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远东大使

bookmark

第226章 远东大使

1870年远东。

“理查德先生!”

“怎么了王?”

“这才几个月不到,贵方怎么又换牌匾了?”

“哈哈哈,不瞒你说,以后我就不在此地任职了。”理查德满脸得意的说道。

“啊!理查德先生,你要回欧罗巴了?”王恩科略带担忧的问道,理查德此人平时还是很好说话的,他的接班人会不会不好交流!

“非也,非也,用你们远东话来说叫做升迁。”

“那真是恭喜您了。”王恩科拱手祝贺道。

“同喜,同喜!”

“不知先生何处高就?”

“这一次,我将代表东非王国同贵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将在贵国京师担任东非王国驻远东大使。”

“东非王国?那伱们以后岂不是同大不列颠和法兰西一样。”

“差不多,差不多。”理查德略带心虚的说道。

这简直太抬举东非了,拿世界海洋霸主和世界第二强国同东非对比。

……

“李福斯先生,外面有一个自称代表德意志普鲁士黑兴根亲王国的人求见。”

“黑兴根?我去看看!”

普鲁士驻远东公使,李福斯走出院子,就看见从胶州而来的理查德。

“不知阁下是?”

“李福斯先生,我是理查德,原黑兴根远东商业联络处的负责人。”

“哦,这我倒是知道,不知道阁下寻我有何目的。”

“我这里有康斯坦丁亲王的一封亲笔信。”理查德从口袋中拿出一封信件。

“康斯坦丁亲王的信件?”

李福斯赶忙接过信件,拆开信件读了起来。

过了一会。

“呃,理查德先生,康斯坦丁亲王的要求让我很为难啊!没有普鲁士政府的确认,我不敢擅作主张。”

“李福斯先生,你多虑了!实际上东非王国的建立是得到普鲁士王室和政府同意的,只不过这个时间点欧洲的消息还没有传来罢了。”

“那你是如何得到消息的?”

“我们东非王国成立,自然事先就做好了准备,实际上半个月前我就得到了授权,只不过当时王国还没有成立,所以没有过来。”

“康斯坦丁亲王考虑到是周祥,但是他怎么当时不提前让普鲁士政府给我们也提前发来消息?我们也好早作准备,现在不就是为难我么?”

“李福斯先生,其实这件事你只要负责引荐就好了,可以以私人关系为由,并不用代表普鲁士政府。”

李福斯眼前一亮,说道:“这确实是个办法,那我就以私人名义替你联络远东政府好了。”

转眼之间两人来到京师的一处府邸。

“李福斯先生!不知今日到访所谓何事?”清政府大臣崇厚有些诧异道。

“崇厚阁下,这位是东非王国使臣,此次前来京师是为同贵国建立外交关系,所以我代为引荐。”

“东非王国?不知为何处?也是泰西之国么!”

“还是让这位理查德先生同你说吧!他比我更了解一些。”

“你好,崇厚阁下,我是东非王国代表理查德。”

听着带一股山东味国语的话,崇厚问道:“你好,理查德阁下,不知贵国这个东非王国是来自何处?为何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而且你的语言颇有山东之地的韵味,阁下莫非在山东待过?”

“哈哈哈,崇厚阁下,果然聪明,我确实从胶州而来,在那里以前负责黑兴根财团同贵国的贸易工作!”

“黑兴根!我知道,就是那个新设立胶州海关的地方!这黑兴根听说也是你们德意志地区的公司啊?不知道和东非王国有什么关系?”崇厚不解的向李福斯问道。

听到理查德来自黑兴根财团,崇厚瞬间抓住了关键,这黑兴根不就是来自德意志么,那不就是和普鲁士一个路子么!李福斯经常说普鲁士是德意志的领导,那这个黑兴根不会是普鲁士政府的马甲吧?

“我从前确实是黑兴根公司的员工,但是现在则代表东非王国,黑兴根财团虽然来自德意志,但是他是一个地跨德意志,奥匈帝国,东非王国的大公司,同时在欧洲各国,以及世界各地都有贸易往来。”

“原来如此!德意志,奥匈帝国我也有些了解,东非王国,恕我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

“阁下,其实这也不怪你,实际上东非王国是一个新的国家。”

“新的国家?也是德意志国家么?”

