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杨涟

这两份消息如同石破天惊般,满堂的朝臣都被惊呆了。&顶&点&?o

“怎么会是这样?难道天要亡我吗?”

魏忠贤喃喃地说道,

吕岩叛乱也就算了,怎么闻香教也在这个节骨眼上叛乱了。

真是一群混蛋,该杀!该杀!!

他不知道的是,本来历史上闻香教的叛乱还要晚上几个月。

但是一听说朝廷大败之后,闻香教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跟着一起搅风搅雨起来。

对于闻香教的叛乱,很多人并不放在心上。

只是一些乱民罢了,只要朝廷大军一到,想必能够将那些乱民杀个灰飞烟灭的。

只有吕岩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如果以前他们只是对吕岩稍微重视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将吕岩视为真正的大敌。

有些浙党干脆直接就号啕大哭,哭喊着让皇帝发兵救援。

朱由校的脸色也是有些惊慌,杭州是大明真正的膏腴之地,每年向大明贡献着大量的税赋。

如果吕岩将杭州给下了,那么他的实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而且杭州一下,基本上整个浙江都算完了。

吕岩可是说过,到时候如果朝廷不答应他的条件,他的兵锋会直指南直隶。

大明的陪都南京就在南直隶,那里不仅有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寝陵,而且有着一整套的六部尚书。

中都凤阳也在南直隶,那里是大明的龙脉所在地,老朱家的列祖列宗都葬在那里。

一想到吕岩攻下南直隶的后果,天启帝就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对那个太监说道:“快!拿过来我看看!”

但这个时候,左副都御史杨涟走了出来。

他顾不得什么朝廷礼仪,劈手就夺过了那个太监手里的奏折,然后就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到这里,众人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要说这个杨涟,可不是什么普通人。

他可是个真正的猛人!东林党的头号猛将!

万历快要驾崩的时候,没有召见太子朱常洛。

而这个时期,绝对是最敏感的时候。

比如说突然冒出几个人矫诏,说万历算传位给福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是杨涟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劝说当时的太子朱常洛前去万历床前听命。

让朱常洛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最终顺利接掌大位。

后来朱常洛中了郑贵妃的诡计,晚上接连临幸郑贵妃献上的美女,结果很快病倒,然后又吃了崔文升(和郑贵妃关系密切,曾在郑贵妃宫里当差)献上的泻药,眼看就要隔屁了。

这个时候郑贵妃仍然居住在乾清宫中,乾清宫乃是历代皇帝的寝宫,本来朱常洛继位后,郑贵妃宫应该搬去慈宁宫的,。

但是郑贵妃坚决不搬,因为在这里可以随时探知朱常洛的病情。

这个时候她已经联合了李选侍,只待朱常洛一驾崩,她就会和李选侍控制住将来的天启帝。

关键时刻还是杨涟出马,杨涟联合了一大波东林党,到了郑贵妃的弟弟郑养性家又是骂街又是威胁,扬言这样下去会招来灭门之祸。

最后郑养性害怕之下,劝说郑贵妃搬离了乾清宫。

朱常洛驾崩后,太子朱由校被李选侍(朱常洛的妃子)这个野心家给藏了起来,想要完全控制住天启帝。

后来还是杨涟亲自出马,带着十三位顾命大臣,又是抢又是骗终于朱由校从李选侍手中抢了出来。

但是李选侍和郑贵妃一样,也不想搬离乾清宫,好对天启帝施加影响力。

最后还是杨涟想方设法,将李选侍赶出了乾清宫。

因此杨涟绝对是文臣中一名战斗力爆表的**,不仅一手将朱常洛和朱由校两位皇帝扶上了宝座。

而且斗倒了郑贵妃和李选侍两位野心家,在晚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

当然,杨涟勇猛的事迹还远远没有完结。

天启四年,也就是两年后,还是这位猛人上疏单挑九千岁魏忠贤,一手开启了东林党和阉党的决战序幕。

如果不是魏忠贤有点运气的话,几乎将九千岁魏忠贤斩于马下。

因此如果仅以文臣中的战斗力来论,他绝对是项羽、吕布一级的。

但是以勇猛如杨涟看完奏折后还是惊得双手颤抖,然后将它交给了朱由校面前的太监。

在天启帝的示意下,这名太监立刻拿着奏折宣读了起来。

听完这名太监的话后,朝中各位大臣都是吓得面如土色。

最后还是杨涟站了出来,然后对天启帝说道:“启禀圣上,如今之计唯有两手准备。一方面调遣大军前去防守南直隶和广东,以防叛军攻入这两省。另一方面派人和吕岩接触,务必想方设法使他接受朝廷的招抚,以免兵灾贻祸百姓。至于闻香教只是乱民受蛊惑而已,只需调动山东本地兵马前去剿匪即可,但是需防范其流窜前往南直隶。”

其言语之间,早已放弃了广东和福建。

但是对此这一点,除了浙党站出来坚决反对外,那些朝臣们几乎都没有任何异议。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就算是想要调遣大军恐怕也是来不及了。

