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场戏

不远处,傅朝云也看见了,下马对傅朝清道:“刚才那是武定侯罢?听说阿玉就是他寻回的。”

傅朝清没有回应。

傅朝云转头看他一眼,只见他面色苍白,微微喘气,一双眼睛尤其吓人,漆黑如夜晚,深邃的又好似海洋,像是藏着无数的痛楚。

他身体不好的时候,便常会这样。

傅朝云吓一跳,忙问:“是不是又浑身不舒服了?是喘不过气,还是怎么了?你快些坐下,可是心口疼,要不进去请御医看看?”

“无事。”傅朝清开口,立直了身子,微微闭一闭眼睛问傅朝云,“大哥觉得武定侯此人如何?”

“自然是厉害了,他才几岁呢,就能平定蒙古!”傅朝云对武定侯颇为欣赏,“光是打赢阿托木那场,都够说上三天三夜的,那种大雪天,有几人敢率兵突袭……”

傅朝清静静听完,点了点头。

那边唐氏轻声与杨太夫人道:“母亲,莫不是延陵他看上陈四姑娘了?怪不得现在哪家的姑娘都不要,可陈家,三姑娘那事儿……”

杨太夫人上回被杨延陵气得不轻,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拂袖道:“随他罢。”

唐氏微微皱眉。

这府里如今连杨太夫人都说不动他,将来他常住家里,还能得了?所有人都得被他压着呢!根本也不用谈别的了。

杨延康却急得拉住杨延陵的袖子就往旁边拖。

“大哥,你刚才干什么呢?”他压低声音,很是着急。

杨延陵道:“怎么?”

“大哥,你不会真不知道三皇子看上陈四姑娘的事情罢?哎哟!”杨延康拿拳头砸在自己手掌心上,“她早晚是三皇子的人,你招惹她做什么?上回我遇到三皇子,他对我都没有好脸色,都不像平时了,你要知道,他将来指不定会是……到时候,可怎么办?”

谁料杨延陵听完,这脸立时就沉了下来,严厉道:“我警告你,以后莫要理会三皇子,你再与他走近了,别怪我打断你的腿!”

杨延康吓得一个激灵,嗫嚅道:“他好歹是咱们姑姑养大的。”

杨延陵挑眉:“我这话只说一遍,你最好给我记住了。”

杨延陵再不敢说。

一众人步行前往皇太后所在的明安宫。

长公主至始至终都携着陈宁玉的手没有放。

宫殿里,已有好些人。

皇太后高高在上坐着,众人上去山呼皇太后千岁。

皇太后看起来很和善,叫他们不必多礼。

又赐下宴席,皇子们也来贺寿,但很快便告辞走了,毕竟是女眷,他们男人还是坐在别处的。

稍后,皇上李世宇又来,偕同皇后,几位妃子问候皇太后。

也不知说了什么,皇太后就召见几位姑娘近前。

陈宁玉心里咯噔一声。

太夫人也很紧张。

长公主闻言站起来,拉着陈宁玉的手过去。

皇太后笑道:“叫几位姑娘呢,惠英你过来作甚?”

“母后莫非不想看我?”长公主不依道,“我来此,也还没与母后说上两句话,既叫了我外甥女来,我便一起来了。”

她目光环视一圈。

却见皇帝正看向陈宁玉,宁妃似笑非笑,淑妃面色紧张。

长公主暗自冷笑,果然如同朝清说的,这怕是别人早就安排好的一出戏。

这别人,自然便是宁妃了。

瞧瞧她这哥哥,也就是皇上,都已露出惊艳之色。

可虽知道,她也要偏向虎山行,今日定要断绝后患,省得将来又起风波。

长公主握住陈宁玉的手紧了紧,不等众人开口,就对皇太后道:“母后啊,这外甥女我是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待的,虽是陈家人,但从小就在我那儿长大,就是说母女,也不为过。”她看向皇帝,“皇上,说起来,那这也是皇上您的外甥女呢。”

