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海洋

第924章 海洋

东非在棉兰老岛的举动,表明了东非对海洋探索的决心,相对应的,在1897年,东非新成立了27家大型船舶修造企业,随着领土的扩张,东非可用港口数目也大量增加,这些港口有本土的,也有海外殖民地的,本土主要以南部和西部为主。

同时领土扩张,顺带着东非内河航运里程的扩张,内陆水运港口也迅速增长,尤其是在东非野心勃勃的“东非大运河”计划下,内陆航运业前景更加宽广。

同时,兰芳海外省,南琉球群岛,北夏威夷王国,巴拉巴克岛,棉兰老岛等海外领土也为东非远洋战略提供了大批优良港口。

其中巴拉巴克岛随着东非并入棉兰老岛,其重要作用也得到体现,其衔接棉兰老岛殖民地和兰芳海外省的联系。

“目前我国本土已经确定,并且投入建设的重点港口一共是25座,集中分布在东部,西部港口偏少,但是每个已经开发的港口自身条件不错,这25座港口所在的城市基本对应了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区域。”恩斯特对着政府人员说道。

东非的海岸线虽然比较平直,缺乏优良海港,但是东非当前已经建设并开发利用的海港数目也超过四十多个,这四十多个港口基本承担着东非的全国对外贸易,而其中比较重要的25座,也就是东非最重视的。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内陆水运港口,东非的内河港口数量已经突破两百多,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而且随着内陆经济发展,这个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光是大湖区就有港口超过六十多座,主要分布在大湖(维多利亚湖)以及注入大湖的河流沿岸。

其次则是马拉维湖流域和索伦湖(坦噶尼喀湖),这三个地区是东非内河航运业最发达的区域,加在一起占了东非内河航运的百分之五十多。

当然,内河港口数量虽然远超海港,但是两者之间的价值显然是不对等的,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对外联络海港的重要性比十个内河港口都重要。

“目前来说,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不说和那些领土大国相比,就是德国的海港数量也要超过我国,虽然其海运港口主要以波罗的海的中小型港口为主。”

德国海运港口集中在北部,包括前世波兰和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所以德国海运港口数量并不少,只不过大多数被限制在波罗的海之内,和平时期发展经济没有大碍,但是战争时期,其海军基本不可能取得太大成绩。

同样的国家还有沙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可不像前世,如今坐拥威尼斯,的里雅斯特等亚得里亚海沿岸,但是同样是亚得里亚海限制了其海军的发挥。

沙俄就更不用说了,波罗的海和黑海是其经济主要海域,这两个海域都被限制住,而太平洋和北冰洋虽然有出海港,但是两地都不是适宜经济活动的区域,其中摩尔曼斯克号称终年不冻港,但也不是俄罗斯经济较活跃的地区,其和海参崴一样,军事用途更加突出。

当然,除开这三个倒霉蛋,其他世界大国的海运条件,至少从海港数量上来说,也只有巴西和远东帝国不如东非。

远东帝国主要是开海时间太短,而且即便是在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下,才放开部分地区作为通商口岸,而巴西就完全是经济发展太差,且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的。

从这一点来说,东非海港数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对有限的海港数量,加上东非日益频繁的海外贸易,东非政府对手上可用港口的重视程度自然是空前的。

“面对日益激烈的海洋竞争,东非不能只开发内陆,而不重视港口建设,除开一些特殊用途港口,商业港口数量至少应该突破百座以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沿海经济发展和疏解现有港口的压力。”

特殊用途的港口,主要指军港,在这方面,东非对海军是相当照顾的,在各个主要海域基本预留出最好的港区作为海军基地使用。

而海港数量突破百座这个目标,就有些难度了,但也不是不能实现,因为东非还有有大量未开发利用的海湾,尤其是东部的莫桑比克区域。

前世这些非洲国家海港少,主要还是经济实力不够,没有能力对这些海湾或者河流出海口进行开发利用。

当然,本国对外贸易不活跃也是重要因素,前世非洲各国的经济水平,现有港口完全够用,所以当地政府对新建港口并不热衷,亦或者因为学识,战争等原因有心无力。

最典型的就是东方大国帮助这些非洲国家建设港口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如果不是新兴势力的崛起,恐怕非洲连一点机会都争取不到。

而东非治下,自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东非本身就是本时代的“基建狂魔”之一,所以对于海港的建设,东非政府是比较用心的。

“除了本土的海航建设以外,殖民地港口的建设也应该有所突破,其中坤甸,三宝颜和达沃这三地是重点。”

至于其他殖民地,主要还是体现在战略价值上,经济价值难以和以上三座港口形成竞争力,兰芳海外省虽然资源差了一些,但是面积也不算小,而棉兰老岛除了气候和人口以外,基本没有短板。

其他的,如南琉球群岛,北夏威夷王国等等,都面积太小,南琉球群岛的部分岛屿甚至水源都是问题,也就这些殖民地也就作为海军基地勉强够用,至于经济前景则没有太大潜力。

而阿拉斯加殖民地却是一个意外,虽然面积,资源,人口都不算少,但是东非现在没有开发阿拉斯加的实力,毕竟辛辛苦苦大力开发,结果被周边势力摘了桃子那就亏大了。

阿拉斯加周边可谓群狼环伺,加拿大,美国,沙俄,日本都是有这个实力的,同样的,南琉球群岛和北夏威夷王国也有这样的可能性,所以对于这三个区域,东非政府的主要策略还是稳定为主,只要能保证当地统治的安稳,等到未来,才有长期开发的可能。

“当然,港口建设相当于筑路,没有车辆那也是不行的,而我国的造船业和世界其他大国相比,差之甚远,所以大力推动造船业发展,是未来十到二十年时间里,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造船业是主要的全世界的重工业部门之一,涉及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各个领域,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所以对造船业的投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相关人员的培养是一个长周期过程。”

对于恩斯特所言,东非政府的很多官员也很清楚,造船业发展离不开人员和技术上的支持,毕竟其工程量巨大,工序复杂,投资大且注重体系。

造船业是大航海时代以来,名副其实的工业明珠,而东非想同其他国家在海洋方面竞争,自然离不开本土造船业的大发展。

第717章 南非版“三国同盟”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964章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1247章 五万平方公里第924章 海洋第752章 软柿子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210章 小丑第389章 易手第882章 出口第52章 的里雅斯特第1227章 缺德的尼罗河战略第381章 国礼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967章 奥拓第114章 东非的圣诞节第414章 新汉堡港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399章 还是要请爹第27章 地图第1045章 教育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612章 美食节第942章 宣战第821章 裁军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680章 缓冲区第501章 四海两湖两内陆第326章 “中央运河”工程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939章 马尼拉防御体系第592章 巡视巴加莫约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656章 扩产和升级第1332章 军事半岛第1331章 巴达维亚第916章 鲸湾港铁路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1355章 铁血总统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936章 军售第795章 难兄难弟第857章 一分为二第841章 大国使团第923章 坏事做尽第412章 买造结合第379章 黄金叶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1234章 战场均势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1262章 怂恿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629章 教育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629章 教育第789章 态度第279章 索马里香蕉第950章 巴黎会议第802章 争论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二合一)第1347章 危机意识第179章 总部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21章 姆万扎船厂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39章 马尼拉防御体系第815章 马达加斯加岛军事管控区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898章 太特市第385章 煽动第873章 农业结构调整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044章 缺大德的东非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335章 初级工业强国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团第1025章 未雨绸缪第245章 我的总督舅舅第849章 东非医学第850章 移民第1014章 轻工业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858章 蔫坏的英国佬第818章 马普托铁路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772章 心态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59章 同意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