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正式宣战

炮击后的摩加迪沙市旧港,港区内一片狼藉,包括在这里作业的商船,都受到不小的损失。

而逃回港区的亚历克斯,侥幸捡回一命,但是其指挥舰还有另外一艘炮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伤,恐怕要返厂大修。

同时,在外海被击沉的“安德烈斯号”,只有二十多名幸存者看着救生艇逃回摩加迪沙,其余一百多人失踪。

……

而在索马里海战发生仅仅四分钟后,东非海军和中央政府就收到了消息,这次索马里海战结果虽然在情理之中,但是依旧引发了东非的轩然大波。

尤其是海军部门,斐迪南大公大发雷霆,而接下来斐迪南大公也没有心情再探究摩加迪沙海军的损失,现在这支英国舰队明显是冲着东非来的,而且不出意外,很有可能趁着夜色摸到东非东部沿海。

这意味这次战争的第一战由海军开始,接下来东非海军才要开始面对一场硬仗。

……

第一镇市。

“英国人已经不宣而战,目前摩加迪沙市的损失还在清点,不过摩加迪沙的海军已经宣布报废,接下来我们将面对更严峻的形势,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立刻开始对全面战争进行部署,东非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大使馆方面直接递交宣战书,这次战争我们必须胜利。”

随着军令发出,东非军队开始正式接管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东非兵工厂开始进入战时状态扩充产能。

尚未等到东非有大动作发生,在马普托的联军指挥部,罗伯茨伯爵也正式下发作战命令。

英国,葡萄牙和布尔共和国同时间向东非宣战,各国军事力量开始在南非大地上集结。

与此同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南非这场“突兀”的战争吸引。

本来南非在国际上是没有多少热度的,但是一但英国人下场,那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集中在非洲的土地上。

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关注,而且这次葡萄牙明显也要加入英国对东非的战争,所以南非战争注定会举世瞩目,至于布尔人因为实力“太弱”,不值得各国重视。

柏林,巴黎,华盛顿,北平……各个域外国家都在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它的规模。

第一镇市,达累斯萨拉姆市,桑给巴尔各国大使馆,通过电报实时将战争消息向国内传递。

……

奥匈帝国。

“英国人这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要在南非发动这样一场战争?”这是此时弗朗茨在思考的问题。

作为东非的盟友,现在奥地利非常尴尬,不声不响的东非就和英国开战了,那自己是加入还是不加入?

还有东非人之前为什么不事先向奥地利政府透露相关信息,这是直接拉奥匈帝国下水么!

对于东非和英国之间的战争,奥匈帝国政府是持中立态度的,东非虽然弱,但是有本土作战优势,而且东非实力还算不错,应该不至于被英国瞬间击溃。没有错,包括弗朗茨为首的国家,没有人认为东非在战争中存在优势,即便能够击退英国和葡萄牙联军,那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所以奥匈帝国现在并不想插手两国之间的战争。

不过毕竟是盟友还是要关切一下,弗朗茨说道:“问问东非政府是怎么回事?他们和英国怎么就直接开战了?这么大的事情之前连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出来!”

和弗朗茨一样困惑的大有人在,但是大多数国家虽然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感到意外,甚至不知道东非的位置,但是能让英国和葡萄牙联手的一定是硬茬。

不过大家还是以“看戏”的态度对待这场战争,因为非洲在世界版图中地位“并不重要”,除了北非和之前被各国瓜分的西非,对于东非和南非,大家是非常陌生的,而且有人能给英国添麻烦,那真是……太好了!