李世宇听到这话,立时就把目光收了回来。

皇后只观戏,并不作反应,反正就算陈宁玉被看上为妃,那也是淑妃的劲敌。

华英长公主眼见惠英长公主过去,这会儿也跟了来,便听宁妃笑道:“再怎么样,也不过是表的,哪儿扯得上是皇上的外甥女了?真要像惠英你说的,我还是皇上的妹妹呢。”

宁妃是皇太后一族的,只关系有些远。

华英长公主对这事儿也是敏感的,她不想三皇子娶了陈宁玉,自然也不想陈宁玉给皇上看中,当下只听着,若是皇上真有什么举动,她还是得拦住。

这边淑妃亦不想陈宁玉入了皇上的眼。

她今日才发现宁妃不出手则罢,一出手也是狠毒。

若是皇上真看上陈宁玉,封她为妃,那李常洛怎么办?他是那么喜欢陈宁玉的,将来父子成仇,还能得了?她一定也得阻止的。

“原来陈四姑娘长得这般好看,倒不知许了什么人家?”她看向长公主,“永春侯也是为朝廷立下大功的,府上几代都有功劳,陈四姑娘怕是好些人求娶罢?”

长公主笑笑:“那是自然,不过一阵子就要嫁了,到时候,我得给她准备好大一份嫁妆的。她便是我女儿,只是嫌麻烦,不然就正式认了她。”

宁妃倒没有想到长公主如此护着陈宁玉。

千错万错,她竟然算漏了李娥姿!

如今她把陈宁玉说成自己女儿,这长公主又是皇帝的亲姐姐,皇帝还如何有脸去碰陈宁玉?别说,这姐弟两个感情还算好的。

宁妃看看李世宇,轻笑一声道:“惠英也真是的,左一句女儿,右一句女儿,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疼陈四姑娘?不过叫来看看罢了,太后娘娘还能吃了她呢?”

皇太后也笑了:“也不怪惠英疼,瞧瞧这脸蛋,我看着都喜欢,不若常来宫里陪陪我。”

长公主脸色一变,没想到皇太后会说出这种话。

皇太后问陈宁玉:“陈四姑娘,你看如何?”

华英长公主见状有些不妙,忙插口道:“母后,您有我们这些女儿,哪还要别的人陪呢?可是母后嫌咱们不常来了?”

皇太后好笑:“你们嫁出去便不一样了,哪儿有那么多闲工夫,我啊,最近是觉得冷清些,不然今日也不会请你们来热闹了。”

她还是看着陈宁玉,等她回答。

陈宁玉这心里也跟敲鼓似的,整个人都有点儿麻了,此刻竭力镇定下来道:“能陪伴太后娘娘,原是小女子莫大的荣幸,只祖母年纪也大了,她最是喜欢我,我倒不舍得离了她,怕祖母伤心,小女子这心里也难受,还望太后娘娘莫怪责。”

皇太后一笑:“你嫁人了,可还不是要离了么?”

“若可以,小女子也可不嫁人,常陪在祖母身边的。”陈宁玉这话不假,假如真要她入宫,她宁愿不嫁人呢,反正这世间又有几个好男人?

这拒绝虽委婉,但也叫人胆战心惊。

眼前的姑娘虽是娇媚的一个人,看得出来也害怕,可人是勇气的,皇太后笑了笑:“真是有孝心的姑娘,既是如此,也不能勉强了你,罢了,罢了,都回去用膳罢,难得你们来给我祝寿。”

长公主忙领着陈宁玉往回走。

其他姑娘也不过是陪衬罢了,从始自终,话题都围绕着陈宁玉。

陈宁华走在最后面,忽然身体晃了晃,只觉气血上涌,头昏脑眩,整个人就跌倒在了地上。

众人都大吃一惊。

宫女忙上前搀扶,烛光下,她人很清瘦,此番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叫人忍不住就生出怜惜之情,李世宇道:“快请太医来。”

太夫人未免惊慌,忙向皇太后道歉,解释道:“本来前些时间就病着,也是没有痊愈呢。”

皇太后很和善:“这哪里是想得到的事情,无妨,便在这里叫御医看看罢,摔一下,寻常姑娘也受不得。”

姜氏听闻,嘴角微微挑了挑。

这陈宁华平日里看着文静,没想却是有一手呢,幸好自己早些时间拉拢她,就是不知她可能成了事?看皇上这反应,倒是像把陈宁华看入眼里的。

只可惜啊,自家亲生女儿跟个木头似的,愣是让另外两个出尽了风头。

陈宁华被送入里间,很快就有御医来。

太夫人被准许在旁看护,御医把了把脉,慢条斯理道:“心头郁结多了,又受凉才会如此,应是无大碍的。”

太夫人道:“何时能醒呢?”

