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

恩斯特去了一趟基敦达山武器装备试验场,总体上还是以参观各种武器装备试验为主,至于“军用车辆研究所”现在基本上是一个空架子,不过在整个汽车产业起步阶段也很好理解,所以一天不到的时间,恩斯特就重返了第一镇市。

财政大臣冯德莱恩给恩斯特提供了一份茶叶产业清单,这几年茶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东非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1879年,东非茶叶产量仅次于远东帝国和印度,但是到了1882年我们的茶叶出口量首次攀升到世界第三的位置,去年我们产业出口量仅次于印度茶区和远东茶区,产量达到两万两千多吨,其中出口一万一千多吨左右,而远东帝国产量应该在十万吨上下,印度在两万多吨左右,我们的茶叶主要销往德意志,东欧和地中海沿岸(包括北非),以及中东地区。”

东非增加的茶叶出口量,大多来自于黑兴根财团的助力,因为中东欧地区,并不像英国人那样有嗜茶习惯,更没有印度那样的优质产地,所以想扩大市场,就必须在德意志地区投入广告还有和经销商合作,而远东帝国的出口茶叶贸易也大部分被英国垄断,当然,英国本土也是出口茶叶最大的消费国。

东非茶叶质量整体上,尚且不能和前两国茶叶产地竞争,但也互有优劣,并不是完全没有竞争力。

首先就是东非掌握的德意志等茶叶市场,当前全世界茶叶产量远不及后世,前世光肯尼亚一地茶叶产量就比远东帝国,印度和东非高,所以市场容积量还很大,尤其是不产茶的欧洲和阿拉伯地区(中东和北非)。

英国和西欧,茶叶贸易主要控制在英国,荷兰手中,对中东欧地区影响也比较大,但是更便宜的东非茶,产量上来后对中东欧原有茶饮市场冲击很大,目前成为东非最重要的茶叶市场。

阿拉伯地区,主要是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区域,茶饮市场,东非也有一定优势,北非除了海上通道以外,陆地茶叶贸易通道也很繁荣,尤其是撒哈拉沙漠腹地的阿拉伯商队。

阿拉伯半岛上东非茶叶能挤进去,还要多亏了阿曼人,也可以称桑给巴尔商人,阿曼是阿拉伯地区印度洋贸易最兴盛的国家,所以依托桑给巴尔商人,东非的茶叶顺势就进去了阿拉伯半岛,并向其他地区辐射。

除了中东欧和阿拉伯地区以外,东非在其他区域明细竞争不过远东帝国和印度,远东帝国能自主的茶叶生意覆盖整个东亚和部分东南亚,中亚,北亚(沙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此外因为口感和产量原因,印度茶区尚且无法和远东帝国竞争。

“绿茶不需要发酵,但要经过“杀青”。杀青,即鲜茶叶采下后,或炒,或烘,或晒,或蒸,尽可能保持其原色原味,不过这种茶叶在欧洲销量还是比不过红茶,反倒是地中海地区比较受欢迎,其中奥地利和意大利地区是主要市场。”

“反而是红茶和黑茶类产品普遍能够长期保存,而且有越陈越香的品质使得其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

“不过我国内部对绿茶的消费量要高于红茶,主要是远东移民,顺带把绿茶文化引入东非。”

当然,东非的绿茶文化是很普通的底层民间茶文化,讲究没有远东帝国大户人家那么多,但是这也为东非普及茶饮做出大力。

这种饮茶文化,也就忽悠忽悠德意志地区来的移民,相对应的德意志地区移民也能把对咖啡的研究介绍给远东移民。

实际上茶叶亦或者咖啡,对于两大移民群体来说,了解的都不深刻,更多都是身处本国文化环境下的的耳濡目染。“东非全域基本上都可以种植茶树,尤其是东部广大高原地区(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都是优良的茶叶产地,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北方茶区(肯尼亚),一个是南方茶区(马拉维湖沿岸)。”