就算是八百里加急派使者去各省调兵,再筹集好粮饷,然后派去浙江,至少也得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对于朝廷来讲,保住南直隶和广东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一旦南京和凤阳失守了,天知道天启帝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来,好看的:。

对于杨涟这个大臣,天启帝还是非常信任的。

他只是稍微想一想说道:“那么好吧,就依爱卿之言。传朕旨意,命令山东巡抚赵彦调集重兵,用最快的速度平定闻香教的叛乱。另外令广东和南直隶从本地招募兵员,补充损失的人马。还有从河南、江西、湖广抽掉大军进入南直隶。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南京和凤阳府不失。不然的话朕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另外从广西和贵州抽调部分军队进入广东,以免叛军进攻广东。”

说到这里,朱由校的心情变得无比的阴郁。

这次足足掉动了六省的兵力,如果再加上以前派去剿灭吕岩的四省大军,大明前前后后已经动用了十个省的军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大明可以动用兵力的极限。

这根本就是事关整个大明国运的一战!

如果输了,大明亡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说完之后,朱由校几乎就要失声痛苦起来。

“圣上,我们动用的兵力是不是太多了。如果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时候一个朝臣站出来说道。

听到这里,朝堂里一阵沉默,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失败的后果有多么的可怕。

整个大明不算辽东,也就两京十三道而已。

朱由校也是面色惨然,然后缓缓说道:“这种情况朕又岂会不知,但是南京有太祖皇帝的陵墓,凤阳是我大明龙兴之地,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的,不然的话,将来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微臣无能!不能为皇上解忧!实在是罪该万死!”

这时候一个朝臣站出来一脸悲戚地说道,说完就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他的痛哭声感染了整个大殿的气氛,越来越多的朝臣站出来向皇帝请罪。

很快,整个朝堂都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君臣几乎都在抱头痛哭。

魏忠贤的心情越发的糟糕,这样下去自己的处境只会越发的不妙。

他连着给正在干嚎的顾秉谦了个几个眼色。

顾秉谦会意后立刻止住痛哭,抹了把不知道有没有哭出来的眼泪。

然后站出来说道:“微臣以为,仅靠那些内省大军恐怕不是吕贼的对手。想要平定叛乱,最好还是调遣边军入关。只有靠精锐的边军,才能够以雷霆之势,消灭吕岩这股叛军。”

听到这里,很多朝臣都停止了哭嚎,然后将目光看向了顾秉谦,看来阉党要出手了啊。

吏部尚书**思沉思片刻,立刻走了出去,然后对顾秉谦声色俱厉地说道:“微臣反对,现在已经入秋。自古以来,秋季多是北方鞑虏入寇之时,后金和蒙古鞑子很可能会趁这个机会再次南下。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命令边军严防死守,而不是让他们南下。”

“而且让边军调去南直隶来回至少需要五个月的时间,这中间不知道要耗掉多少钱粮,再加上仗的时间,可能一年都无法回去,其他书友正在看:。在这期间,让谁去守卫边关?如果女真人入关,京城附近的百姓受了灾,又有谁来负责?难道你来负责吗?”

自古以来就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旦到了秋季,正值秋高马肥之际。

马儿有了力气,再加上汉人有收获了,每到这个时候,北边的游牧民族经常会趁这个机会结伴到南边抢上一把,请汉族兄弟接济一下。

毕竟北方都是苦寒之地,游牧民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顾秉谦冷笑一声,然后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不就是几个月吗?女真人不一定犯关的。而且你敢保证那五省的兵力就一定能够守得住南京吗?能够守得住凤阳吗?如果守不住南京和凤阳,你来负责吗?”

听到这里,**星不由气得混身发抖。

他可是东林党的三巨头之一,在士林中一向是德高望重,因此为人极为自傲。

顾秉谦算是什么东西,七十多岁了,还去投靠魏忠贤。

为了更进一步,本想认魏忠贤当干爹。

但是又怕魏忠贤嫌他年纪太大,不愿意,就让他的儿子认魏忠贤当爷爷。

其不要脸简直是到了极点。

这个斯文败类竟然敢当面顶撞于他。

“你这个该死的阉党走狗!”

**星指着顾秉谦破口大骂道。

听到这里,顾秉谦的脸上也挂不住了。

咱都七十多岁了,虽然说为了能够更进一步,连脸都不要了。

但是咱好歹年纪也一大把了,你总得学会尊老爱幼吧。

当着皇上和这么多朝臣的面骂我是阉党的走狗,你让他以后如何见人。

“你这个老匹夫!!”

顾秉谦立刻毫不客气地回骂道。

“你这个文人败类!无耻小人!!你真是气死本官了!”

“你是个伪君子……”

“臣弹劾礼部尚书顾秉谦,顾秉谦寡廉鲜耻,让自家儿子认魏忠贤为爷爷,实在是有辱……”

“臣弹劾吏部尚书**星,**星结党营私,排斥朝臣,图谋不轨!”