“这可不好说。”御医道,“等灌了药兴许好一些。”

太夫人没法子,见宫女配合御医把药服下去,陈宁华只眼皮子动了动,仍是没有什么反应,她也只得先离开。

毕竟说无碍的,应一会儿便能醒了罢?

今日皇太后寿辰,可不能败兴,太夫人还是出去用膳。

稍后,皇太后便传人表演歌舞,一时丝竹之声大盛。

不过此前发生的那两桩事,总是叫众人都各怀了心思,少不得要东想想,西想想的。

李常洛一早听说陈宁玉会来,那是心猿意马,可惜碍于皇太后,皇帝,他不敢妄动,只趁着来恭祝皇太后大寿,瞄了陈宁玉几眼。

陈宁玉自是低头不看他。

李常洛恨得牙痒痒。

再这么下去,只怕她就要真的嫁人了,上回没有强要了她,真是个损失,偏永春侯府又叫人拿不到把柄,不然他怎么也得换了陈宁玉做他妾室。

李常洛心神不定,心像是被猫儿在挠一样。

往常屋里几个伺候的女人,也都是美人儿,他尚算尽兴,可最近是看都不想看她们一眼了,满心满脑的都是陈宁玉。

在这种煎熬中,他做了胆大的一个决定,打算去同他父皇说说。

虽然那次淑妃试探过李世宇,可父皇兴许只是随口一说,兴许只要他再去求一求,指不定父皇就准许了,李常洛当机立断,便前往求见。

李世宇刚回寝宫,就听太监报说是李常洛来了。

他脱下龙袍,换了身平常的。

李常洛一进来,就跪在地上。

李世宇奇怪:“何事呢,突然这样?”

“父皇,孩儿此趟过来,只为求父皇答应孩儿一件事。”李常洛声音有些发抖。

李世宇皱眉,抬抬手:“起来再说。”

“父皇,孩儿喜欢一个姑娘,还请父皇准许孩儿娶了她。”李常洛没有起身,反而是磕了几个头,“孩儿对她一见倾心,说起来,也是惠英姑姑的表外甥女。”

是那陈四姑娘?

李世宇沉下脸:“这事儿,你淑母妃提过,原真是你看上的?亏得她袒护你,没提一字!男儿当以国事为重,你如今竟为一个姑娘来求朕,也实在叫朕失望!”

李世宇何等聪明的一个人,执掌天下十数年,什么心思看不出来,今日那些女人们的明争暗斗,他不过是当做不知罢了。

李常洛心头一震,只因李世宇说的颇为严重。

他忙又磕头道:“父皇,毕竟是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也只想娶个喜欢的姑娘,还请父皇能成全孩儿。”

李世宇严厉道:“你母后已替你选好妻子了,乃是李家的五姑娘,人品才学哪里不比那陈四姑娘好?正是适合嫁入皇家,你就等着择日完婚罢,出去!”

这话算是毫无转圜的余地了。

李常洛见此,到底也不敢再忤逆李世宇,只得满腹失望的退下。

众人都在外面用膳,陪皇太后,唯独宁妃起身,离开宴席。

长公主因宁妃的计策已是恨上了她,也免不得会警惕,见状便招来石莲,低声耳语,石莲忙跟了出去。

此刻陈宁华刚刚醒转,看到宁妃竟然在,忙要起来行礼问候。

宁妃笑道:“你躺着罢,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当真是叫人怜爱。”

陈宁华还是执意行礼:“小女子刚才失礼了,娘娘过来看望,小女子也不敢当。”

