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关键人物

谢直出言打断了张公子的描述,张公子都懵了,这里面还能有啥不对的?

只听谢直说道:

“我刚才就有疑问,你一个纨绔子弟,根本就看不上侯七这样的混子,更遑论你父亲,他乃是科举进士及第,多年为官之后,做到河南县县令的职位上,已经是堂堂的六品官员了,他会和何大龙、侯七这样的帮派人士勾结到一起?

我不信!

别说张员外郎和他们勾结在一起了,就是何大龙这样的人物上门,要是没有人带着,你家门房都不能给他通传消息!”

张公子一看谢直不信,顿时急了,你不信还得打我!?咱也别给谢三郎找事儿了,直接说了吧……

“谢直!

你得让人把话说完了吧!?

家父身为朝廷六品官,当时做河南县令的时候,自然不会如何高看漕帮的一众人等,但是那天何帮主带着侯七上门,也不是自己来的,也是借了别人的东风才进了我家的大门……”

谢直眼睛一亮,折腾这半天,就等着这句话呢!却稳住了,故作不信状问了一句。

“哦?

还有人愿意把东风借给何大龙?

呵呵……谁啊?”

张公子根本没留意谢直漫不经心掩盖之下的期待,顺嘴就秃噜了一个名字出来。

“杨玄璬!”

谢直一听,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费了这么大劲儿,折腾了这么多的事情,不就是因为这个名字吗?

今天早些时候,李尚隐找他,请他帮忙钉死了杨玄璬,当时的谢三炮也没有办法……结果没想到峰回路转,他一直没有上心的王公子的案子,竟然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虽然他对王公子命丧西市也挺惋惜的,但是在确定消息之前,一直以为这位王公子失踪了,所以他就请二哥谢正出面,而他自己是在是没有时间去亲自侦破这个案子。

现在真相大白,王公子死在了侯七的手上,这里面还牵扯到了张员外郎家里的公子。

谢直可一直没有忘记张员外郎在他当初考试、选官的时候是如何难为他的,事后第一时间谢三郎就曾经找过孙逖,让人家帮着分析分析到底怎么回事?咱也没有得罪过张员外郎,他怎么就死活拦着自己当这个河南县尉呢?

孙逖想了半天,也是没有头脑。

然后谢直发现了张公子跟漕帮的关系,当时就知道了,这位张员外郎,曾经的河南县令,就是洛阳漕帮“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他拦着自己上位,就是想让原来的河南县的孙县尉连任,继续留在河南县给漕帮当“保护伞”,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人走政不息”吧。

不过后来一想,也不对,因为如果仅仅是官位的问题,张员外郎应该只会在选官的时候给自己使绊子,犯不上在吏部试身言书判的时候就动手脚。

正是因为这个疑问,谢直还曾经仔细梳理过他抵达洛阳之后的所作所为,以及,得罪过的人。

谢直当时发现,得罪过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杨家,另外一个是李昂。

也就是说,张员外郎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给他挖坑,不是为了李昂出气,就是受了杨家的请托。

仔细一想,谢直比较倾向杨玄璬而不是李昂,原因很是简单,从他们三个人为官的地点就能看出来。

张员外郎,在调任吏部本司员外郎之前,乃是河南县令,再往前,一直在东都洛阳左近兜兜转转。

杨玄璬,虽说是弘农杨氏出身,但是他们这个分支,早早就定居到了东都洛阳左近,杨家二爷就没有出仕,一直守在老家奉养父母来着,至于杨玄璬,不是科举出身,这些年就是出任佐官,也得借助家族的势力,自然他家的势力在洛阳,他也就在洛阳为官,这么一算,跟张员外郎一样,兜兜转转的,就是没有离开东都洛阳。

至于李昂,赵郡李氏,也是名门大族,自己也有才华,考上进士游学之后直接出仕,都是美职,正字、校书郎、员外郎……这些官职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央官职……

谢直一算,天子李老三,是开元二十二年才到了洛阳,以李昂的情况,应该是一直在西京长安为官才对。

以三个人各自为官的线路作为脉络,就这么着以梳理,事情就比较明了了。

李昂,是京官,张员外郎、杨玄璬都是地方官。

如果非要他们三个人里面必须有两个有交集,谢直更倾向张员外郎和杨玄璬之间有联系。

不过呢,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也不能就这么武断地下结论,最好还是对他们家族、姻亲、人生轨迹做一个梳理,那样的话,结论才能准确。

但是,这件事情就太难了。

这要是在后世,你又身份证,有档案,有社保……这个那个的吧,人生的轨迹是可以回溯的,费劲不费劲的,不说,但是只要动用足够的心思,不难,再不济了,有法宝,大数据!

