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帝国誓言

王治滨河而筑,位于北山河南岸,故称南河城(注:故址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子镇汉代古城遗址)。南河城并不大,长约近四百丈,而宽仅不足三百丈。但在南河城四周,却分别自然形成了四座卫星小城。在富饶的盆地绿洲之上,这样的小城足有十余座,城池均以坚硬的夯土筑成,使南河城易守难攻。

进入焉耆国境时,国王广与王妃謦姬率领、左将北鞬支、国相腹久、击胡候栴参、却胡候谷矧等一干官员跪迎于国境之上。性烈如火的耿秉讨厌国王龙广,他甚至曾想斩杀龙广与亲北匈奴众将,但他控制了自己。

离开金满城前,窦固曾与众将密议过是否要斩杀龟兹、焉耆两国国王并再立新王。但大军明年二月即要班师,如果两国已降却受到清洗,将不利于争取西域人心,短期内势必引起诸国社会动荡,以陈睦、郭恂之能,未必能在短短的二三个月时间内稳固诸国形势。

踟蹰再三,四人一致决定,为稳妥起见,由西域都护陈睦在龟兹、焉耆两国王治派驻监国使者,一旦发现有异动,则立即废掉国王另立亲汉新主!

他们或许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一无奈的决定,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当天晚上,国王龙广在王宫内举行盛大国宴。国王与众臣虽然表面恭顺,但耿秉分明看出,龙广、北鞬支等人脸上肌肉跳动,目光战悸躲闪。这刻意掩饰着的恐惧、不服、不甘,令耿秉心里更加不安。

但他没有时间镇服焉耆国君臣,他只能将这一重任交给他的爱将陈睦和郭恂。第二天,他在焉耆王龙广的亲自陪同下,率汉军自王城南河城南下,经过无边无际的稻田后,便通过苇桥进入芦花飘荡、寒风呼啸、苇浪翻滚的沼泽中。

焉耆国又称为泽国,自王城向南数十里便是一片沼泽地带。天山无穷无尽的冰雪融水汇集形成了碧波浩淼的秦海(注:即今博士腾湖)。秦海东西长一百五六十里,南北宽近九十里,辽阔如大海。秦海又通过焉耆水(注:又称敦薨水,即今孔雀河。天山古称敦薨山)注入北河(注:即今塔里木河),最终东流注入蒲昌海(注;即今罗布泊)。

在焉耆水经过的焉耆国南部下游地区,形成了东西延绵八十余里、南北宽四十余里、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带,两汉时代称为大泽。大泽地形复杂,人马、车辆不能通行。它东接秦海,西接沙山(注:即今霍拉山),成为焉耆国的天然屏障。焉耆国在沼泽中用木头建起一座长桥,上覆干芦苇压实铺平,再覆泥土,形成自北向南、一直通到焉耆水岸边高地的芦苇桥。

因而这座长达四十余里的木桥又称为苇桥,是进入焉耆国的必经之路。

耿秉在龙广的亲自陪同下,率陈睦、郭恂的汉军经过漫长的苇桥,来到南方沙山下的焉耆水畔高地上,然后顺着蜿蜒曲折的焉耆水畔的铁关峡谷商道进山,越过天险要冲铁门关(注:汉唐时的雄关要塞,古丝绸之路中段的必经之地,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走出陡峭的峡谷出口,进入尉黎国(注:即今库尔勒绿洲,王治尉黎城故址在今库尔勒市东南郊)。

大军在尉黎国歇息一夜,天明后再顺着北河贴着北山辗转向西一百六十里,进入胡杨林立、生机盎然的荒废小绿洲。到这天的晌午之前,荒原上一座破旧的城池遗址呈现在眼前。

城池背倚延绵不绝、高耸入云的天山支脉霍拉山雪峰,巍峨壮观的城墙残壁依稀能见到当年的赫赫武功和无尚威严。城外环城周边是千余亩农田,护城壕已淤塞,壕内枯苇乱草萋萋。城墙上已生出一丛丛枯草,在寒风中战栗着。枯草间分明杂着残箭,仍能看出六十年前那场生死大战的痕迹。