“北方茶区是我们东非的优质茶区,引入的最早的一批茶叶,其中有三个茶叶品种经过多年深耕,已经比较成熟。

另外,北方茶区因为其茶叶叶片完整度高、色泽亮、有花般的东非香气、略带苦涩的口感,气味十分浓郁鲜烈、汤色红艳透亮、口感甘醇、品质上乘,别有一种风味,所以在德意志地区比较受欢迎,其中两款为红茶,一款为黑茶,工艺上主要复刻了远东帝国技术,但是我们也正在研究相关机械设备,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得益于北方茶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年均气温二十度上下,充足的光照、充沛的降水,相对较少的害虫,以及一千五百米的海拔高度,还有略带酸性的火山灰土壤,使北方茶区成为优质高地茶叶的理想产地。

而且东非的茶树全年常青,以北方茶区为例,每年六七月间,茶农平均每两三个星期就会采摘一轮茶叶;而在每年十月采茶的黄金季节,五六天就可以采摘一次,所以东非茶叶可全年生长,没有休眠期,这使得东非茶叶在同等面积下,产量更高。

“今年在蒙巴萨市我们成立了蒙巴萨茶叶拍卖所,用来提供给奥地利,德国,阿曼等国商人竞拍。”

东非北方茶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口碑,这属于老天爷赏饭吃,同样的品种,种在远东可能籍籍无名,但是在东非口感就大为提升,颇有一种橘生淮南的韵味。

“南方茶区年产量约为四千多吨,主要产红茶。茶汤清澈,品质中上等,茶种属于印度种,所以分级方法和印度茶相同,并且同样采用茶叶拼配的制作方法。”

“南方茶叶产区,产品主要以“印度茶”为招牌,销往西欧,我们通过荷兰茶商合作,以低于正品印度茶百分之三的价格,出售,不过算上运费,因为印度茶区主要位于东北部,所以比东非航线要多大约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这就使得马拉维茶叶产区的成本更低。”

这也算东非茶叶出口的一个策略,毕竟东非算是新晋茶叶产区,所以在非黑兴根财团业务核心区不可避免的要借助远东帝国或者印度这两个茶叶产业比较成熟的口碑来打通市场。

当然,山寨货不是长久之计,东非也在着力发展自己的茶叶品牌,这也是北方茶区的主要任务,北方茶区是东非最优质的茶叶茶区,尤其是已经比较成熟的三种茶叶质量,可以和远东帝国许多茶叶相媲美。

所以北方茶区茶叶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在德意志地区销量不错,而价格路线是东非茶叶的一个发展重点。

毕竟从前世茶叶的发展路径来看,欧美国家对茶叶档次并不是十分看中,或者说是没有东亚地区浓郁的茶叶文化底蕴和氛围,反而是大工业生产加工下的茶叶品牌,更容易被接受。

第362章 第一铁路总体设想第42章 移民热潮第831章 人口长城第1135章 一战爆发第1057章 军火生意先行第1181章 产业冲击第185章 交易达成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332章 稻种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309章 私人特工组织第452章 东非铁路网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1172章 第54师的不公待遇第777章 圣诞节攻势第841章 大国使团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992章 入籍第661章 柏林会议第1230章 水权第1184章 通吃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991章 抵达第915章 西海岸的战略价值第849章 东非医学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930章 汉萨省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国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台第880章 安哥拉农业第315章 清仓第80章 农业第1052章 齐头并进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334章 三角联盟(续)第211章 “口袋”计划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922章 大开杀戒第62章 激战第63章 攻克桑给巴尔王宫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166章 招聘广告第322章 视察多多马市。第506章 贼心不死第99章 岸防炮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302章 考察团续第726章 深入第780章 追踪第1198章 远东人员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345章 援助团第1229章 百花齐放第871章 “莱茵”市第538章 霍亨索伦版“非洲刮分计划”第1241章 东非的殖民地第745章 菜鸡互啄第641章 一进一出第950章 巴黎会议第926章 机耕路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1125章 打破海军发展限制请假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来访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885章 经济殖民地的觉悟第953章 新家第236章 “罗马”之谋。第486章 外交打压第451章 人口(续)第1324章 预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25章 库区移民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讹诈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1357章 伦敦海军会议第751章 西线反攻第904章 卡宾达第127章 拉斯坎坡里交易市场第939章 马尼拉防御体系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06章 《东非与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条约》第141章 中亚马匪第95章 兵工厂升级第116章 鲁道夫噩梦之源第388章 换师第1319章 扩军话题第517章 过剩第673章 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