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地图

第27章 地图

年底将近,东非殖民地的先遣部队,已经绘制了一份较为直观的东非内陆地图。

通过商业船队运送,现在这张地图的抄件摆在恩斯特的桌子上,

整张地图大概有一米多长,七十公分宽,内容上标注了大致的山川河泊。

最东边,从达累斯萨拉姆港出发,一条道路直达第一镇。第二镇和第三镇在地图上是两个标注名字的点,小莱茵河从中穿过。

描绘的比较清晰,包括草原林地和农田,虚线则是桑给巴尔苏丹国的边境,从北到南一直延伸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这两家基本垄断了东非的海岸线。

地图上详细的标注了东部的河流,明显水网比较密集,也有比较好探索的原因,毕竟桑给巴尔苏丹国常年在附近活动,一些地理要素可以找当地向导带领寻找。

地图的北面有一个三角表示有一座山脉,应该是乞力马扎罗山脉,山脉的西边就是是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面积庞大,在地图上也是如此,被用来表示水体的阴影覆盖。

作为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是英国探险家率先发现命名的,起因是为了探寻尼罗河源头。

而发现的时间正好是恩斯特觉醒前世记忆后的一年,维多利亚湖往西还有艾伯特湖和爱德华湖两个大湖。

当然目前爱德华湖还不叫爱德华湖,原历史要到1889年英国人史坦利才取名爱德华湖。

加上下游的乔治湖英国王室包揽了这些湖泊的命名权,但是恩斯特来到这个时代,且把东非视为自家领地,这些英国名字自然就不可能承认,哪怕是英国人已经命名的。

Wшw _тт kΛn _c○

实际上目前这些英国人发现的湖泊名字还没有被确定下来,准确说是没有在欧洲的新地图上更新,而东非殖民地测图队只比英国探险家晚来了几个月。

所以,恩斯特大笔一挥,维多利亚湖被命名为大湖,非常符合维多利亚湖的特性,毕竟前世维多利亚湖周围就被称为大湖区。

艾伯特湖被恩斯特改成腓特烈湖,用来纪念自己的爷爷。

爱德华湖改名康斯坦丁湖,不言而喻,下游的乔治湖则改名为黑兴根湖。

腓特烈湖(艾伯特湖)和康斯坦丁湖(爱德华湖)都属于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而太湖位于两者之间,是个由盆地积水形成的湖泊。

整个大湖(维多利亚湖)面积6.94万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淡水湖。流域面积二十多万平方千米,习惯称为大湖区,前世整个太湖周围生活了三千多万人口,是整个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作为对比,前世的中华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才4625平方公里,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汛期最大面积才三千多平方公里。能和太湖(维多利亚湖)争雄的淡水湖泊也就是北美五大湖和俄国手中的贝加尔湖,以及同样在东非高原的坦噶尼噶湖和马拉维湖。

所以大湖(维多利亚湖),恩斯特是一定要拿下来的,不仅渔业资源丰富,而且降水也比周边要高,土地平整,农业发展条件好。

继续向西是基伍湖……嗯,还是叫基伍湖比较好,毕竟是前世大名鼎鼎的“杀人”湖不吉利。

继续看地图的西侧是坦噶尼喀湖,恩斯特取名索伦湖。坦噶尼喀湖对于坦桑尼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世的坦桑尼亚就是由大陆部分的坦噶尼喀和东边的桑给巴尔合并来的。

尼亚在非洲其实没有特殊意义,主要是英语的单词后缀,所以非洲的许多国家带有这个后缀,比如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就是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合称。

坦噶尼喀湖是东非大裂谷带上最大的湖泊,同时是仅次于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深湖泊。

坦噶尼喀湖曲折蜿蜒,两岸地势较为陡峭,有狭窄的沿岸平原分布,相较于维多利亚湖周边开阔的土地,经济价值没有那么高,地理位置还不错,南北长约679公里,前世就是中非内陆国家的交通要道,水运比较突出。

