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国礼

林波波河北岸。

“威金斯先生!这几个月辛苦你了,我们为你准备了小船,过了河你就可以回德兰士瓦共和国了,这是一封信,希望伱带给贵国总统。”东非战士将一份信件递给威金斯说道。

本来精神状态有些萎靡的威金斯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你们真的要放了我!”

被两个东非士兵押到林波波河边,威金斯以为东非王国是要处决自己,这么多天来,一直被东非软禁,而且没有人说话,哪怕心脏再好的人也受不了这种折磨,威金斯可是知道自己干的事,东非王国就是枪毙自己一百回也不为过。

“当然了,威金斯先生,虽然我们很不喜欢你的为人,但是你的刑期满了,加上你确实有些作用,这不是可以作为我们两国的信使么,希望你能把我们的友谊传递给贵国政府。”

重获自由威金斯赶忙回应道:“没有问题!我一定把信件送到总统手中!”

东非士兵挥挥手道:“那请你赶快回去吧!以后记住不要再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

威金斯把信件装进怀里,看到东非士兵确实要放了自己,于是狠狠的点点头说道:“今天我对主宣誓,从此以后不再踏入东非王国的土地。”

在东非士兵的注视下,威金斯登上小船,划着水向河对岸而去,等威金斯过了河,他确信东非人信守了承诺,没有在自己背后开枪。不过自己要就近找到一户布尔人的农场,把自己送回比勒陀利亚去。

就这样威金斯在完全不知情的状态下,怀揣着《宣战书》向着比利陀利亚方向而去,这是东非王国送给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国礼。

《宣战书》以德兰士瓦共和国支持恩德贝莱人在东非境内发动密谋叛乱,颠覆东非王国政治为由,宣布东非对德兰士瓦共和国进入战争状态。

威金斯打死也想不到自己怀里揣的是这么一个东西,以至于东非军队攻入德兰士瓦共和国境内时,他还在前往德兰士瓦的路上。

……

布拉瓦约。

东非王国王储恩斯特亲自检阅了在此训练的东非作战部队,经过十几天的急行军和风吹日晒,恩斯特从欧洲初到东非时有些白皙的皮肤,完全变成了古铜色,还是东非的太阳养人啊!恩斯特在心里如此想到。

“殿下,东非山地部队第331师第2旅第1营请您检阅!”一个显得很精壮的矮个子向恩斯特敬礼道。

恩斯特回了一个军礼。

东非山地部队是恩斯特特地为祖鲁人准备的部队,其成员大多数来自阿尔卑斯山脉的德意志和远东广西,山东沂蒙山生活的移民。

布尔人没有乘胜消灭掉祖鲁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拉肯斯山脉存在,布尔人的骑兵很难在山地地形展开。

所以早在东非占领阿赞德高原后,就在地形复杂的阿赞德高原组建一支山地部队,用来应付山地地形的战事。选择山地部队时,恩斯特专门挑选广西兵员作为重点,首先是广西地区人比较具有血性,太平天国运动,还有后来桂系军阀以及抗日战争中的表现,都证明广西人是比较能打的。

广西狼兵从明代开始就很有名,一是民风彪悍,不管任何时候广西都远离政治中心,属于儒家理学影响薄弱地区,恩斯特并不贬低儒家思想,但是宋代以后程朱理学对远东民族思想的阉割确实不像话。

汉代同样尊崇儒学,但是士大夫阶层能说出:“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这种在外族看来极其不要脸的话。在恩斯特看来,这就是民族精气神上的巅峰。

尤其是19世纪的世界,所谓仁义道德是一点用都没有,列强可不讲什么仁义道德,欧洲的殖民者,从葡萄牙开始,就是一群拿着武器的诈骗犯,把印第安人骗的连底裤都不剩。

作为后辈的东非王国,其实也是殖民主义的继承者,在对待土著的态度上,那是坚定不移的以利益为中心的,土地,资源,土著怀璧其罪。

只不过恩斯特作为一个活了两世的人,有更长远的视角,知道殖民这种东西会反噬,所以做的更加斩草除根,避免未来东非走上被殖民反噬的恶途,虽然这件事无法避免,但是东非就是要保守一点。

