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情报摸底

第977章 情报摸底

在莱茵帝国国歌和礼炮声中,东非雄狮国旗缓缓升起,在场的全体东非人全部起立唱国歌,这给了在场外交人员不小的震撼,这个细节并不仅仅是作秀,而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

今天现场参观仪式的人数超过二十多万,二十万人齐唱东非国歌的场面自然是无与伦比的体现。

“东非的凝聚力太强大了,怪不得东非能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崛起为世界强国,黑兴根王室对东非民心的把握超乎想象。”法国大使劳伦斯客观评价道。

“是啊,东非虽然是多移民国家,但是他们的文化认同感绝对不是美国那种暴发户能相提并论的,在东非我从来没见过黄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龌龊,如果是在美国,即便白人种族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所以东非政府对民众的洗脑手段十分高明。”西班牙大使威廉附和道。

对于这一刻在场东非民众所展现的凝聚力,威廉内心是震撼和羡慕的,毕竟他的祖国西班牙,内部十分撕裂,这一直都是西班牙王国的软肋之一。

劳伦斯作为法国人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法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一直都很强烈,即便21世纪很多黑人都将法国视为祖国,这也说明法国文化上具有包容性。

当然,东非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作为被黑兴根王室强行蹂杂的国家,东非从殖民时代就存在鄙视链,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德语普及,移民通婚,这些矛盾已经被逐渐消弭,作为早期强制婚配的国家,东非各个移民群体想不融为一体都难。

随着国歌和军歌切换,在军乐声中,今天的重头戏终于开始,东非国防军为主的检阅部队开始向着主席台前方向依次行进。

这是各国外交人员和东非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军队本身就带有各种神秘和传奇色彩,古往今来都是最具有话题性的团体。

“迎面而来的是莱茵帝国皇家近卫师第二旅三团四连,这是一支在南非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队,在其成立于……后来参加了……等多场战役,体现了莱茵帝国皇家近卫师战士们的风采和保家卫国的强大勇气……”

在英国和葡萄牙外交人员别扭的脸色中,皇家近卫师受阅部队井然有序的踏着正步,一个帅气的劈枪动作下,刺刀的白色刃口透露出阵阵杀气,皮鞋踩在国家大道上,踢踏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而观礼台上的嘉宾和国家大道旁的围观群众里传来排山倒海的掌声,只是在英国和葡萄牙外交人员耳中比较刺耳。

汤姆逊大使酸溜溜的说道:“就像一群机器一样,没有任何特色,一支军队应该有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像这样失去自己的特色,显得呆板。”

葡萄牙驻东非商业贸易协会会长瓦格里也十分赞同汤姆逊的言论:“对对对,看来在和平了十年之后,东非军队也没落了,这种花架子对战场可没有半点作用。”

葡萄牙因为南非战争的原因,截止到现在都没有和东非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所以所谓葡萄牙驻东非商业贸易协会就是葡萄牙在东非的外交机关,毕竟东非是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所以葡萄牙政府再厌恶东非,也不能不和东非交流,尤其是在两国商业活动越发频繁的今天。

英国和葡萄牙外交人员的低语自然得不到其他人的共鸣,反而之前吃了威尔逊亏的马克西姆不嫌事大的来到威尔逊旁边说道:“就是这种花架子在十年打的英国满地找牙,啧啧啧。”

威尔逊阴沉着脸说道:“我们英国只是出于地理原因所以选择了停战,可不是战败,而且相比较东非人的军队,能和我们大英帝国陆军打个平手,俄国军队完全不堪一击,毕竟在克里米亚的时候,你们就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你们的灰色牲口穿的和乞丐一样,你在看看眼前东非人的军队,他们的投入放在欧洲也绝对不弱,至少不会和乞丐部队一样。”

威尔逊依旧毒舌,这可气坏了马克西姆,正在发作的时候,东非人员已经不知不觉中来到两人面前。

“两位大使,今天对我们东非而言是重要的日子,所以不要发生不愉快的事,还有马克西姆大使,你擅自离开自己的位置,总归是不好的。”

为了防止英国和沙俄外交人员嘴炮,东非特意将马克西姆和威尔逊的位置调的很远,没想到马克西姆这个人这么记仇,专门跑到这里找不自在,于是在东非工作人员的调解下,马克西姆愤愤不平的回到自己的位置。

