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三 钻空子的诸葛亮

和店家聊天,郭瑾觉得心情愉快,不知不觉又和店家聊了不少事情。

“以后想没想过把生意做大一些,然后去其他地方多开几家酒肆?”

“当然想过啊,这小店要是能做大,咱们肯定愿意多开几家,多挣些钱,也好给小字辈们吃饱一些。”

店家感叹道:“以后要是做大了,就带着家人去敦煌,到敦煌去开店,定能赚大钱。”

“敦煌郡?为什么是敦煌郡,不是其他几个郡?”

郭瑾产生了兴趣。

“因为敦煌郡西域客商最多啊,好些西域客商,据说还有更西边的贵霜国的客商,一大批一大批的过来,还有好些关中客商从敦煌往西域去,都在敦煌歇脚,还在敦煌做生意,所以敦煌客商特别多。”

“那其他郡应该也可以啊。”

郭瑾又询问道。

“那不同。”

店家摇了摇头:“客商去其他郡都是途经,走过了就算了,拢共也停不了几日,可是在敦煌,因为那儿有个特别大的市,很多西域客商还有关中客商都在敦煌郡的那个市交易。

有些人一留就能留个把月,还有为此定居在敦煌的,其他郡有样学样,但是效果就没有第一个这样做的敦煌郡要好,敦煌郡的市集真是大,而且就在距离太守府不远的地方。

诸葛太守在太守府里搭了一座高台,站在那高台上,就能看到市集里,市集里做生意的客商都老老实实的,生怕给诸葛太守看到,然后问罪,市集里也有不少官兵驻守,所以没人敢闹事。”

“有这种事?”

郭瑾想起了郭鹏的嘱咐,又问道:“莫非这个市集也是诸葛太守设立的?”

“客人是第一次到凉州来吗?”

店家询问道。

“是的,我是洛阳人,第一次来凉州。”

“哦,那就难怪了,这市集原本不是敦煌郡的,是敦煌县的,是诸葛太守在做敦煌县令的时候建造起来的,后来诸葛太守做了敦煌太守,自然就变成了敦煌郡的,特别有名气。

客人要去做生意,那尽管放心,敦煌市集里基本上没什么骗人的事情,真要有,也能给立刻查出来,犯事的人不管是谁都要挨板子坐牢房,还永远都不能再次进入敦煌市集。”

听了店家的话,郭瑾缓缓点头。

看起来,这个诸葛亮还真有几分本事。

照常理来说,重农抑商是魏国政策的主旋律。

郭鹏都在中央提出要重视农业,要各地官员注重农业生产,不能因小失大,而这个诸葛亮不搞重农抑商,反而扶持商业发展,反其道而行之,那敦煌郡的农业……

岂不是有点问题?

敦煌本来不是什么农业大郡,本身也是苦寒之地,农业发展肯定不如中原之地,现在又要大搞商业,这农业生产一旦拉下,真要出了什么问题,首先就要闹饥荒。

诸葛亮如此得到郭鹏的关注,难道真的会犯这样的错误?

郭瑾觉得这个事情需要去真正的看一看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又过了好一会儿,饭桶们终于结束了自己的进食,店家家里的男丁们已经累的要瘫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郭瑾给店家多付了一些五铢钱,店家表示不要,郭瑾则摆起架子,说这是赏钱,因为他们吃得很愉快。

之后,郭瑾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路,骑在马上悠哉悠哉的时候,还忍不住哼起了小调。

“公子很开心的样子?”

“那是自然,我魏子民生活安康,有饭吃,有衣穿,有钱拿,我怎能不开心呢?不过敦煌郡还是有点问题的,我要去好好的看看那个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治理敦煌郡的。”

郭瑾眯着眼睛,看向前方笔直的大道。

他们此时所在的地方不过是刚刚进入凉州,抵达了汉阳郡,尚未抵达现在的凉州政治中心所在的武威郡,更遑论最西边的敦煌郡。

一路上郭瑾也没有惊动任何官面力量,隐藏身份,就装作一个真正的关中客商,颇有几分微服私访的味道。

也因此才能看到很多平时正式巡视的时候所看不到的东西。

郭瑾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能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国家,而不是只从太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国家,这种感觉就完全不同。

因为过于在意敦煌郡的事情,甚至在张掖郡他也没有多么在意司马懿治理当地的一些细节,粗略的看了看,觉得民众安稳,道路坦荡,农业发展向好,便觉得很满意。

他还是想要尽快前往敦煌郡,去看看诸葛亮把敦煌郡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随后,在六月中旬的时候,郭瑾一行人以商旅的身份抵达了敦煌郡治所敦煌县,在敦煌县内的一家旅店住下。

这次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要不是这里的城池大小完全不同,有那么一瞬间,郭瑾还以为自己回到了洛阳。

人多,第一感觉就是人多,人非常的多,和洛阳的感觉一样,就是人多,感觉全天下的人都挤在了一座城池里。

明明这里是边陲之地,明明是边境的小城市,他们印象里应该是低矮破败人口稀少,只有小猫三两只的那种感觉,但是敦煌县城的人口之多,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若不是一路从河西四郡走来,见到了当地农业生产的繁盛,他们甚至会觉得郭鹏这些年迁移来的人口全都到敦煌郡来了。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

敦煌县城的道路并不狭窄,看得出来是经过拓宽的,尽管如此,却依然出现了人多至摩肩接踵的情况。

来来往往的人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街道两边叫卖的小贩多到数不过来。

这里似乎没有街、坊的限制,没有明确的分割,貌似街道两边除了小贩就是住家,全部串联在一起,这样的城池内部风格,走遍了那么多城池,郭瑾还真是没见到过。

“这里没有街坊吗?”