广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广西人不怕辛苦,坚韧的精神,这种事没什么好说的,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前,平原地区成为绿色荒漠之前,山区过得永远比不上平原差,远东的起义也大多是从山区发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广西的气候和东非是最相似的,广西的纬度已经接触到热带,人口也多,虽然太平天国发源于此,但是广西受到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影响的地区是江西和皖南和徽京,几乎成了白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

所以恩斯特从广西招募移民没有心理负担,按照当前东非的生活水准,从广西到东非来都算是发家致富了。

山地部队过去后,是东非的炮兵部队,东非炮兵最喜欢小口径火炮,这种东西在非洲使用都算是大炮打蚊子,这次恩斯特为了对付布尔人把东非三成的炮兵都集中到布拉瓦约。

布尔人最有名的战术就是用牛车围成一个圈,以此作为掩体,对付敌人,加上他们手里都是热武器,所以对付这种阵型,炮兵是必不可少的,一颗炮弹过去,布尔人的牛马阵根本抵挡不住。

最后受阅的是东非的骑兵部队,这也是东非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骑兵,布尔人是马上民族,对付骑兵的最好办法就是骑兵,东非的骑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也算有模有样。

除此外,东非进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部队依然以步兵为主,不过这次东非步兵也不同往日,那就是第一次使用机枪。

机枪这种东西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就出现了,东非也有装备,但是在东非历次战争中并不显眼,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东非以前的敌人都是土著,根本用不到机枪这种先进武器,多浪费子弹啊!东非步兵这次大规模使用机枪,主要还是为了对付布尔人的骑兵。

为了对付布尔人,恩斯特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从对津巴布韦动手的那一天开始,恩斯特就知道东德(东非和德兰士瓦共和国)必有一战,毕竟自己是个抵御不了诱惑的人。

这次检阅在布拉瓦约而不是林波波河岸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引起布尔人的怀疑,在恩斯特到这里之前,东非陆军已经以德兰士瓦共和国为瞎想敌进行了多次军演,包括释放威金斯,都是在林波波河岸经过挑选的河段,防止其窥探东非王国的野心。

检阅结束后,恩斯特下令道:“开拔!目标德兰士瓦共和国!”

第576章 人参种植第1181章 产业冲击第1055章 东非向北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238章 三把“刀”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1135章 一战爆发第179章 总部第183章 到达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864章 莫罗戈罗市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198章 远东人员第1328章 “阿奸”赛义德第667章 扩军备战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316章 莱茵盾第329章 落后当前版本第1203章 车展第1101章 东非对波斯尼亚的渗透第867章 推销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334章 三角联盟(续)第687章 近卫师境况第422章 铁路和铜矿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183章 撒哈拉铁路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区第672章 危与机第1078章 海军南美行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608章 会面第322章 视察多多马市。第419章 危机爆发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1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第92章 挖墙角第224章 国王瀑布第501章 四海两湖两内陆第578章 水利建设问题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931章 汉斯莱顿的改革第437章 霍乱和黑幕第661章 柏林会议第541章 下次还敢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976章 开始第998章 贝拉市第207章 换牌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705章 德兰士瓦人的算盘第33章 寻找“光明”第768章 无谓的抵抗第946章 那勒斯日记第831章 人口长城第1138章 对德殖民地处理第179章 总部第1098章 造船业影响第504章 借人第1002章 人人如龙第512章 给俄国人提供舞台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453章 借款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942章 宣战第1154章 断案第1321章 罗马尼亚加入同盟国第1204章 茶叶市场第1365章 铜矿带经济发展区规划第805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第865章 高原省第450章 人口危机第395章 耍无赖第1015章 市场第1132章 皇室商讨第1232章 仇恨的种子第821章 裁军第1213章 三五计划成绩第194章 迎接第500章 德国大使第958章 巴拉圭第1313章 交易达成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1373章 干涉俄国会议第9章 接触战第525章 血清第826章 德意志人费尔南德斯第54章 美泉宫谈话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477章 李济的责任感第923章 坏事做尽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326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