但是,在大唐,基本属于不可能,这真不是势力大小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谢直也没犯这种二货精神。

不过,他把这个猜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今天,谢二胖子和戴捕头一跟他说王公子的情况,谢直的脑海之中仿佛瞬间划过了一道闪电。

王公子这件事,必须办!

一来,人家王公子丧命西市,毕竟是因为瘦金体的字帖,还因为给谢家兄弟帮忙做局扬名,才让洛阳人知道了他手中瘦金体的存在,如此来引来杀身之祸。

二来,通过王公子这件命案,可以咬死了张员外郎,按照以前的推测,完全有可能牵连到杨玄璬的身上,岂不是正好完成了李尚隐的请托?

这两个理由太好了,一个事关义气,一个事关利益,谢直不想办都不行!

所以,这才有了他请二哥谢正出面,设局抓捕了张公子。

要说张员外郎家里这位张公子,果然没有让谢直失望,简直草包得不要不要的,刚刚吓唬了两句,全撂了,而且招供的这些内容,简直超乎了谢直的想象。

杨玄璬曾经为漕帮侯七做过请托,要不是他这个士曹参军亲自出面、亲自给漕帮站台背书,人家河南县张县令也不会出手为漕帮进行遮掩……

这是什么?

这是私相授受!

这是以权谋私!

而且事涉命案重罪!

这件案子如果查实,别说张县令,就是出面请托的杨玄璬,也断然讨不得好,如果再加上洛阳粮案的影响。杨玄璬想不死都难!

谢直一想到这里,暗自长出了一口气,也不枉他费了这么大劲来审问张公子!

不过呢,张公子算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办案的思路,他的证词自然可以用来指征杨玄璬,但是,这还不够。

这就是谢直跟大唐其他司法人员不同的地方了,大唐的一群官员,靠着“自由心证”就能给人定罪,太粗糙……谢直不同,他好歹也受过正经的法学教育,虽然穿越之后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大唐的司法风气的影响,但是最基本的法理还是深深地印在了骨子里,别的不说,“孤证不立”的道理还是忘不掉的。

所以,他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指征杨玄璬。

啪!

谢直又是一拍桌子,这个时候,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断然不能给他好脸。

“胡说!

杨玄璬乃是堂堂的河南府法曹参军,虽然比不得你父亲的六品京县正印,却也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你说他跟洛阳漕帮有勾连,我信,你说他亲自出面,为了漕帮的一个小头目请托?

张公子一听,差点疯了,你个谢三郎不是挺明白的一个人嘛,怎么我现在说什么你都不信啊?

“别不信啊!

杨玄璬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但是他写了亲笔信了啊,而且他还派人来了,要不然我爹用得着给他面子吗,还出手帮着漕帮遮掩命案?

你知道他派来的是谁么?

高主事!

他虽然是河南府士曹的一名主事,连个品级都没有的吏员,但是你在洛阳城里面打听打听去,谁不知道他是杨玄璬的左膀右臂,那杨玄璬有什么不方便出面办理的事情,哪一回不是这个高主事出面?

这位高主事既然拿着杨玄璬的亲笔信来了我家,跟杨玄璬亲自出面有啥区别……”

谢直听到这里,踏实了,后面的话都不想听了。

高主事!

终于找到这个人了!

要说谢直接触过的案子也算不少了,穿越之前更是看过很多的案例,他发现很多案子的侦破过程,都大同小异,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从小到大。

小人物犯罪,查他,然后牵连出小人物背后的人物,接着查,发现这个人物是个关键人物啊,通过他,又能发现好多的犯罪事实,牵连到更多位置更高的大人物,再查,基本就能破获了整个犯罪团伙了。

第二种模式,从大到小。

先发现了小人物的犯罪事实,然后又发现有大人物给他充当保护伞,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了,小人物和大人物之间的层次差异太大了,如果没有特殊的关系的话,他们不应该勾结到一起,甚至连认识都不会认识,但是大人物就是给小人物充当保护伞了,这里面一种不为人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怎么成立的?必须有一位关键人物!他是谁?找到他!这个案子的侦破就有了突破!继而摸清这个犯罪网络。

所以,无论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这个关键人物,都非常的关键!

具体到洛阳粮案的这个案子上。

谢直虽然在金銮殿上连放三炮,把漕帮、杨玄璬、含嘉仓全部告到,但是他心中也有疑惑,无论是杨玄璬还是含嘉仓令,全是堂堂朝廷命官,品级高低有差,却也都是正经出身,怎么会跟一个洛阳帮派扯上联系?

