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

血战,死战,绝战。

这是复汉军自建军以来所面对的最艰难的考验,纵使是复汉军枪炮甚利,可是在这个时代,血腥的肉搏白刃战依然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同过去湖广的清兵不同,广西绿营绝非一块好啃的骨头。

见到清军的主力已经全部压了上去,宁渝长长吐出了一口气,这场大战他已经赢了一半了,接下来该拿出自己的底牌了。

“战争是什么?是世上最恶心最不择手段的事情......传令给掷弹营,人人披甲,炸出一条血路来!大军准备一锤定音!”

复汉军的火炮不能长时间发射,因为炮管不够坚固,这个时候需要的重火力,就只剩下人人披甲的掷弹营,他们人人身上披着重甲,腰上挂着两枚手榴弹,手里持着火折子,除此之外,背后还背着一把长长的斩马刀。

这种斩马刀并不精良,由枣木制成的长手柄,刀身则是生铁打制而成,刀背还被特意加固过,并不是很锋利,可是却十分坚固,在战场上用来劈砍再合适不过。

清军越来越多,反复冲击着复汉军那道单薄的防线,到处都是清兵的呼唤声,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指挥了,清军将自身的弊端无限放大,这样的军队看似十分强大,可实质上是不堪一击的,一个拳头打出去却收不回来,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宁渝已经将自己该布置的都布置下去了,具体怎么做,还是需要前线的那批优秀的中下层军官的掌控,这也是宁渝一力建设讲武堂的根本原因。

第一师和第二师各自都有一个营的掷弹兵,一千人均是身材高达的壮汉,开始向着战场进发,除此之外,其余的六个团也做好了准备,就等待着重锤落下的一刻。

掷弹兵到达了战场边缘,排成长长的队形,人人一手持着粗制的手榴弹,另一只手拿着火折子,点燃了手榴弹上的引线,便向清军阵列中掷去。

当手榴弹被齐齐扔进清军阵型后,仅仅只是瞬息之间,连绵不绝的爆炸此起彼伏,炸出了一团团的血雾,这一下子对清军的震慑能力是无与伦比的,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清军,被这些手榴弹给直接炸懵,整个阵列为之一滞。

还未等清军反应过来,第二波的手榴弹雨随后而来,再一次在清军当中制造出惨烈的爆炸,这一幕实在是过于残酷,以至于许多清军士兵开始向后溃散。

掷弹兵们不慌不忙丢掉手中的火折子,将背后的斩马刀解了下来,双手紧握刀柄,开始向着复汉军发起进攻,甲叶在行进中不断摩擦,发出尖锐的声音。

当掷弹兵们冲进人群之后,挥动起斩马刀时,无人能挡,以绿营的简陋号衣,根本无法抵御这般的斩马刀,杀得血流成河。至于清军对掷弹兵却几乎无法造成伤亡,他们的刀砍在铁甲上,几乎无法砍穿。不过这也是因为此时的清军,并没有大规模装备长枪的缘故。

宁忠义看到这一幕时也有些感慨,在他心里可是有着浓浓的披甲锐士情节,若不是现在身居高位,肩负全师指挥重任,恐怕早就加入进去大杀四方了。

“嗨,咱们全军所有的甲衣可都在这里了,这还是零零散散加上一些缴获凑出来的,说起来,咱们以后是得多铸一些甲了!”

宁忠义满怀期待望着宁渝,希望自家这个大侄子能够再创一些奇迹,比如在短短时间内,再去弄一批铠甲出来。

宁渝深思了一会,其实从一开始他对于铸甲一事就不太上心,在他的设想里,未来的复汉军是要成为一支类似于龙虾兵一样的存在,因此一直以火枪火炮的发展为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大规模普及甲衣。

这也是之前宁渝纸上谈兵的缘故,可经过多场大战发现,现如今的战争模式,依然无法脱离或者是难以脱离冷兵器冲杀那一套,那么对于铠甲的需求也就摆了上来。

对于宁渝而言,最理想的铸甲方式自然是以锻锤铸造的板甲,板甲的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而且加工修补也很简单,就给大规模制造板甲提供了条件。

不过这些目前也只是一个设想,宁渝目前的想法还是先打好现在这场仗,至于其他的还需要等到日后缓缓图之。

此时战场上的清兵已经开始呈现了溃败之势,特别是复汉军剩余的兵力压上来以后,这让清军再也难以抵挡复汉军的攻势,一排排的清军如同割草一般倒在了地上,急剧增大的伤亡使得清军士气几乎崩溃。

反而是复汉军此时以掷弹兵为铁锤,以其余复汉军士兵为后盾,在清军阵营里直接凿穿了一条通道出来,进攻之势所向披靡,在清军当中制造出一片片血路。

杨琳被这一番变故给刺激到了,望着前方的清军大片大片的溃退,甚至许多人直接丢下了兵器跪地投降.......不断有传令兵前来报信,这些消息让他险些昏厥。

广东抚标败了,参将战死,麾下绿营官兵四散而逃,广西抚标也没了,参将逃跑,过了没多久,连广西提标桂荣也战死,广西绿营伤亡惨重,几乎不能战.......

眼看着大局已然崩溃,杨琳如同输疯了的赌徒,将手中最后的一只可战的绿营兵给派了出去,那就是剩余的督标兵。如果能够止住溃势,则还能坚守,再也不出战,若是不能止住溃势,则再无可救。

喊杀声已经响彻了整个天地,清军从主动进攻变成了溃散,剩余的督标营如同扬汤止沸,很快就被溃兵给冲垮了,到了这一步,清军算是彻底一败涂地。

杨琳长长哀叹了一声,他拔出了身边护卫的腰刀,便想往脖子上抹,只是却被眼疾手快的护卫给拦住了,众人纷纷劝阻,“大人何必如此,当前应当先走以图再战!”

也不等杨琳作何反应,众护卫便架着杨琳便开始往后跑,至于其他的官员却是不再看一眼,这一幕让在场的大小官僚绝望不比,也不管跟不跟得上,只顾着开始跑。

乱军之下,一切不过是蝼蚁,只是在不同人眼里,对于蝼蚁的定义不一样罢了。

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五百三十一章 证券交易所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绿营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静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义阳三关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鉴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七)第九十章 伤亡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战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梦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决战之再战宁锦第一百七十九章 坚不可摧第六十二章 举大白,听金缕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鉴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决战之雍正吐血第六十八章 兵败如山倒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决战之汉臣处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创建报纸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章 陛下要赖账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个厚道人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二十八章 七成药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为帝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会攻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岂有意乎?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尧的决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一)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视制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临湘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历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九十六章 高价第二百零七章 强行成亲第七十二章 扩军第九十章 伤亡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十二章 问责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二百六十六章 财政改革第两百八十章 兵围江宁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第一章 梦里梦外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计划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国的余晖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扫干净第三百零一章 复汉军在行动第六十一章 去辫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当大汗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办团练第一百三十一章 称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驾崩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卖个好价钱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奋斗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土狼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三百三十三章 诛清逆,平人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决战之血雨山海关第四百零六章 营啸之变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宁危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