观礼台上的小插曲终究没有影响到大家的观摩的兴致,毕竟这可是难得了解东非军队情况的机会。

“东非国防军不管军容军貌,都十分合格,纪律性也极强,也只有我们德国军队能与之相比。”

“他们的武器装备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军队,毛瑟步枪保养的十分良好,机枪数量也十分可观,还有各种口径的火炮,东非火炮自成体系,覆盖大中小各个类型,就是拖拽人员和我们有些差距。”

东非很多部队的部分火炮拖拽工作已经完全交给了军用卡车,所以重新使用骡马来拖拽,自然不是很熟稔,毕竟一门七十五毫米口径速射炮就需要六匹军马配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短时间培训下的炮兵还是有些生疏。

“东非人还是有眼光的,我们法国就装备了大量七十五毫米火炮,依照我的观察,这次东非阅兵中也是这种制式火炮最多,年前东非还特意向我国订购过十门七十五毫米火炮,看来东非很多将领和我军思路相近。”

不可否认,东非对七十五毫米火炮比较青睐,但远不像法国劳伦斯大使所认为的那样,这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

早期东非确实不需要太多大口径火炮,毕竟东非的对手大多数是土著,用火炮对付他们都有些杀鸡焉用牛刀,加上早期东非开发程度弱,没有遇到过像样的堑壕战,火炮部队自然更偏向于转移,所以当时七十五毫米火炮生产了很多。

但是最近十年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东非火炮生产类别已经趋向于多元化,尤其是在对南非堑壕战的研究中,面对马普托,罗安达那种军事要塞,这丰富了东非国防军的研究课题。

在步兵,骑兵,炮兵,机枪兵组成的方队过去后,本次阅兵的看点基本也就没有了,这个时候,东非所谓“空军”也出动了,是两艘东非山寨后国产的飞艇,从国家大道上空飞过,给本次阅兵进行收尾。

本次阅兵仪式,对在场人员而言是一场视觉盛宴,即便在欧洲也很难见到如此大规模的阅兵仪式。

同时这次东非阅兵,很多武器装备得到体现,无不表明东非国防军和欧洲军事强国之间没有明显差距,处在“同一水平”,常见武器装备,尤其是重火力配备相当丰富。

虽然受阅部队只有不到万人规模,但很多国家常备军也就十几到几十万规模,除了沙俄和远东帝国这种国家以外,当然,相对应的,两国武器装备在列强中也是最差的。

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187章 劝说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367章 铁甲舰第95章 兵工厂升级第71章 海底电缆第966章 参观姆贝亚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电缆网络第7章 扩大生产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99章 岸防炮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433章 小治强工程第1250章 谣言第1086章 以法国为底线第503章 多管闲事第1055章 东非向北第882章 出口第79章 闲谈第808章 尘埃落定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1380章 前线战场第163章 年底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839章 强大的东非电力第354章 电报第1311章 秘密会议第444章 到家第645章 马塔贝莱省工业发展第1368章 鲁道夫的人口计划第926章 机耕路第1234章 战场均势第1321章 罗马尼亚加入同盟国第791章 图穷匕见第594章 矛盾请假第364章 燃烧第177章 放牧第68章 阿拉斯加第513章 抉择第968章 分歧第329章 落后当前版本第136章 道路第240章 大借款第311章 意大利王国的想法第925章 造船业第449章 野心第1035章 二五计划第682章 发展策略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77章 “货物”到港第1119章 对奥斯曼贸易第161章 检阅第837章 台风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449章 野心第379章 黄金叶第767章 占领安哥拉第65章 电灯第336章 东非菜?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64章第1138章 对德殖民地处理第1335章 初级工业强国第1371章 东水西调第1031章 军火贸易第46章 船队第1116章 泰坦尼克号第1297章 熬过光明第276章 “老朋友”第1315章 交接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426章 回欧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1095章 《东,英和解条约》第1264章 在东非第12章 战场间隙第247章 黑兴根旅第404章 暴富第837章 台风第1036章 铁路二五规划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33章 拖拉机第1377章 贿赂第686章 1885式国防军用钢盔第1265章 新世界第358章 战争准备第795章 难兄难弟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608章 会面第1083章 忧心忡忡的英国人请假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1351章 士兵的“奋斗”第163章 年底第74章 “整肃”运动第25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626章 封闭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