钱?

不会的,至少不会那么简单。

想赚钱,人之常情。

但是通过损公肥私这种方式进行利益输送,这已经是进入了违法犯罪的范畴,他们突破了为人为官的底线,谁都知道这里面有风险啊,怎么规避暴露的风险,这才是这帮人在收钱送钱之余日思夜想的问题,随便一个人过来,见面就送钱,他们不会收的,不是他们不再喜欢钱了,而是这里面的风险难以控制。

怎么办?

不收的话,看着钱也眼馋啊……

有办法。

找人作保!

如果还是这个人前来送钱,他们不敢收,但是如果有他们比较信任的人出面做担保的话,他们就敢收了。

这个人,就是关键人物!

谢直刚刚接触到洛阳粮案的时候,就一直不知道这个案子的关键人物是谁,现在好了,张公子的口供,让谢直豁然开朗!

高主事!

河南府士曹的一名普通主事,连个品级都没有的小吏,就是洛阳粮案的关键人物!

怎么办!?

这还有啥客气的?

抓!

不过,在抓捕这位“关键人物”高主事之前,还需要做一点准备……

为啥?

因为这类“关键人物”一般情况下,都是整个犯罪网络的核心,他有可能职位不高、声名不显,甚至在整个犯罪网络之中也没有什么太高的位置,但是他是整个犯罪网络中负责上传下达的人物,其重要性简直不言而喻,甚至很多犯罪网络中的大佬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全知道。

这类人物,不落网还没有什么,如果落了网,整个犯罪网络都会被震动,无论是大佬还是最底层的小弟,都想在第一时间把“关键人物”营救出去,生怕他扛不住全撂了。

换个立场来想,从侦破办案的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关键人物,要不就不抓,如果抓到了,就要在第一时间给他审下来,要不然的话,就要面对犯罪网络的各种反扑,有人顶不住……有人顶住了,却也作用不大——因为如果犯罪网络营救关键人物不成,肯定会潜逃!

所以,为了尽最大可能打击犯罪网络,尽可能地让所有罪犯都接受应有的惩罚,必须第一时间把“关键人物”审下来!

具体到高主事身上,怎么办?

做好准备!

具体什么准备呢?

谢直就把目光投向了张公子……

第233章 一共仨第340章 热心群众五娘第306章 杨家女儿第470章 追,追,追!第521章 三个不对第400章 大唐通译的多重兼职第11章 当官去第695章 相州之战第149章 萧夫子第669章 木!投石机的尴尬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79章 谢直不高兴了第157章 你是这样的李昂第198章 美娘案第70章 首饰匣子第143章 二告第672章 铁口直断,道士玄文第677章 金!多谢安节帅赠箭第318章 水生之闹粮第577章 谢三郎坐镇大朝会第458章 再走临都驿第467章 长安急报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264章 监斩第117章 诗圣也犯糊涂第307章 杨玄璬第76章 回家一顿揍第547章 还有人!?第242章 靠水难生之告他第140章 物证第577章 谢三郎坐镇大朝会第6章 共谋窃盗第403章 御史台传话第262章 杀个人,容易吗?第424章 临都驿第655章 土!机会第436章 抵达长安第187章 放榜第276章 血汗钱第523章 终于有消息了!第326章 连番变故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695章 相州之战第332章 谢三炮第328章 满朝皆请斩谢直第464章 破门!第139章 杀夫第249章 孝子复仇第348章 高大哥第132章 杨九姐真正的身份第439章 阎王殿?第96章 来路不正,犯了众怒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荐票)第176章 纸堆第464章 破门!第111章 洛阳城“黄牛”的诞生第156章 论盐第77章 你给我考试去第243章 靠水难生之连坐吧您呐第80章 谢正第582章 聪明人杨国忠第244章 靠水难生之善恶终有报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679章 水!扬州号扬威!第232章 谢公案第110章 白条第457章 返洛第248章 御史被杀第567章 复盘!小义,歪打正着……第236章 靠水难生(一)第681章 造反,是对是错?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324章 都是粮食惹的祸第147章 河阴县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吓人了第636章 胡将守边第384章 恩人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621章 故作镇定第145章 二气杨铦第172章 盐价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种方式第203章 好兄弟第326章 连番变故第426章 小猴子第352章 人情得还第564章 复盘!王鉷,得查!第373章 三上本第645章 投名状第395章 如何应对第594章 废物第388章 新手任务第558章 你坑我?第566章 复盘!小义,请辞!第596章 局势大坏第20章 奸第198章 美娘案