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二 谁也不想回到从前

店家哪里见过这种阵仗?

又有钱,又能吃,吃起来打嘴都不放,于是赶快把两个儿子叫来,让一个儿子帮着他做饭,一个儿子赶快去其他店铺采买些食材过来……

不对,看这样子,要买做好的熟食送来!

然后儿子跑遍了周围几家店,买了好些做熟的肉和饼送来,惹得周围店家纷纷侧目——什么人那么能吃?

郭瑾到底不是专业的。

一通狼吞虎咽之后抬起头,发现大家基本上都还在狼吞虎咽,就他和陆议差不多结束了,陆议还在优雅的用手巾擦嘴。

看着他面前一盘子骨头和空空如也的汤碗,郭瑾知道,陆议跟了他那么多年,和大家之间的区别也就在于吃相比较好。

吃的是一点也不少。

一扭头,郭瑾看着店家忙得满头大汗,店家的儿子忙里忙外到处扛食物进来,整个为了赚钱不要命的模样,特别好笑。

不一时,店家那边来了几个男丁,好像是亲戚还是什么人的,顶上来帮着伺候这群饭桶,店家可算是从一线退了下来,找了张凳子就坐下来直喘粗气,那模样也别提多滑稽。

郭瑾觉得好笑,便凑上去和店家攀谈。

“店家,你这店开了多久了?”

店家对金主自然是有问必答。

“咱家这店开了有三年了,三年前,咱们从老家跟着迁徙的队伍从青州过来定居了,弄了一大块地一家子人一起种,后来官府说可以借钱给咱们做生意,咱家男丁多,吃饭的嘴也多,这一合计,还是觉得开个店多条路更稳妥。”

“从青州来啊?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到凉州来定居呢?”

郭瑾有了兴趣。

“这还能有什么为什么,给的地多呗,而且房子也给咱们盖好了,农具也给咱们准备好了,咱们拾掇拾掇,就能来凉州直接过日子,还免三年赋税,这地啊,比咱们在青州的大两倍,咱家这也算是个小地主了嘿。”

店家呵呵地笑着。

“青州的地肥沃,凉州的地贫瘠,折算起来你们好像也不占便宜啊?”

郭瑾继续询问。

“便宜还是有的,打的粮食比在青州多上一些,多不了太多,但是地大,住的舒坦,税也交的少,更关键的是啊,在青州,好些乡里乡亲都开店做生意,咱家没跟上第一波,赚不到钱。

后来咱家一合计,这凉州地方新,肯定没有青州那么多人做生意,咱们把在青州学的本事放到凉州来,指不定就能把日子盘活了。

现在一看,还真是这样,这里开店的人不多,做饭好吃的也不多,咱们一来,那可算是好事了,这往来客商都乐意来咱这里吃饭。”

店家看起来还挺骄傲的样子,似乎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很欣喜。

“朝廷给你们那么好的许诺,你们就不担心朝廷耍无赖,把你们骗来了也不给你们兑现诺言?那你们待在人生地不熟的凉州不就完了?”

郭瑾继续发问。

店家面色微变。

“客人啊,这话可不能乱说,当今皇帝那是说到做到的,咱们是青州人,那也是当今皇帝最早的一批治民了,当今皇帝连字都教咱们认,咱们怎么可能不相信当今皇帝呢?”

“也是这个理啊。”

郭瑾觉得高兴,因为自家父亲得到了普通百姓的信任。

这可难得了。

“要说以前的朝廷这样干,咱还真得掂量掂量,指不定就要把命送在路上,但是当今皇帝这样说,咱们得信,这多少年了,当今皇帝说到做到,说给什么就给什么。

而且啊,说实在的,这年景好,来往人多,都是到处去做生意的,商人走南闯北,什么地儿没去过?一打听就知道,皇帝给咱修路,路好走,路边上还有驿站和旅店,能歇脚吃饭。

走在大路上,安全,不担心给贼人捉了去,就算携带很多财物,也放心,因为大家都知道,顺着大路走,就不会遇到贼匪,安全,当年咱家一路走来,一路上平平稳稳,啥事儿也没发生。”

店家说着就回忆起来了:“哎呀,这样的日子也没几年,再往前算算,天下都在打仗,当今皇帝还没当皇帝那时候,谁敢往外跑?生怕给哪些兵头子捉去就回不来了。

还是当今皇帝好啊,咱们也不怕那些兵欺负咱,走在路上也不怕遇着贼匪,官府也讲道理的,不随便欺负人的,欺负人的都给皇帝拿下了不是?所以啊,旁人说的不信,当今皇帝的话还能不信?”