进入东城门前的瓮城,只见城门洞开。进入城内,放眼所及遍地瓦砾、垃圾成堆,一片一片黑色的断垣残壁,一座一座堆积如山的黑色残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六十余年光阴悠悠,这座辉煌的都护城当年毁于大火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

城内是一个百余人的乌垒国一个小部族在这里居住。部民们在城东北角废墟上借助废弃的房屋墙体,建起一座座草庐、围栏,围栏内圈养着牛羊……

眼前的景象令耿秉、陈睦和将士们无不黯然。这里便是前汉时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乌垒城(注:故址应在今轮台县野云沟乡偏西南的绿洲地带),这里也将是中兴后大汉首任都护府的驻屯地!

大军的到来,令小部族惶恐,酋长年逾六旬,是一个独臂老年塞人,他带着他的部民们跪迎大汉将军!

耿秉在焉耆、尉黎两国君臣和部族酋长的陪同下,视察了这座废墟。

曾经的繁盛和荣耀,已经成为瓦砾和残迹,在萧瑟寒风中怆然颤抖着。从尉黎国西来,沿途在北河与南山之间的绿洲上部族林立,但这片荒废的小绿洲上却只有这一个小部族居住。现在的乌垒国是龟兹国属国,有吏民千余人,他们生活在离这片绿洲西边近二百里的一片更大的绿洲内(注:即今轮台县)。

当年焉耆国率尉黎国、危须国击杀汉都护但钦后,一把大火烧毁了乌垒城。现在乌垒城,城雉和箭窓已破败不堪,但西域少雨,谯楼、女墙、马面、四个城门的瓮城形制尚在,当年汉军版筑而成的城墙与房屋的墙体总算保存了下来!

此时正是晌午之后,天下起了大雪。在都护府官署黑乎乎的残壁前,耿秉在满院荒草废墟上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焉耆国王龙广与众贵族魂飞魄散,他们原以为性烈如火的耿秉带他们来这里,是要以他们的人头,来祭奠前汉故都护与无数冤死的屯卒、妻儿老小英灵呢。

但他们想多了,呼号的寒风下,耿秉主祭,他在纪述了前汉历任都护功德后,对天庄严铭誓:“冥冥苍天,巍巍河汉。先人虽去,功昭远域!汉承天命,北击匈奴。再设都护,统领西域!破胡壮侯,言犹不远。撼汉天威,虽远必诛!噫乎昊天,永志吾言!”

这不是一位将军的随口而言,这是大汉帝国的国家誓言!天下虽已无陈汤,但犯强汉者则依然必死!这更是对素有攻殁都护劣迹的焉耆国君臣的警告,再敢袭都护府,大汉会以倾国之力,追杀罪人直至屠城!

因而此言一出,焉耆、尉黎两国君臣、贵族无不面如土色!

从第二天朝食后开始,焉耆国、尉黎国发民力一万,调集畜力、粮秣、木料、红柳、芦苇、干草,由两国国王亲自督工,顶着凛咧的寒风和飘飞的雪花,开始轰轰烈烈地修缮城池。

乌垒城比焉耆国的王治南河城要稍大,长约五百丈,宽为四百丈,城墙废墟高达五丈,宽二丈。城四隅建有八个马面,北墙外则建有马面二处。它是前汉时在此屯田的汉军,采用“三顺一丁”或“四顺一丁”的错缝夯土砌法筑成。在每层土坯之间,都垫有苇茎或木柴加固。

隆冬季节,焉耆、尉黎国役民们先将瓦砾、垃圾清理到城外,然后在被烧毁的房屋墙体上架梁铺椽,再剖木铺好屋顶,覆上一层由芦苇捆扎而成的苇捆,最后上面苫白茅草。其间,还凿开城外冰得坚硬如铁的表层土壤,挖出深深的洞穴,然后从坚硬的冻土层下取出干燥的热土,在点着篝火的室内再和成泥浆,做抹缝或固定芦苇、茅草用。