宁妃坐下来,抚一抚衣袖,又细细看一眼陈宁华。

刚才有陈宁玉艳压群芳,陈宁华确实算不得出挑,可现在这样看,倒是个精致的可人儿,肤色比常人略黑一些,也有别样的风情。

且看她谈吐文雅,身姿纤细,也是讨人喜欢的。

“你瞧着这皇宫如何?”宁妃问。

眼前这人可是二皇子的生母,与他们永春侯府没有丝毫的关系,又是高高在上的贵妃,她说出这句话绝不会随意一提,来见她,也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陈宁华心思电转,认真回道:“回娘娘,瞧着富丽堂皇,令人心生向往,只又同时觉得畏惧。”

“是啊,这便是皇宫了。”宁妃感慨,“我原也像你,只是个年轻姑娘,不知世事,见到天下间最尊贵的人,便一心喜欢了,只以为什么都会不同。”她看向陈宁华,笑了笑,“也确实不同了。”

“娘娘福泽绵长,不是寻常人比得上的。”陈宁华谦恭。

宁妃眼眸一转:“我正是缺个陪我闲时说话的人,倒是瞧着你不错。”

陈宁华脸色微红:“能得娘娘喜欢,自是小女子的荣幸。”

宁妃看着她笑了。

“你既是好了,便来用膳罢。”

陈宁华应一声。

等到宁妃走后好一会儿,陈宁华才出去。

太夫人看到陈宁华,总算松了口气,她与别的老夫人坐一处,年轻的又与年轻的一起坐。

姜氏凑过来问:“你身体可好了?”

陈宁华道:“谢谢母亲关心,有御医看顾,已是好一些了。”

姜氏眼睛转了转:“你刚才在里面休息,除了御医,没见着别人?”

“能有什么人?”陈宁华眼底闪过一丝警惕,放下筷子道,“不过还有些宫女罢了。”

姜氏就有些失望,她还望着皇帝去看一看呢,这样陈宁华将来做上贵妃,她这做母亲的,总能得些好处,毕竟最近她待陈宁华可是不错。

宴席散后,太夫人问陈宁华:“现还有哪里不舒服?”

“好多了。”陈宁华抱歉道,“叫祖母担心,是孙女儿的不是。”

“怎么怪得到你,你原先便不舒服,只太后旨意,也只能来。”太夫人宽慰她,“幸好也无什么,太后娘娘倒是和善的。”

张氏一甩手里帕子,说道:“倒不知病那么重,当众晕了,回去怕还是要让大夫再看看。”

“是啊,可不能小瞧了。”太夫人赞同。

众人出得宫门,长公主与陈宁玉说几句,便道:“我一会儿还要与太夫人说话,你先过去。”

陈宁玉却问:“之前看到宁妃娘娘走开,后又石莲跟上,到底何事?”

长公主吃惊:“你怎看到?”

“实在是没心思吃饭,光是盯着人了。”陈宁玉生怕还会出点什么,这人完全是处于警戒状态,殿中人来人往也没有逃过她眼睛的。

长公主悄声道:“我便是怕宁妃又出什么幺蛾子,实则她是去看了你三姐了。”

陈宁玉一怔,虽然她对陈宁华晕倒的事情也有质疑,可实在没料到会与宁妃扯上关系。

她又想到此前姜氏问陈宁华,陈宁华否认有人去过,那是她故意隐瞒宁妃娘娘了,二人到底是说了什么呢?她可不信宁妃是闲的太无聊才去看陈宁华。

要说探望,淑妃还有可能,毕竟两家有些交情,宁妃凭什么?更别说她还是个贵妃呢。

长公主已经派石莲去永春侯府众人那儿。

听到说是长公主想见太夫人,张氏皱眉:“怎的长公主自己不来?”

总是个小辈,还想让太夫人前去呢!

太夫人却摆摆手:“我去,你前面引路。”

长公主车门大开,丫环扶太夫人进去,又把车门关上。

太夫人和蔼的笑,看了看她,“这么多年未见,你倒是没怎么变。”

长公主淡淡道:“太夫人您是变老了。”

“我是老了,只儿孙满堂,也算不得什么。”太夫人虽然肚中有千言万语,可长公主没有和好的意思,她却也无法开口,便只谈今日事,“是为宁玉罢?”