“当然,不过东非王国比较特殊,是我们德意志的康斯坦丁亲王建立在非洲东部的一个新兴国家。”李福斯在一旁说道。

“阿非利加洲的东部?”

“没有错。其君主就是我们普鲁士的康斯坦丁亲王,现在也是东非王国的国王。”

……

理查德之所以请李福斯帮忙,是因为奥匈帝国在远东还没有和清政府建交,而普鲁士早在1861年就同清政府建交了。

甚至在1864年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的时候,普鲁士公使李福斯故意在渤海同丹麦船只发生冲突,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船只作为战利品。

最后在清政府根据国际法的严重抗议下,李福斯才退还船只,并且赔偿了1500美元。这也算清政府少有的外交成绩。

5月13日,东非王国成立的这一天,在崇厚的引荐下,同治帝接见了东非王国代表理查德。

1870年5月15日。

东非王国大使理查德同清政府代表大臣崇厚签订条约。史称《两东条约》,既东非和远东。

《两东条约》签订,东非正式和远东帝国建交。

两东条约内容凡五十七条款。主要内容如下:

(1)东非王国可遣使驻京师和往来远东各处;(2)远东各通商口岸准东非王国设领事,任东非王国公民贸易、居住、租地建造、雇佣华人、买卖各种书籍,商品;(3)东非王国在华商税俱照通例,与列强均等;(4)清方负责保护东非公民在华之财货、债权;(5)东非王国享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6)东非王国可在远东各地招募华工,清政府不得阻拦。随同此约还签订了《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总体上算是一份平等条约,问题在第六条上,不过清政府没有提出异议,那就通过了。

按照条约内容,在京师设立东非王国驻远东大使馆外,还分别在胶州,上海,香山县(珠海),徐州,开封五处设立领事馆。

清政府大臣崇厚对于前两处地点不感觉奇怪,颇为诧异的是这个西方国家竟然知道徐州和开封,还有香山这个小地方自己都不知道,东非人是从哪里知道?

理查德的解释是此三处有东非王国的商业贸易,实际上这就是华北移民前往东非路线的节点。

开封和徐州是华北重要的交通节点,开封可以汇聚河南地区以及西北的移民,而徐州更是地处四省交汇地带,方便东非移民工作开展,珠海是和胶州是黑兴根财团最早在远东建立的贸易站点,至于上海,几乎是各国都重视的地方。

(本章完)

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989章 学术交流第572章 停火线第1109章 四国会议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732章 双输第380章 夜谈第317章 《东埃边界划定协议》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杂交水稻第550章 战友叙旧第757章 溃不成军第545章 孤儿第757章 溃不成军第55章 到东非去第832章 押解第1220章 莱茵人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251章 二手舰队第1058章 英国关注第1383章 局势糜烂第654章 军用车辆研究所第295章 拒绝第822章 卡宾达第30章 多多马第1075章 肉类消费第998章 贝拉市第1275章 新三角贸易第1255章 林业资源第107章 图尔卡纳湖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474章 讨论第1307章 东美地缘冲突第971章 经济状况第29章 艰苦行军第1010章 海军发展第1246章 领土细节争议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1127章 创业团队第1306章 美国参战第837章 台风第75章 大逃亡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1264章 在东非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998章 贝拉市第359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414章 新汉堡港第931章 汉斯莱顿的改革第65章 电灯第168章 餐具第591章 归途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241章 黑兴根入场第1008章 分析第383章 引入第1355章 铁血总统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1051章 从“需”发展第697章 石油产业布局第1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第356章 铁路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二合一)第85章 马西米连诺一世眼中的东非第231章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728章 索马里海战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484章 训练第183章 到达第801章 恭贺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1325章 卡塔尔第331章 插翅难飞第1147章 贸易繁荣第911章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第915章 西海岸的战略价值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1033章 一五计划尾声第1220章 莱茵人第283章 特雷西亚军事指挥学院第1135章 一战爆发第731章 损失惨重第1350章 达成一致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731章 损失惨重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475章 出手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236章 “罗马”之谋。第175章 村落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