耿秉则利用一切时间,向陈睦、郭恂研讨即将到来的大战。

万余役民日夜奋战,一个月时间过去,敦煌郡的粮草辎重也已经过来,乌垒城的谯楼、官署、营房、马厩、箭垒等都修缮完毕,这座昔日的都护重镇又重现风采。

耿秉在乌垒城殚精竭虑的时候,人在天山以北金满城的窦固则带着国王安得与耿恭二人,将天山北麓山坡上各山涧要冲全部巡视一遍。从车师后国翻越天山至车师前国,汉代有两条险峻的峡谷涧道相通,前汉时代汉军在这两条峡谷的入口,都建有城堡据守。窦固在位于金满城东南一百五十余里的天山北坡上,见到位于麻沟河西面悬崖上的要塞堡垒时,不禁为之一振。

城堡建在天山北麓山梁顶端,坐南面北,俯瞰着山北一望无际的庞大绿洲。它北、西两面城墙建在自然沟梁上,东墙较低,邻近深崖。北面是陡坡,南面地形虽低但坡度较大,南端坡底河谷深约二十余丈,地面露出岩石。

城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城中是成群的汉式建筑,夯墙瓦顶,都出自汉人工匠之手,分明是前汉时代屯田汉军修筑的军事要塞。站在堡垒之内的官署前,放眼南望,高峻险要的天山如一幅画,雪峰直入云霄,犹如仙境。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道路,从堡垒西侧逶迤通向山内。从山巅的峡谷山道翻越天山至山南交河城,不过二百余里。而此堡当道路要冲,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堡乃前汉时大都护郑吉大人所筑,控制山巅通向山南的通道,名疏勒城(注:即今新疆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梁村石城子古城遗址)。”安得为自己国内能有这幺一座城堡引起大汉将军兴趣而高兴不已,便仔细介绍了城堡的由来。

窦固兴致勃勃地登上城头,只见巍峨的疏勒城雄踞山北,它的西、北两面城墙高达六丈,南面高四丈,而东城墙则高达三丈。墙体厚达二丈,西、北、东三城门均有坚固的谯楼,城池四角则建有高大的箭楼。东城门为士卒至涧内汲水用,外为悬崖,未做整固。而西、北两城门内,均建有子城,城门外则建有马面和瓮城,可谓固若金汤。

第十六章 绝境生机第四十六章 鹫绝冰谷第六章 夜咒毳贼第三十五章 痴人说梦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变第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一章 骤遇宋母第四章 命中注定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十六章 雪寒风狂第三十一章 为救吾嫂第七章 声东击南第四十三章 出征时刻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十四章 夜色阑珊第四章 于阗大捷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十章 惨绝血战第十六章 帝国誓言第二章 汉宫暗潮第三十章 榻前较量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将第十八章 名门之后第二十五章 全军倾覆第九章 煞费苦心第十章 再撑一会第二十三章 邓女阅典第二十章 幽幽汉魂第二十一章 瑶台烟雨第四十四章 去太华山第二十二章 进入伊吾第四十四章 钟鸣鼎食第四十章 将星坠落第十四章 智斩东吾第二十三章 两城投敌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十八章 男大当婚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四十六章 鹫绝冰谷第十六章 功过相抵第十章 借势挖奸第四十四章 壬辰诏令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七章 国王不拜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三章 坚守伊吾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十五章 高台拜将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六章 野蛮生长第二十二章 会商大计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二章 初见小宛第二十五章 夜袭古城第二十四章 精绝小城第三十八章 内室风景第二十三章 奔袭石城第十八章 楚地隐士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三章 形胜之地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场第二十一章 劫后重逢第三十四章 西池颅觞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旧第二十二章 身后之事第十五章 险铸大错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四章 国士之谋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战第二十四章 莫非为难第二十五章 夜袭古城第二十五章 大势已去第二十二章 温宿易主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三十一章 两心相映第二十七章 再传宝矟第九章 无雷降魔第二十七章 血战孤城第十五章 三征车师第二十七章 当廷杂考第三十五章 校场比武第四十一章 窦融仙逝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六章 群魔乱舞第十六章 传见国王第二十七章 汉廷震怒第二十九章 逾墙相约第十一章 夺命雪崩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战第二十七章 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