长公主道:“太夫人猜得没错,我是瞧着是该把宁玉嫁出去了,若太夫人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倒是可以出份力。”

虽然她不太与人结交,可傅家那边的亲戚不少,定也有合适的。

太夫人道:“宁玉是有福气,你这么关心她,不过我已寻到堪配的,乃是顺天府章知府的大公子,是大姑爷的堂侄,你觉得如何?”

长公主点点头:“章知府素有清名,不过比起你们大姑爷,还是差一些,不知那大公子又如何?”

“今年十九,前年考上的庶吉士,现在翰林院学了两年了,听琳芝说,唇红齿白,也是个英俊小儿郎。”

长公主奇怪:“这等人,如何还未定下?”

“原先是定下了,后来那姑娘出了意外。”太夫人叹口气,“一只腿跛了,女家怕拖累他们章家,自行退婚。”

这桩事在京都也传过,那是刘家的姑娘,有次出门,马车出了意外,人就摔伤了,脑袋也有些痴痴傻傻,长公主恍然大悟:“原来是这家。”

“章家为这事儿也是伤心,章夫人原是很喜欢那姑娘的,后来隔了两年才提起精神又为儿子张罗终身大事,也算是巧。”

长公主听了颇为满意:“那便这样罢,太夫人您也是疼宁玉的,我只来问问。”

太夫人笑了笑:“你不反对便行了。”

她告辞而去。

见她背影已是有些佝偻,长公主念及往日之情,在身后轻声道:“太夫人,您保重。”

太夫人一时也颇为心酸。

当年周氏因常年不孕,自请为陈修纳妾,她身为母亲,总不能看陈修断后,终是给他选了个姨娘,结果没过多久,周氏与苏姨娘先后有喜,她自是高兴,却没料到周氏自此便得了心病,在生下死胎之后,虽后来再怀上陈宁玉,也没有解开心结,郁郁而终。

说起来,她确实有责任,假使再等上一两年,或许再多关怀下周氏,指不定便不会有此结果,长公主与周氏感情极深,一直为此怪责她与陈修,与侯府再不往来。

太夫人叹口气,下了马车。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六千多字哦,说下加更频率,以后都是隔天加更,3000,6000,3000酱紫,还有,这晕倒么,是真晕倒,陈宁华还没有太过黑化~

强烈推荐:

第69章 孩子第63章 选择第59章 早有决定第14章 醉芙蓉第43章 反悔第27章 你还记得我第27章 你还记得我第35章 来看看你第72章 威胁第48章 家中霸王第36章 拖延之计第15章 武定侯府第1章 永春侯府第45章 实情第62章 有喜第34章 画像第7章 多年情谊第27章 你还记得我第45章 实情第26章 意料之外第40章 章 知府家第50章 漂亮丫环第5章 妯娌第34章 画像第32章 他的心思第31章 红颜祸水第34章 画像第57章 农庄第50章 漂亮丫环第11章 杨太夫人第51章 恭贺第48章 家中霸王第64章 作死第22章 公主见公主第54章 请教第20章 上元节第53章 辱人者必自辱第30章 旧恨第30章 旧恨第10章 小生辰第7章 多年情谊第67章 回京第34章 画像第3章 青梅竹马第19章 意第10章 小生辰第23章 淑妃第62章 有喜第23章 淑妃第27章 你还记得我第19章 意第42章 晚一步第45章 实情第9章 来客第2章 惠英长公主府第34章 画像第6章 姐妹第63章 选择第54章 请教第21章 登门第35章 来看看你第2章 惠英长公主府第62章 有喜第53章 辱人者必自辱第54章 请教第18章 劝服第7章 多年情谊第4章 陈年往事第6章 姐妹第30章 旧恨第56章 整顿第38章 入宫觐见第26章 意料之外第32章 他的心思第10章 小生辰第24章 礼物第27章 你还记得我第10章 小生辰第23章 淑妃第58章 一窝端第35章 来看看你第70章 洗三第40章 章 知府家第5章 妯娌第70章 洗三第68章 武举第26章 意料之外第57章 农庄第44章 求娶第43章 反悔第54章 请教第55章 死敌第44章 求娶第19章 意第12章 缓和第50章 漂亮丫环第54章 请教第25章 相 配第30章 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