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途中,鲍叔牙问管仲说:“楚国的罪状,不尊王命,擅自称王是最严重的,为什么你只说他不进贡这一点小罪过呢?”
管仲回答说:“楚国僭号称王已经三世,我们现在让他摈弃王号,他们肯定不答应,在我们的逼迫下,势必会交兵开战;兵端一开,楚国是个大国,不可能一举荡平,战乱会持续数年不息,齐、楚再也不得安宁了!我用不进贡为借口,他们容易接受,这样楚国认罪,我们既可以显耀于诸侯,又可以回禀周天子,这比两国结怨、兵祸连年不合算吗?”
鲍叔牙性情直爽,对管仲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不十分赞同。
八国联军威逼楚国,齐桓公沽名钓誉,没有给楚国一点教训,楚国实力没有一点削弱,八国退兵后,楚兵犯侵中原如故。
抢杠子才是王道。
楚成王熊恽见诸侯退兵,又不想进贡了,他性高气傲认为进贡等同于服软害怕了。
屈完解释说:“我们不能没有信用。并且因为楚国与周王断绝了关系,所以使齐国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我们借进贡与周王恢复来往,那么我楚国同样可以借周天子的名义控制各国诸侯。”
楚成王又说:“进贡的表书怎么称呼我?称我为王吗?”
屈完说:“只说是远方之臣,不提爵位,如何?”
楚成王应允,派屈完为使者,向周天子进贡。
周惠王见楚国进贡,心中大喜:“楚国久不入朝,现在如此孝顺,真是祖宗有灵啊!”
然后去太庙祭奠,把祭奠用的供品选了几件(能够得到天子祭祀祖宗的物品,代表着最高荣誉),赐给屈完带回楚国,对屈完说:“好好镇守南方,不要再犯中原。”屈完叩头退下,回国。
屈完刚走没几天,齐桓公派隰朋来汇报征服楚国的情况。
周惠王隆重招待的隰朋,隰朋见周惠王异常热情,就殷切的说:“我想拜见太子。”周惠王听了以后,脸色突变,让二儿子带与太子郑一同出来相见,隰朋观察到周惠王神色变化,看到他的眼神在两位儿子之间,飘忽不定,好像是因为某事犹豫不决。
隰朋拜别周王,回来对齐桓公说:“周室将要大乱。”
齐桓公问:“为什么?”
隰朋说:“周王长子叫郑,是原来的皇后姜氏所生,姜氏死后,周王宠幸次妃陈氏,立为皇后,生次子叫带,善于逢迎,善施小恩但是无大智慧,人品不佳。我请求拜见太子,周王把带和郑一齐唤来,我看周王面对两位儿子,神色仓皇,必然有废除世子的想法。太子乃国之根基,主公作为盟主,不能坐视不管啊!”
齐桓公召来管仲商议,管仲说:“臣有一计,可以安定周朝。”
桓公抬眼看看他,努努嘴,让管仲继续说。
管仲:“世子失宠,在朝中一定会被孤立,主公可以启表上奏,说:‘诸侯愿见太子,请让太子与诸侯相会!'公子郑以太子身份与诸侯相见,君臣的名分就确定下来了,周王再想废立,就不容易了,周朝的大臣也会倒向太子这边。”
齐桓公点头说:“好主意。”
约定诸侯,来年夏天在首止集会,再派隰朋面见周王,说:“为了表明对周王的尊重,诸侯愿与太子相会。”
太突然了,周惠王想废世子也不能马上办,齐国国富兵强,诸侯悦服,而且人家的请求名正言顺,无法回绝,只得应允。
隰朋回来报告桓公,第二年一开春,齐桓公派公子开方先到首止,修筑馆舍,特别建造一所宫殿等到太子驾临。
到了集会时间,齐、宋、鲁、陈、卫、郑、许、曹八国诸侯齐聚首止,世太子郑随后也到,桓公率诸侯迎接,场面热烈。子郑在本国受到冷落,现在各国诸侯对自己如此恭敬,受宠若惊,再三谦让,打算用宾主的礼节相见,避免各位诸侯行施大礼。
齐桓公纠正道:“小白等人虽然各自在自己的藩国,但是,无不心系周室,今天见到太子如同见到大王,怎敢不叩首相拜!”各路诸侯见桓公下跪,纷纷跪下,周围臣子跪倒一大片。
太子郑深受感动:“诸君请免礼。”
当晚,太子郑住在行宫,各诸侯住在馆舍。
太子邀请桓公到自己的住处,诉说自己的苦闷,父亲不喜欢,弟弟想夺位。
齐桓公安慰他说:“小白将与诸侯盟誓拥戴你,太子不用担心。”太子郑感谢不已。
第二日开始,各国诸侯轮番向太子进献酒食,犒劳跟随太子的人。
十天后,太子郑恐怕时间久了耽误各位诸侯的国事,就想告辞回京,先召来齐桓公说明心意。
齐桓公对太子笑笑说:“小白等人之所以挽留太子,是想让大王知道我等爱戴您,用来稳固太子之位。现在正是大暑,计划等立秋以后,天气凉爽时,再送驾还朝。”太子听了以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周惠王见太子郑久不回京,知道是受到齐桓公爱戴,心中不悦。
转眼之间,已到秋日八月,众诸侯齐心合力,各国臣子也安心值守,各国无事。
齐桓公择期率诸侯登坛,歃血为盟,誓言是:“凡同盟的人,共同辅佐王储,维护周朝权威,若有违背盟誓者,神明灭之。”太子郑亲临观盟,不参与歃血,表示君臣有别。
盟誓礼毕,太子郑走上前去,拱手相谢,说道:“诸位不忘周室,这么宠爱我,我是绝不会忘记的。”诸侯全部磕头下拜。
第二天,各国派车仗护送太子郑回京,太子郑与众诸侯垂泪而别,各国戎车列队相送,威武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