过我没有证据,你也不要问我背后的主子是谁,我是不会说的。其实这次来我是为了做一笔交易,一项对王爷你非常有利的交易。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现在就走。”

这个老者眼神平淡地说道。

看着那个老者平淡的眼睛,吕岩心中忽然感到一阵寒意。

这应该是一个死士,如果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不会面对他仍然保持着这种眼神。

只是究竟什么样的势力,才能养得起这种死士?

“你说吧,是什么交易?”

吕岩说道。

“我听说王爷你将很多人都抓了起来,然后运到了台湾,不知道是否有此事。”

这个老者问道。

“没错。”

吕岩点了点头。

这点事很多人都知道,只要胆敢资助官军,那么就会发配台湾种田。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台湾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中间站而已。

“我可以将朝堂上关于你的一些消息告诉王爷,只求王爷将那些人中的部分放回浙江,然后允许他们前往京城。”

这名老者说道。

吕岩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仔细地考虑了一下。

“这倒要看你们给的消息价值到底有多大,你们又想要我放掉多少人了。”

“我相信这个消息王爷你一定会满意的,我们要的人不多,其实只有八十多个,当然,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些遗漏,如果有他们的亲人,希望王爷你也一并放归。”

这个老者说道。

吕岩忍不住冷哼一声,“八十个还不算少?”

“我听说整个福建浙江王爷你发配的至少也有几千人了,这些应该不算多。”

这个老者淡淡地说道。

“好吧,那就要看你的消息有没有价值了。”

吕岩说道。

“相信王爷你一定会满意的。”

这个老者笑着说道。

于是他接下来将朝廷将关于吕岩的一些决定告诉了吕岩,虽然他做了一些保留,但是这些消息已经足够让吕岩无比震惊了。

“竖子安敢如此欺我?”

吕岩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

如果现在让他面对毛文龙,他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至少让他对毛文龙挥刀是做不到的。

人生有三大铁,一起杠过枪绝对是其中之一。

更何况他和东江镇的很多人一起杀过鞑子,还算结下了不错的情谊。

没想到那些该死的朝臣竟然打算将他们调过来对付他。

当真是用心狠毒!

“王爷请放心,想将他们调过来还需要很多时间,王爷至少不需要马上面对他们。”

这个老者笑着说道,“不知道我给的这个消息王爷你还满意。”

“我很满意,这个交易达成了。”

吕岩说道。

听到这里,那个老者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自己最大的目标就算完成了。

“既然王爷已经同意,我们就再附送一个消息。魏公公向朝廷举荐熊廷弼督师南直隶,统率各路大军对付王爷,想必现在已经得到了批准。”

“熊廷弼吗?”

听到这里,吕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凝重。

但是很快他就不太在意,要说熊廷弼的确是个不错的对手,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坎。

那些内地的官兵什么样子他当然清楚了,早就烂透了,想要用这种官兵抵挡得住他的大军根本就不可能。

“我知道了。”

吕岩说道。

“看来王爷并不担心熊大人?”

这个老者的脸色有些意外。

“本王麾下猛将如云,又岂会畏惧一个熊廷弼。”

吕岩一脸自信地笑道。

别的不说,仅仅一个戚继光,他的本事就只在熊廷弼之上,而不在其之下。

那个老者根本不信,但是并没有争辩什么,而是说道:“既然如此,老朽就告辞了。希望王爷不要派人来跟踪我,你绝对查不出什么的。而且将来朝廷关于王爷的一些消息,我们也愿意透露给王爷,只求王爷能够善浙江福建的百姓。”

“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一脸讥笑地说道,“真是可笑!明明是想要做骑墙派!还拿什么善待百姓做为借口!如果本王猜的不错,如果本王赢了,那些人也许会表明自己的身份,甚至现身投靠。如果本王最后败了,你就会真的会成为一个死人。不知道本王说的可对?”

那个老者沉默了一阵,并没有分辩,而是起身告辞离去。

等他离去后,吕岩却是冷笑连连,那些朝臣们真是打的好算盘。

不管将来的形势怎么发展他们都不会输。

不过他也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就暂时容忍一下吧。

现在看来,进攻南直隶和广东的步伐得加快了啊。

非常感谢x16341313和独孤求书有进无退的打赏,另外大家有推荐的话,投个推荐啊。

第111章 决战凤阳第42章 生擒阿敏第19章 接战第180章 影帝鸟居土佐第202章 刺吕第64章 资源困局第99章 溃败第158章 攻破马尼拉(一)第58章 鸡犬不留第6章 前往辽阳城第152章 曼古歹战术VS墙式冲锋第56章 全部阉掉第166章 大婚第16章 箭惊四座第95章 击贼神机石榴炮第115章 决战凤阳(五)第130章 擒贼先擒王第24章 大战初始第7章 妹妹?第76章 入寇诏安第149章 马尼拉(二)第157章 乡试第77章 割据福建第133章 各方反应(二)第89章 彭湖小战第65章 贾诩第10章 未来的打算第62章 猎头族的偷袭第109章 女真来使第167章 亲征辽东第40章 薛仁贵登场第189章 服部一族第104章 死士第167章 亲征辽东第144章 残暴的魔王第10章 未来的打算第100章 条件第31章 迭射法第117章 决战凤阳(八)第128章 吕布出马第56章 全部阉掉第76章 入寇诏安第154章 火枪手之间的战争第38章 激战第93章 俘虏的待遇第131章 生擒代善第142章 历史的岔道第149章 马尼拉(二)第99章 溃败第17章 论功行赏第28章 背崽军第161章 吕宋道第130章 擒贼先擒王第161章 吕宋道第195章第182章 骑兵扬威(一)第20章 弥串堡请假第77章 割据福建第186章 冷酷的战争第185章 炮灰第40章 薛仁贵登场第103章 朝争第127章 幸灾乐祸的代善第127章 幸灾乐祸的代善第143章 王府大总管第150章 墙式冲锋第20章 弥串堡第65章 贾诩第184章 骑兵扬威(三)第188章 大胜第143章 王府大总管第1章 帝国征服者第74章 铜山水寨第148章 马尼拉第171章 李如松和陈璘第159章 攻破马尼拉(二)第2章 铁鹰锐士第36章 建奴敢战否第47章 重回广宁第152章 曼古歹战术VS墙式冲锋第51章 强大的刺客阵容第172章 李旦来投第161章 吕宋道第3章 武安君白起第70章 宝船第14章 神射手甘蝇!第181章 必胜第106章 王霸之气第139章 生擒努尔哈赤第75章 火龙出水第79章 天下第一与江南第一第116章 决战凤阳(六)第37章 小胜一场第109章 女真来使第199章 进攻倭国皇宫第112章 决战凤阳(二)第47章 重回广宁第35章 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