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日俄战争爆发

1903年12月27日。

“俄国人对于我们的合理诉求不予答复,俄国外交官是在拖延时间,这样对俄国的战争准备只会越来越有利,俄国的军队正从欧洲源源不断的向着亚洲而来,如果我们不做出反应,那我们不仅无力向远东帝国境内渗透,甚至将失去朝鲜殖民地,回去后,我要向倭皇陛下陈述俄国的态度,战争无法避免。”

在1903年末,日俄双方的谈判再一次破裂后,伊藤博文忿忿不平的对着随行人员们说道。

面对俄国的咄咄逼人,实际上当前日本政府主要采取的是忍让态度,毕竟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日本和俄国不是一个体量的国家,即便俄国在远东地区势力比较单薄,那也是针对俄国本身而言,在周边国家看来,俄国远东军事力量十分强大。

日本政府虽然喜欢当赌徒,但是他们不是愚蠢,所以对于和俄国发动战争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所以在前期同俄国外交谈判中,日本也不奢求短时间内将俄国势力驱逐,而是希望俄国保证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和地位,但是俄国不仅驳回了日本政府“合理”诉求,还反对日本将朝鲜领土用于军事目的的要求,这显然是日本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两国之间的谈判从去年年末开始,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后,日本政府的耐心也随之耗尽,当然,日本在谈判中表现的弱势,并不意味着日本热爱和平,原因很简单,俄国需要时间,日本同样如此。

经过一年时间谈判拖延,俄国做没做好准备很难说,日本的海军基本扩充完成。

在12月份谈判破裂后,日本倭皇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先下手为强。

……

旅顺。

时间转眼来到1904年,旅顺作为远东帝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而今却被俄国人非法军事占领。

而今这里是俄国太平洋地区海军的重要基地之一,军舰数量常年维持在四十多艘以上,并且修建了配套的旅顺要塞,驻扎数万陆军的同时,配备有一百多门岸防火炮,这个规格下的旅顺对于俄国而言应该算作固若金汤。

1月3日夜,今晚的旅顺异常平静,俄国水兵们正在梦乡之中,军舰停放在港口之中,没有丝毫戒备,却不知道灾难正在悄然靠近。

“现在是午夜时间十二点三十分,前方就是俄国军舰所在地,帝国能否崛起全靠此战,我们势必要将俄国远东海军全歼在此地!”小平八太郎对着属下们说道。

作为远东地区北部稀有的终年不冻港,旅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渥,这也使得日本海军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且冒险的夜间航行,抵达附近海域,这也从侧面说明日本的充足准备。

凌晨一点十三分,日军基本就位,“白云”号的水雷长听到了一阵敲打声从受话简传来。

“铛铛、铛铛铛”,两短间隔三短,这是舰长发来的作战准备命令。“鱼雷准备!”水雷长压低嗓子喊道。

鱼雷兵立刻开动起来,他们熟练地拧开发射筒尾栓,填入药包然后接上击发电路,继而转开了鱼雷头的保险,而水雷长自己则努力调整瞄准具,借助闪烁不定的灯光估算着周围俄舰的距离。

而此时,俄国巡逻人员在漆黑的海面上识别出至少7艘日本军舰,并且迅速上报,而就在这个间隙,日本海军发动了进攻。

“轰……”

“?”潜伏在旅顺的东非国防安全局的情报人员莱尔斯被火炮声惊醒。

火炮声并没有断绝,而是继续响起,莱尔斯赶忙起身来到窗口前,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旅顺港内已经泛起熊熊火光。

“开始了么!”

这个时候莱尔斯还不敢确认自己的猜测,他拿起放在窗台上的望远镜,开始仔细观察,借助微弱的光线,隐隐约约看见军舰的躯体在海上飘荡,而炮弹的来源正是这些尚且不能确定属于哪个国家。

不过想到上层的指使,莱尔斯不敢怠慢,顾不上穿好衣服,打开电灯,开始在房间里操作电报机。

莱尔斯对了一下时间,随后开始发报:“1904年1月4日凌晨一点二十分,俄国旅顺港遭到不明武装军舰袭击,旅顺港内多艘俄军军舰被炸,具体伤亡情况不明……”

很快东非本土也收到了消息,回电道:“继续探查具体情况,及时反馈情报。”