……

柏林。

新继位的腓特烈三世没有想到自己刚刚登基,东非人就给他送来一份大礼。

相对于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对于东非并不熟悉,所以他叫来俾斯麦帮他参谋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还有是什么原因能让英国和葡萄牙联手。

俾斯麦:“东非人太极端了,这场战争恐怕从一开始就是蓄谋已久,英国和东非各有各自的算盘,他们从一开始就准备确定南非地区的霸权。”

虽然东非因为早期国家区域问题,名字已经被固定下来,但是整体对非洲大陆而言,东非其实就是南非,在非洲大陆的南部,包括这次战争的几个势力都是如此,所以战争也就被称为南非战争。

而且相较于其他国家对南非战争的两眼一抹黑,德国却立刻猜到了东非和英国的意图。

这主要是得益于德国情报系统的高效,早在三年前,德国就察觉到英国人向南非的兵力调整。

不过当时德国并没有想到英国是为了这次战争做准备,而是误认为殖民需要,毕竟在殖民方面,德国现在还不是很积极,情报系统更加注重欧洲。

所以对英国在南非的兵力调动并没有深入分析,如果当时德国仔细调查绝对能发现英国在南非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支持一场大规模战争,而这显然不是土著能承受的。

至于对东非这个同为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国度,德国是比较看好的,反正不管输赢,未来东非都会继续和德国关系更加密切。

俾斯麦:“东非的实力其实不算弱,他们的陆军完全是按照我们陆军方式训练,而且有自己的工业体系,这恐怕也是黑兴根王室敢于独自面对英国和葡萄牙人挑战的重要原因。”

腓特烈三世在继位前常年在军队服役,对东非了解不是很足,所以他问道:“东非能确保自己在战争中的产能问题么?而且他们这个国家成立时间那么短,工业建设情况恐怕并不是多好,这样贸然和英国这种世界强国开战,恐怕很难有好结果。”

“那不是我们该关心的问题,我们只需要关注战争的走向,如果东非顶住了压力,那就值得我们拉拢,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位置很尴尬,如果有一个域外的强大盟友,对我们应对欧陆局势是件好事,而且东非的经济实力不弱,我们很多原材料都从东非进口,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战争的关键时期拉东非一把,而且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就可以试探英国人的实力。”俾斯麦说道。

俾斯麦的态度可以总结为“观望”,但是德国必须发挥作用,东非是一个重要的德意志国家,但是两国之间的合作还是不够密切,如果英国能给东非一个教训,让东非知道“盟友”的重要性,那会省去德国很多事,当然,如果英国想直接灭亡东非,德国也不可能袖手旁观,在“必要”时候,俾斯麦就打算调停战争。

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320章 双标第1049章 农业危机第1035章 二五计划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579章 东非模式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287章 西逃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004章 铁路并网第668章 都需要时间第1234章 战场均势第1239章 兵变第1063章 推力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535章 落后农业国第1034章 汽车之都第600章 尝试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1118章 巴尔干危机第200章 分裂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第699章 兵役登记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745章 菜鸡互啄第408章 刽子手上线第882章 出口第624章 要人第753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588章 哈拉雷市烟草厂第1348章 二次和平会议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940章 迁都工作开启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410章 海军问题第469章 鲸湾港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1119章 对奥斯曼贸易第775章 绍奎第1002章 人人如龙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707章 贸易和市场第544章 奎河拱水坝第25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第731章 损失惨重第230章第1284章 法国人的家底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810章 海岸线第1199章 讨论第612章 美食节第88章 冲突升级第668章 都需要时间第741章 杀戮机器“马克沁”第42章 移民热潮第72章 烟草种植第127章 拉斯坎坡里交易市场第1250章 谣言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讹诈第203章 秽土转生第454章 军演第466章 各国态度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529章 申请回国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353章 下一站第1182章 中间商第524章 幸福第620章 步步为营第682章 发展策略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805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第63章 攻克桑给巴尔王宫第258章 夜袭第939章 马尼拉防御体系第1335章 初级工业强国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446章 灾情第1304章 坎帕拉第22章 殖民地开发第505章 提速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1085章 两国交易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第920章 图谋棉兰老岛第9章 接触战第339章 加大投资第203章 秽土转生第445章 蝗灾和乘火打劫第1231章 水电占比第1177章 东非的“老朋友”第946章 那勒斯日记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259章 意大利:这次该轮到我上场了吧!第991章 抵达第538章 霍亨索伦版“非洲刮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