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还有六十年?

康熙皇帝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两废太子已经让康熙心力交瘁,后来的八爷党更是让康熙将父子亲情彻底抛之脑后,可如今的胤禛,又让康熙起了争斗之心。

朕不愿意给的东西,你不能抢!

“胤禛,你向来不是管着户部吗?怎么对这军国之事也上心了?”康熙一旦平静下来,将又会变成一位精明强干而多疑的君王,这番询问自然也是直入关键所在。

胤禛跪伏在地上,尽量让额头贴近冰凉的地面,大声回答道:“儿臣从小到大,一直都是遵循皇阿玛的教训,我满洲绝不可沉溺于中原的繁华,要不忘骑射本领,因此儿臣一直都想着跟随皇阿玛,征战四方。”

“儿臣听闻楚逆炮火甚利,因此也曾专门去留意过,据说现在广州澳门等地有许多西洋商人,像之前的佛朗机炮便是自西洋而来,若是我大清能购买一些回来装备,也不会容得楚逆如此嚣张。”

康熙微微点头,纵使心里有些不喜老四的手伸得过长,可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唔,你且先去安排一二,不过有一点,这大炮无论如何强大,买几门也就是了,我大清还需得仿造,这火器铸造一事你先领着吧。”

胤禛心里一喜,连忙趁热打铁道:“皇阿玛,儿臣带兵平灭楚逆一事,是否可行?”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康熙。

康熙轻轻哼了一声,慢条斯理道:“这些事情朕自有处置,你且回去歇着吧。”这番话却是不阴不阳,让胤禛听得一头雾水,当下也不敢出言辩驳,只好离开了。

待到胤禛回了府,还不待他召集邬思道前来商议,便有太监过来传旨。

“.......兹雍亲王胤禛勤勉国事,朕心甚慰,着兼领火炮督造一事......”

待到胤禛叩头谢恩之后,这才苦笑一声,当下也没有心情去找邬思道前来协商了,因为这个态度几乎是摆在眼前了,康熙不愿他去插手军内的事情。

实际上此时的康熙,待胤禛离开后,便立马召集了上书房的满汉大臣,针对如今的湖北大局进行来会同协商。

对于目前的乱局,大家心里都有数,虽然说还不至于危害到大清的江山社稷,可毕竟已经是一地所难制了,后面恐怕就要派遣平乱钦差大臣了,协同诸省兵马共同进剿,而这个大臣往往都是皇族出任。

这前文中也说过,这大清的各地防御策略很简单也很实用,那就是通过镇戊讯塘等制度,将整个绿营兵权切割得粉碎,就像之前的宁忠源一样,作为一名从三品的游击将军,自己真正直辖的兵马也不过七八百人,这种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武将做大乱。

问题就在于,在遇到变故时,若是当地的绿营能够在第一时间扑灭则就罢了,否则就像火势一般越烧越旺,目前的复汉军便已经有了这个苗头。至少目前的湖北绿营基本上是一个不剩了。想要剿灭复汉军,就需要协同诸省绿营兵马,只是这么一来,一般的督抚大臣是没有这个资格领兵的,而康熙年间,最符合这一身份的人选就是诸位阿哥了。

想到这里,大臣们也就有些沉默寡言,他们可是经历过了八爷党等变乱的,此时妄议阿哥领兵可不是什么好事,若是落在了康熙皇帝眼里,恐怕又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康熙冷哼一声,道:“如今那楚逆已然打下考虑荆州襄阳,下一步或可直下江宁,又或可直插湖南,不知各位都有些什么想法?”

群臣默然,户部尚书田从典出列道:“以微臣之见,如今当汇聚各省绿营,以皇子领兵,并行招抚之策,以靖全功,或可引三藩之例。”

康熙对于在年轻时平灭三藩一直引以为豪,当时的大清根基不稳,三藩起兵以来,震动了整个天下,几乎整个南方都已经不保,可是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康熙依然将三藩顺利灭掉,堪称奇功。

当前这个新提拔的户部汉尚书田从典做此奏对,也算是挠到康熙心痒痒处了,当即道:“楚逆纵使一时猖狂,也不能长久,何须皇子领兵?着侍卫内大臣阿尔松阿为平逆钦差大臣,高其位为江南提督,魏经国为湖广提督,协同江南湖广川陕诸地绿营,会同共剿逆匪。”

这一安排让大臣们微微一愣,却仔细想想又觉得理所当然,皇子领兵并非成例,如今安排侍卫内大臣阿尔松阿前往也算是正常,更何况阿尔松阿本身也领着火器营的差事,对付楚逆也是名正言顺。

不料康熙抬眼望了大臣们一眼,又慢悠悠道:“我军枪炮铸造一事,由雍亲王兼理,此番上下同心,自当平灭逆匪,易如反掌耳。”

众人只得谢恩离去,此番康熙的做派,又显现出几分功底,从这次安排的人手来看,背景其实都相对要单纯一些,对于雍亲王也是又用又防,不免让大臣们多想了几分。

难道那个传言是真的不成?

不管大臣们心里如何做想,这康熙六十年算是到了,康熙皇帝以御极六十年的名义,遣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祹、世子弘晟告祭永陵、福陵、昭陵。

派遣皇子告祭郊庙社稷不仅仅只是为了祭陵,也是为了稳定人心,告诉全天下人,他康熙皇帝还在呢!不得不说,康熙御极六十年的威望十分巨大,很多地方原本因为战事而波澜的人心,都开始平息了下来。

可是在此时的荆州,刚刚成立的荆州行营里,宁渝却对康熙的举动一脸不屑。

“靠一个阿尔松阿和七拼八凑的十几万绿营,就想打发我复汉军?康熙这个主意莫不是想得太好?”

刚刚被任命为荆州行营副总管的程之恩也微微叹息,“这康熙如今也是老了,否则来亲征的就是他本人了。”语气有一丝庆幸,也有一丝淡淡的失望。

可以说,这全天下人除了宁渝以外,谁不是打小听着康熙皇帝的种种壮举所长大?即便是出于满汉之别,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在心里敬畏着这位老皇帝。

“若真是康熙本人来,恐怕就没有这个康熙六十年了。”

第十四章 私盐之利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宁危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会议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七十三章 再见崔姒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四百零三章 上当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五百四十四章 竞争上岗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别执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四百八十章 大决战之大梦初醒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一百一十章 乱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来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三十七章 军事编制第一百七十八章 劝降可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进无退第五百零四章 进攻盛京第七十二章 扩军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人心跳的数字第七十二章 扩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两广攻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围城第十章 寻矿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二十七章 检阅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梦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谈判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猫捉老鼠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宝盆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六十八章 种痘之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绅的本质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办团练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远瞩第四百零九章 督帅,我愿留下!第六十四章 战起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宝盆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让领土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乱的俄罗斯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九十章 伤亡第五十三章 祸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为帝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处理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获全胜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宁危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师的末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夺嫡之争第三百五十六章 惨烈与悲壮第三百一十五章 议定国号第三百一十章 宁家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