……

莱茵市。

在东非政府的重点关注下,日本偷袭旅顺港的消息很快就反馈到东非本土,为此恩斯特召开了专门会议。

“根据情报部门查明,就在昨天下午(东非时间),日本以不宣而战的方式,对俄国发动了进攻,俄国远东舰队损失惨重,并且日本封堵了旅顺港,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日俄战争正式爆发了。”

恩斯特的消息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东非政府早有预测,但是面对战争突然爆发,以及日本不讲武德式的战争方式,还是引起了东非政府官员的激烈讨论。

俄国远东海军可不容小觑,实力甚至可以说十分强大,这支远东舰队拥有“皇太子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列特维赞号”,“佩列斯韦特号”,“胜利号”,“波尔塔瓦号”,“塞瓦斯托波尔号”共七艘战列舰,且排水量都在万吨以上,同时还有大量巡洋舰等作战舰艇。

就是东非海军在俄国远东舰队面前,也不敢说十拿九稳,结果一夕之间,这支规模庞大的俄国远东舰队就失去了战斗力,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不得不感慨俄国海军的家底雄厚,虽然俄国海军战斗力容易遭到质疑,但是在日俄战争之前,俄国海军在规模上常年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

俄国海军总吨位高达五十万吨,而此时英国皇家海军也才一百多万吨左右,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俄国海军就是东非海军的将近三倍。

东非海军在没有参与海军军事竞赛的情况下,目前总吨位也达到了接近二十万吨水平,主要是近些年来战列舰和潜艇建造比较多,和轻兵黩武的日本海军相差不多。

日本海军总吨位是二十多万吨左右,比东非海军略高,毕竟日本一直都在拼命扩充海军,国家经费大部分投入到海军建设这个无底洞之中,而东非则全面转入经济发展阶段。

“现在盯紧俄国政府的动作,他们势必会有求于我们,这个时候,俄国想不输掉战争,只能从波罗的海或者黑海舰队抽调兵力,前往远东海域参战,黑海舰队可以排除在外,毕竟英国不可能让俄国军舰穿过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达达尼尔海峡。”

“就算俄国冒着风险穿过达达尼尔海峡,也会被英国阻拦在苏伊士运河,所以俄国能调动的只有波罗的海舰队,而波罗的海舰队大概率会通过我国东西海岸,这是我们同俄国进一步谈判的筹码。”

“同时远东地区的两国战争,我们肯定是不能参与了,我们只做前半段的准备工作,为俄国海军提供一定的服务,至于战争走向不可能因为这点细微变化而改变。”

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936章 军售第547章 登陆第1010章 海军发展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45章 罗恩罗达第867章 推销第1070章 法德相争第1356章 欧洲大流感第1198章 远东人员第392章 战略安全第984章 一五计划之钢铁产业第792章 条件第1229章 百花齐放第418章 学徒第1178章 莱茵市弊端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1236章 敖德萨第1198章 远东人员第1150章 罗德斯公司第626章 封闭和开放第1297章 熬过光明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702章 东非的“政治资产”第348章 城镇化率第850章 移民第12章 战场间隙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154章 发“货”第1085章 两国交易第960章 开辟新市场第920章 图谋棉兰老岛第972章 新兴产业强国第973章 筹备第386章 兵临城下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400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606章 后悔第852章 夏威夷第100章 近海防御系统第97章 日常第495章 准备反攻第320章 双标第173章 1869年农业发展方向第740章 古战法第1213章 三五计划成绩第444章 到家第374章 热闹的南非第917章 东,法边境冲突第838章 钢铁“怪物”第1148章 军火贸易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67章 大臣路线第529章 申请回国第1224章 收网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第79章 闲谈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440章 太美丽了,维也纳!第1100章 莫斯塔尔水电站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购物第1361章 影响第784章 自己人第501章 四海两湖两内陆第930章 汉萨省第37章 战争第686章 1885式国防军用钢盔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211章 集中营第591章 归途第590章 嘘寒问暖第972章 新兴产业强国第192章 拆分研发部第1264章 在东非第101章 招人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925章 造船业第408章 刽子手上线第531章 兵城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85章 马西米连诺一世眼中的东非第330章 跑路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1204章 茶叶市场第426章 回欧第1365章 铜矿带经济发展区规划第712章 铁路所见第255章 五五开第724章 临时调整第6章 战争临近第652章 经济收入第431章 居所第209章 第一铁路立项第153章 送酒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1011章 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