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逃过一劫

阴历六月份是太后最感伤的一个月,她的心情一如晦涩阴沉的天宇一般。

她赠以缯钱,好心将先皇时的宫人、采女尽出宫嫁为人妇,可诸女多与太后亲近,哀哀啼泣不忍离去,令太后心碎。她以太后之尊不得不一一戏说,并答应众女可随时回永安宫看她,这才一一劝出宫人。惟夕照、秦娥留意已决,愿到显节陵为先帝守陵。太后没法,知二人与自己心最贴近,便允其留下,并分别以二人为长乐少府和长乐太仆。

马严是长乐卫尉,太后心情黯淡,与众宫人殷殷难舍他尽看在眼中,便只得隐忍着一直未言。

等永安宫终于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渐渐平静下来,马严见太后心情稍好,便上了密折,强烈建议允皇帝封赏外戚,“今窦氏为国之柱石,朝中尽知窦氏而不知马氏久矣。皇帝年幼温厚,大政无不仰赖窦固,倘他日窦氏后人复犯狼性,于大汉、于马氏或成滔天危难……”

这不不啻一声炸雷,更似在太后伤口上再洒了把盐!

先帝尸骨未寒,马氏便要挑起世族纷争,而当先发难的竟然是先帝极为倚重的马严。儿子刘炟一直要给马氏封侯,母子俩为此事较劲就差伤了母子情分,现在身为大舅马严又突然改弦更张支持封赏外戚,奏章中矛头直指窦氏。真是人心不古,难以预测,这让太后震惊之余不免又伤心欲绝!

太后经过长思,还是想说服兄长。毕竟以马严之尊带头发难,朝廷将难免酿成一场针对窦氏的暴风骤雨。

七月八日是节气小暑,天上雷声隆隆,雨暂停了,却刮着大风。以请兄长进宫过节为名,命马严顶风进入永安宫。但马严其志已决,兄妹俩由说理变成了争吵,最后演变成了火药味甚浓的激辩,不可收拾!

太后也有点气急败坏,怒而斥责道,“自安丰侯助吾朝中兴起,窦氏一心谋国,屡为国家出征,有大功于社稷!先帝以汝为国士,可汝却谋马氏一隅而废先帝千秋大业,何邪?!皇帝年幼,如教坏皇帝,汝便为大汉罪人!如害窦氏性命,汝便为先皇罪臣,便为吾大汉千古罪人……”

太后连说罪人、罪臣,声色俱厉,可马严并不服气,兄妹二人已经撕破情面,再难说到一起。见已得罪太后,马严最后破釜沉舟,冒死跪下,将头上进贤冠摘下平放身侧,然后深叩于地,摆出了一付死谏架势!

口中则直陈道,“太后,窦氏谙边务,世代镇边护国固然不假。然大鸿胪窦固大人身为朝廷柱石并窦氏二代之主,却驭下不严,放纵娇宠,致使安丰后人心怀异念,窦宪兄弟少年阴鸷,蛇蝎心性,雒阳吏民无不畏如猛虎。太后啊,严甘冒一死也得把话说清,窦氏狼族啊,他日倘若得志,必成朝廷大害,马氏亦必大祸不远哪……”

“汝住嘴!”太后果然勃然大怒!

“哼,说不过便学汲黯①死谏,是否还要学董少平②触柱求亡?!啊?!够了!”眼前的一幕,令太后气得浑身哆嗦,将手中便面“啪”地一声拍到御案上,腾地从坐床上立起,连讥带斥,厉声打断她的兄长。

案右角摆放毛笔的脂玉观被碰落,在“哗啦”声中跌落毯上,长乐少府夕照赶紧与宫人一起悄声收拾。

恰在此时,殿外雷声轰隆隆炸响,马严心惊肉跳,跪在地上颤抖不已。他的三妹性格虽烈,可从小到大,却从未对他这个兄长大声说过话。他真担心她一怒之下,将他下了掖庭诏狱治罪!