郭瑾更开心了。

父亲的事情没白做,钱没白花,政策没有白推行,鬓边的白发也没有白白的生出来……

纵使天下还有不平事,终归,能给普通老百姓一个安生,让他们不用担心走南闯北连命都没了,如此一来,对于他们来说也就足够了。

也就是在和店主天南地北聊天的时候,郭瑾意识到了自己的父亲为了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们到底付出了一些什么珍贵的东西。

他们聊得很多,很杂,然后还聊到了店里肉的来源。

陇右地区有非常庞大的养马场和马群,数量几乎破百万。

战马肯定是要强壮的个子高大的,育马的时候就要注意优中选优,选择优秀的高头大马和高头大马结合,然后诞生处更加优秀的后代。

期间还要引入其他品种战马的优秀血统,以维持现有战马的血统的优秀,不至于倒退回四肢短小的状态。

这样,一些体格弱小、矮小的马匹自然就没了出路。

这部分不是交给地方官府用作耕地垦荒的驽马,就是用来拉车。

亦或是交给军队,给军队补充肉食,再有一部分就是直接放到民间,让民间商人出资购买这些马匹,用作民间酒肆出售之用。

马肉就算不那么好吃,也是肉,而且因为数量充足,这一地区的马肉价格比羊肉要便宜,乐意吃的人也不少。

禁军汉子只要有肉吃就高兴,管他什么肉,反正大口吃肉大碗喝汤也不碍着他们什么事儿。

郭瑾就很愉快的和店家聊天,陆议则在一边安静的听着,剩下的饭桶们继续埋头苦干,把店家的家人累的浑身大汗。

“赋税沉重吗?”

“比前朝要轻多了,当然更少一点谁也不会不乐意。”

“那倒也是……家里那么多男丁,会觉得打上来的粮食不够吃吗?”

“够吃是够吃,就是担心以后人丁多了,那就不够吃了,所以这不是开始做小生意了吗?”

“也好,多个营生,多条路。”

“那也要安稳一些,不能乱,不能闹兵灾啊,这要是闹了兵灾,什么都完了,真的,一次兵灾,十年功夫就没了。”

郭瑾点了点头。

“放心好了,兵灾是不会有的,谁想要兵灾,那就是在和我们所有人作对呢。”

“嘿嘿,那也是,现在这日子,谁也不想回到从前啊。”

店家嘿嘿的笑了起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满脸的褶子又笑成了一朵菊花。

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诸葛瑾一千一百五十八 曹氏族人,不求有功,但求无错七百七十一 皇权危机一百六十 郭嘉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学VS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一千二百四十二 你觉得你能很好地驾驭他们?一千三百四十六 当着我们的面骂我们,你很有成就感吗?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准备吗?六百七十六 夏侯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四百五十二 诸葛亮提供的官方服务七百六十九 血脉世袭三百七十八 孙策与周瑜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击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兰并不能感到宽心六十五 不能小胜,要大胜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币六百九十九 陛下会永远都高兴和幸福的一千二百六十九 怎么能让你去投降呢?九百零五 幸甚,鲁子敬!四百零八 难道你不认为孤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三百五十 这并不能实现他的梦想一千一百五十三 钻空子的诸葛亮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没有两全法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家伙,刘关张在你的嘴里三结义啊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七百四十八 吕范求援一千二百三十六 来,现在这个皇帝就来让你做四百三十五 大桥和小桥都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吧一百四十八 我得元叹,不胜欣喜四百零六 袁术再牛,也是天的儿子六百八十七 骑兵革新一千零七十三 司马懿眼中所看到的九百九十九 运河之争九百三十一 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四百三十一 他必然死于袁术之手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试验四百九十三 叛乱之心八百八十九 公孙康对自己的骑兵很有信心一千四百六十八 司马懿图穷匕见一千二百三十七 廷杖五十一 这传统一点都不美好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后,朱元璋没有成功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一千二百二十四 让陛下不愉快,这就是最大的罪过了四百九十二 陶谦封公四百六十 他们没有自知之明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动请缨三百 郭氏故吏五百一十六 徐州二张一千零八十 吃一辈子盐水拌饭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军大比武一千三百九十八 罗马帝国糟糕的制度开始发挥它的威力二十 求见蔡邕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别军事顾问王海波一千零三十二 马远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后勤见习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会怪罪我吧?八百一十七 守规矩的郭某人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丝绸之路四百二十三 蔡瑁不傻一百七十四 京师会有大兵,两宫流血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东归之路一百六十八 太守府内洋溢着快活的空气四十七 既立婚约,就要遵守五百五十八 吴国战败了一千零二十四 给东汉帝国收尸七百一十三 被赶出家门的曹操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让诸葛亮把问题扩大化一千四百五十八 诸葛亮是个政治家七百二十七 魏延与虎卫重骑一千一百六十七 咱们两家自此就亲如一家,你看可好?三百三十八 大营陷落三百七十六 刘协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七百三十三 张辽的自保之道六百五十七 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一百九十九 权宜之计,不足以为万世法六百三十一 刘璋只能向南看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难了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个刻薄寡恩之君八百零三 刘表逝世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阳一千五百零七 没人在意刘健为什么死二百四十八 于是乎郭某人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情起舞一千一百三十七 选贤任能乃千古难题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么叫舍得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马懿忧心忡忡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开始耍无赖了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游历罗马城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一千一百八十七 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做一个好父亲了六百八十九 汉帝封王一千二百一十五 你们袁氏是不是打算复辟陈国啊三百七十八 孙策与周瑜五百三十七 你可愿来我军中从军?八百零一 保护刘琦三剑客九百四十二 纸张取代竹简的历史进程一千四百五十二 诸葛亮提供的官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