在向南的湖泊是鲁夸湖,是个内陆咸水湖,但是渔业资源较丰富,西南末端有许多盐池。

最南面又是一个大湖,尼亚萨湖为了方便记忆,恩斯特还是把名字改为马拉维湖。

除此之外还有多多马附近的塞伦盖湖,北部的埃亚西湖,曼雅拉湖,巴兰吉达湖……

由此可见东非高原上的水资源之丰盛,单单是这些大湖的面积就有十几万平方千米,比许多国家面积都大,整个东非高原的湖泊都加起来,说是非洲水塔也不为过。

山脉部分,除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外,还有刚果盆地东部的米通巴山脉。

西南方向,越过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之间就是加丹加高原,往南是莫桑比克沿岸平原。

恩斯特决定一口吃下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的中间地带。

先建立三个重要沿湖据点,分别在三个大湖的沿岸,维多利亚湖的南部湖湾姆万扎,坦噶尼喀湖东岸的基戈马和马拉维湖西北角的卡龙加。

内陆据点直接选在多多马,塔波拉,和鲁夸湖附近的姆贝亚。

随着红色钢笔水在地图上的勾勒,几个红色的圈出现在地图上,这样整个坦桑尼亚的大部分都在这几个圈的范围之内。

……

“汤姆,你把这份资料复印一份,发往东非殖民地!”恩斯特将这份野心勃勃的计划在东非殖民地实施。

“还有,我们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也可以发往东非了,先组建六百华人移民的火枪部队。”

恩斯特接着说:“这六百人分成六组,由殖民地高层分别带队,清理和维护新计划六个据点的管理,后续移民要加大向这六个据点的迁徙力度,未来,由这六个据点加上沿岸殖民地三个镇为辐射中心,我们就能把整个坦噶尼喀地区收入囊中。”

恩斯特意气风发的说到:“还有,第一批火枪队要多用最初那批移民,每个据点先迁徙五百人,武器的弹药要让我们自己人(德意志人)管理。”

恩斯特想了想还有没有什么纰漏。

“嗷,对了,你从公司选几个信的过的人,最好是有家庭的柏林本地人,去接管部分殖民地的管理权,不能让那帮雇佣团把所有事都办了,他们负责治安才是第一要务。好了,就先吩咐这么多,你去办吧!”

“是,少爷。”汤姆拿着文件恭敬的回答道,转身离开了办公室,顺手把门带上。

(本章完)

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316章 莱茵盾第1102章 备战第407章 军事改革第1345章 能源结构第1350章 达成一致第617章 行动第1277章 霍尔木兹海峡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万以内第398章 狗都要挨两巴掌第225章 东非王国第1256章 贸易重心南移第1372章 平原省第359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181章 武装使团第1347章 危机意识第339章 加大投资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791章 图穷匕见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1280章 达沃市第912章 罗安达商人第189章 占领第618章 良知第1049章 农业危机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197章 建议第706章 东阿外交关系升级第270章 忠心爱国的威尼斯商人第411章 斐迪南海军学院第931章 汉斯莱顿的改革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949章 战败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36章 “罗马”之谋。第1049章 农业危机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126章 手搓收音机第704章 底气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513章 抉择第441章 回国第317章 《东埃边界划定协议》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279章 索马里香蕉第398章 狗都要挨两巴掌第1183章 撒哈拉铁路第1204章 茶叶市场第1111章 布局远东第353章 下一站第1202章 家电厨具第1077章 汽车订单第1057章 军火生意先行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15章 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255章 林业资源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48章 订婚第1101章 东非对波斯尼亚的渗透第71章 海底电缆第861章 分赃第422章 铁路和铜矿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434章 遥遥领先第395章 耍无赖第1291章 印度诱惑第1129章 火药桶上跳舞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558章 祸水东引第725章 战前算盘第1217章 出兵苏丹第1128章 开端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247章 黑兴根旅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155章 震怖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1360章 防疫和经济并重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宾第633章 “故”人第566章 比较第192章 拆分研发部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764章 计划调整第1373章 干涉俄国会议第1152章 黑帮第179章 总部第295章 拒绝第126章 边境巡逻队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525章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