太后手指着堂中跪于地上的马严继续斥责道,“汲黯死谏为国,董大人胸怀天下,皆为万世楷模。汝死谏为何?除了欲陷吾于不义,于国有何利?啊?!”

顿了一下她又斥道,“与大汉千秋大业比,马氏不过小小世族尔,何足挂齿哉?既为贵戚,便当为国分忧,可汝身为重臣,心中仅有马氏而无天下,此岂是社稷之臣之所为哉?汲黯、董少平耿直为公,便二臣再世,又岂能容汝哉?!罢了罢了,退下罢,吾不想再听汝言。自今日起,外放州郡,无吾令不得返京!”

这场兄妹之间的激烈争吵,终闹得不欢而散。马严虽未被治罪,但还是被太后逐出永安宫!

当天晚上,太后即令刘炟外放马严。堂兄妹二人情同手足此时已彻底闹翻,夹在其间的刘炟两头受气,只好将马严外放为陈留太守。

陈留郡属于兖州刺史部,在马严的去向上刘炟显然是动了大心事。太后正在气头上,太近了太后不答应,太远了对不起舅舅,于是汉宣帝刘病已当年的发韧之地陈留郡便成为首选之地。既出了京畿地盘,再难左右朝政,又紧临河南尹,离京城并不遥远。

马严被逐出永安宫后,太后暴怒之时,便令秦鹅、夕照当庭烧了马严这封密折。母后和舅舅间的这场争吵缘由,刘炟了然于心。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闷闷不乐。先皇与母后的话他牢记在心也不能不听,可舅舅马严是他最尊重的人,舅舅的话虽然偏颇偏激,他又怎么可能一点不听进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窦固在朝中根深蒂固,马严此折很快传出了风声。消息传到窦府的当天,窦老夫人便病倒了,从此再未从病榻上起来!

其实,马严的这次出手远比窦氏此时听到的、感觉到的还要严厉,他在给马太后上了密折并被太后赶出长乐宫后,并未就此罢休。在关系马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马严丝毫未手软,他孤注一掷,下决心欲将窦氏赶出京城,甚至置窦氏于死地。

赴陈留太守任上离京之前,他破釜沉舟,秘密给刘炟上了一折,并在深夜悄然进入北宫章德殿,当面向外甥刘炟进言欲严厉处置窦氏。

他直抒心臆,令刘炟吃惊,“昔显亲侯固,误言先帝,兵出西域,置宜禾都尉,屯田伊吾,然历经数载,靡费无数,一无所成,民受其苦,朝野怨声载道。窦氏虎狼之辈,窦勋父子受诛后,窦氏子孙狂妄自矜,心怀怨怼,故其家不宜亲近京师!”

但是,令马严失望的是,外甥刘炟听了他这个大舅舅的话第一次并未出声附和,只是令内侍郑众将此折秘藏了起来。这令马严失望至极,欲哭无泪!

接下来十数日内,国中七个州、五个郡、十一个县的主官齐上奏章,齐参窦固枉费国家、窦氏后人不遵法度之罪,一时间朝野风起云涌,遍堂上弹颏声四起。但刘炟阅后,都批了一个字,“寝!”近侍刘喜、郑众便将奏章一一封存,束之高阁!

正因为太后、新皇刘炟都保窦氏,并采取了冷处理,这场风波骤然而起如疾风暴雨,又悄然而没很快便风平浪静!窦氏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与走进地狱仅仅一步之遥!