夏侯尚有些吃惊的看着这座小城的建筑物分布,意外发现没有找到自己印象里的熟悉的分布,一眼望去住宅区和商业区居然混合在了一起。

“是啊,这座城池有点奇怪啊,这不就是住家吗?商贩与住家相连,从城头到城尾都是如此,这样也行?”

曹真满脸惊讶。

整个队伍里的其他人也感到相当的意外。

对于这样的城池,他们还真是没见过,也不怪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重农抑商的主基调下,城市的基本建造原则是坊市制度,坊即居住区,市即交易区。

城市内将住宅区和交易区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控制。

虽然魏律内没有明确规定过城池必须要按照坊市制度来规划,但这是因为坊市制度是大家的共识,商人只有在市内才能进行交易活动,居住区内则禁止经商,这是约定俗成。

中原之地的任何一座城池都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结果诸葛亮居然钻了这个空子。

六百六十六 韩遂不舒服五十八 张角要造反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动七百五十七 我这大汉贼的真实身份也是时候公诸天下了二百一十二 袁术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滋润了四百九十一 裂变的天下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们赚什么六百九十六 嘿,史书五百一十五 阴沟里翻船一千四百八十三 他们已经一滴都不剩了三百四十六 生擒袁绍九十三 初成班底一千零五十八 问题主动找上了诸葛亮八百八十七 扫荡庄园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里满怀恶意十八 近水楼台先得月八百三十三 偶尔,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三百七十四 李郭之乱拉开了帷幕三百六十九 他们对袁术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六百八十九 汉帝封王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区的三个都护府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三百七十三 尽可能的下黑手一百三十二 朱儁来了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亲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一千一百六十一 于是,五经十四家法成为了历史六十五 不能小胜,要大胜一千四百九十八 杀人不诛心,就等于什么都没做四百二十六 火头将军郭鹏一千三百九十一 张飞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禅位给魏王殿下的诏书了四百一十六 妙才,辛苦你了一千一百八十六 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击一千三百八十 霸权的确立七百七十六 公共厕所与摸金都尉一千二百七十九 郭鹏东巡四百三十三 袁耀临危受命一千二百一十七 对付内阁也远比对付尚书台要简单一千二百零三 尽管那一天或许早已换了人间八百五十六 陛下何故先降!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国已经开始重新出发了一千一百五十三 钻空子的诸葛亮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后,朱元璋没有成功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艰且险二百二十二 郭嘉的脸上露出了十分愉悦的笑容一千三百七十一 郭瑾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九百九十六 被吓住的曹操一百四十六 蔡公为学生做了太多了六百七十一 被欺负的韩遂一百零九 以权谋私的郭某人八百一十一 刘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决定七十六 支援卢植的合适人选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九百七十六 就叫东厂吧三百一十六 让冀州多一点忠臣吧九百五十六 庞大的联合商队一百七十 我也想要这样一心一意的舔狗啊!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坚定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千零九十五 誓师北伐十八 近水楼台先得月八百七十六 我在辽东,欲王则王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刘协一千零八十四 子龙,在我心里能与你比肩的人并不存在一千五百一十一 税卒的建立三百九十六 郭子凤!你居然敢背叛我!一千零七十五 魏帝国已经完全做好了开干的准备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统治触角已经开始向江南延伸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击袁术统一战线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华之外还有中华,世世代代不绝嗣矣七百三十五 刚烈的吴夫人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个卑鄙的恶人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开国之君六百二十九 汉中郡一分为二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国寡民就是那么不堪一击七百四十二 总比做郭子凤的阶下囚要好三百一十九 这一回,我赢定了八百零九 文聘归降九十三 初成班底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国很缺人口一千一百四十五 皇帝执手四百九十五 狮儿不可与争锋七百四十一 咱们什么都不知道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没了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来,程昱打算做一个孤臣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马懿忧心忡忡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愿一千零二十九 画饼充饥这种手段郭某人很擅长九百一十五 不能让他们有和解的可能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国真不愧是天朝上国三百三十九 上天为何如此对待袁本初!五百二十九 庞羲劝进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总是不缺有生意头脑的人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铁了心要跟随魏帝国的步伐六百八十八 怯于私斗,勇于公战一千二百三十六 来,现在这个皇帝就来让你做九百四十二 纸张取代竹简的历史进程一百七十一 刘焉上表七 有胆气的郭鹏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