顾秉谦毫不客气地反骂道。

“微臣请斩首魏忠贤,然后逐客氏出京,这样吕岩就失去了大义的名份,他还有何脸面出兵勤王。到时候如果他还不退兵,我们可以向全下揭露吕岩那虚伪的面目,让他受到天下臣世的唾弃。”

这时候左副都御史杨涟站出来说道。

杨涟的话如同石破天惊一般地震惊了整个朝堂,好看的:。

以前不是没有人提过这种说法,但只是一些东林党的一些小角而已,最多只能算是试探一下朱由校的心意。

但是杨涟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东林党有名的猛将,在天启帝的心目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难道东林党要和阉党开战了吗?

魏忠贤一脸怨毒地看着杨涟,如果现在有把刀的话,他一定恨不能将眼前这个人千刀万剐。

他不知道的是,杨涟这个他命中的魔星终于提前两年,向他挥起了屠刀。

事实上他对于杨涟一直心存畏惧,因为李选侍曾经是他的主子。

他也亲眼看到李选侍是如何被他斗倒的,甚至他还亲自参与了其中。

连他的主子都被斗倒了,更何况他这个奴才呢,因此他对于杨涟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畏惧。

但是现在他是来要自己的命,一向是非常惜命的魏忠贤又岂能善罢甘休。

其他的东林党员却是面带异色地看着杨涟,他怎么私自发动了对阉党的斗争。

要知道他这种重量级的人物一旦开始弹劾,那极有可能被视为对阉党发起的决战。

“微臣附议,微臣请斩首魏忠贤,驱逐客氏出京。”

这时候**星亦站出来说道。

看到东林党的三巨头之一**星和头号猛将杨涟都出马了,那些东林党都知道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纷纷站出来说道:“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那些浙党看到这里,一些人也忍不住站出来附议。

毕竟这件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成本极小,只是要个阉人的脑袋而已。

在很多士大夫眼里,阉人从来不算人,最多只能算是蛊惑皇上的小人。

相反好处却极大,已经被吕岩逼到绝境的浙党已经顾不得这样会不会得罪魏忠贤。

看着那一个个附议的朝臣,魏忠贤不由吓得魂不附体。

他最近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他们终于还是要拿他的脑袋去安吕岩的心!

他连忙看了一眼天启帝,但是看到天启帝竟然没有马上拒绝,而是面现犹豫之色。

这更是把魏忠吓得魂飞天外,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非常感谢63433和妖灵战士的赏。

第87章 荷兰人来犯第104章 死士第80章 虎父犬子第42章 生擒阿敏第44章 名将云集第58章 鸡犬不留第54章 打劫第43章 泼天大功第93章 俘虏的待遇第17章 论功行赏第186章 冷酷的战争第21章 飞卫与纪昌第175章 宫本武藏第33章 疯狂备战第172章 李旦来投第110章 血的代价第82章 惠民政策第20章 弥串堡第93章 俘虏的待遇第23章 齐氏兄弟第88章 四省督师第73章 收买人心第52章 扬帆南下第61章 战争第154章 火枪手之间的战争第27章 脸色精彩的陈家兄弟第175章 宫本武藏第171章 李如松和陈璘第127章 幸灾乐祸的代善第20章 弥串堡第98章 开战第90章 示敌以弱第148章 马尼拉第57章 海盗村第146章 西进与南下第139章 生擒努尔哈赤第148章 马尼拉第61章 战争第94章 壕沟攻势第12章 小村大战第114章 决战凤阳(四)第123章 开海第148章 马尼拉第36章 建奴敢战否第20章 弥串堡第35章 下马威第85章 联合会剿第112章 决战凤阳(二)第127章 幸灾乐祸的代善第196章 攻城第161章 吕宋道第141章 秦良玉第119章 永世之敌第132章 各方反应(一)第28章 背崽军124章 北上勤王第160章 血债血偿第152章 曼古歹战术VS墙式冲锋第110章 血的代价第105章 议攻凤阳第55章 跪与不跪第130章 擒贼先擒王第175章 宫本武藏第88章 四省督师第32章 霸王项羽第154章 火枪手之间的战争第62章 猎头族的偷袭第146章 西进与南下第4章 怯薛第63章 奴才的重要性第115章 决战凤阳(五)第74章 铜山水寨第72章 马公镇第48章 重回广宁(二)第38章 激战第65章 贾诩第30章 诱敌第59章 头可断,血可流第163章 意外的相逢(二)第132章 各方反应(一)第74章 铜山水寨第89章 彭湖小战第138章 厮杀第76章 入寇诏安第185章 炮灰第167章 亲征辽东第141章 秦良玉第59章 头可断,血可流第90章 示敌以弱第33章 疯狂备战第147章 阉割全世界第163章 意外的相逢(二)第12章 小村大战第147章 阉割全世界第137章 决战就在今日第9章 义赠战马第154章 火枪手之间的战争第144章 残暴的魔王第60章 猎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