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

正如恩斯特所言,在得到远东主力舰队几乎丧失战斗力的消息后,尼古拉二世政府都在这一噩耗中惊醒。

俄国的大臣向尼古拉二世汇报道:“旅顺港基地的海军主力损失惨重,现在远东舰队的所有战列舰要么重伤,要么被封死在旅顺港内,只能被动挨炸,只有海参崴分舰队没有受到攻击,但是这个时候远水不解近渴,根本不可能解围,也没有实力解围,所以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此时,俄国远东舰队并没有完全覆没,海参崴分舰队依旧存在,但是这支舰队显然无法和日本海军抗衡,其主力军舰没有一艘战列舰,而且战斗力稍弱的巡洋舰。

而且日本显然不会放任海参崴分舰队支援旅顺港的俄国海军主力,虽然日本海军实力远比不上俄国,但是对上俄国远东舰队这一个部分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俄国的三大海军舰队中,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远东舰队,远东舰队实力最弱,至少比日本联合舰队要弱一些。

尼古拉二世敲着后脑勺,焦急的问道:“能否从旅顺港突围出去?”

俄国海军总司令摇着头叹气道:“基本没有可能,日本海军是夜间发动的偷袭,这导致我们很多在港内停靠的军舰受到致命性打击,这使得旅顺港海军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战斗力,靠着剩余力量,根本不可能有效反击,现在只能依靠旅顺驻军和日本僵持。”

“这也说明目前我国丧失了在远东海域的主动权,日本海军只要指挥得当,吃掉我国驻旅顺海军只是时间问题。”

“而海参崴分舰队战斗力弱,并且南下肯定要经过日本海域,日本海军不可能坐视不管,这个时候南下基本上就是羊入虎口,落入日本海军的圈套之中。”

尼古拉二世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帝国海军在旅顺港覆灭,而无动于衷么!”

海军总司令劝慰道:“主要是谁也想不到日本海军会采取夜间偷袭的方式,日本政府根本没有向我国宣战,从而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旅顺港的惨剧,根本原因是我们忽视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无耻程度,这在我们以往和文明国家的战争是完全不同的。”

尼古拉二世咬牙切齿道:“这些该死的日本矮猴子,他们完全没有羞耻和道德感。”

尼古拉二世对日本的痛恨可以说达到了极点,而且是新仇加旧恨,因为当年还是皇储的尼古拉二世就遭遇过日本人的刺杀,这么多年来尼古拉二世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现在日本不宣而战的卑鄙手段,更是让尼古拉二世的内心暴躁到了极点。

当然,刺杀对于尼古拉二世而言可能不至于引起对日本的憎恶,毕竟沙皇遭到刺杀并不稀奇,就比如尼古拉二世的爷爷亚历山大二世就是受害者,让尼古拉二世对日本憎恶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日本政府对凶手的包庇态度。

本来年轻时尼古拉二世刚到访日本时态度是比较友好的,同时对日本印象也比很满意,可遇到后来的糟心事,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不可能在心里善罢甘休。

尼古拉二世虽然痛恨这个完全不讲武德且没有廉耻的国家,但是还不至于被愤怒冲昏头脑,他问道:“现在战争已经爆发,而且对我们来说,开局十分糟糕,你们有什么方案化解这场危机?”

海军总司令悲观说道:“现在我们只能让海参崴分舰队不要做无谓的牺牲,避免远东舰队全军覆没,尽可能的让他们消耗日本海军的精力,至于旅顺的远东舰队主力,只能说形势堪忧,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而且为了防止战争形势进一步恶化,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随时派遣远征舰队到太平洋地区进行支援,如果让日本占领旅顺,那我们将进一步陷入被动之中。”

尼古拉二世有些着急的说道:“既然如此,你们还不快点拿出方案。”

“陛下,派遣远征舰队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英国人的原因,我们黑海舰队肯定出不去,这个时候只能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兵力,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严重问题,舰队从欧洲到太平洋地区万里之遥,沿线形势复杂,说不定其他国家不会给予我们便利。”

海军总参谋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也说道:“英国人很大概率会成为我们的阻碍,他们控制着直布罗陀,苏伊士运河等交通要道,而且英国和日本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日本海军就是其一手扶持起来,用以平衡我们的力量,所以英国人大概率会站在日本一方,给我们造成很大麻烦。”

这一判断可以说非常准确,对于现在的英国人而言,巴不得俄国在远东地区折戟沉沙。

“而且舰队调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我们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波罗的海舰队光是航行就要耗费大量时间,还要面临气候上的考验,等到了远东地区恐怕已经精疲力尽。”

尼古拉二世问道:“难道我们就不能绕过英国么?”

“几乎不可能,就算不走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也在英国人手里,不过英国人也不可能完全阻拦我们,只是这样一来会耗费我们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战争形势瞬息万变,这个时候,完全有可导致我们战争失败。”

当然,此时俄国政府心里还是抱有侥幸的,虽然远东舰队遭遇了偷袭,但并不是全军覆没,所以远东舰队依旧有翻盘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此时波罗的海舰队准备驰援亚洲要提早准备,这就是俄国海军将领所说的做好最坏的打算。

“英国人很有可能拿直布罗陀海峡,或者苏伊士运河做文章,而除了英国以外,其他国家我们也要考虑在内,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的态度,如果因为英国人的阻挠,而选择好望角线路,那东非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

“波罗的海舰队经过的海域和国家太多,而有能力不卖面子的国家,也就是德国,法国,英国和东非四国,其他国家就算不满也不敢干预,法国应该不会阻拦我们,至于德国和东非的态度需要我们进行试探,尤其是德国,如果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偏袒日本,那我们可能连波罗的海都出不去。”

“而东非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我们选择好望角线路,那我国海军很长一段航程都要经过东非海岸,而且东非在亚洲还有殖民地存在,兰芳和南琉球群岛的位置,都能对我国海军中途休整提供有利保证,同时东非和英国关系比较僵硬,所以不会受到英国态度的干预,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1073章 交通大变局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阶段完成第699章 兵役登记第426章 回欧第1145章 机遇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1182章 中间商第30章 多多马第815章 马达加斯加岛军事管控区第202章 收拢军权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958章 巴拉圭第1109章 四国会议第129章 西北将战第1067章 城市化和国力第364章 燃烧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464章 劝说第168章 餐具第538章 霍亨索伦版“非洲刮分计划”第917章 东,法边境冲突第595章 鼓动第1089章 最终图谋波斯湾第1349章 牺牲第20章 第一镇(姆兰迪济)第989章 学术交流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26章 深入第791章 图穷匕见第1157章 “0”号文件第65章 电灯第856章 最后的准备第1055章 东非向北第580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897章 远东战争结束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1205章 工业依赖第180章 足球国度第942章 宣战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597章 军纪败坏第796章 强硬态度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220章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830章 蓄水池第263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15章 短暂团聚第1093章 英国的诚意迪拜第192章 拆分研发部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52章 过往第1344章 舆论战第535章 落后农业国第1289章 东法关系靠英国第940章 迁都工作开启第48章 订婚第949章 战败第410章 海军问题第878章 无线电第200章 分裂第965章 德国人的震撼第274章 第一次接触第1326章 野望第477章 李济的责任感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1197章 老天爷赏饭吃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236章 敖德萨第578章 水利建设问题第414章 新汉堡港第1128章 开端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495章 准备反攻第619章 缴获第965章 德国人的震撼第936章 军售第231章第1333章 1919年第652章 经济收入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91章 说明:请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768章 无谓的抵抗第988章 彀中计划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463章 站队第882章 出口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1301章 将军跑路第1163章 重提巴士达铁路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949章 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