这场雨季发生的围剿窦氏的剧烈风暴,其烽起便是因窦氏姊妹花入宫而起。现在窦氏与梁氏两对姊妹花已经进宫,便在永安宫侍奉太后,现在朝野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在替她们的命运担忧。

闺女是阿母身上掉下来的肉,沘阳公主刘小翰更是如临末日。这此年来,她为重振窦氏,倾心培育二个女儿,呕心沥血要将两个小女送进宫。汉宫深似海,她现在是后悔死了,她这是将闺女送入虎口啊。这才刚进宫,便闹出这么大动静,这后面还不知要发生什么幺蛾子呢。

她形容枯蒿、披头散发地找姑姑长公主刘中礼想辙,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刘中礼怒斥道,“拚命送女进宫是汝,哭哭啼啼的也是汝,自古庸人烦恼多!众官群起难窦氏不假,汝以为妤儿、洇儿便不进宫,窦氏便能躲过此难么?幼稚!尽人事,听天命,足也!”

刘小翰被姑姑骂得灰头土脸的,她闷闷不乐地进入窦老夫人的寝室侍候病榻上一直迷离不醒的老人,坐在病榻边前后想了一遍,便慢慢品出味儿来了!

早在二个月前的五月份,宫内便传出话儿来,说掖庭即将派相工至雒阳内外各大世族考相秀女。沘阳公主刘小翰专门到白马寺悄悄求了一签,或许是天助窦氏,竟然是上上大吉。签上分明写着的是,“如露如电,似梦似幻。母仪天下,命犯桃花!”

刘小翰大喜,回来便将喜讯告诉长公主刘中礼。

当然她只说了“母仪天下”四字,至于“命犯桃花”一说她自然不敢说出。好也罢坏也罢,女人似水似雾又似花,是女人一生谁不犯几次桃花?永年五年,她自己贵为公主,如不是紧要关头咬牙守住了贞节,还不是差点主动失身一身汗臭味的土包子班家老二?

——————————————————

注①:汲黯是西汉名臣,汉景帝时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历任谒者、东海太守、汉廷主爵都尉、淮阳太守等职,位列九卿。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汉武帝刘彻誉其为“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注②:董少平即董宣,少平是字。建武年间为雒阳令时,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董宣斩之。光武逼其给湖阳叩头道歉,董宣宁触柱死而绝不道歉,两个太监按不下他的头颅,被称为强项令,后光武赏钱三十万,以示嘉勉。

————————————————————

第二十一章 劫后重逢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十二章 危急关头第一章 兵临城下《定远侯班超》小序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四十一章 张望受阻第二十五章 开刀问斩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三章 血腥洗礼第三十三章 大难来临第十八章 且战且走第十五章 昆仑有变第二十一章 劫后重逢第十四章 膝血铭誓第六章 商队遇袭第十八章 萨满女巫第十七章 兄弟阋墙第十四章 风雨飘摇第九章 罚充兰台第四十七章 潜入白山第十四章 无地自容第十六章 蛰伏西城第十三章 另立国王第十九章 救美之后第二十四章 莫非为难第十三章 旷野重围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间第二十六章 生死边缘第四十章 尴尬相会第十二章 缝合尸首第二十一章 剧变前夜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风第二十三章 得进掖庭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二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六章 截断粮道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八章 谋刺班超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十六章 兰台书佣第十六章 野蛮生长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十六章 死士情怀第三十五章 别部副将第二十二章 狭路相逢第二十章 张网以待第三十九章 钦赐司马第四十二章 画策事汉第四十五章 夜宿风口第二十章 群起参奏第四章 窦氏封后第二十章 桢中危难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九章 生入玉门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一章 挥军出关第四章 驼队北上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十四章 现世报应第十章 贪淫惹祸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六章 甲类秘传第四十一章 张望受阻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十八章 引敌入瓮第十八章 起兵大计第四十五章 物归旧主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十八章 挫败政变第四十章 才女显灵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二十九章 愁肠百结第二十六章 乌鞘岭内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将第三十五章 别部副将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十八章 心有灵犀第二十一章 惊弓之鸟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四章 雨中愁怅第十四章 王妃不语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二章 蒲类建国第十五章 鱼邸风情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七章 惊鸿一瞥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后第二十四章 壮士末年第十八章 男大当婚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十八章 萨满女巫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